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经常被称做朝,辽金二朝经常被称为国,有什么区别?

宋朝经常被称做朝,辽金二朝经常被称为国,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225 更新时间:2024/1/19 13:01:26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乱世,可谓是有两大乱世,分别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还有五代十国。在这两大乱世之中,不只是没有大一统,更是各个国家混战不止,百姓是久遭兵灾之苦。

而认真来说,五代十国乱世之后,辽金西夏也可以视为一个乱世,可以说是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时期。只不过这个大分裂时期不同于其他大乱世,是由各个小国混战,变成南北对立的趋势,政权相对来说平稳,所以很多人下意识忽略了这是大分裂的状态。

而结束这个大分裂时期的是元朝,元朝在大一统以后,通过修史来确定了宋辽金西夏时代的正统划分,是宋、辽、金三朝各为正统,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当时正统所在。而西夏不是正统所在,所以西夏的历史被记载入宋史,并没有单独修史。

但是今天说起来,很多人习惯性称宋朝为朝,称辽金二朝为国,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一般来说,很多人这样称呼,其实并非是只认宋朝为朝,不认辽金为朝,只不过是以宋朝为主流朝代来称呼,所以多少有些忽略辽金二朝,因此称呼也有所不同。

而为什么会这样称呼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宋朝的的国祚最长,时间线清晰

在宋辽金三朝中,宋朝国祚为319年、辽朝国祚为209年、金朝国祚为119年。

宋朝的优势在于,它结束了唐亡之后,延续了七十多年的五代十国大乱世。并且先后与辽金南北并存,坚持到了元朝建立。

所以以宋朝为主题叙述的话,朝代顺序就是唐朝—五代十国—宋朝(辽金)—元朝—明朝—清朝。

如果我们换一个方式的话,以辽金二朝为叙述主题的话,那么辽朝开国于916年,这时候五代十国正是如火如荼之际,该如记载辽朝和五代十国的时间线呢?

虽说辽朝亡于金朝之手,这个时间线可以理清楚,但是金朝亡于1234年,距离元朝建立的1271年,还有37年,这中间的空白又该如何记载?

所以以时间线来说,宋朝虽然分为南北两宋,但时间线清晰,以它为主题叙事很方便的,也有利于大家记住这段历史,相信这也是很多人为宋朝为主流朝代的原因所在,因为好记住啊。

可能还有人认为宋朝对金国称臣称侄的,不能为三个朝代之一,但宋安之认为,其一南宋的确对金朝称臣称侄了,但是北宋可没有,而且北宋也没有对辽朝称臣,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为兄弟之国,不能以南宋代表整个宋朝吧。其二南宋当年联合蒙古,组成联军打下蔡州,并且将死去的金哀宗遗骸带回临安告太庙,等于是一雪前耻。

所以不能单纯的以南宋称臣称侄的这个问题,全盘否定宋朝的。

二、宋朝在化上独领风骚

宋辽金三朝,长期处于南北对立的状态,北宋与辽朝可以说半斤八两的,到了南宋就纯粹是偏安一隅了,只剩下半壁江山了。

但整体以硬实力也就是疆域来看,宋辽金是各有所长,并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有明显优势的,因为他们都没有大一统。

但以软实力文化和经济上来说,宋朝可以说独领风骚,甚至可以说是在文化和经济方面,是不次于大一统朝的。

像唐宋八大家,宋朝就独占六席。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是这般评价宋朝文化成就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因此说在软实力上来说,宋朝比之辽金二朝是独领风骚。

所以综合来说,宋朝的时间线最为清晰,方便叙述,而且软实力很强大,因此现在很多人以其为主流朝代,所以在称呼上就与辽金略有所不同,当然也并非否认辽金,只是称呼上有所区别而已,不用过于多想的。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出来和谐交流,觉得写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晚上做了个梦,第二天给朱棣剥桔子,马皇后:快跑他要杀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然而,他的父亲去世朱元璋,一位弑杀而又仁德的皇帝。在这位“矛盾”皇帝的统治下,哪怕朱棣是皇子,小日子也不好过,甚至有一次还差点被自己的父亲给杀了。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个皇帝,从其政治生涯上来看,他算是一位不错的皇帝了。靖难之役后,

  • 弘历假如被刺杀成功,雍正真的会选他继承皇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二人默斗期间,弘时曾派刺客刺杀弘历,幸亏被及时发现,弘历在图里琛和李卫的保护下得以安全的返回京城,那么如果弘时顺利得手除掉弘历的话,雍正真的会把大清国交给弘时吗?答案是不可能的。首先就说刺杀弘历这件事,兄弟之间为了皇位冷酷到无情,这是雍正皇帝最忌讳的,对于这样冷漠的人,雍正从心底是无法接受的,他知

  • 曾国藩为什么没让李秀成受凌迟之刑,李秀成有什么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曾国藩审讯李秀成,曾国藩李秀成完整视频,曾国藩怎么评价李秀成的

    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22日,李秀成在方山被俘。6天后,曾国藩自安庆坐小火轮来到天京。当晚7时许,他提审了李秀成。因为事务繁忙,兼之还没有吃晚饭,曾国藩匆匆询问数语,便命人把李秀成押了下去。这种审问如蜻蜓点水,显而易见是问不出什么的。于是,曾国藩命李秀成写一份详细的自述。对于曾国藩来说,他

  •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23岁中状元36岁起被流放三十年,作品世人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代三大才子谁最强,明代大才子有哪些,明代四大风流才子

    杨慎是四川新都人(成都新都区),他的父亲就是明代赫赫有名的首辅杨延和。由于家庭环境优越,杨慎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他聪明好学,7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唐诗,11岁的时能写近体诗,13岁时随父入京师沿途写下《黄叶诗》等,轰动京城。更为称奇的是在他21岁的时候参加会试,主考官已经把他列为头名,不料蜡烛摔落

  • 比和珅还聪明的清朝官员,死后留下财富无数,子孙至今都是富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和珅子孙今何在,沈万三和珅谁有钱,比和珅还厉害的清朝大贪官

    不过有钱也要有命享受,和珅的下场可谓是十分凄凉,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十全老人”乾隆皇帝驾崩。乾隆一断气,嘉庆皇帝就迫不及待将和珅抄了家,手段之强硬、速度之快闻所未闻,“初四宣布撤销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的职务;初五日颁布征求朝政意见的诏书,目的是鼓动臣下弹劾和珅;初八日拘捕和珅并进行审讯;十五日公布他二

  • 楚昭王朱桢:出生就预定爵号,文武双全,第一个承认朱棣的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楚昭王朱桢,朱棣藩王,朱桢在位时间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是我国中部核心城市,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长江与其最大支流汉江在此交汇,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汉三镇位于长江南岸的武昌,是“武汉三镇”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东晋末年将江夏郡郡治迁置于此后,一直是州郡治所、荆楚雄城。南宋诗人陆游

  • 组图:慈禧的艺术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亲笔寿桃。皇子载淳即位,定年号“祺祥”。叶赫那拉氏与皇后钮祜禄氏(当时的中宫皇后慈安)并尊为皇太后。图为:慈禧太后作品。慈禧太后为满洲镶蓝旗人,玉牒明确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图为慈禧太后手绘牡丹,有多少人能相信慈禧太后书画有如此水平呢?现代技术支持下复元的,慈禧太后年轻的模样,你怎么

  • 赵匡胤一个禁军头子怎能轻易谋朝篡位,他又凭什么坐稳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匡胤厉害在哪,赵匡胤有篡位之心吗,赵匡胤的崛起

    赵匡胤奉命统领禁军出征,刚出京师,兵到陈桥驿,手下诸将突然拥立,要求他即皇帝位。赵匡胤这才勉强做了皇帝。不过,这个黄袍加身的故事历来一直有争议。虽然当时的史书和笔记中都明白指称,赵匡胤事前并不知情。但不少史学家根据史料推论,认为陈桥兵变是赵与幕僚密谋发动的一场军事政变。至于杯酒释兵权,则是赵匡胤在把

  • 大清要亡了,大清需要雄主,为何慈禧选择溥仪却不选择载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之所以要选择3岁的溥仪,站在慈禧的角度来说,有着充分的理由。第一个理由:溥仪是光绪的后辈中国的皇位继承历来有两种传承方式: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在夏商周年代,兄终弟及这种现象还算比较常见,但是自秦始皇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开始,父死子继便成为了主流。这就是为什么朱元璋在皇太子朱标死后要选择朱标

  • 皇太极听说孝庄留多尔衮过夜,前去质问,结果第二天尸体被抬出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1639年,明朝与清朝爆发了松锦之战,明蓟辽总督洪承畴兵败被俘,皇太极爱惜人才希望招降洪承畴。可他派去的说客都无功而返,最后还是孝庄亲自向洪承畴进献参汁,才让其投降,清朝因此尽得关外之地。这件事情之后,孝庄更得皇太极信任,甚至很多朝中大事都与她商量,加上生下皇子福临,所以地位越来越高。孝庄有一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