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对曹操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的评价是否妥当?

李世民对曹操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的评价是否妥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704 更新时间:2024/2/6 17:14:05

当他由长安抵达邺郡时,亲自写文祭祀了魏武帝曹操。

其中写到:“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数,万乘之才不足”。

唐太宗为何要对曹操做出这样的评价呢?

唐太宗的用意

李世民虽熟读历史,但他并不是一位作学术的历史学家,而是一位帝王。

帝王之语,自然本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实用主义。

所以,李世民不必全面评价曹操在文学、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造诣,而是突出评价了他的“临危制变”、“料敌设奇”。

而评价这两点,正是当时李世民所需的。

当时,李世民要亲征高句丽,许多大臣都提出了反对意见。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不但无功而返,而且引发了国内矛盾,这是隋亡的重要原因,这些也都不是太久远的事情。

所以,尉迟敬德就表示:陛下亲征辽东,只留太子在内地,恐怕会发生隋朝时杨玄感这样的叛乱。

群臣两个担心:1、国内有变;2、无功而返。

这种情况下,唐太宗以祭祀曹操之口,说出了他的回答。

“临危制变”:曹操进攻徐州时,张邈陈宫迎吕布入兖州,几乎使曹操失去根据地,曹操一度考虑去依附袁绍,这是曹操曾面临的最大危险,也是类似于“杨玄感之变”的危险。可是,曹操“临危制变”有方,收复了兖州,渡过了危机。

“料敌设奇”:曹操进入邺城后,组织了远征乌桓,也是直抵辽东。在郭嘉的辅佐下,曹操算准了乌桓的想法,千里奔袭,一战而定。

曹操能够“临危制变”、“料敌出奇”,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你们还怕我李世民做不到吗?

何况,曹操不如我李世民。

曹操“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不能统一天下,而我李世民,此时早已经是“天可汗”了!

通过祭祀曹操,通过拿自己和曹操和比较,来解答当时人对太宗征高句丽决策的担忧,正是李世民的用意。

那么,客观来说,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有没有道理呢?

李世民也并不是为了一时利益而胡说八道,他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一将之智有余

曹操的才能,确实远远胜过了“一将之智”。

即便是死对头诸葛亮都佩服地表示:曹操用兵,“仿佛当年孙(武)吴(起)”,出神入化。足见曹操的军事才能。

当然,曹操能够统一北方,靠的绝不仅仅是“一将之智”。

经济上,曹操发展了屯田制,极大缓解了经济上的困难,以至“足兵足食”。

政治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道义高地。

这两点,正是曹操得以最终击败群雄,统一北方的关键。

董卓、李傕的凉州军,也曾挟持天子,更是早早占据了关中及洛阳周边,态势上很有利,且兵马精锐。

然而,他们不善发展根据地,只以劫掠“就食”,解决军粮问题,因此,最终土崩瓦解。

袁绍、袁术“四世三公”,其政治影响力远在曹操之上,地盘也比曹操富庶。

然而,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号召力上的优势,从而得以“以顺击逆”。

杰出的军事才能,加上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非凡的经济建设能力,“一将之智有余”的曹操得以平定北方。

那么,曹操为何不能一统天下呢?

正是李世民所说的“万乘之才不足”。

万乘之才不足

曹操不能一统天下,绝非“一将之智”不足。

赤壁之战确实败了,但也绝不是演义中一般“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事实上曹操元气并未大伤。

此后,征马超、定张鲁,曹操继续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军事素质。

然而,“四越巢湖”无功而返,汉中之战被人挤出汉中,襄樊之战险象环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作战中,曹操并没有出现指挥上的严重失误,甚至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

可是,曹操不但距离一统天下越来越远,还一度有些狼狈。

这是为什么呢?

“万乘之才不足”,自己给自己挖了坑。

原本,曹操所统治的地区,不但面积最大,而且是当时经济发展程度更高的区域。

可是,在北方的征战中,“州郡残破”,人口流失,生产、生活秩序混乱,已不足以给曹操提供一统天下的物质条件了。

而曹操本人,正是造成这些的罪魁之一。

徐州,本是富庶之地。

曹操征陶谦时,大肆屠杀,杀人万数,“泗水为之不流”;又在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时,“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征吕布时,再次屠杀了彭城。

这些屠杀,不仅导致徐州残破,而且,许多淮泗之间许多大族举族南下,南渡的“淮泗集团”后来构成了后来东吴政权重要基石。

平定张超之乱时,“屠雍丘“。

官渡之战后,数万袁绍降军悉数被屠。(有史书说为七万)

曹操征张鲁时,在河池屠“氐”;夏侯渊“虎步关右”时,又“屠兴国”、“屠河池”;曹仁镇压侯音之乱时“屠宛”···

“屠之”、“屠其城”,在《魏书》中出现的频次惊人。

此外,”屠三族“也发生了多次,而在“围而后降者不赦”军令下被屠者就可能更多了。

这些“屠”,使北方州郡残破,生产、生活秩序完全被破坏。

此后,曹操又多次采取“徙”的政策。

徙淮南民、徙汉中民、徙河东民、徙武都氐、欲徙宛民···

诚然,这些”徙“,是曹操争夺人口的一种方式。

然而,许多”徙“,则是为实现军事目的而残破百姓,结果进一步削弱了自己。

比如,担心孙权掠夺”淮南民“,强令淮南民北迁。结果,淮南民痛恨曹操,纷纷南渡投靠了孙权。

又比如,为了充实关中人口,加强对汉中作战的后勤力量,要迁徙宛城等地人民到关中,结果引发了宛城叛乱。

正是这些举措,导致曹操无法一统天下。

大肆屠城,导致州郡残破,曹操的统治区虽大,但大片区域生产、生活秩序未能恢复,无法支持对汉中、江南的作战。

大肆屠杀,更是使曹操失去了许多百姓、士人的支持。许多人追随孙、刘,恐怕绝不只是“汉贼汉相”的名分而已,而在关羽水淹七军后,“许都以南盗贼四起”的险境,更是百姓对曹操残暴行径的反抗!

法正之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曹操的问题:曹操平汉中而不攻蜀,“非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尔”。

不是曹操智力不足,看不到机会,而是内部问题太多!

“万乘之才”不足,无法真正稳定北方局势,不独是曹操得汉中后无法继续攻蜀的原因,也是曹操无法平定天下的根本原因。

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虽是出于现实考量而作,但也符合实际情况。

唐太宗虽不是历史学家,但他对曹公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莽被誉为“圣人”,为何死后,头颅变成皇帝家收藏近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不论是孔子还是老子,在历史上被称为圣人的人物,多数都是死后,才逐渐被称之为圣人,比如位列武庙十哲的诸葛亮,据说恒温征蜀,武侯时候的小吏还活着,已经百多岁,恒温就问他,诸葛丞相,如今谁能够和他相比啊?小吏回答说,“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诸葛武侯活着的时候,都不觉得有什么比别人强的

  • 唐朝女性的开放程度,超出你的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就来聊聊,唐朝女性有多自由、奔放。一唐朝女性的着装从影视剧中就可以看出在历史上是最为开放的,女性衣饰单薄,上身裸露胸口,尤其是在应酬场合跳舞的时候,衣服更是较少,看上去若隐若现,犹如裸舞。唐朝的男女两性关系极为开放,从上到下基本没有任何禁锢约束,故有“脏唐臭汉”之说。从唐代开始,因为两性的开放,

  • 王莽死后,头颅被历代皇室视为“珍宝”收藏272年,到底有何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杀人斩首。”在古代,有一个很残酷的死刑方式,那就是人人都听说过的“斩首”。 因此,古代社会的时候,当人被夺去性命,很多时候都需要砍下头颅才算得以报仇。而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帝王的地位十分珍贵,几乎不会被判处死刑,是没人可以冒犯的。而有这样一个人,名字叫做王莽。他的头颅竟然被历代皇室视为是“珍

  • 李世民问唐朝何时会亡?袁天罡回了7个字,最后果然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五姓七望,绵延了千多年的时间,最后还是陨灭在了五代十国。汉朝四百年基业,刘备意图三兴汉室,建立季汉,可惜最后刘禅出降,三国归晋,刘备没能够重现光武旧事。一手打下了大唐基业的李世民,虽然知道王朝周期律在所难免,但是心里终归还是有一点期待,于是他就去把著名的相士袁天罡找了过来,问他唐朝有多少年的国祚。袁

  • 吕布太不靠谱,这么多人才在手还被曹操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后期剧照而在三国中,还有很多猛将,如蜀汉五虎上将,曹魏八虎骑,江东十二虎臣等,都可谓一时名将。但在吕布眼中都是泛泛之辈,因为吕布不仅自己武力强大,而且还有很多名将辅助。下面盘点吕布手下最强的五大人才,个个都是精英,吕布若能重用,必能驰骋天下!谋士陈宫第一,谋士陈宫,公元194年,徐州陶谦因用人不

  • 李世民女保镖墓被发掘,碑文内容使人无法接受,专家:逃不过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要算一个,这位在玄武门前脚将哥哥弟弟送进了地府,后脚就将弟媳收入了后宫之中,偏偏一生的战绩还颇为彪悍,有“天可汗”的称号。李世民虽然说对长孙皇后算是比较长情,但是渔色的习惯却没有改过,连身边的女保镖都没有放过。陕西一座唐代的古墓被发现,经过考证,发现是李世民的女护卫的墓,里面的碑文内容着

  • 王莽死后,其头颅被历代皇室视若珍宝,收藏了272年,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他是唯一一个被现代网友戏称为“穿越第一人”的君王。甚至也是唯一一个死去以后,头颅被历代皇室当做珍宝收藏了长达272年的君主。但是,王莽究竟做了什么,才会让在位短短的十五年里,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诸多不可磨灭又格外引人注的事迹呢? 王家有子初长成 西汉时期的王氏家族可谓是真

  • 如果黄忠没有斩杀夏侯渊,还会被封为五虎上将吗?诸葛亮马上表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黄忠斩杀夏侯渊影响有多大,新版三国黄忠斩夏侯,黄忠是如何斩杀夏侯渊

    其实无论在演义中还是正史中,黄忠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猛将,虽然黄忠大器晚成,但在遇到刘备后可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且黄忠的光还特别亮。公元211年,刘备在夺取荆州南方四郡后,开始图谋西川。正巧益州别驾张松路过,刘备极尽讨好,将张松的心拿捏得死死的。张松见刘备这样够意思,就帮助刘备进军西川。最后刘备决定

  • 母女俩都想做第二个武则天,母亲更是看上了女儿的丈夫,真是荒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唐中宗李显当皇帝时命途多舛,他当过两次皇帝,第一次当皇帝时,武则天是尊贵的皇太后,她大权在握,多数决定都是由武则天来决定的,李显的地位十分尴尬,当然这样也是有原因的,谁让李显那么无能呢。这样一来,武则天的野心膨胀,他她就直接把皇位给抢了过来,自立为帝。终于他在有生之年被武则天召回了京城,被立为太子。

  • 王莽死后,为什么头颅一直被历代皇室收藏?专家:疑似穿越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死后,为什么头颅一直被历代皇室收藏?专家:疑似穿越者王莽是新朝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古代外侵的重要人物,在政期间宣布推行新政,然而对国家内部也进行了改革,由于他的改革方式有些另类,而且在结合他的一些行为规范,总觉得不像当时封建社会中的人物,所以人们也称其为遗似穿越者的皇帝! 然而这个皇帝在统治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