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几乎一辈子没工作过,整日游山玩水,哪来的钱呢?

李白几乎一辈子没工作过,整日游山玩水,哪来的钱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71 更新时间:2024/2/3 13:57:11

出身富商与年少初学

李白作为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大诗人,很多人都会羡慕他整日游山玩水,饮酒作诗的生活,同时又会疑惑,李白既无功名,也无固定收入来源,那他是如何维持生计的呢,逍遥快活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李白其父真实姓名无从考证,但确知其被称为“李客”,此处的客并非名客,而是指客居异乡的意思,李白的先祖曾因罪谪居西域,“五世为庶”,传记资料记载李客“高卧云林,不求仕禄”,其实是位富商。

在唐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原与西域的商贸往来频繁,李客作为一名久居西域的商人,直至李白五岁时,才带李白迁居蜀中,其财富累积想必十分可观,李白出蜀后曾“东游维扬,不足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也侧面证明了其富商出身的身份。

家底如此雄厚,李白又非游手好闲的败家子,那初学于蜀中时的李白定是不缺钱银的。

李白曾自述“五岁诵六甲(五行方术),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曾师从唐代著名纵横家赵蕤学习岁余,并自称“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试想,李白若无丰厚身家,如何能支撑他的学业,如何能拜师名家,更如何能“所交尽豪雄”。

李白有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一般人家的孩子,想必见都未见过“白玉盘”,又怎会在诗作中将明月比作白玉盘。

以上种种,都很容易可以判断出,其实李白家里是有钱的,而且不是一般的有钱。

辞亲远游 入赘名门

之后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当他饱览吴越山水后,因“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希望能够切身感受云梦之景,便乘舟前往。

从其诗《淮南卧病舒怀》“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可以看出,此时的李白其实已不复之前的“豪客”排场,更可以说是囊中羞涩,贫病交迫了。

而此时正值前朝故相许圉师,在安州(今湖北安陆)为其孙女招婿,于是李白凭其诗才以及运气,在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入赘许府,开始了他“酒隐安陆”的生活。

作为高宗朝故相的许圉师虽早已致仕,但许家也并非普通豪门可比,李白入赘许家后,也更是可以衣食无忧,饮酒作诗,游山玩水更是不在话下。

入京求仕 遗憾而归

李白因不甘于山中的“餐君紫霞,荫君青松”而决定要“卷其丹书,匣其瑶琴,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宇大定,海县清一”。

于是他于而立之年昂然西向,步入长安,开始了他自称为“厉抵卿相”的活动。

李白出入长安,便效仿王维,为玉真公主写了一首文采斐然的《玉真仙人歌》,此诗盛赞了玉真公主的修道历程及其跋山涉水寻仙证道的行程足迹。

李白以此作为拜访玉真公主的敲门砖,奈何虽受礼遇,但幸运未曾降临在李白身上,未能因此一步登天,得见君王。

此后李白离开长安,周游南北,时隐时出,“酒隐安陆”的十二三年便如此蹉跎而过,但此时李白仍是许府赘婿,并不缺少钱财。

二次入京

公元742年,玄宗广兴道教,大赦天下,并下诏求贤。李白至交好友元丹丘(即《将进酒》中的丹丘生)此时已随玉真公主入京。

至此,李白初入长安时想要借助玉真公主将自己荐于唐玄宗的想法,竟如荒诞般成真了。

李白曾如此自述这段际遇,“天宝初,五府交辟,不求闻达;亦由子真谷口,名动京师;上皇闻而悦之,召入禁掖。”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此次李白二入长安,已是今时不同往日,此时的李白已诗名大盛,文学造诣已臻致炉火纯青,且最重要的是,此次为奉诏入京,其心中快意可想而知。

而且,李白诗《白头吟》中,“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是指汉武帝怒陈皇后善妒,幽禁其于长门宫内,陈皇后听闻马相如善作赋,便奉黄金千两令其做《长门赋》,武帝阅后心生动容,陈皇后复得宠幸。

由此可以看出,汉唐时期诗词歌赋写得好,是可以卖钱的,而且很值钱,李白如此名气,如此才情,奉金令其做诗者,定然不计其数,所获也定然不菲,怎会缺少金银用度。

风流天子唐玄宗曾形容盛唐文坛有着“英特越逸之气”,而李白正是这一精神的代表,也将“英特越逸”所包涵的昂扬进取与幼稚浮躁这正反两面都发挥到了极致。

李白早年虽偏处西南一隅远离政治经济中心,但天性乐观夸张,任侠学道,喜论纵横。

因此其诗词也受新兴律体影响较少,少了典丽虚浮的繁枝缛节,而同时又受自然清丽的巴蜀民歌熏陶,加之他的“英特越逸”其诗风迥异于他人,多受玄宗赏识。

唐玄宗有一次与杨玉环共赏牡丹时曾道“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随即便命人召来满身酒气的李白作诗取乐,流传千古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便是出自此时,唐玄宗阅后龙颜大悦,赐下钱帛无数。

由此可见,李白此时即便没有家中钱财支持,也是能够赚取到足够其饮酒游乐的费用的。

“五噫出西京”

李白在长安,居于社会高层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半,因遭小人进谗,谤声四起,而后李白上书请求还山,玄宗便“赐金放还”,李白这一生中最为风光的岁月,便在“噫”声中结束。

但皇帝给出的遣散费岂会少了,且李白在长安时又续弦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娶此妻便等同于娶富贵入门。

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再一次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涯,放逐江湖潇洒写意,而且他交友广泛,所交游之人如汪伦、元丹丘,均是非富即贵。

所以,纵观李白一生,钱财很少成为困扰他的阻碍,仕途的失利,对朝堂的失望,不能一展抱负的郁郁不得志,才能让他遭受挫折,但也正因这些挫折以及他的种种非常的过往经历,才造就了我国诗史上最为璀璨的明珠—布衣狂人与天才诗人李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资治通鉴》浓缩成八句精华,读懂齐家治国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资治通鉴治国理政精选语录,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感悟,欲治国者必先齐家全文

    一、牧心者,牧天下。牧心,苦心精心经营着一种思维、思想抑或一种心情,牧心者牧天下是说帝王要和臣民有融洽的关系,得到臣民的心和衷心拥戴,才能治理好天下。二、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三、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出自《资治通鉴.汉纪九》,意思是:在许多小

  • 赵匡胤50岁暴死,弟弟赵光义如何对待24岁皇嫂,种种行为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匡胤被赵光义害死的原因,赵光义怎么对待赵匡胤后代的,赵匡胤是不是被赵光义所杀

    五十岁离‍奇去世960年,赵匡胤等人于陈桥驿发动兵变,后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史称宋太祖,定都开封,宋朝的历史由此拉开序幕。赵匡胤在位期间“杯酒释兵权”,设二府三司,改科举,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使宋朝政局稳定,百姓安乐。只可惜赵匡胤五十岁离奇去世。正因赵匡胤的死因蹊跷,所以关于赵匡胤的死,人们众说纷纭,

  • 退位后的李渊日子有多难过?李世民:您的宫女太多,不如回家嫁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一场“玄武门之变”,让世人见识了李渊、李建成和李世民这3位皇室至亲之间的爱恨情仇。原本印象中应该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这3位之间却变成了“父子反目、兄弟阋墙”,因此世人不禁感慨:皇室亲情多寡淡,最是无情帝王家。玄武门之变发生后,登基称帝的李世民成了制霸天下的君主,而被迫退位的李渊则成了一个

  • 哪个朝代领土面积最大?元朝只能排第三!第一名你绝对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是向往统一的民族,鼎盛时期国家控制的面积越大,某种意义上十分强大,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古代朝代里控制面积最大的五个朝代,那时候也是巅峰时刻哦!第五名,明朝,根据史料记载,明朝最大面积东起朝鲜,西至吐蕃,南至安南,北至大碛,据推算,明朝的疆域面积大约1200万平方公里,还包括

  • 唐朝宰相问:我寿命多久?高僧:吃完了1万只羊,便是你的死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因为鬼怪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许多风水大师还专门编写了《驱鬼手册》。有着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不说,还有一些毁三观的驱鬼之术,比如秦朝时期。驱鬼流程在当时成为了人人必备的“特殊技能”,整个过程看起来十分复杂,这是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局限。因为人们所使用的工具十分简单,基本上都是一些日常

  • 大明首辅张居正太妖孽!敢对皇帝破口大骂,更是和李太后有一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居正给李太后下跪,张居正死后李太后的表现,万历首辅张居正与李太后

    张居正5岁识字,7岁通读六经大义,12岁就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因为张居正实在太帅,所以甚至和李太后有一腿。而且几乎是万历皇帝的第二个亲爸爸了,从小教万历如何做皇帝,时常对万历破口大骂。这点我就很佩服了,因为做到最极致的赵高和曹操也并没有敢明面上骂皇帝

  • 历史剧《天下长安》将播,秦俊杰演李世民,张涵予李雪健戏骨云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天下长安》讲述的是隋末唐初,李渊在次子李世民的辅佐下,成功建立了唐朝的故事。唐朝建立以后,百姓迎来了平稳的生活,可朝堂之上却风波不断,原来李渊早早立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可李建成文韬武略样样不如弟弟李世民,皇位之争愈演愈烈。最终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开启了大唐盛世。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

  • 崇祯梦到朱元璋写了一个“有”字,首辅周延儒解梦,大呼不祥之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大明一朝,入选《奸臣传》中的奸臣数量众多,崇祯一朝的首辅周延儒赫然在列。周延儒,他自幼聪颖过人,熟读经书。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周延儒会试、殿试都考了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明史》里对周延儒评价,“延儒性警敏,善伺意指。”意思是说周延儒反应灵敏,擅长揣摩皇帝的心思。皇帝想听啥他就说啥,拍马屁

  • 大明风华:朱瞻基废后,善祥痛诉9个字,皇上瞬间懂了若微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风华》里,邓家佳扮演的女二号胡善祥,既是孙若微的亲妹妹,更是情敌与对手,胡善祥被胡尚义收养后,长大成为一个女官,后来被张妍太子妃看中后,从选秀女开始,一路开启了逆袭之路。胡善祥这个女人,在历史上是一个温柔贤惠的人,不过,经过电视剧的改编,让她的这个角色彻底改编,成为了和女主争斗的最牛的角色。胡

  • 吐蕃王活捉一名唐朝大将,准备杀他时多望了一眼,忽然伏地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78年吐蕃地区里,吐藩王活捉了一名唐朝大将,准备杀他,但是在行刑之前,吐藩王不经意地看了这个大将一眼,突然一惊,就伏地痛哭。站在他一边的士卒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在此时,一名将领上前询问吐蕃王。吐蕃王说,这名大将长得和自己去世的父亲,父亲生前很疼爱他,吐鲁番王见到,便想起了父亲,哭了起来。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