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何将萧何、张良入世家,而将韩信入列传?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何将萧何、张良入世家,而将韩信入列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104 更新时间:2024/1/16 19:59:48

可就是这样的韩信,却在《史记》当中,被同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张良远远地甩在身后,在司马迁的记录中,萧何、张良都被放在了“世家”行列中,为何司马迁会有这样的安排,难道韩信真的不如其余两人吗?

《史记》的分类

作为司马迁倾尽一生的著作,《史记》代表了司马迁的执着,虽然在后世,《史记》也曾遭到过多次质疑,但司马迁对这本书的认真是毋庸置疑的。

为了更好地进行记录,司马迁将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及十表八书,本纪所记录的帝王的生平,其中包含了先秦时期和秦汉时期,而世家则讲述的是略次于帝王的诸侯,每个世家都是可以影响整个中原的大人物。

在列传中,则记载的是一些将军、文臣的故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名将之首的白起与帮助刘邦建立汉朝的韩信,都记录在列传当中,也许按照司马迁的分类方式,这是合理的,但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尤其是韩信。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功绩自然要比萧何、张良高,在韩信到来之前,项羽打败刘邦只是时间的问题,刘邦也从来没有被项羽放在心上,但是韩信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虽然证明对敌,韩信也许不是项羽的对手,但说到用兵,在那个时代没有人是韩信的对手。

在刘邦毫无条件的授权下,韩信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将霸王项羽打败,最后逼着项羽自杀身亡。很多人都说,项羽完全可以回到江东,组织兵马东山再起,但是项羽明白,韩信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哪怕项羽有充足的时间,韩信想要打败他也非常的容易。

所以项羽干脆用自己的死亡来结束这一切,顺便在韩信的刀下保住江东的父老乡亲,从战绩来说,韩信完败项羽,可最终项羽进入了本纪,韩信只能进入列传,难道韩信真的与项羽差别这么大?

错误的观念

很多人会将《史记》的分类进行级别区分,其中本纪是最高等级,其次是世家和列传,一级比一级低,但事实上,司马迁的分类方式并不是按照级别区分,而是按照势力或者名望进行区分。

首先就是本纪,本纪所代表的是帝王,也就是一国之君,无论能力如何,只要是帝王,都会归类到本纪当中,虽然项羽并没有完成中原地区的统一,但项羽早在楚汉相争时期就已经称王。

而且项羽的背后不仅有庞大的势力,他本身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家庭,是妥妥的皇室成员,进入本纪没有任何问题。

而世家方面,则特指那些没有成为皇帝,但依旧势力庞大的人,这点从司马迁将孔子放入世家就可以看得出来,孔子并不是皇族,只是一介平民,无论是其势力还是影响力,都可以媲美一方诸侯,如果孔子想要称王,按照当时的条件也完全可以达到。

最后就是列传,列传中所包含的大多数能力强大的个人,他们没有贵族血统,背后也没有庞大的家族支持,完全凭借自己的所作所为青史留名,其中白起、吕不韦等赫然在列,所以将韩信放在列传中也是可以的。

不过司马迁的分类方式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他们提出了各种假设,但唯独有一点,才是韩信被放入列传中的证据。

韩信的结局

首先第一种假设,是韩信最终失败,被刘邦所杀,所以不能进入世家,但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以成败论英雄,本纪中的项羽最终自杀身亡,世家中的陈涉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司马迁并不是以最终的结果来进行区分。

其次,有人觉得韩信因为各种原因,被刘邦所杀,最终成为了汉朝的罪人,所以被司马迁抛弃,这种说法更加没有可信度,司马迁本人对待《史记》的态度十分认真。

他在史记中的记载不仅真实,而且十分敢说真话,因为这个态度,司马迁被汉武帝处以“宫刑”,但依然没有改变司马迁的笔,所以司马迁如何写韩信,并不会受到别人的影响。

那么司马迁为何被韩信放入列传,只有一种说法最靠谱,在韩信被杀后,他的家族遭到了灭九族的惩罚,而世家,基本上都是以家族形态进行生存,所以韩信才被放入了列传当中。

不过对于司马迁的安排,也不需要有太多的异议,虽然看起来列传不如世家和本纪,但能够被司马迁放入列传的,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其中管仲商鞅等人的功绩,并不比韩信差,尤其是商鞅。

韩信最多改变了一个国家,而商鞅足足改变了七个国家,能够和商鞅处于同一梯队,韩信也不虚此行。

司马迁也是一个普通人,他在写这段历史的时候一定也会有自己的偏见与想法,他没有将韩信放入世家当中,还有一种猜测,就是韩信人生中最后做的一件事,他在汉朝天下安定的时候选择造反,仅仅从这点来说,韩信最多只能进入列传。

相比之下,张良与萧何的安排就显得合理很多,张良的家族非常庞大,“五世相韩”,而且张良本人也是帝师,整个汉朝能够建立,离不开韩信,更离不开张良,所以张良进入世界序列合情合理。

至于萧何,作为韩信的引荐人,萧何对刘邦的贡献功不可没,这位秦国时期就已经为官的人,不仅有庞大的家族势力,更有强大的个人影响力。

萧何不仅为刘邦引荐了韩信,还引荐了无数的文臣和韩信,如果没有萧何的一次引荐和一次挽回,韩信这辈子只能是一个小队长,从贡献来说,萧何进入世家没有任何问题。

作为一个武将,韩信对汉朝的建立功不可没,但即使功劳再高,也只是一个武将,例如白起,他能够收复六国,也是先有秦国的根基,才有他发挥的空间,所以韩信被排入列传当中,不需要太多的争议。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太子:风险系数很高的职位(唐中宗至唐玄宗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玄宗太子,唐中宗之前的太子,唐太宗与唐玄宗的改革措施

    李重俊是李显的第三子,按理说太子之位本不是他的,可是命运使然。先是他的大哥邵王李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魏王武延基私下里议论张氏兄弟擅政之事,于长安元年(701年)被武则天处死。后来在神龙元年(705年),李重俊的二哥李重福遭到韦后的诬陷,被贬担任濮州员外刺史。就这样,依据兄弟排行,排行第三的李重俊在神

  • 唐朝“第一美人”安乐公主,为何没有在4大美女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的九位著名公主,历史上安乐公主是个怎么样的人,唐朝最长寿的公主

    说起安乐公主,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她是我们历史上一个比较有名的公主,而安乐公主的父亲就是我们唐朝时期的唐中宗李显,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个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韦氏,那么说起安乐公主在出生的时候,因为是在一个困境当中,所以当时李显和他的母亲韦后对于这个公主就格外的疼爱,而这个公主不仅有着美丽的容貌,同时头

  • 假如蜀国统一,刘禅会被称为明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禅属于明君吗,刘禅到底是一个昏君还是明君,刘禅是怎么统治蜀国的

    刘备其实也知道刘禅并非帝王之才,但是他认为起码自己给他留下了非常好的根基,而且还有诸葛亮等一众谋士良将,足以让刘禅无后顾之忧。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刚死没多久蜀国就亡了,可能他自己都十分后悔,但这真的怪刘禅吗?真的是所谓的“乐不思蜀”导致了蜀国的灭亡吗?其实不然,刘禅看似无能,没有主见,只会吃喝玩乐,

  • 唐朝4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为什么没能当上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的杨贵妃的真实照片,历史上杨贵妃和唐朝的关系,历史上的杨贵妃到底是哪里人

    杨玉环: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咸宜公主(721年之后~784年),本姓李氏,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玄宗李隆基二十九女,母为武惠妃。李瑁(?-775年),初名李清,陇西狄道(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

  • 华佗身为一位仁医,曹操为什么要杀他?曹操此举是明智之举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曹操为啥要杀掉华佗,曹操为什么要杀了华佗

    曹操是东汉权臣兼曹魏奠基者。华佗是当时出了名的名医,能够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医术高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统治者和治病的医生,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何曹操要杀死医术如此厉害的华佗呢?华佗不仅聪明,而且特别的努力,他可以为了研究一个病例,花数年的时间去专攻这个病的根源在哪里,对医学的学问研究颇为深奥,甚至

  • 唐代三朝元老徐茂公,战功显赫,一句话便让武则天坐上了皇后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徐茂公简介,徐茂公籍贯,袁天罡和徐茂公

    徐茂公在《隋唐演义》中的印象是呼风唤雨、神机妙算,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水浒传》中的公孙胜有几分神似。历史上的青年徐茂公是当时瓦岗寨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徐茂公,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后为避李世民讳改名李绩。徐茂公十七岁参加了翟让的军队,曾经劝说翟让拜李密为老大。后来李密归唐复叛被杀,徐茂公披麻戴孝

  • 汉朝法律规定,有一种人杀了人也不用偿命,我国现今也在借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后来的奴隶制社会,意见领袖变成了整个奴隶主阶级,再到后来的封建社会时期,就是皇帝说了算的,但是即使作为意见领袖,也不可能代表所有人的看法,也就是说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和你对着干,此时就需要强制性措施的出现与使用。这就是早期的规矩,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所以为了让社会平稳安定的运行,规矩可以说是无所不

  • 唐中宗李显:最宠的公主,最后害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中宗李显简介,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唐中宗李显与常乐公主

    唐中宗对此并不以为意,吩咐袁从之:“几个百姓而已,你把家奴放了吧,否则公主会不开心。”安乐公主本名李裹儿,据记载,李裹儿十三岁时就出落得异常美丽,堪称唐朝最漂亮的公主。684年,唐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途中韦氏动了胎气,早产生下女儿,因为条件简陋,李显只能用自己的衣服裹住胎儿,因此取名李裹儿。为了弥

  • 为何曹操把3个女儿嫁给汉献帝,作为一位权臣,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十八年(214年),曹公三女宪、节、华入召。十九年,拜贵人。第二年,伏皇后被弑,立节为皇后。要注意曹操进女的时代背景哦:建安十八年,立爵魏公。七月,魏氏宗庙始成。天子聘三女为贵人,年少待者以国。换句话说,此时曹公爵的任命已然宣布,迈出了取代汉朝的第一步。这种事情的严重性可以从大汉死忠荀彧奋力反驳

  • 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武则天比她还狠,把皇后和宠妃全做成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相传戚夫人貌比西施,而且还能歌善舞,儿子刘如意更是被封为赵王,恃宠而骄的她经常向刘邦哭诉,想让他改立太子,因此被吕后忌恨,刘邦驾崩之后就将她做成了人彘,丢弃在茅厕之中任其痛苦的死去。除了戚夫人,历史上还有两位女子也遭受了这种残酷的刑罚,她们就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王氏和淑妃萧氏,武则天的手段狠辣与吕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