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你是诸葛亮,曹操、刘备和孙权你会选择辅佐谁?

如果你是诸葛亮,曹操、刘备和孙权你会选择辅佐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818 更新时间:2024/1/18 22:43:46

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公元207年,这个时候曹操的实力在群雄之中算是最强的,在郭嘉等人的辅佐下他基本上统一的北方,连袁绍都倒在了他的脚下。另外,曹操还特别能够礼贤下士,其帐下谋士大将无数,无不是他强大的人格魅力吸引和招揽过来的,按理说诸葛亮选择他才是最明智的。

另外,占领江南广大地区的孙氏集团也非同小可,坐拥数州,人口二百余万,士兵二三十万人,在当时除了曹操之外恐怕再无人与之相比。另外,诸葛亮的兄长就在东吴为官,正所谓有人好办事儿,他要想去东吴谋个一官半职也是不难的,可是他同样没有选择去效忠。

我们再来说说此时的刘备吧,他虽然有个所谓的皇叔的名号,可就是个丧家之犬,投奔了曹操、袁绍甚至吕布,最后还是没有落得一块立足之地。后来刘备到了刘表那里,虽然后受到礼遇,但终究还是一无所有,可是就是这样子,诸葛亮还是选择了跟他一起谋大事。

其实不是诸葛亮不喜欢曹操和孙权,而是人家那里都人才济济,他去了很可能会被冷落再一旁,有能耐也施展不出来。刘备这个人虽然什么还都没有,可诸葛亮看出了他是个潜力股,假以时日必定能成大事,于是便选择了追随他,如果换成大部分人,肯定会选择曹操、孙权,而不是一无所有的刘备。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是真君子吗?鸡鸣狗盗一词就是因他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家里募集了食客三千,食客们各有其能,皆甘愿为孟尝君所驱使和利用。因而,特立独行的孟尝君在战国时期收获到的往往皆是正面评价。但当我们通读史籍,便会惊讶地发现,战国时代结束后,各朝各代的史学家们大多会对孟尝君抱以否定的态度,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var1]战国时期名压齐王的宰相、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

  • 三国时期,曹爽为何要向司马懿妥协?其实是实力不如认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先从军事的角度来进行探讨。曹爽在军事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天赋可言,作战数次,大多都以失败结尾。作为一个统领来说,在军事方面是需要具备一定实力的,这样才能够有威望,受到更多人的尊崇。只有用显赫的战功来说话,才是最直接,最了当的做法。军事方面关系到家国的安全,和军队力量的可靠程度,并不像政治那般

  • 三国的常胜将军实际只有三人,魏国将领名不经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的常胜将军,三国中常胜将军是谁呢,三国正史上最厉害的将领

    三国的君主同样都是英杰,都很爱惜人才,尤其是文臣武将更是多如牛毛,如蜀国有卧龙凤雏,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子良将,五大谋臣;吴国有四大英将,十二虎臣。都是一等一的谋臣勇将,但在这些群英璀璨的将领中,只有三人可以称为“常胜将军”,那这三人到底是谁呢,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var1]蜀国:“常胜将军”顾名思

  • 三国时期,为何蜀汉阵营的人才不如曹魏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魏和蜀汉谁是正统,三国蜀汉与曹魏谋士对比,曹魏孙吴蜀汉为啥叫蜀汉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三国前期的时候诞生出了很多优秀的大家,不管是军事才能还是文学造诣方面都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境界。但是反观三国后期,能够拿得出手的能人贤客只有寥寥数几。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人们比较片面的看法罢了,在三国后期的时候,曹魏集团的人才储备还是非常充盈的,比如说司马昭等人就是典型的代表

  • 三国时期,关羽为什么要留于禁杀庞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英雄之间往往都是惺惺相惜的,如果真的觉得对方是值得尊敬的对手,也会产生一定的敬畏之心!关羽本人也在很好地践行着这一点,即便是敌营的对手,对他都有着很高的评价。但是却有一个例外,这个人就是庞德,面对此人,关羽的态度可谓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接下来我们就用一个例子来叙述一下。关羽在作战途中,曾经一并抓获了

  • 朱棣想成功夺权,太子、秦王、晋王必须依次死去,顺序都不能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相互作用的产物,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其中作为朱元璋第四子的燕王朱棣能够成功起事,登上帝位,这当然与朱棣的雄才大略有关,但亦不能忽视偶然性因素。在朱元璋原本设计的权力格局中,朱棣没有任何机会,即便是太子朱标病逝后,在朱元璋重新设计的以太孙朱允炆为核心的权力格局中,朱

  • 三国时期有三位名将被封神,刘备帐下三人,你知道都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手下50猛将排行,刘备张飞赵云怎么配战法,刘伯温是刘备的后代吗

    马超:封神为七十二阴雷神将之一,在明朝的《正统道藏》之中有注释。马超是刘备帐下的大将,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曾经,曹操多次征召马超进京做官,均被马超拒绝,后来在刘备攻打刘璋的时候投奔了刘备。并且多次阻击曹操,把曹军打的丢盔弃甲,就连一代枭雄曹操也被迫割掉自己的胡子,可见此人的勇猛。张飞:封为城隍。对

  • 三国时期,为何大家更喜欢姜维,对于更强的邓艾反而不赞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姜维和邓艾,姜维对邓艾完整视频,邓艾钟会姜维谁更厉害

    但是历史上人们对他的评价却是良莠不齐,大多都以负面形象而闻名。姜维和邓艾一直是被人们标榜和对比的对象,他们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人物形象有着鲜明的差距。可能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论历史功绩来说,邓艾似乎要更刷新眼界,但为什么人们一直觉得他是负面形象的化身呢?我们不妨进一步看看。首先,有一个非常明

  • 三国时代的常胜将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生年不详。最初(年代无法确定)赵云为本郡所举,率本郡人马投靠公孙瓒,公孙瓒问赵云:“听说你们冀州人都愿归顺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能够拯救大难的人。百姓遭受的痛苦,就像是被倒吊起来一样。我们冀州的百姓,只是向往仁政,并不是轻视袁绍而亲附将

  • 汉景帝年少时用棋盘砸死吴王国太子,什么心理?导致什么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景帝小时候打死吴王儿子,汉景帝对吴王的态度,吴王刘濞和汉景帝什么关系

    年轻气盛失手打死人,还是皇亲国戚,这对汉景帝来说绝对是人生的一大污点。[var1]1、刘启拿棋盘砸死吴国太子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汉文帝还在位,吴国的太子刘贤进京朝见汉文帝,因此有机会见到了还是太子的刘启。两个少年一起饮酒、博戏。要知道刘启是皇太子,除了他爹汉文帝,身份地位要属他最尊贵。宫里人都很会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