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迫害六国贵族,二世而亡;刘邦反其道而行,换来400年江山

秦始皇迫害六国贵族,二世而亡;刘邦反其道而行,换来400年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550 更新时间:2024/3/4 10:59:40

[var1]

秦直其位,吕政残虐。然以诸侯十三,并兼天下,极情纵欲,养育宗亲。

除了焚烧百家典籍外,秦始皇对六国百姓也采取了高压统治。北面打匈奴,南方定两越;修长城、通灵渠;修始皇陵、铸阿房宫、大张旗鼓巡游天下……这一桩桩至少几十万百姓的大事件,不过是在短短11年内完成的,天下苦秦久矣由此而来。他的理想固然伟大,但步子实在太急,完全没有休养生息,使得民众苦不堪言。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秦每破诸侯,所得诸侯美人锺鼓,以充之。

除了过度劳民,秦始皇还压迫六国贵族,使得帝国矛盾进一步激化。秦国每灭一个诸侯国,就将当地的王侯、贵族、富豪移到咸阳,将其妻妾、女儿充入宫中。各地诸侯、富豪12万户,约60万人(一户5人)囚禁于咸阳城中,16年后这些人都不见了。

[var1]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项羽乃是楚将项燕之后,反秦者多有六国旁支,与六国诸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16年后项羽入咸阳,却屠戮了城中居民,将宫中妇女一扫而空。倘若六国诸侯故旧仍在咸阳,项羽与六国旁支,怎会不顾60万亲旧的死活?那些人有他们的父兄,有他们的叔伯,有他们的姑嫂,有他们的子侄,他们怎么可能大兴杀戮?

唯一的解释就是,秦始皇将60万六国豪强聚集咸阳之后,又流放到了南北各地。男者为兵为役,修长城、平两越;女者许配各地秦吏,做两越秦军之妻妾。将六国诸侯,当作财物一样集中,然后随意发放各地,六国焉能不反?

韩王安死了;魏王假死了;楚王复刍废为庶人;齐王建困于共地,秦人不给食物活活饿死;唯有赵王迁燕王喜下场不明。六国之首脑,3死1废2人下落不明,秦始皇之迫害可见一斑。王侯尚且如此,宗室就更是不堪了。咸阳城容不下60万六国勋贵,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像货物一样分发于各地。

[var1]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因此,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诛暴秦、伐无道很快就席卷了六国旧地。不堪秦人压迫的六国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斩杀秦国官吏。项羽、刘邦都是斩杀当地秦吏,而举起义军大旗的。倘若统一天下后,秦朝休养生息,秦吏与民为善,百姓之怒火怎会如此之盛?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秦汉时期,民风彪悍,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的观念盛行。在思想方面,有孟子的“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在对外方面,有楼兰多次诛杀汉使,傅介子手刃楼兰王,“以直抱怨,不烦师从”;在内部文化中,有公羊派的“百世之仇犹可报也”!

[var1]

秦始皇对六国的压迫有多沉重,六国对秦朝的反抗就有多激烈。秦朝二世而亡,但六国的反抗在始皇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韩相之子张良,在秦始皇春秋鼎盛之时,就于博浪沙有了刺秦之举。后来鸿门宴中救下刘邦的项伯,也曾经为秦廷通缉,是张良救了项伯一命。这也侧面证明了,项梁、项伯、项羽叔侄,早早就有了反秦的举动。

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

秦朝对六国人士,自上而下的压迫,埋下了二世而亡的祸根。胡亥的昏聩,与赵高的专权,只是加速了秦朝的瓦解。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修长城、平两越、挖灵渠、开皇陵、铸阿房等种种举措来看,天下疲敝才是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

经历了10年的平六国之战,而后又在短短的11年间,完成了阿房宫之外的所有大事,秦政最大的弊端就是操之过急。所以,六国争相反秦之时,连关中的百姓都不愿再为,有着800年历史的秦国而战了。秦朝不仅失去了崤山以东的土地,就连关中的秦国旧地也无法保留了。

[var1]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刘邦入关后,目睹百姓之艰苦,第一件大事就是“约法三章”。刘邦放下了身段,收获了民心。击败章邯后,萧何治理下的关中,成了刘邦屡败屡战的资本。项羽每次击败刘邦,萧何都会及时从关中送来兵士、粮草,这就是“约法三章”、与民为善的好处。

这不是因为刘邦比秦始皇更聪明,而是——秦始皇从来不知道有个叫刘邦的人,而刘邦一开始就知道嬴政的存在。这两个只差了3岁的同龄人,一个13就做了秦王,一个47才举起义兵,之前一直在为温饱而奔波。不同的地位,使得刘邦与秦始皇,对民间疾苦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

所以,见证了秦朝覆灭的刘邦,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开了汉朝初年的“无为而治”。道家的黄老之学,取代了秦朝的法家之术,各地百姓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这种祥和的社会环境,从根本上杜绝了六国复兴与项氏复兴的可能。

[var1]

诸项氏支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此外,刘邦还善待了项氏子弟,甚至让他们都改为“刘”姓。鸿门宴上的项伯,受封射阳侯,成为了项氏一族的代表人物。汉初的动荡并不少,比如罢免韩信“楚王”时的凶险;英布叛乱时的声势;甚至刘邦死后还有“诸吕之乱”、“七国之乱”。但都取得了平稳的过渡,深层原因是没有发生——诸郡县皆刑长吏的局面。

从“约法三章”到“无为而治”,刘邦用自己的智慧,换来了汉朝的400年江山。前半生的磨难,让他了解了百姓之所需所想。因而他改变了秦朝不合理的治国方式,通过休养生息缓和了与六国故旧和项氏的矛盾。终两汉400年,再无复兴六国与项氏的情况发生。刘邦用民心稳定了天下,用智慧塑造了大汉的荣耀,这就是汉高祖的厉害之处。

[var1]

权力是一时的,智慧是永恒的。中国历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朝之后,再无贵族,或者说人人都是贵族。我们失去了,一群拥有贵族身份的人;却产生了一片,可以传承智慧的净土。

人人皆可为君子,人人皆可雄如龙,而其中关键就是——智慧。书本上的、书本外的、帝王将相的、平民百姓的,各有各的智慧,各有各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根基。

曾国藩曾经说过:“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他能以中人之资,而成一代“圣贤”,就在于日夜勤学苦读。曾国藩的书桌上,常年摆着一本奇书——《智囊全集》。此书为明代冯梦龙所作,从先秦到明代,记录着1238则名人智慧故事,取材于帝王将相、士子儒生、女子平民,专门分析他们的锦囊妙计。

曾国藩日夜捧读,纪晓岚倒背如流,康熙只允许内部流传,都是为了传承《智囊全集》中智慧。因为,唯有智慧,才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立身之本。全套厚厚的6本书,一共只要58元,平均一本不到10块

需要《智囊全集》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横条,进行购买~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荆轲刺秦王,为什么注定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荆轲刺秦王历史,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秦王身边的御医帮助秦王杀荆轲

    以作者之见:荆轲刺秦王,根本就没有“刺”的意思,只是为了面子和太子丹的催促,才铤而走险,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荆轲注定会失败![var1]一、荆轲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荆轲(?-前227)战国末期人,人称庆卿,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后来到了燕国,燕人称他为荆卿。荆轲喜欢读书击剑,游历天下,与四方名士豪杰交

  • 勾践灭吴之后去哪了?从史书上消失的越国,却在这里称王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勾践怎么灭的越国,勾践灭吴国兵力,勾践灭吴的细节

    [var1]但越国的霸业,并没有就此终结。01越国的早期历史很模糊,直到勾践他爷爷夫谭的时候,越国才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越国的发迹,源于晋楚争霸。春秋中期,晋国在诸卿崛起之后,内耗频繁,在与楚国争霸过程中渐渐地有点力不从心。这时,来自楚国的降臣申公巫臣提出了一个办法,扶持新崛起的吴国人去跟楚国死磕

  • 这5个人是曹操最钟爱的大将,魏国的一半是他们打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最厉害的20名大将,曹操身边最忠心的大将,曹操最爱的五个武将

    [var1]5.曹真之所以曹真这么有名,当然还要得益于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曹邵可是曹操手下的一名部将,可他在一次出行时被杀害了,所以曹真也就被曹操收为了养子,并且很认真的去栽培他。果然曹真也不负众望,得到了曹操的赏识,参与到了虎豹骑当中,随后他又担任了很多的职务,还参与到了汉中之战当中。[var1]4

  • 楚国疆域辽阔,人口繁盛,为何一统六国的却是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和楚国,秦国一统六国电影,楚国太子打死秦国大夫

    [var1]秦强于商鞅,这一点比较公认商鞅的成功之处,在于构建了法度的框架,把强国强军之策以“文字契约”的方式确定下来。而且要点明确,“功赏罪罚”这四个字是精要。农耕产出多,赏。兵士杀敌多,赏。祸乱法纪者,罚。如此,整个秦国井井有条,国家被纳入正确的发展轨道,有条不紊的运转。日积月累,秦国便越发强大

  • 他饿死亲哥和亲生父亲,夺得王位后,成为秦国第一个不敢动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魏丑夫简介,秦国王位排名表,秦孝公杀了他哥哥

    [var1]秦国实力到底有多强大,在这里就自然不必过多赘述了。秦国力量一直在增加,并且自己也非常的励精图治做过很多努力最终取得了统一六国的成功战果,其实真正说起来,能跟秦国较量的还有赵国,其实赵国在刚开始的时候,也非常的衰弱,常常有人欺负它,赵国开始励精图治不断的改良自己的制度,国力也是上涨的非常的

  •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是因为赵括无能,还是因为白起过于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起大战赵括完整视频,长平白起,大秦帝国白起攻长平

    秦军数目记载比较模糊。先是王龁带兵攻赵,后期又尽征全国15岁以上青壮年增援。以灭楚最高峰兵力60万比照,此次长平之战秦军总兵力在60万左右。赵军数量较为明确,共45万人,长平惨败后,只逃回240人。[var1]战后秦军死伤过半,应在三十万左右,而记载中白起杀降四十万,难道赵军以五万兵力杀伤秦军三十万

  • 庙堂和战场:赵国究竟败在哪里?复盘长平之战,看见真实的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老将廉颇坚守长平,秦赵长平之战赵国惨败

    这场战役双方共投入了近100万军队,伤亡在50万人以上,持续时间长达5个月,这是战国时期乃至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var1]一、赵孝成王的无奈前262年,赵国宫廷。冯亭向赵孝成王述说了,野王被秦军攻占,上党与韩国本土隔离,并愿意投降赵国等等详情。白送的土地,赵孝成王是动心的,但政治家的敏锐

  • 刘备失败时,吴国为何没有乘胜追击,原来和这个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出战吴国,吴国太和刘备谁的年纪大,刘备为什么没有攻破吴国

    三国后期,本是联盟的吴国和蜀国因为一些事情闹了矛盾,最终导致一场战争。当时,孙权为了加强两国的关系,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为妻。但是,关羽却太过高傲,看不起孙权。吕蒙一气之下就带领部队攻打了关羽的营地,并杀死了关羽。[var1] 而刘备呢?他和关羽的关系十分要好,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可谓是伤心欲

  • 战国七雄的都城都在哪,有什么依据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有哪七雄,战国七雄现在在什么地方,战国七雄最适合的都城

    [var1]1、秦国春秋时期,秦国的都城一直在雍城(今陕西凤翔东),在雍城有秦孝公所建的醴泉宫。1986年,考古学家在雍东北部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城墙遗址,证实了雍城曾长期作为秦国都城。根据多种史料记载,即使迁都以后,历任秦王仍要回雍城举行加冠仪式。秦灵公时,迁都泾阳(今陕西泾阳);公元前383年,秦献

  • 为何楚国疆域辽阔,却被秦国用了几年就被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国与秦国的疆域,楚国太子打死秦国大夫,秦国割让六百里地给楚国

    楚国虽大,却有一个最致命的地方。国内贵族实力太强,以屈、景、昭三家最大。贵族们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一旦楚国要出兵打仗,楚王还得同这些贵族们商量。[var1]屈、景、昭三家把持着楚国朝政,最高长官——令尹,更是由三家轮流担任。这无疑极大的削弱了楚国的王权,造成力量分散,对外始终不能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