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小人物的悲哀,天石被换为死鹰鄂伦岱却只能装糊涂

雍正王朝:小人物的悲哀,天石被换为死鹰鄂伦岱却只能装糊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73 更新时间:2024/2/16 9:27:25

一部雍正朝,说不尽的人精故事。

上映于1999年的雍正王朝电视剧,至今已有21年之久,可以说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它的经典之处在于,并非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电视剧,而是一部贴近现实的职场教科大剧,充满着各种人生哲理和职场套路,可以说每个人物身上都有着闪光点,都有着可圈可点的东西,上到高高在上的皇帝和皇子,下至小乞丐等,都是有着自己的特色,所以观看以后,使人是感触颇深。

那么今天宋安之就来说说雍正王朝中一个有意思的剧情,那便是死鹰事件中,老十四的送给康熙的寿礼天石被老八掉包换成死鹰,而负责进献寿礼的鄂伦岱真的不知道吗?

毕竟天石和死鹰的重量很明显不一样,鄂伦岱从西北一直背到北京,突然之间换成了死鹰,重量变轻了,不会不知道的,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宋安之来分析分析。

在这里依旧老生常谈的说一次哈,本分析章只谈剧不说史,并非是将电视剧当成正史的说。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这部经典电视剧蕴含的各种人生道理和职场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于雍正王朝电视剧的剧情而言。

首先来说天石被换成死鹰,鄂伦岱是心知肚明的,但他却无能为力,只能被动接受着,因为他这个小人物惹不起老八。再具体来说,他成为了老十四和老八的权力之争中的炮灰。

一、小人物鄂伦岱的尴尬,面对老十四的反间计不装糊涂,就不能活着离开西北

鄂伦岱是一位将军,手握兵权,更是八爷党中一员,可谓是要权力有权力,要背景有背景,在普通人眼中来看,他无疑是遥不可及的大人物。

但就是这样普通人眼中的大人物,对于夺嫡的皇子来说,也不过是一个小人物,或者说是一颗棋子罢了,当然是一颗有价值的棋子。

鄂伦岱的正式出场就是随着成为大将军王的老十四前往西北平叛,按理说这是个好事,他是八爷党的,老十四也是八爷党,都是自己人,说不定去了西北,给自己安排一些轻松战事,获取一些功劳,就可以再进一步。

但是老八却给鄂伦岱安排了新的任务,就是负责监视老十四,并且让他联合雅布齐来牵制架空老十四。老八这么做,无非是害怕老十四立下大功,进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脱离自己的掌控。

但老十四并非平庸之人,面对老八屡屡劝他不要出兵的来信,还有下面鄂伦岱和雅布齐两位将军的不配合,他很清楚老八的意图。

这位连康熙都评价胆子很大的大将军王,开始尝试破局,那便是一如当年模仿太子胤礽的手迹,写出假信制造太子兵变的假象一般,这次老十四又是如法炮制的模仿了老八的笔迹,写出老八要杀了鄂伦岱的假信。

在一次商议出兵之时,鄂伦岱依旧按照老八意思反对老十四出兵,老十四直接是摊牌了,说道无非就是老八害怕我们打了胜杖,压了他而已。

鄂伦岱看着老十四这样说,一时之间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老八和老十四这两位皇子,他是谁也惹不起,所以只能说道“十四爷您怎么能怎么说呢”?

老十四见状,就拿出这封假信给鄂伦岱看,鄂伦岱看完以后自然不信,所以问道:“十四爷这信从哪儿来的”。

老十四回道:“你先不要问是从哪儿来的,你只说这是不是八爷的笔迹”。想要利用这个做文章,使鄂伦岱一步步相信自己。

鄂伦岱说道:“这确实确实是八爷的手迹,可八爷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意思说虽然笔迹没问题,但是逻辑有问题。

老十四继续说道:人心难测呀,八哥待我原本也无话可说,可是就为了这大将军一职他才开始怀疑上我了,派了雅布齐塔宁来监视我。后来见我重用了你,就疑心你倒了我,这不他一边来信叫我按兵不动,一边派人给雅布齐捎信叫他在暗中放你的冷箭,这下你明白了吧”。

鄂伦岱一听转身往外出走,走了一半说道:“我真瞎了眼了,十四爷那个送信的人在哪儿,把他交给我”。

老十四问道:“什么,你真想和八爷作对吗”?

鄂伦岱一听,也没办法,说道:十四爷您说我该怎么办”。意思是我听你的,就这么鄂伦岱开始听老十四的,成为老十四的人。

看似老十四这招反间计用的很成功,其实很勉强,因为逻辑上根本行不通,老八没有理由去杀鄂伦岱的,单凭一封信,不能确定老八真的要杀鄂伦岱。

为什么鄂伦岱就这么被反间成功了呢?是他太笨了吗?

能成为将军,更是八爷党中一员,又被老八委以监视老十四的任务,很明显鄂伦岱并非是什么酒囊饭袋。

只能说他是小人物,谁也得罪不起。所以当老十四以这封信策反他的时候,他再三质疑,比如说问道信是哪儿来的,送信人是谁什么的,其实就是想通过这些质疑,使老十四难以自圆其说,最后使这场反间计不了了之。

但老十四并没有接他的话茬,而是一直旁敲侧击的以其他话语策反他,鄂伦岱又不能撕破脸皮的打破砂锅问到底,明白老十四策反他是势在必行,所以只能听从老十四的话。

不然如果他真的不听从老十四的话,那么以老十四的手段,加上又处在大将军王的位置上,他肯定不能活着离开西北,所以鄂伦岱的选择是先装糊涂渡过这一关。

二、活着离开西北,就要面对北京老八的怒火

鄂伦岱其实很是尴尬,如果他不装糊涂,不听老十四的,那么他在老八那边是可以交待过去的,但是肯定不能活着离开西北。

如果他装糊涂,那么意味着背叛了老八,离开西北,回到北京肯定要遭受老八的怒火。

所以等到老十四在西北打了胜仗,鄂伦岱负责带着贺寿天石回到北京以后,老八已经想好招数了。

在鄂伦岱诚惶诚恐的解释着为什么不听老八的,支持老十四出兵原因的时候,老八说道并没有怪你们的意思,反而问道老十四送的是什么礼物,鄂伦岱一听,是一边说着天石的来历,一边将寿礼放到桌子上,说完以后,老八直接叫管家带鄂伦岱下去用饭,鄂伦岱也没有拿走寿礼,而是直接跟着下去了。

鄂伦岱为什么会没带走寿礼,就这样出去呢?

一是因为寿礼是被老十四亲封上锁的,钥匙还在鄂伦岱身上。二是老八这个主子问了寿礼是什么,又让他下去吃饭,他刚刚将寿礼放到桌子上,又马上带走的话,很明显是不相信也是不尊重老八他们的行为,他这个奴才是不敢的。

但没想到的是老八他们会撬开底座,将寿礼掉包成为死鹰。

鄂伦岱第二天进献寿礼的时候,估计已经感觉到重量不一样了,但是他已经是骑虎难下,总不能找老八他们对质吧,他可没有这个胆子,请示远在西北的老十四时间也来不及了,所以鄂伦岱干脆再次故技重施的装糊涂,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将寿礼进献上去,然后出了事以后,马上大喊着冤枉。

还好的是鄂伦岱这招装糊涂还不错,康熙很冷静,知道老十四不会这样做,所以放了鄂伦岱,就这样鄂伦岱保住了性命。

可以说关于鄂伦岱的剧情,将古代的宫廷政治斗争刻画的是淋漓尽致,即使是将军这样的实权人物,在皇子眼中也不过是小人物罢了,所以他在老十四和老八之间是左右为难,不听老十四的,肯定不能活着离开西北,听了老十四的,就等着被老八收拾,是怎么样都不对,所以只能装糊涂走一步是一步,最后成为老十四和老八斗争的炮灰。还好的是他最终是保住了性命,历史上像他这种在处于两位皇子斗争之间的人,往往下场是很惨的。

在这里再说一下很多人的一个疑惑,就是认为老八的方法太下三滥,太没脑子了。

其实只要仔细看看剧情就知道了,按照邬先生的分析来看,老八这么做,无论康熙查他们还是查老十四,他们都成功了。因为老八自知继位无望,所以需要以这种方式拉着老十四,来制造乱局,来乱中取胜。

当然老八将寿礼换成死鹰,还有诅咒年老康熙的意思,怨恨康熙不将储位给他。

不过还好的是康熙很聪明,知道老八的狼子野心,所以对于死鹰事件压根不追究,使老八他们是有劲使不上,计划自然是落空了。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可能,就是鄂伦岱是老八的忠实卧底,并没有被老十四策反,所以并没有带着寿礼离开,给老八掉包的机会。

但根据剧情来看,宋安之认为鄂伦岱并非是老八的卧底,毕竟没人会冒着被杀乃至诛九族的风险当这种卧底的。

我们来看看康熙见到死鹰以后,老十是先跳出来说道这是谋逆,康熙要放了鄂伦岱以后,老九不甘心的又跳出来说这是谋逆大罪,不能饶了他,很明显要把鄂伦岱,还有鄂伦岱背后的老十四往死路上逼,老十四是皇子,不会有什么事,肯定要调查以后再说。但是如果康熙盛怒的话,鄂伦岱这个小人物肯定第一时间被杀,甚至被诛九族的。

所以鄂伦岱不可能是老八卧底的,他不可能为了老八献出自己的性命乃至献出自己九族的性命,这样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三、历史延伸,真实历史上死鹰事件的受害者是老八

雍正王朝电视剧是一部经典的电视剧,它的精彩之处可谓处处可见,但抛去其中蕴含的各种职场道理,一些剧情是与真实历史不符合的,所以宋安之再来说说真实历史。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又称“海东青事件”。

发生于康熙五十三年,在康熙前往热河巡视途中,老八胤禩本来应该跟随在康熙身边。但因为当时正是老八母亲良妃去世二周年的祭日,所以老八便前去祭奠母亲,并没有去行在请安。

既然要先去祭奠母亲,肯定要解释一下,所以老八派了太监去康熙处解释。同时老八还挑个两只上等的海东青送给父亲康熙,想要联络一下感情,但没想到的是,本来好好的海东青,到了康熙手里时却成为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

康熙一看是勃然大怒,认为老八是在诅咒自己。所以盛怒之下,责骂老八是“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后来更是说出更狠的话:“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可怜的老八,本来是一片好心,给父亲康熙送两只上等海东青,结果被人算计,遭到如此下场,使康熙对他更为讨厌,甚至说道父子之恩绝矣,等于是在这场夺嫡之中彻底出局。

所以说历史上的死鹰事件中,老八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当然在雍正王朝之中,为了剧情需要,老八并非是受害者,而是幕后黑手,不过不得不说的是,抛开单纯的符合不符合历史的角度,这段剧情演绎的是精彩绝伦,刻画的是相当之好。

正所谓千人千面,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解,最后再来说说这段剧情的深刻寓意。

从这段剧情中,可以看出古代夺嫡的残忍,即使是将军,也不过是大人物眼中的小人物,很多时候他们是别无选择,没有反抗余地,只能是随波逐流。面对大人物,面对绝对的实力,很多计谋是根本用不上的,只能装糊涂,运气好了,可以保住性命。运气不好了,只是炮灰罢了,由此可见古代夺嫡的残忍。

第311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出来和谐交流,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最惨的公主,被驸马过度宠爱而死,康熙得知真相后逼驸马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封建社会中,皇族成员往往有着较高社会地位,而他们的生活自然成为许多平民百姓所向往的目标。但实际上,通过对封建后宫的诸多故事进行了解过后便会发现,皇族中人的生活,并不像世人想象的那般幸福。受各方面因素的共同限制,他们的人生很可能会无比惨淡,甚至难以拥有自由自在的日子。清朝时期,我国曾出现一位最惨公主,

  • 乾隆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纪晓岚不敢作声,一女子却大方对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乾隆皇帝和纪晓岚之间是有一些年龄差的,若两人是朋友关系的话,可以说是忘年之交,毕竟当时在走访民间的时候,乾隆皇帝已经是个人到中年的人了,而纪晓岚当时只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因此除了君臣那层关系之外,纪晓岚对,隆皇帝还有一些对长辈的尊重,因此更是不敢在他面前造次,更不敢耍小聪明,一切都要以皇上的感受

  • 清朝末期背景最硬的王爷,靠卖官致富,连皇位都卖,却无人敢动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王朝当中,王爵制度是隔代降等,也就是说之前曾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贵族,赐予了他们“铁帽子王”的爵位之后,这个爵位是可以世世代代承袭下去的,每一代都能享受永远的荣华富贵,而在清朝末年的时候,一共有十二个铁帽子王,其中八个家族都是曾经清朝开国功臣的宗亲,生下的都是在清朝中后期才被册封的。我们今天要说的爱

  • 清朝人物真实长相:乾隆很像如今的一个明星,和珅的容貌俊美无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康乾盛世”可谓是清朝时期最鼎盛,最辉煌的一个时代,这一时期曾出现万国来朝的局面,百姓也是安居乐业,社会发展欣欣向荣,这样的国家是当时世界各国都为之羡慕的,而在这个时代最最辉煌的那当属乾隆年间。有了父辈的建设和努力,再加上乾隆本身也是一位开明有建树的皇帝,要想打造清朝的巅峰时刻也并不是什么难事,既然

  • 史记上明确记载了夏朝,西方学者质疑:史记也能作为信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考古不是万能的,很多历史都无法通过考古100%的证实,比如亚历山大东征就没有确切的考古铁证,如今夏朝也是如此。这时,就更凸显了信史的价值,在考古不能证实、却又不能证伪时,我们只能相信信史的记载。在甲骨文出世之前,西方否定中国夏商王朝,但甲骨文不仅证实了商朝存在,而且甲骨文中的“商朝王表”

  • 妲己和姜子牙都肩负着覆灭商朝的任务,他们为何不联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姜子牙跟妲己什么关系,封神榜姜子牙冻死商朝十万大军,姜子牙和商朝关系

    三月十五是女娲娘娘诞辰,宰相商容提议纣王到女娲宫进香。纣王起初不愿意,感觉自己丢了身份,可听了商容说女娲娘娘是上古神女,有补天功德,并且是护佑商朝江山的福神,于是,便答应去女娲宫进香!但到了女娲宫,纣王看到了女娲圣像的绝世容颜,忍不住题诗一首,亵渎了女娲娘娘!女娲娘娘看到淫诗,大为恼怒,要去杀了纣王

  • 孔子的学生厉害还是鬼谷子的学生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var1](一)孔子与鬼谷子先说说孔子吧。孔子是家喻户晓的圣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据说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贤人。七十二人中大多是各国高官栋梁。之所以说孔子享有崇高的声誉,因为孔老师是一个全能的老师,他博学多才,不仅教学生语文、政治、音乐,还教学

  • 战国四大战神之王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王翦是周王室的后人,从小就是个军事迷,在别人还在玩泥巴的时候,她就开始学习兵法、武器格斗。王翦,公元前287年,十六岁他是一位会走路的兵,四年后,他就被提拔为副将军,经历过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深得王的信任,竟以诗来称颂。公元前239年,长安君成蛟在征讨赵国时,受樊于期的

  • 孔子为什么连施三招试探楚国咸宁麓山谷洗衣裳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在鲁国当的官不小,位置比较高。大司寇兼任代理宰相之职,大司寇就是最高法院的院长,首席大法官,代理宰相这个职务相当于副总理级别的,属于副国级别的干部。孔子和鲁定公已经心里有了互相的厌烦,鲁定公一是拒绝孔子拜见的请求,二是大祭司这样的国务活动也不邀请孔子出席。孔子很清楚的知道,跟鲁定公耗下去没啥好结

  • 《少年歌行》萧瑟雷无桀男扮女装,混入后宫向宣妃讨血给无心解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成了药人的无心被萧羽派出去刺杀萧崇,期间与萧瑟雷无桀等人撞见,他们还动了手。可四人合力都不是无心的对手,更为奇怪的是无心根本不认识他们。出于眼下行势,萧瑟并没有派人去追无心,而是在安排好受伤的华锦后,带着雷无桀一起去了钦天监,向齐天尘请教有关药人的事,得知想要救无心,唯一的办法就是取得无心至亲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