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为何让上官婉儿终身未嫁,却转手送给李治?

武则天为何让上官婉儿终身未嫁,却转手送给李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25 更新时间:2024/1/22 3:01:07

在唐朝时期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人物,那就是上官婉儿,她名门出身,她的祖父在唐高宗时期官拜宰相,就是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据说在上官婉儿出生的时候还有一段佳话,她的母亲在生产前一晚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一个巨人递给了她一杆秤,告诉她你的孩子将来是衡量天下读书人的标杆。

第二天起来上官婉儿的母亲非常高兴,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孩子将来肯定是一个文魁,于是专门请来一个算命先生。她让这个算命先生为自己的孩子算命,没想到那人看到她的孩子直接就断言:“当生贵子,而秉国权衡。”这就说明上官家族即将有一个未来的宰相出生。可没想到当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居然是一个女孩,这个孩子就是上官婉儿。

后来上官家族没有等到上官婉儿长大,就因为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为谋反罪。就这样上官家族的人全部都被杀害,而上官婉儿和她的母亲则被送到掖庭之中,成为奴隶。上官婉儿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有骨气的人,她虽然遭到这样的厄运,但是她却没有忘记教导女儿读书,就这样聪慧地上官婉儿,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之下,成长为了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女。

在她13岁那年,她的盛名已经传到了武则天面前,武则天对这个女孩十分好奇,于是她决定亲自面试这个传奇少女。没想到上官婉是真的有才学,在武则天的考验之下,她竟然能够不加思索,落笔成书,武则天在看过她的文章以后大喜过望,她觉得这个女孩是真的有才能,不仅当众废除了她们母女奴隶的身份,还让上官婉儿一直陪伴自己的身边,帮助自己起草诏书。后来武则天称帝以后,32岁的上官婉儿更是与太平公主、张氏兄弟一起参与政务决策,成为武则天最信任的人。

上官婉儿非常厉害,她留下的作品也特别多,据说在《全唐诗》中就有12首是上官婉儿写的,她不仅精通史诗,而且成就远远要比历史上的班婕妤和左修仪还要高。不仅如此上官婉儿的文风也很有特点,甚至成为了当时人人争相模仿的对象,也是中宗朝文坛的标志性人物和领航人物。可以说上官婉儿为中唐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她13岁的时候,她就成为了武则天的秘书,并且一直活跃在政坛之上,不过上官婉儿最令人诟病的就是她那混乱的私生活。

据说上官婉儿年轻的时候经常和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厮混在一起,后来就被女皇武则天知道了。女皇武则天非常生气,想要处死上官婉儿,但是她又舍不得上官婉儿的才华,于是就在上官婉儿的额头刺字,她想用这种方法让上官婉儿长记性。后来武则天被迫把皇帝传给自己的儿子李显,上官婉儿竟然又被李显收入后宫成为了明显的妃嫔。在后宫之中,上官婉儿一点也不老实,她竟然还和武三思崔湜等人勾搭在一起。

不过当时唐朝的公主,皇后都不是什么良善之人,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他们都养了一大批男宠或者情人。上官婉儿也是如此,不仅私生活十分的混乱,而且还经常随意地变换自己的政治立场。不过可以肯定的就是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感情非常好,她们很有可能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在神龙政变的时候她就一直帮助太平公主。

后来很有可能是太平公主让她潜伏在李显和韦皇后身边,于是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合作的时候,上官婉儿也参与其中。可惜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都没想到李隆基竟然是一个油盐不进的人,最终上官婉儿被李隆基直接杀掉了。上官婉儿去世以后,太平公主就派人收葬了上官婉儿,并且特别伤心,经常会去祭奠。

上官婉儿之所以终身未婚,主要是因为在她13岁的时候就一直伺候在武则天身边,武则天对上官婉儿十分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她的才学,更是因为她的聪明和智慧。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够得到这样一位贤才辅助,任何一位皇帝都不会忍心放手。为了能够给上官网儿一个脱离奴隶的身份。武则天还给上官婉儿册封了才人的名号。

不过那个时候李治已经病入膏肓了,并且他把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自己的妻子武则天处理,因此上官婉儿虽然已经脱离了奴隶的身份,但是她本质上还是武则天的“私有物品”。那时李智每天都被头疼的病症困扰,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关心自己的后宫之中是否又多了一位才人,武则天就是凭借这样的手法顺利把上官婉儿聚为己有。

为了能够让上官婉儿对自己一心一意,并且始终如一,武则天明里暗里的暗示让上官婉儿留在自己的身边,这也就注定上官婉儿一辈子都不可能嫁人。

上官婉儿的命运十分悲惨,尽管她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女人,但是她一生都在武则天的操控之下,如果上官家族没有遭到灭门,那么上官婉儿很可能会在家中平安长大。

以上就是“武则天为何让上官婉儿终身未嫁,却转手送给李治?”的内容,不知大家怎么看待,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内留言,本期视频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贵妃与安禄山暗生情愫,怕被戳穿误打误撞发明一物,至今还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当提到杨玉环时我们总会想到唐玄宗李隆基与她的的美好爱情故事。而尽管杨玉环与唐玄宗的感情甚笃,但私底下爱慕杨玉环的还有许多人,安禄山就是其中一人。据史料记载安禄山与杨玉环之间有着越过界限的关系。而据民间传说,安禄山在一次幽会中不小心在杨玉环身上留下了痕迹,杨玉环怕被唐玄宗发现端倪,急中生智发明了一件衣

  • 吕雉本是淳朴村妇,被项羽抓到军营三年,她真的还有清白之身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雉被项羽俘虏后性情大变,吕雉与项羽吻戏,吕雉喜欢项羽是真的吗

    不知道大家对楚汉争霸是否熟悉,这是一件非常著名的历史事件。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创立了秦朝,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被称为始皇帝。他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将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秦始皇嬴政不仅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

  • 武则天长得千娇百媚还是女生男相?龙门大佛揭示“媚娘真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有两个名字,一是其称帝后,自己起名为武曌,世人如此称之的较少,不仅因为“曌”之一字乃武则天自创,更在于后人对武则天的负面评价。武则天武则天的另一个名字,据说是其十四岁初入官时,很得李世民欢心,因此赐名“媚娘”,故市井坊间也称其为“武媚娘”。武则天能得父子两代帝王宠爱,特别是李治,更是被其迷得神

  • 武则天怀孕不能侍寝,发现姐姐韩国夫人与李治有染,她的做法太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杨氏经常带着长女韩国夫人,和她唯一的女儿贺兰氏去探望武后。韩国夫人自从以前暗中被唐高宗临幸,引起武后的愤怒以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敢进宫,也许是杨氏特别吩咐吧。事过境迁,八年后,武后的怒气也渐渐消了,毕竟是亲人啊!于是便带着女儿,和母亲杨氏常来看望妹妹。事实上形同一夫一妻制的高宗,在武则天怀孕后,为

  • 曹操杀了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怼一句话却成为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修为什么被曹操杀,三国杨修聪明绝顶,杨修的十句名言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自古以来,说话一直都是一门学问。有时候说对话能够名扬千古,而说错话则会酿成大祸,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现代人们总是非常的重视说话的艺术,总会在任何时候都谨言慎行,小心说话。而不仅在现代说话是一门艺术,其实在现代社会也是如此。回顾历史,三国时期,曹操杀了杨修,这个时候,曹操反而笑

  • 隋朝灭亡时有多惨?皇帝被勒死,皇族近乎死绝,中原人口折损过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所有的恶果,都源自于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杨广。在后世的历史上,杨广是一个极具争议的皇帝。因为他在位期间,确实做了很多对后世有益的事情。比如开创科举制,修大运河等等。但同时,他的这些超级工程,也对隋朝造成了难以想象的负担,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04年,随着隋文帝杨坚去世,一代暴君杨广,正式登上

  • 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朝代——唐朝历史简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唐朝以后是什么朝代,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是唐朝吗

    同年五月,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唐,李渊就是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而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元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退位,是为太上皇。李

  • 三国盗墓史:曹操不是唯一,孙权盗墓原因奇葩,刘备不是不想盗墓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我国古人讲究死者为大,并坚信他们虽然肉身在阳间死了,但是精神在阴间依然很活跃,于是有家底的人家都会选择厚葬死者。古代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资源又非常不均匀,所以经常会有人吃不上饭,这些实在没活路的人,有时候就不再顾忌诸多机会,开始像死人的陪葬品下手,我国有史记载的盗墓,最早

  • 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政权的各种丑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公元311年,刘曜攻陷洛阳,晋怀帝被虏。5年后,憨帝建兴四年,刘曜攻陷长安,憨帝投降。自此西晋覆灭,中国分裂成南北两部分。整个统治集团当了俘虏之后,其惨状与丑态,与《三体》中的人类简直不谋而合。晋怀帝被俘后,刘聪封他为“会稽郡公”。刘聪想起年少时曾前往皇宫拜见晋怀帝的往事,从容说道:“当年你还当

  • 《三国演义》6:择人而任势的经典案例!从邓芝出使东吴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演义十大经典谋略,三国演义中选一个关于谋略的故事,三国演义吴国人物及故事

    邓芝最精彩的表现当属出使东吴,游说两家重归于好。《三国演义》中,邓芝游说孙权的章节堪称顺势而为的经典案例,它启示我们,要做成一件事情,对“势”的把握与运用有多重要!当形势发展未到相应的一步,条件不成熟时,任你有千方百计也没有多少效果,成事需要耐心等待,深隐以待时。《孟子·公孙丑上》说:“虽有智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