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疆域辽阔,人口繁盛,为何一统六国的却是秦国?

楚国疆域辽阔,人口繁盛,为何一统六国的却是秦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504 更新时间:2024/3/24 5:58:32

[var1]

秦强于商鞅,这一点比较公认

商鞅的成功之处,在于构建了法度的框架,把强国强军之策以“文字契约”的方式确定下来。而且要点明确,“功赏罪罚”这四个字是精要。农耕产出多,赏。兵士杀敌多,赏。祸乱法纪者,罚。如此,整个秦国井井有条,国家被纳入正确的发展轨道,有条不紊的运转。日积月累,秦国便越发强大。

而其余六国,包括楚国在内,也都屡屡变法,无不半途而废。国家君主一换,所有的变法成果都付之东流。如楚悼曾用吴起变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楚悼王尸骨未寒,在葬礼上被触犯利益的贵族们就射杀了吴起。

[var1]

国家实力的增强,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要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必须持之以恒。秦孝公之后的秦王,视商法为“祖制”,凛然不可侵犯,秦国的一枝独秀,是经过了数代人的努力,量变而成质变,彻底拉开了同六国的差距。

而楚国,一王一策,国政没有持续性、稳定性,君高于政。另一方面又是保守停滞,权贵阶层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巴不得楚国千秋万代不要变,即使偶有改良,也是基于“保利”的底线之上,如此,国家怎能进步?

[var1]

秦国的雄心、战略眼光,明显高于楚国

打从秦孝公起,就有一统六国的大志向,之后的历代秦王,也都是励精图治,围绕这个目标努力,一是在积攒力量,二是在等待时机。

而楚国似乎对于现状十分满足,能做到各国霸主的位子上,已经是终极目标了。执政者压根就不去想统一各国,没这个心,也没这个魄力。

[var1]

再看看秦国的军事行动,战略目的性很强,实施也很讲步骤。在秦惠文王时期,就用司马错的策略,收纳巴蜀作为大后方。甚至在取得巴蜀前,就已经打算好日后如何渡江攻楚的计划,战略眼光非常具有前瞻性。

反观楚国呢?中原的强国不敢惹,他们的目标是偏于一隅的古越国,得逞后则志得意满,小富即安。

[var1]

秦楚两国领导者的表现大相径庭

自秦惠文王起、之后的秦武王、昭襄王都是锐意进取之人,逐步对各国形成压制。昭襄王时,已经有了实施统一的行动,但却阴差阳错的未能成功。

而楚悼王后,仅仅楚威王表现尚可,还有勇气和齐国一争雄长,余者都较平庸,楚怀王甚至被诱骗到秦国,押作人质,客死他乡。

[var1]

因此,楚国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但并不具备一统的决心和实力。

[var1]

更多文章

  • 他饿死亲哥和亲生父亲,夺得王位后,成为秦国第一个不敢动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魏丑夫简介,秦国王位排名表,秦孝公杀了他哥哥

    [var1]秦国实力到底有多强大,在这里就自然不必过多赘述了。秦国力量一直在增加,并且自己也非常的励精图治做过很多努力最终取得了统一六国的成功战果,其实真正说起来,能跟秦国较量的还有赵国,其实赵国在刚开始的时候,也非常的衰弱,常常有人欺负它,赵国开始励精图治不断的改良自己的制度,国力也是上涨的非常的

  •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是因为赵括无能,还是因为白起过于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起大战赵括完整视频,长平白起,大秦帝国白起攻长平

    秦军数目记载比较模糊。先是王龁带兵攻赵,后期又尽征全国15岁以上青壮年增援。以灭楚最高峰兵力60万比照,此次长平之战秦军总兵力在60万左右。赵军数量较为明确,共45万人,长平惨败后,只逃回240人。[var1]战后秦军死伤过半,应在三十万左右,而记载中白起杀降四十万,难道赵军以五万兵力杀伤秦军三十万

  • 庙堂和战场:赵国究竟败在哪里?复盘长平之战,看见真实的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老将廉颇坚守长平,秦赵长平之战赵国惨败

    这场战役双方共投入了近100万军队,伤亡在50万人以上,持续时间长达5个月,这是战国时期乃至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var1]一、赵孝成王的无奈前262年,赵国宫廷。冯亭向赵孝成王述说了,野王被秦军攻占,上党与韩国本土隔离,并愿意投降赵国等等详情。白送的土地,赵孝成王是动心的,但政治家的敏锐

  • 刘备失败时,吴国为何没有乘胜追击,原来和这个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出战吴国,吴国太和刘备谁的年纪大,刘备为什么没有攻破吴国

    三国后期,本是联盟的吴国和蜀国因为一些事情闹了矛盾,最终导致一场战争。当时,孙权为了加强两国的关系,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为妻。但是,关羽却太过高傲,看不起孙权。吕蒙一气之下就带领部队攻打了关羽的营地,并杀死了关羽。[var1] 而刘备呢?他和关羽的关系十分要好,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可谓是伤心欲

  • 战国七雄的都城都在哪,有什么依据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有哪七雄,战国七雄现在在什么地方,战国七雄最适合的都城

    [var1]1、秦国春秋时期,秦国的都城一直在雍城(今陕西凤翔东),在雍城有秦孝公所建的醴泉宫。1986年,考古学家在雍东北部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城墙遗址,证实了雍城曾长期作为秦国都城。根据多种史料记载,即使迁都以后,历任秦王仍要回雍城举行加冠仪式。秦灵公时,迁都泾阳(今陕西泾阳);公元前383年,秦献

  • 为何楚国疆域辽阔,却被秦国用了几年就被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国与秦国的疆域,楚国太子打死秦国大夫,秦国割让六百里地给楚国

    楚国虽大,却有一个最致命的地方。国内贵族实力太强,以屈、景、昭三家最大。贵族们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一旦楚国要出兵打仗,楚王还得同这些贵族们商量。[var1]屈、景、昭三家把持着楚国朝政,最高长官——令尹,更是由三家轮流担任。这无疑极大的削弱了楚国的王权,造成力量分散,对外始终不能形成合力

  • 魏国名将夏侯渊有几个儿子,都是谁?都有着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夏侯渊历史资料,魏国夏侯,夏侯惇夏侯渊怎么死的

    [var1]读夏侯渊的传记读到他的那些儿子,忽然发现他的儿子们也都很有意思,他们的经历又各不相同,有喜有忧,有顺利有挫折,更有激烈的矛盾和叛逆。夏侯渊一共有7个亲生儿子,衡,霸,称,威,荣,惠,和。长子夏侯衡,字伯权(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夏侯衡字什么,我是根据他的几个弟弟推算出来的,基本上应该是正确的)

  • 天下三分时,为何说魏国占三分之二,蜀吴只占三分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蜀吴有联合对抗魏国吗,为啥蜀魏争雄孙吴不思进取,三国的蜀吴能打赢魏国吗

    [var1]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以农耕为主的,在那个生产力不足的年代,人口多的话,就代表着强大的生产力,国家自然也就更强大,从夏到秦汉,人口大多也是分布在北方,就算是东汉末年的混乱时期,很多人因为战乱而迁居到南方,但是北方的人口还是要比南方多不少的,这也是为什么刘备要带着人民逃跑。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在

  • 他灭了六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死后陵墓千百年无人敢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最残暴的君王,为什么没人敢动秦始皇的陵墓,朱元璋陵墓为什么没人敢动

    嬴政封自己是秦始皇,是盘古开天地以来第一位始皇帝,皇帝的名号才一直这样传承下来。而秦始皇作为中国的第一位以皇帝为称的君主,史学家对他肯定会进行深度研究,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他的生前故事和他的后事如何?[var1]秦国在春秋时期,只是一个远离中原,坐落在荒野西部的一个小国家。在春秋五霸中根本就看不到到秦

  • 大秦赋:已然独霸七雄,为何难灭六国?详解秦始皇嬴政的亲政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嬴政亲政时间,秦始皇统治时期的秦国,嬴政亲政时多大年龄

    [var1]但事实似乎的确如此。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后,秦国已然是战国舞台上的超级大国,而韩魏如同秦国的一个郡县而已,灭国的条件似乎已经成熟。然而,直到秦王政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30年,秦国才开启了灭国模式。就算加上预备灭国,最早也只能算到公元前234年的秦攻赵之战。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