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这么一位,被刘备称为浑身是胆的将军赵云赵子龙,实际上在小说和历史上,个人觉得都被低估了,甚至还有一种神秘感。
沽酒客认为,仅仅是猛将还不足以说明赵云的不一般,他更是一位战略家和军事家。
如果说一名猛将,威慑八方,但是一个真正的将帅却要有统领和谋略相结合。我们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赵云还是猛将的感觉多一点,但是如果仅仅是猛哪里有值得去了解的呢?
赵云认识刘备的时候,跟关羽张飞没有办法相比,桃园结义的时候没有他,地位总要低一级,甚至历史上很奇怪,刘备对赵云的任用,既近又远。说近他好像把他当兄弟了,但是很多出风头的东西,并没有托付给他。
赵云最开始跟的是好战的公孙瓒,后来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
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
从这些角度来看,赵云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勇猛武将,他更有谋略。诸葛亮命令赵云攻克古江阳。这个自古就是易守难攻的地方,即便几百年后到了宋末,也坚守几十年才被元军艰难攻克。
而赵云则花了不到两年,收复了三郡,其中就包括江阳郡。
遥想当年,赵云率兵从江州(重庆)到了江阳(泸州),排除天险,攻占了泸州小市马鞍山的制高点,屯兵于此,可谓一开始就选择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有效位置。当时江阳太守成存哪里是赵云的对手,毕竟跟后世抵御外来入侵不同,最后不得不投降。
而马鞍山之前没有名字,因为赵云在这里安营扎寨,才有了名字,据说还立有碑记,可惜动荡的十年岁月被销毁了,连渣都不剩。
只是赵云占领了江阳以后,并没有担任治理,建国初期,他还需要转战他处,经今日的内江、资中、简阳。他们三人未曾到达雒县之时,刘备已经攻下了雒城,转攻成都了。
但是取江阳的资料,就赵云而言真是只言片语,江阳是一座山城,据史书记载,它三面环水,只有一条陆路可走。可谓易守难攻,只是江阳之战还是被史书家给忽略了,大约在赵云的一生功绩中还有更夺目的地方吧。
其实有人说,虽然江阳之战的意义实不亚于雒城之战(雒城之战是砸成都的北大门)。
但由于雒城之战时间较长,又出了凤雏战死这样的大事,所以广为人知。江阳之战就被忽略了。也许也不无道理。
不过俱往矣,数风流人物,我们看今朝的同时,也未尝不可以研究一下过去,那样也许也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毕竟,我还蛮欣赏这位一身是胆的常山赵子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