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曾立下一项规矩,让明朝延续百年,儿孙却为此不愿上朝

朱元璋曾立下一项规矩,让明朝延续百年,儿孙却为此不愿上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458 更新时间:2024/1/17 5:36:44

朱元璋做皇帝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穷苦农民,年轻时为了生存下去,替人家放过牛羊,出家做过和尚,对下层劳苦大众的生活,有着极深的切身体会。他做上皇帝后,一方面想要抱住老朱家万世富贵,一方面想让儿孙后代能够勤政,所以他留下一项“早中晚”三次朝会的规定。这项规定看起来很稀松平常,认真执行起来却很难,它也成为明朝皇帝不上朝的直接原因。

朝会规矩十分复杂

明朝规定所有京城地区的官吏必须参加早朝,要赶在天亮之前候在宫门,等到“晨钟暮鼓”响起的时候,百官排好队伍依次进入宫殿。仅仅排队入殿一事,便能体现出明太祖朱元璋的规矩有多苛刻。

朱元璋要求百官按照文武不同站成两队,文官站在东侧,武官现在西侧,再按照级别大小,从北向南排列。虽然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但朱元璋不以为然,他还要求监察御史负责点名,朝会过程中若是有人咳嗽吐痰,或者衣冠不整,或者走路时步调不一致,都属于失礼失态的行为。一旦被御史台发现,则会呈报皇帝听候处罚。

朝会任务相当繁重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皇帝会从后殿进入前殿,群臣行跪拜之礼后,四品以上的官吏开始向皇帝汇报工作,皇帝听完要作出相应的批复。早中晚三次朝会以早朝最重要,一年四季天天如此,黎明前开始到辰时左右结束。

群臣早朝结束后,匆匆忙忙地赶回去吃口早饭,再为下一场午朝做准备,住在皇宫附近的官吏还好,那些住在城郊地段的大臣光来回奔波已经累得筋疲力尽。

明朝的朝会议事的工作量非常大,硬性规定:每天各部要整理出185件国事拿到朝堂奏议。按照三省六部制的原则,朱元璋一天要和大臣讨论1110件事项,试问古往今来的帝王,还有比明朝更勤奋的吗?

皇帝想请假都很困难

朱元璋是穷苦出身,什么样的苦都能吃,他立下的规矩自然能够承受,明成祖朱棣也能勉为其难扛得住。以后朱家的儿孙大多生于皇宫,长于妇人之手,哪里能受得了这种罪。

1498年弘治皇帝在位期间,有一天夜里宫中失火,弘治皇帝一宿没睡,打算取消次日的朝会,想好好休息一下,结果翰林学士一致不同意,弘治皇帝再三请求,都快用哀求的语气,翰林大学士经过讨论才同意。弘治皇帝获得休班一天的福利,百官却没有那么幸运,仍然要到午门行朝见礼。

因为电视剧和学者断章取义的影响,后人对明朝的皇帝存在很大的成见,认为明朝的皇帝大多不愿意上朝,比如嘉靖皇帝二十五年不愿意早朝,万历皇帝二十年躲在深宫等等,明朝皇帝抗拒早朝绝非他们懒惰,而是难以忍受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的繁重规矩。

不光是皇帝感到身心疲惫,有些大臣也深感厌恶,比如大鸿儒李贽实在看不惯明朝的繁文缛节,已经官至姚安知府,索性挂印辞官归隐。朱元璋立下的“三次朝会”的规矩,虽然强化对群臣的管理,但造成后代儿孙不堪繁重,所以明朝才会出现大量不愿上朝的皇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鸿章第一次见慈禧,回家后对儿子说了8个字,字字珠玑一针见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李鸿章,很多人对于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贬”主要是他签订了诸多不平等的条约,“褒”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位能臣,洋务运动、北洋水师都是他发起的。然而,这些东西都没能改变大清朝的国运,改变李鸿章被贬低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李鸿章被后人贬低离不开一个人的助力,此人便是慈禧太后。话说,在太平军被李鸿章消灭后,

  • 民国教授和美国熊孩子对骂,还让熊孩子家长泪眼朦胧,背后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是一本正经,还是非常严肃?是温文尔雅,还是风流倜傥?其实,叶公超是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他不会轻易伤害别人,但也绝不会轻易让着别人,比如,他曾经因为一点小事,和美国的一个熊孩子互相对骂,还让这个熊孩子的家长泪眼朦胧。一、美国邻居也有熊孩子叶公超任教时,曾经有一任邻居是美国人。清朝闭关锁国,大家对外国人

  • 宋徽宗死后居然被金人熬成了灯油,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最后,徽钦二帝及皇室成员被关押至五国城,落得个亡国为囚的下场。曾经经济繁荣、物质富裕、文化昌盛的北宋,在外族的铁蹄下不堪一击,曾经的繁华成为一片废墟,宋朝皇室在遭受了奇耻大辱的同时,还连累了北方无数无辜的百姓,简直令人心痛。徽钦二帝被俘以后,他们戴着脚链手铐,一路被压往金人的老巢。这一路上,就有不少

  • 清朝的宫廷吃席和娘娘们的份例量那么大,这都是由那些部门上供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初年举行的太和殿筵宴共摆了二百一十席,用羊一百只,用酒一百瓶(每瓶十斤),食物多为各种点心和肉馔,这些席、羊、酒,大部分由王公等进奉,不足者由光禄寺补充,以后因为国力衰弱,所以数量有所减少。以前专文写过清朝帝后的日常份例,今天再说说各级妃嫔的每日需备办的物料。皇贵妃:日需盘肉八斤,菜肉四斤,每月

  • 雍正如此英明,为何在位仅13年便驾崩了?因为他有3个不好的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自即位起,雍正帝便开始整肃吏治,强化军队,处理民生,不仅革除了康熙帝晚年时期的一些政治弊端,还为乾隆帝最终能够创建“十全武功”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康乾盛世”的出现,有很大的一部分功劳在雍正帝的身上,但就是这样一位有能力有政绩的皇帝,在位仅13年就去世了,而在他之前与之后的康熙帝与乾隆帝,在

  • 乾隆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纪晓岚无话可说,一女子竟轻松应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是老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还是新剧《梦华录》都有这样的一个情节,那就是对对子,足以说明对对子这项娱乐活动在古代十分受欢迎。以前社会政治经济并不发达,人们也不像现在一般拥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而对对子不仅要从平仄、意境等多个方面思考,而且还要考虑字形结构等问题。因此,十分符合文人雅士对娱乐活动的要求

  • 大清第一清官:装了十几箱砖头装门面,皇帝:“全部换成真金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发生在清朝的一个清官,他在朝廷历任高官,历经了3朝皇帝,按说如果稍微动一下脑子,收入一定比一个7品小县令多个十倍都不止,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晚年退休回家的他,为了能让自己不丢失脸面,回家脸上有光,竟然拉了十几箱的砖头回家装门面,皇帝知道真相后,心里一阵的热乎劲,下旨直接全部换成金

  •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一本书,雍正看后被气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从这一点来看,称雍正为清朝最勤政的皇帝并不为过,这也印证了他“以勤先天下”的自我评价。那么雍正为何要如此拼命呢?这是因为他的老爹康熙给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康熙晚年的时候,热衷于旅游,多次到江南一带游玩,耗费了许多钱粮。加上纵容官员们从国库借款,很快就把国库搞了个底朝天。雍正接班的时候,几乎面临着一个

  • 夏朝的存在饱受争议,中外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文物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称为二里头文化不是夏朝遗址的原因就是如此,时间接近但是无法确认是否就是夏朝,甚至对于夏朝的统治模式都是不明的,周开始分封必然是往集中权力的方向发展的,也就意味着在这之前很可能是零散部落。商是最强大的部落征服了其他部落,还有其他部落的供给,但本质还是各个部落自己统治自己的领地,不服就会挨打,但没有

  • 褒姒那一笑是嘲讽么?她笑了,周幽王却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相传战国时期,褒姒的美貌和气质无人可比,她的气质冷艳高贵,眼神忧郁,让人一看就心生怜爱。只可惜,褒国灭亡后,她就被当作礼物送给了周幽王,周幽王一看褒姒开心得不得了,便立即放弃了攻打敌国,从此一心一意守着自己的美人褒姒。褒姒实在美貌,将周幽王迷得神魂颠倒。可是褒姒却从来都不开心,她也从来不在周幽王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