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临终前,指定四位托孤大臣,结果他们无一善终!

刘裕临终前,指定四位托孤大臣,结果他们无一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32 更新时间:2024/1/23 11:09:36

同月,刘裕曾短暂病愈,但至五月再次病重,遗命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及护军将军檀道济四人为托孤大臣,辅助太子刘义符。不过,让刘裕没有想到的是,这四位托孤大臣不仅联合废黜了刘义符,他们自己也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

一、徐羡之

徐羡之是东晋左将军徐宁的孙子、上虞县令徐祚之的儿子。东晋时期,徐羡之就已经和刘裕结交了,辅佐刘裕平定桓玄之乱,迁太尉咨议参军,历任琅琊太守、丹阳尹、尚书仆射、吏部尚书。宋武帝即位后,徐羡之担任散骑常侍,册封南昌县公,食邑二千户,进位尚书令、司空、录尚书事,兼任扬州刺史。

公元422年,徐羡之接受宋武帝遗诏,配合谢晦、傅亮、檀道济等大臣辅政。面对宋少帝游戏无度,不务朝政,遂以太后的名义处死刘义真和刘义符,迎立荆州刺史刘义隆为帝,进位司徒,册封南平郡公。

不过,到了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刘义隆以废弑君主等罪名,将徐羡之下狱治罪。对此,徐羡之选择自杀,时年六十三岁。

二、傅亮

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郡灵州县(今陕西省耀县)人,西晋司隶校尉傅玄的玄孙。傅亮博涉经史,尤善文辞。东晋时期,起家建威参军、荆州中军参军,累迁黄门侍郎。宋武帝刘裕即位后,迁太子詹事、中书令,受封建城县公,转尚书左仆射。

公元422年,宋武帝临终,傅亮成为托孤大臣之一。宋少帝即位后,历任中书监、尚书令,领护军将军,参与废立和诛杀二王。

宋文帝即位后,加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始兴郡公。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傅亮坐罪伏诛,时年五十三岁。对于宋文帝刘义隆来说,为了真正掌握南朝宋的大权,就必须对傅亮等托孤大臣下手。何况,他们废杀了前任皇帝刘义符,这也给刘义隆动手提供了无可争议的理由。

三、谢晦

谢晦是东晋东阳太守谢朗之孙。骠骑长史谢重之子。谢晦出身陈郡谢氏,颇识机变,才略明练。东晋时期,投靠建威将军孟昶,授中兵参军。后归顺太尉刘裕,历任太尉参军、刑狱贼曹、豫州治中。在东晋攻打后秦的十策军谋当中,谢晦一人独献九策,却令后世不得尽闻。

刘裕建立刘宋后,谢晦历任右卫将军、侍中、中领军,册封武昌县公。选为顾命大臣,辅佐宋少帝,加任中书令。景平二年(424年),谢晦参与废杀宋少帝,迎立宜都王刘义隆即位,是为宋文帝。谢晦因拥戴之功出任卫将军、荆州都督。

到了元嘉三年(426年),谢晦听闻傅亮伏诛,担心自己也难以独善其身。于是,他举兵反叛,结果被名将檀道济和到彦之所破,擒送建康伏诛,时年三十七岁。

四、檀道济

檀道济(?-436年4月9日),高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卜集镇檀庄村)人。东晋末年,檀道济跟随刘裕起兵讨篡位之桓玄,以功累迁太尉主簿、咨议参军。义熙十二年(416年),为刘裕北伐前锋,连克许昌、洛阳、潼关,进平长安,灭后秦,迁征虏将军、琅邪内史。

刘宋建立后,檀道济担任南兖州刺史。景平二年(424年)参与废黜宋少帝、迎立宋文帝,进号征北将军。元嘉三年(426年),以平荆州刺史谢晦功,迁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在宋文帝刘义隆诛杀另外三位托孤大臣时,檀道济一开始没有受到牵连。

但是,元嘉十三年(436年),宋文帝患病时,忌惮檀道济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于是将其召回都城,并将其逮捕交给廷尉。不久之后,宋文帝下令逮捕檀道济和他的儿子给事黄门侍郎檀植、司徒从事中郎檀粲、太子舍人檀隰、征北主簿檀承伯、秘书郎檀遵等八人,都在廷尉处斩首。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称帝的时候,只有3位亲戚在世,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一、早期朱元璋朱元璋(朱重八)出身不好,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他的父亲叫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母亲是陈氏,他还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大哥朱兴隆(原名朱重五)、二哥朱兴盛(朱重六)、三哥朱兴祖(朱重七)、大姐二姐名字尚且无法考证。在1344年,淮北地区遇上千年一遇的大旱灾难,疾病也随之弥漫,于是朱元璋的父

  • 明英宗为何要杀于谦,从他的角度看,于谦至少做错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有的读者认为,于谦对国家有功,在危难之际拥立朱祁钰,从而使明军击退瓦剌,保全江山太平。而有的读者则认为,于谦拥立朱祁钰,就是背叛明英宗。后来明英宗被送回来,他也一直站在朱祁钰这边,可以说是自己“作死”。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笔者不能说谁对谁错。不过通过大家的激烈讨论,笔者决定

  • 明朝粉丝惧怕别人阅读满人写的史料更加惧怕苏北人和苏州读家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别人读满人写的史料就是耍流氓 ,正常的历史爱好者都知道《明史》的编写者并不是满人为什么呢?因为在《清通鉴》里面两位满族史官刚林和祁允格已经被顺治皇帝处斩了。顺治处斩刚林和祁允格的理由是他们攀附多尔衮,刚林把清太祖的历史档案给改了。剩下的史官就都是汉人和蒙古人,在清通鉴里面顺治皇帝说历代君王莫过洪武

  • 明朝面积大于新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疆域明朝到底有多大?很多观点不太准确。历史上,我国科技文化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各国影响巨大,甚至出现万国来朝的盛景。周边邻国大多是我国附属国。但是我国合法领土仅限于建有行政机构,定期收税,并接受中央政府有效管辖的区域,至于附属国或保护国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土。因此认为明朝拥有超过1000万平

  • 北宋之后作为龙城的太原,很难再出“真龙”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山西一直都是骑兵的主要产地之一。在以骑兵纵横天下的冷兵器时代,山西人无疑更有机会,获得军功晋升。唐朝中国的经济中心还是在北方,传统的政治、经济中心大体是汉以来的京畿地区,即河南、关中、山西南部。为什么说出皇帝与经济有关呢?我们都知道中古时期皇帝都出自豪门大族,尤其是北魏至唐的王朝变迁中,北周、隋、唐

  • 明朝著名诗人之一,高启十首诗作,清新含蓄,放拓雄浑,值得一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相传,高启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尤其精通我国历史,他嗜好诗歌,经常与同时代的诗人相互切磋诗艺。据史料记载,高启出生在元朝末期,那时天下大乱,他被元末明初群雄之一张士诚看中,召其作为幕僚,那时候高启才16岁而已。不过高启天生厌恶官场,23岁的时候找了个借口离开,过起了隐居生活。后来朱元璋统一天下,高启

  • 大明军队打不过满清骑兵,为何在投降清朝之后,战斗力却暴增?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军队vs清朝军队,投降满清的明朝大臣,明朝打过清军吗

    气数这个东西,绝对不是开玩笑的。历史上的南北对峙,一般是以江淮防线作为天堑屏障。一旦江淮失去,北方的军队就会势如破竹。但是,这种地理上的优势是需要靠重兵把守,明朝已经没有这样的资源了——当时,弘光政权内部暴发崇祯太子案,左良玉打着“清君侧”的名义,从长江东下,争夺南明政权。弘光政权视其为大患,急忙调

  • 《红楼梦》四大家族,谁家的女儿最有品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贾家的贾敏,通过她教养了林黛玉这样一个女儿,贾雨村说【度其母定然不凡】;贾元春是贵妃娘娘,非同一般;迎春懦弱,教养不超过;探春,机敏有才干;惜春,孤介,冷心冷肺。贾府的四春,各有才艺,她们分别擅长琴棋书画。可以说贾家的女儿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教育范本。有强有弱,不是个个成功。史家的女儿有史太君贾母。嫁给

  • 乾隆皇帝为何瞧不起自己的父亲雍正?却崇拜爷爷康熙大帝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位时间超级长但敬畏爷爷康熙帝反做太上皇乾隆在位60年,实际掌控清王朝权力63年之久,25岁登基的,相比于他的爷爷,他的偶像,自己故意在位60年,不僭越爷爷的在位61年时长,但是乾隆却是中国历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可想而知,皇帝这个职业按理说在古代是最高危易死的,乾隆活了89岁,证明了什么?哈哈哈。乾

  • 李自成坐拥百万大军,为何只有了42天的皇帝命?只因做了这件蠢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可惜,这个大顺的皇帝不像名字那么顺,短短的42天,李自成盘踞京城一统天下的梦就破碎在了从山海关而来的清军手里,又过回了四处流窜的流寇生涯。李自成一溃千里的原因何在呢?说白点,就是没有长远战略。李自成的农民军打出的口号是什么,“闯王来了不纳粮”,税收是国家运转的基础,李自成的军队钱粮基本就是靠抢劫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