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曹爽为何要向司马懿妥协?其实是实力不如认

三国时期,曹爽为何要向司马懿妥协?其实是实力不如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433 更新时间:2024/1/15 22:21:38

首先,我们先从军事的角度来进行探讨。曹爽在军事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天赋可言,作战数次,大多都以失败结尾。作为一个统领来说,在军事方面是需要具备一定实力的,这样才能够有威望,受到更多人的尊崇。只有用显赫的战功来说话,才是最直接,最了当的做法。军事方面关系到家国的安全,和军队力量的可靠程度,并不像政治那般,能够进行灵活变通,但曹爽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的欠缺。

在双方交手的过程中,经常是处于劣势的那一方,久而久之,人们对他也就失去了信心,试问这样的一个任务,谁还愿意去继续追随他呢?而且自己的对手还是司马懿,这个曾经敢正面对抗诸葛亮的风云人物,如此对比,胜负悬殊一下子就拉开了。

另外,当时的曹魏阵营,有很大一部分的官宦都是为司马懿服务的,曹爽的处境可谓是腹背受敌、进退两难。他没有能够和司马懿对抗的资本,自己虽然掌握着政权,但也只是徒有虚名,并没有真正的实权,他也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说完了军事方面,我们再从政治方面入手。司马懿的实权是要比曹爽大很多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熟悉三国时期历史的朋友应该都非常清楚,曹爽继位之后,实施了比较大规模的改革,得罪了不少的旧派还有大势力的官宦。虽然改革的想法很好,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屡屡受挫,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曹爽还成为了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虽然曹爽分散了官宦的势力,保障了自己统治的稳定性,但是却没有把这部分得来的权力进行再分配,导致很多人怨声载道。于是,便将信任的大臣召集过来,尽数分配给了这行人。这一举措,又让不少人眼红不已,大家都觉得曹爽袒护自己人,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和公正。此外,虽然曹爽是统领者,但是却缺乏一定的威信。司马懿手里有太后这张牌,虽然说君主才是一国之主,但是太后的地位也是不容撼动的。势单力薄又得不到支持的曹爽,最后的结局也是在意料之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的常胜将军实际只有三人,魏国将领名不经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的常胜将军,三国中常胜将军是谁呢,三国正史上最厉害的将领

    三国的君主同样都是英杰,都很爱惜人才,尤其是文臣武将更是多如牛毛,如蜀国有卧龙凤雏,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子良将,五大谋臣;吴国有四大英将,十二虎臣。都是一等一的谋臣勇将,但在这些群英璀璨的将领中,只有三人可以称为“常胜将军”,那这三人到底是谁呢,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var1]蜀国:“常胜将军”顾名思

  • 三国时期,为何蜀汉阵营的人才不如曹魏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魏和蜀汉谁是正统,三国蜀汉与曹魏谋士对比,曹魏孙吴蜀汉为啥叫蜀汉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三国前期的时候诞生出了很多优秀的大家,不管是军事才能还是文学造诣方面都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境界。但是反观三国后期,能够拿得出手的能人贤客只有寥寥数几。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人们比较片面的看法罢了,在三国后期的时候,曹魏集团的人才储备还是非常充盈的,比如说司马昭等人就是典型的代表

  • 三国时期,关羽为什么要留于禁杀庞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英雄之间往往都是惺惺相惜的,如果真的觉得对方是值得尊敬的对手,也会产生一定的敬畏之心!关羽本人也在很好地践行着这一点,即便是敌营的对手,对他都有着很高的评价。但是却有一个例外,这个人就是庞德,面对此人,关羽的态度可谓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接下来我们就用一个例子来叙述一下。关羽在作战途中,曾经一并抓获了

  • 朱棣想成功夺权,太子、秦王、晋王必须依次死去,顺序都不能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相互作用的产物,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其中作为朱元璋第四子的燕王朱棣能够成功起事,登上帝位,这当然与朱棣的雄才大略有关,但亦不能忽视偶然性因素。在朱元璋原本设计的权力格局中,朱棣没有任何机会,即便是太子朱标病逝后,在朱元璋重新设计的以太孙朱允炆为核心的权力格局中,朱

  • 三国时期有三位名将被封神,刘备帐下三人,你知道都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手下50猛将排行,刘备张飞赵云怎么配战法,刘伯温是刘备的后代吗

    马超:封神为七十二阴雷神将之一,在明朝的《正统道藏》之中有注释。马超是刘备帐下的大将,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曾经,曹操多次征召马超进京做官,均被马超拒绝,后来在刘备攻打刘璋的时候投奔了刘备。并且多次阻击曹操,把曹军打的丢盔弃甲,就连一代枭雄曹操也被迫割掉自己的胡子,可见此人的勇猛。张飞:封为城隍。对

  • 三国时期,为何大家更喜欢姜维,对于更强的邓艾反而不赞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姜维和邓艾,姜维对邓艾完整视频,邓艾钟会姜维谁更厉害

    但是历史上人们对他的评价却是良莠不齐,大多都以负面形象而闻名。姜维和邓艾一直是被人们标榜和对比的对象,他们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人物形象有着鲜明的差距。可能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论历史功绩来说,邓艾似乎要更刷新眼界,但为什么人们一直觉得他是负面形象的化身呢?我们不妨进一步看看。首先,有一个非常明

  • 三国时代的常胜将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生年不详。最初(年代无法确定)赵云为本郡所举,率本郡人马投靠公孙瓒,公孙瓒问赵云:“听说你们冀州人都愿归顺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能够拯救大难的人。百姓遭受的痛苦,就像是被倒吊起来一样。我们冀州的百姓,只是向往仁政,并不是轻视袁绍而亲附将

  • 汉景帝年少时用棋盘砸死吴王国太子,什么心理?导致什么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景帝小时候打死吴王儿子,汉景帝对吴王的态度,吴王刘濞和汉景帝什么关系

    年轻气盛失手打死人,还是皇亲国戚,这对汉景帝来说绝对是人生的一大污点。[var1]1、刘启拿棋盘砸死吴国太子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汉文帝还在位,吴国的太子刘贤进京朝见汉文帝,因此有机会见到了还是太子的刘启。两个少年一起饮酒、博戏。要知道刘启是皇太子,除了他爹汉文帝,身份地位要属他最尊贵。宫里人都很会看人

  • 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是单纯走形式,还是问题出在了诸葛亮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在有些人的印象里,躬耕于陇亩的诸葛亮虽然名气不小,但你毕竟是个二十多岁的待业青年,人家刘备当时虽然说混的一般,但是人家想当年也是跟袁绍、曹操谈笑风生的刘皇叔,当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刘备,凭啥就凭一句传言就去三顾茅庐。我们首先要确定一点,刘备当年三请诸葛亮是史实而不是,因为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明

  • 汉景帝亲手打死了吴国太子,从此埋下了七国之乱的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大帝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怎么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几个月平定七国之乱

    [var1]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景帝在当皇太子的时候,做了一件荒唐事,最后导致了七国之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时汉景帝在做皇太子时,由于经常无聊所以染上了市井的脾气,稍有不慎就会发怒。恰巧这时吴国派太子到京城觐见,由于其年龄和皇太子相仿,因此很快就成了汉景帝的玩伴。[var1]但是孩子之间有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