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这3件事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格局和差距!

曾国藩:这3件事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格局和差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002 更新时间:2024/2/16 22:06:38

曾文正,不光在军事上有建树,他还是洋务运动的创始人,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另外,他著述的《曾国藩家书》对后世也影响深远,今天,小编就曾文正的观点总结了决定人和人之间格局和差距的3件事。

1、格局

曾国藩有语: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格局不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当然与一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关系颇大。何谓格局,就是一个人的眼光、胸襟、气度、胆识。俗话说未雨绸缪,一个人只有看的远,才能走得远,有大格局的人才能成大事。

2、努力

曾国藩是勤奋的,处理政务事必躬亲。他天分并不高,却能创立湘军、平定叛乱、开办洋务,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是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洋务运动中,曾国藩敏于好学,对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勤学好问,从无到有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他可不是钱多花着玩,而是真正为了中国不受欺凌,这样爱国的人无论怎样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3、品德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古代,立德是放在第一位的,一个人只有先修好自己的品德,才能学习文化知识。当然,放在现在也很适用,如今学生从小就建立了个人档案,一个人如果品德不行,学识越高越危险,大家对这点认同吧。

曾文正的人格魅力还是很强大的,不论是他的敌人石达开还是他的同僚左宗棠、学生李鸿章抑或洋务运动代表人梁超、谭嗣同还有后世名人杨昌济等都给予了其很高的评价,可见做人当如曾文正呀!

更多文章

  • 曾国藩:聚拢人心,桃李满天下,学会成就你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曾国藩个人资料,曾国藩的实际成就,曾国藩24条处世之道

    从性格方面来说,左宗棠自幼有天才之名,自负傲气,盛气凌人,看不起人,自然也不肯给下属出头的机会,当然也不一定是不肯,碰上这样牛气哄哄还有一定能力的自负型领导,下属能出头的机会也不多;曾国藩呢?为人大度宽容,求贤若渴,礼遇众人,所以身边聚拢了一批有才能的人,愿意跟着他走。在人才管理方面,曾国藩一贯遵循

  • 父母双亡?四国语言?为官清廉?相貌俊美?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和珅的个人资料,和珅带纪晓岚去青楼学习说话,档案和珅纪实完整版

    但是你知道吗?在电视剧中所塑造的和珅,是已经在他成为皇帝心腹红人,职业生涯最兴盛的时候了。真实历史上的他其实还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悲惨过往。钮祜禄·和珅出生于公元1750年,也就是乾隆十五年的时候的福建。他的父亲是当时福建省的副都统,所以他算是武将之后。好景不长,在他三岁的时候,母亲因为难产去世了,

  • 清朝皇家的家训是什么,溥仪睡懒觉的时候,就让太监在床前诵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宫女太监对溥仪做了什么,溥仪遣散太监,溥仪贴身太监

    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一事无成,所以,在中国传统的思想,就是规矩。国家有国家的规矩,家族有家族的规矩,每个家都有规矩。感觉中国一直生活在规矩中,正是因为这些规矩,才让中国传承这么多年,一直到现在。如今虽然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但中国的传统没有丢。虽说旧中国的灭亡是晚清政府的昏庸无能,但旧社会的灭亡是一

  • 清朝的鲁沙尔镇,贸易特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和日本的贸易,清朝农业贸易,鲁沙尔

    随着时代的发展,藏传佛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宗教组织和制度,在寺院的财产方面,藏传佛教也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来管理。 寺院得以长期的发展则有赖于寺院经济的巩固。塔尔寺之所以能在鲁沙尔镇立足得益于其寺院收入来源的稳定。塔尔寺寺院经济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土地的收租、放贷、房租、出外化布施以及外地信徒送来布施等。 但

  • 清朝慈禧太后如果不掌权,光绪皇帝能够带领清朝走向富强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光绪怎么不干掉慈禧,慈禧毒杀了光绪,慈禧跟光绪什么关系

    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慈禧太后在诏书中说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是把自己的“奴才嘴脸”暴露的淋漓尽致,遭到无数人的反感和憎恨。 戊戌变法中,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更是发动政变,软禁光绪帝,清政府失去了一次“变法图强”的机会。戊戌变法,也为后人所惋惜。 那么,如果没有慈禧太后掌权干预,

  • 清朝唯一被迁葬三次的皇后是谁?专宠13年,皇帝没得一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若是皇后早逝,皇上仍然在世,那么百年之后皇后是要与皇帝合葬的,可若是反过来,那么皇后就无法与丈夫合葬,这样她就不需要日后再受不安生的情况了,不会被人迁陵的。这样来说皇后只会下葬一次,另一种情况就是两次了。毕竟古人还是很敬重死者的,如不是特殊情况,万万是不会打扰死者的,但清朝有这么一位皇后,孝穆成皇后

  • 康熙与侍卫下棋,眼瞅着要输,太监灵机一动将其喊走,侍卫却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最信任的4个侍卫,康熙打死太监吴良辅,康熙斗茶老太监结局

    皇上听罢,看着侍卫大声说道“你守着棋子,等我把只大的老虎拿下,我速速就来”说完康熙拿起弓箭冲向门外。老太监到底是皇上身边的人,眼睛就是尖,进门给皇上拿添水的功夫,见对方出招即胜,皇上举手便输。于是情急之下,让小太监把老虎搬出来了。 山上自然是没有老虎,皇上装着样子在山里溜达了一圈,欣赏着大自然美好的

  • 鸦片战争开始后,为什么满清能熬了半个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鸦片战争与清朝衰亡,鸦片战争以后还有清朝吗,鸦片战争为何发生在清朝

    在几十年里,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个接一个地签订,国土一片接一片地丧失。然而内忧外患的满清王朝,竟然还能苟延残喘到20世纪,这是为何呢?半个多世纪,人民犹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可满清政府貌似还能坐怀不乱。俗话说烂船也有三斤铁,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管满清王朝如何腐朽,可那个块头在那,就像拿破

  • 大清灭亡后,那些割地赔款怎么办?是赖账还是继续偿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清的割地赔款新中国还承认吗,李鸿章割地赔款,慈禧太后割地赔款

    众所周知,晚清政府在政治上是极为腐朽的,政府和皇室为了自己的统治,不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条约要么伴随着割让我国的土地,要么就是支付各国列强们大笔的赔款。这些赔款大大的加剧了人民的压力,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之下,清政府仍然不思悔改,甚至在洋务运动取得一点成就的时候,把赚回来的白银,全部用到了皇室的贪

  • 李鸿章访问美国,第一次看到摩天大厦,一句话令国人感到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鸿章访问美国时有多绝望,李鸿章美国第一次见摩天大厦,李鸿章访问欧洲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芝加哥在19世界末期的土地价格变得非常昂贵,为了降低土地成本,企业家只能在原有的土地上盖高楼。虽然工业革命发展迅速,可当时芝加哥建造楼房的材料还是以木材为主,众所周知,用木材建造的房子,造价比较低,需要用到的资源比其他房屋的要低,可也存在这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造成火灾。火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