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如袁世凯,临终前曾留下1份特别的遗嘱,并没谈及财产,而是指定自己的继承人为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
为此,很多人疑惑不解,袁世凯竟如此大公无私,居然不选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
但其实,这是袁世凯设下的一个计谋,并且一举三得!
一是让天下人信他,不留骂名;二是这三人争大总统之位,就能保自己儿子平安;三是儿子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有数,够钱花就好。
但只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再响,也不敌“败家子”的风流倜傥。
袁世凯病逝前,将家产交由长子袁克定打理。他一走,袁克定就急不可耐地分家,直接把1000多万银元分给十房32个子女,各房姨太太分得不少贵重物品。
而袁克文,虽是袁世凯与朝鲜女子金月仙所生,但一出生就过继给了不能生育的大姨太沈玉英,被宠得如同亲儿子,自然遗产也享有双份了。
可这笔可观的遗产,还真经不起他几回挥霍。毕竟是曾经的官二代,吃喝玩乐样样不落,但作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他,却又脑子十分清醒。
当初父亲倒行逆施,沉浸在皇帝梦中,执意要称帝,家中其他子女不表态,唯有袁克文竭力反对,还写了首《感遇》,公开反对父亲称帝,其中“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让袁世凯震怒,立刻软禁了他。
经历禁闭之后,袁克文变了,不再问世事,一心做个浪荡公子。纵有貌美才女刘梅真为妻,他仍流连于青楼的莺莺燕燕之中,甚至把名妓小桃红、亚仙等相继纳回了府,还感叹道:“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
这也就有了开头的那场轰动全城的葬礼,送葬的队伍中出现了京津两地1000多名青楼女子,她们身穿白衣,头戴白花,眼中含泪,神情悲痛,格外引人注目。
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前来送殡的庞大队伍里,还有青帮的兄弟、僧人……
那就不得不提及袁克文所做的,震惊整个上海滩的“壮举”了!
袁世凯去世后,袁克文担心一直嫉恨他的大哥袁克定要害自己,带上所分得的财产直奔上海。为了在上海有个靠山,他一到上海就加入了青帮,并花费十几万买辈分,成了帮中“大”字辈的人物。后来,还做了天津青帮的帮主。
虽说是买进青帮的头头,但底下兄弟们却很拥戴他。因为他每收一个兄弟,必会为其做身新衣裳,而且从不收兄弟们送来孝敬他的钱。
没过几年,大手大脚惯了的袁克文就将遗产挥霍一空。但纵使败光了巨额遗产,这位落魄公子也没想过节俭度日,甚至仍怀有满腔热血。
1922年,从报纸上得知广东潮汕发大水,十几万人受灾,他竟拍卖了一些珍藏的古董,并组织义演,为灾区筹集善款,悉数捐赠。
要知道,袁克文收藏的古玩字画之类,可都是他心头之爱啊,并且在花大价钱得到手时,他还特意刻上“与身俱存亡”。但为了救灾,虽心中万般不舍,他还是狠心卖了。
明明是乐善好施,但总有人看不惯他的好,私下说他就是个“败家子”,家产再多也能败光。
这倒也符合袁克文的性格,能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钱财于他而言,本是身外之物。
当1931年,42岁的袁克文不幸染病去世时,家人翻箱倒柜,只在他书桌笔筒里搜到了20块钱,这便是他留下的所有家当。
然而这20块钱,根本不够给他料理后事,但又因他一生潇洒自在,广结善缘,朋友自发出钱为他筹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送葬的队伍甚至比袁世凯的还长。
不得不说,袁克文这一生就是个传奇。虽短暂,却是一段无法复制的快意人生。后来他的儿子袁家骝更是成了一代物理巨匠,就连周总理也曾夸赞:“你们袁家人,一代比一代进步了!”
资料来源:《袁克文:旧日王孙的别样人生》
作者:吃鱼的老龙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