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20 更新时间:2023/12/17 11:20:55

在历史上,唐太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君,先不说他开创了一个何等伟大的万国来朝的盛世,就说他当年的贞观政治,那都足以列入中国政治史的模范。也正因为如此,后来人们提到唐太宗都会称他为天可汗,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优秀的明君。

因为他非常优秀,所以人们只要聊到他,都会对他的事迹进行称赞,甚至把他捧到一个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高度,乃至于有人在他的身上似乎看到了民权和法治的最高精神。

例如,在旧唐书里面有一段记载,世民放390名死囚犯回家过年,结果那些囚犯没有一个人逃跑,都老老实实回来认死。此举大大感动了唐太宗,于是在感慨之余全部释放。这一事件被很多人吹得很高,甚至被认为是法治和人权的最高融合。那么问题来了,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得承认一点,唐太宗的确是唐朝最优秀的君王,乃至于是中国历史上最棒的明君。但是,这个光环并不能否认唐太宗的行政手段并没有超过那个时代的局限,他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持统治者的统治,而不是像我们想的,要打破封建时代的人质,要超越法家所提到的法治,构建一个人情与法治共存的时代。

在了解了这个前提以后,我们再来看,被大家吹得很高的唐太宗释放死囚事件。

据历史记载,当时是贞观6年,唐太宗的贞观时代已经基本到来,这一时期政治十分亲民,官僚体系似乎非常廉洁和高效。最为重要的是,李世民在贞观4年的时候成为了东亚第一,被称之为天可汗。

也正因为如此,李世民一直都认为自己统治的江山是非常和谐的,甚至是一个伟大的盛世年代。于是他闲着无聊,就到监狱里面来看一看,在他的幻想中,监狱里面应该是没什么犯人的,毕竟自己的天下这么好。

然而观察之后,让唐太宗深深的皱起了眉。他看到的并不是空空的监狱,而是挤满了人的牢房,而且唐太宗随便调查了一下卷宗,居然发现里面全都是死刑犯,总人数有390人。

这一下子让唐太宗非常不爽,不是说都是太平年代吗?怎么死刑犯还这么多?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唐太宗是穿着便服,因此大家也不知道他是皇帝,反正大家都要死了,自然也就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有的人甚至对他怒目而视,这让唐太宗的脸色不好看。

不过唐太宗毕竟是一个聪明人,眼看着这些死囚犯,总感觉自己的脸上一片羞红。但是,转念之间,唐太宗想到了一个很好的主意,能不能把这件恶劣的事情,变成自己粉饰太平的手段呢?还别说,唐太宗真想到了一个点子。

首先,太宗皇帝找到这些人聊天,让他们挨个诉说自己犯了什么罪。结果一个个问下来发现他们基本上都不是大罪之人,有的是因为老婆被侮辱了,所以怒而杀人,有的是被权贵阶层压迫,被吃了官司。听完这些人的回答,李世民心中有了谱。

然后,李世民公布了自己皇帝的身份,并且告诉他们,现在要过年了,你们就这么死去也挺可怜的,因此我皇帝给你们一个特权,每一个人在家里好好过个新年,然后再来领死。

听到皇帝这么一说,所有人都狂欢起来,毕竟谁不想苟活片刻,而且能够和家人过年,对于死刑犯来说,这简直是莫大的恩德了。于是这些人都在千恩万谢之下,赶紧回家了。

看着一下子就空下来的监狱,唐太宗若有所思。不过唐太宗不说话,周围的官员可就着急了,因为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一直强调法律,甚至当初还通过严格的法律扼杀了人情,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唐太宗审判自己的战友党仁弘。

但唐太宗非常的淡定,他告诉众人不用着急,这些人一定不会逃跑,而且他们会一个不剩的全部回来甘心领死。应该说,对于唐太宗的言行,周围的人肯定不相信,甚至还准备看皇帝的笑话。

但万万没有想到,等过完年以后,所有的死刑犯全部都到场了,没有一个人缺席。面对这一场景,大理寺的官员都呆了,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这帮一不遵守法律的刁民居然如此老实,难道说皇帝是神仙吗?怎么什么都能预料到?

面对众人的惊愕,唐太宗哈哈大笑,然后随手赦免了所有人,并且对众人宣布,法律虽然是不可动摇的,但是,死刑是不可逆转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且,我与你们进行约定,但在死亡面前你们没有一个人选择毁约,所以我看到了你们的诚意,因此就给了你们机会。

说完以后所有人都高呼万岁,这些死刑犯也个个直呼唐太宗伟大。这件事情后来被很多学者热议,甚至有人提出,这是贞观时代最伟大的事情,让唐太宗找到了人情与法律的平衡点,开创出了那个时代的奇迹。

表面上看好像真是那么回事,一方面唐太宗强调法律不可触犯,但唐太宗又保留了法律之外的人情,所以贞观时代不像秦朝,但又不像缺乏法律时代的乱世,整个社会充满着温情默默,粉饰着这个太平的年代。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有不少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要知道,唐太宗一辈子最大的执念是什么?那就是要洗刷自己身上的恶名,要给自己留下一个好名声。

所以他努力的成为天可汗,努力的开创贞观时代,甚至不惜给自己树立一面镜子,魏征。这一切都是要弘扬自己的好名声,抹去自己的污名,甚至不惜修改历史。

在结合历史上每一位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其本质是为了巩固统治,那么我们就大概能够理解太宗之所为了。对于唐太宗来说,放掉这290个死刑犯,回来几个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借此弘扬自己的爱人之心,弘扬贞观时代的伟大。

当然了,以当时的情况而论,贞观时代非常清明,这些死刑犯除非逃出国,不然他们之后会没有立锥之地。所以这些人没有别的出路,只能回来,只能成为唐太宗宣扬好名声的工具。所以说,太宗皇帝是很聪明的,他一生都在给自己维持好人设,包括这件事情也是如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是蜀汉政权的皇帝,那么晋朝承认刘备是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汉献帝禅让给了魏文帝曹丕,这是对曹魏的正统的承认,刘备谁禅让给了他?汉献帝吗?不是,汉献帝既没有禅让给刘备。也没有给刘备任何官职,刘备再汉献帝活着的时候已经自立为皇帝了,即使汉献帝不承认刘备那也没什么用,汉献帝已经把正统的合法性交给了魏国,魏国也随时可以将蜀汉和东吴定义为伪政权。其次,蜀汉再怎么反对

  • 刘禅在木头上刻下3个字,投降后司马昭没有杀他,究竟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昭为什么不能杀刘禅,刘禅为何要杀司马昭,司马昭为何不死刘禅

    司马昭司马懿之子,当上皇帝后征讨蜀汉,刘禅投降后,司马昭把刘禅搬到了洛阳,在这里刘禅不用处理朝政,每天放松游玩。别人问司马昭为何不杀了刘禅,司马昭说到是因为刘禅在其所住的地方刻下了三个字,这三个字倒着念让司马昭彻底放松了警惕。一、乐不思蜀的皇帝我们都学过诸葛亮的《出师表》刘禅是刘备的儿子,诸葛亮承蒙

  • 李隆基发动宫变,顺利登基后,为何第一时间铲除才女上官婉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为何李隆基登基后,第一时间就处死上官婉儿呢?惊世才女出生显赫的宰相家小姐,获罪贬入掖庭为奴,做过唐代女官被誉为“巾帼宰相”,当过诗人引领文坛新风潮,也当过皇妃。十四岁的时候因为“聪达敏识,才华无比。天后闻而试之,援笔立成,皆如宿构”而受武则天赏识,脱离了掖庭奴婢的身份成为女官,得到武则天的培养开始执

  • 李世民明明立了李承乾为太子,为何后来把皇位传给了皇九子李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而长孙皇后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承乾是嫡长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8岁的李承乾就被立为皇太子,李世民对这个嫡长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从李承乾12岁开始,李世民就开始让他学习处理政务。20岁的李承乾生病,不信天地鬼神的李世民破天荒地请了道士进宫为儿子祈福,等到李承乾病愈,李世民又召集

  • 徐晃敌不过文丑,为何敢战关羽并能取胜,老年关羽真的不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是谁呢?正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徐晃看似平平,却是个敢打硬仗的主儿。但徐晃敌不过文丑,为何敢战关羽并能取胜?老年关羽真的不行吗?看似有点矛盾,徐晃败给文丑,文丑又被关羽斩杀,徐晃又能击退关羽,有点不合常理。但如果从原著中慢慢品味,就会知道徐晃确实不简单,但关羽确实也太难了,难道以一人之力敌魏吴两

  • 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燕王罗艺为何要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武德九年,李世民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他成功拿到了本不属于自己的皇位,可谁知在这个位置上屁股还没坐热,他就收到了罗艺造反的消息。乱世英豪大家所熟知的罗艺应该是《隋唐演义》中武功高强、为人正直的绝世猛将,他是罗成的父亲,同时也是秦叔宝的姑父。在演义中,罗艺未能活到大唐建立便死于苏定方之手,但其儿子却

  • 李世民对曹操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的评价是否妥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当他由长安抵达邺郡时,亲自写文祭祀了魏武帝曹操。其中写到:“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数,万乘之才不足”。唐太宗为何要对曹操做出这样的评价呢?唐太宗的用意李世民虽熟读历史,但他并不是一位作学术的历史学家,而是一位帝王。帝王之语,自然本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实用主义。所以,李世民不必全面评价

  • 王莽被誉为“圣人”,为何死后,头颅变成皇帝家收藏近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不论是孔子还是老子,在历史上被称为圣人的人物,多数都是死后,才逐渐被称之为圣人,比如位列武庙十哲的诸葛亮,据说恒温征蜀,武侯时候的小吏还活着,已经百多岁,恒温就问他,诸葛丞相,如今谁能够和他相比啊?小吏回答说,“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诸葛武侯活着的时候,都不觉得有什么比别人强的

  • 唐朝女性的开放程度,超出你的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就来聊聊,唐朝女性有多自由、奔放。一唐朝女性的着装从影视剧中就可以看出在历史上是最为开放的,女性衣饰单薄,上身裸露胸口,尤其是在应酬场合跳舞的时候,衣服更是较少,看上去若隐若现,犹如裸舞。唐朝的男女两性关系极为开放,从上到下基本没有任何禁锢约束,故有“脏唐臭汉”之说。从唐代开始,因为两性的开放,

  • 王莽死后,头颅被历代皇室视为“珍宝”收藏272年,到底有何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杀人斩首。”在古代,有一个很残酷的死刑方式,那就是人人都听说过的“斩首”。 因此,古代社会的时候,当人被夺去性命,很多时候都需要砍下头颅才算得以报仇。而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帝王的地位十分珍贵,几乎不会被判处死刑,是没人可以冒犯的。而有这样一个人,名字叫做王莽。他的头颅竟然被历代皇室视为是“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