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暗中操纵,陈蔡两国政权频繁更替,弱国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楚国暗中操纵,陈蔡两国政权频繁更替,弱国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702 更新时间:2024/1/21 6:49:12

[var1]

陈国政权变化基本上与春秋时代天下政局的动荡相伴发生,具有极为鲜明的代表性。东周初年,陈侯鲍刚死,其弟公子佗杀掉太子免而自立。这种纯粹以争权夺位为目的的逆行为与传统礼仪观念相违背,国人拒绝承认新政权,纷纷逃散。

[var1]

相邻的蔡国乘陈国政局不稳之机秘密出兵,将公子佗擒获于狩猎地并枭首,在国人的支持下另立亲蔡人物为新君。由于缺乏基本的社会基础,公子佗组织的政权只存在了一年

春秋中期,陈国朝政一度严重腐败,陈灵公在两位宠幸大夫孔宁和仪行父的串联下,君臣三人一同通于大夫夏御叔的遗孀夏姫,常不相避讳,残谑于朝堂,还谋刺了为此规谏的大夫泄。为了讨好夏姬,灵公使夏姬之子夏徴舒继其父夏御叔的司马之职,执掌兵权。

[var1]

夏舒为任职一事在家中设宴表谢灵公等三人,为避三人淫秽之语,退入屏后。君臣三人又在席间大谈夏徵舒的生父无法确定的荒唐话题,夏徴舒听到后羞恶难耐,将母亲夏姬锁于内室,使随行军众围住府宅,然后技挂执刃,率甲丁杀入席间,灵公于慌逃中被射杀于马厩。夏舒推说灵公酒后暴疾身亡,奉立世子午为新君。夏徴舒主要因私仇而发动兵变,消灭了灵公及其同伙,他在新的政权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春秋后期陈哀公执政时,朝中形成了以世子偃师和公子留为首的两股政治势力。哀公难以处理两股势力之间的关系,临死前遂咐顾命大臣公子招和公子过说:“异日偃师当传位子留。”他想以此方式平衡两股政治势力间的关系,但两位顾命大臣实属公子留的势力,他们乘哀公病废在床之时安排甲土于宫巷,在世子偃师夜间入宫安时将其刺杀,哀公知道这件事情后,公子留即被立为新君。

[var1]

事变发生后偃师的拥护者公子胜等人奔楚国求救,楚灵正欲北拓疆土,遂以给偃师报仇为名,借机兴兵讨伐陈国。由于陈国师政治力量的呼应,公子留的政权迅速崩溃,楚灵王一违前诺,旋即灭掉陈国。

天下政治格局中的北南对抗形成后,陈国成了楚的腋下之邻,楚国的政治战略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国内政局,而他们国内的政局动荡也总是为楚国的干预提供了机会。公子留争夺偃师继位权的事变,是陈国两股政治势力间的斗争,但这一斗争结果被楚国所利用,陈国又变成了楚国的一县,直到楚平王执政时才得以复国。

[var1]

不难看出,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陈国一直是楚的从属国,夏舒政变后恐楚国讨伐。遂强迫陈成公午往晋国结好,准备投靠晋国以求保护。楚庄王听说陈灵公政权被颠覆,立即派大军征讨。

夏舒虽掌陈国军权,但他在国内尚未形成较大的政治力量,晋国的救兵未发,舒所组织的陈国新政权即被楚国所推翻,本人受车裂之刑。楚庄王还乘这次军事胜利灭掉陈国,改陈国为楚之县,只是后来听从了大夫申叔时“溪田夺牛”的劝谏才又恢复了陈国,可怜的陈国成为了楚国的一枚棋子,更是楚国实现政治目的的牺牲品。

[var1]

蔡国也曾发生过被楚国所利用了的政权变化。春秋后期的时候,蔡景公给自己的世子娶妻,此女就是楚国人芈氏。芈氏有意诱惑景公世子般察后,假称出猎,安排了多个士兵潜伏在宫中。景公不知道这件事的内情,当来到芈氏处。世子般于士兵们冲出来,砍杀景公,而后对外宣称景公得病暴死,自立为君。

[var1]

事过十二年,欲北拓疆土的楚灵王在兴兵灭掉陈国之后,诱蔡灵公般至申邑(今河南南阳市东),以“蔡般弑其君父,寡人代天行讨”为名,将其斩杀于宴席上,随即派弟弟公子弃疾统大军入蔡,最终摧毁了以蔡世子有为首的临时政权,一时灭掉了蔡国。三年后,蔡国之臣朝吴策划和胁迫楚公子弃疾兵变夺权,事成后楚平王弃疾作为对朝吴的回报,恢复了蔡国。

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蔡国的政权变化同样受到了楚国的影响,在春秋时期,很多小国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都成为大国政治阴谋的牺牲品,蔡国和陈国由于距离楚国比较近,都成为了楚国利用的对象,其政权更替也和楚国的政治行为有关。这一政治现象不仅仅在春秋时期极为常见,而且还一直延续到了战国时期。

[var1]

同一政权结构内部的不同政治势力或不同的政治人物之间,客观上总有一定的疏密间隔,当外部压力大时,其间隔距离就减小。陈国和蔡国在春秋时受到楚国强大的外部压力,因而国内各政治势力间争权位的内变较少,这一情况与他们在天下政治格局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是密切相关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国八百年,奸臣扎成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楚国两大奸臣,中国四大奸臣名单,楚国八百年风云

    主笔:闲乐生公元前515年,吴楚二国正在交战之时,吴国内部突然发生政变,公子光以专诸为刺客,弑杀堂兄吴王僚即位,消息传来,吴军无心恋战,一哄而散。楚国大将左尹伯郤宛捡了个大便宜,不费一兵一卒收复失地,还得到了一大批的武器装备,这是楚国久违了的一场胜利,所以伯郤宛回国后是一片鲜花掌声扑面而来,楚昭王甚

  • 息国国君因不满姐夫觊觎妻子,而联合楚国灭蔡国,不想反被楚国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蔡国,蔡国章是哪里人,重生春秋之蔡国崛起

    息夫人是陈国国君陈庄公的女儿,自小生得聪明伶俐,貌美如花。到了出嫁的年纪,更是有倾城倾国之貌,各国诸侯也都是慕名而来,望穿秋水,希望能够一睹芳颜。陈庄公千挑万选,选中了长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而且为人谦和有礼的息国国君。[var1] 二人成亲后更是夫唱妇随,百般恩爱……日子过得平和而安宁。 没想到一

  • 揭秘春秋战国时期的预言为何那么神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十大预言是什么,春秋分战国口诀,春秋赵括和战国赵括

    韩昭侯二十二年,申不害去世后,韩国国力就每况愈下。韩昭侯二十四年,秦国兴兵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宜阳地区。[var1]韩昭侯二十五年,韩国发生旱灾。韩昭侯却不管不顾,计划耗费巨资修建一座高大的门楼。楚国大夫屈宜臼听说韩昭侯要建造高大门楼,就对身边的人说,韩昭侯走不出这座高门。[var1]他为什么得出

  • 战国时各大强国都变法,为何齐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齐国有多强,纪录片战国风云之齐国,东周列国战国篇齐国复国

    主笔:江湖闲乐生我们知道,战国时代各大强国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变法,如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魏国李悝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燕国燕昭王变法,而齐国虽有齐威王改革吏治,却并不见他怎么改革政治制度,那为何齐国能成为战国七雄排名数一数二的强国呢?[var1] 这是因为,齐国的变法,

  • 宋、卫、鲁、中山,哪个才是战国第八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第八雄谁最有潜力,宋卫王为什么称王,中山战国

    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七个强盛的诸侯国。其实,战国远非这七个诸侯国,还有一大票中小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中也不乏一些实力较强的国家,比如宋国、卫国、鲁国、中山国。这四个国家虽然实力比不上七雄,但也不弱,如果战国有八雄,那肯定有他们中的一个。那么四个国家中谁才是战国第八雄呢?[var1]如果真要评选出一个第

  • 战国七雄之中最弱一国,几乎未加反抗,便被一无名将领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七雄第三强,战国七雄实力最弱是哪几个,战国七雄哪个最强大

    肥累之战后,秦王嬴政暂停了对赵国的用兵,因为第一:肥累大捷后赵国军民抗秦的士气高涨,在尚未制定出对付李牧的万全之策之前,绝不可仓猝攻赵。第二:目前并吞韩国的时机已经成熟,韩国一下,对其他五国的震慑力是不可估量的。秦王嬴政与李斯早已拟好统一天下的通篇大计,那就是先灭韩,再灭赵魏燕,最后灭楚齐,由近及远

  • 抓捕忠义之士,攻打无辜之国,齐桓公伟大霸业上的无耻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齐桓公老婆,齐桓公42集完整版,齐桓公五次拜访东郭

    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56年,这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晋国公子重耳(也就是日后的春秋霸主晋文公)则因为晋国内乱开始了流亡,而在此前三年,另一位日后的霸主秦穆公即位,在此后五年,又一位不久后的霸主宋襄公即位,而与此同时,现任霸主齐桓公正率领诸侯联军南伐荆蛮,这是华夏民族第一次全体动员对抗外虏,总计出动了

  • 秦国为何能够统一天下,因为他们拥有那个时代不该存在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天下,白起不死秦国能提前统一吗,历史秦国统一全国手抄报

    现代科学家们对于秦朝的研究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根据已有的信息他们分析出秦朝当时所拥有的科技水平远超其他各国。数千年前秦朝的兵器,按照现在的科技水平,想要复制也并不简单。由此可见这就是秦国为什么能够横扫六合的原因之一了,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那个时代不该存在的东西。[var1]当时大部分武器还是利用青铜炼制

  •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出四个字,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信被杀后萧何说了四个字,韩信萧何的诗句,刘邦对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评价

    [var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韩信先是投奔了项梁,可无奈只能当一个小兵,一直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项梁战死后,韩信又跟随了项羽,却依旧没有受到重用。韩信对此非常愤懑,于是又改随到了刘邦麾下,随后在夏侯婴的推荐下做了一个治粟都尉,依然没有得到重用,因为治粟都尉只是一个管仓库的小官。直到在萧何的力荐下,

  •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中的墨家消失了,墨家思想却没有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墨家思想为什么叫墨家,百家争鸣时期的墨家的思想,百家争鸣墨家

    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非常有名的,在百家思想中占据不少份额。[var1]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儒家和墨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等语,这些都证明了墨家思想曾经在中国的辉煌。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秦国统一后,法家、道家、和儒家并存发展,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