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是,如果万历皇帝真的是一个懒又荒于国事的人,他为何前面十年又如此励精图治,亲力亲为呢?更何况后期连续28年不上朝,朝堂依然井然有序,明朝在他的手中也是繁荣稳定,这并不是明朝的运气好,而是有人在治理,这个人正是万历皇帝。万历皇帝虽然人不在朝堂,却心系国家大事,而且十分会用人。如任命李如松提督辽东,任命徐贞明开垦京郊农田,任命郑洛维封疆大吏等等,而这每一个人选在后来都一一证明了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万历皇帝从小就极其聪慧,10岁登基后不久就和张居正一起就开创了明朝十年的“万历中兴”局面。据史书记载,这次的改革让明朝的国库存粮可用十年,钱财高达400多万两,百姓的生活也由此提升了不少。
张居正死后的十年间,他渐渐地开始怠于上朝,以至于后面28年干脆就直接不上朝,但是这期间他依然主持了三大征: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这三战虽然耗费了巨大的国力人力,但值得庆幸的是皆为大捷。然而这些功绩对于人们来说仿佛不存在,却只记得他荒诞于朝政。
当然,作为一国之主,常年不上朝,一定会被有些言官的弹劾和指责,这是无可厚非的。他对外宣称“足心疼痛,步伐艰难”,一开始言官们也不好说什么,但是时间一久,难免会持怀疑态度,更有甚者怀疑他是因为沉迷酒色,不务正业才不上朝的,于是他一怒之下就把言官全都赶回了老家。那事实究竟如何呢?直到他的陵墓被郭沫若打开,一切才真相大白。
1958年,郭沫若带领考古队打开了万历皇帝的陵墓,才发现他的尸骨左腿和右腿长度明显不一致,右腿比左腿短些,而且蜷缩着,看样子十分痛苦。在《风雪定陵》书中也有详细的记载:“不论是从棺内万历右腿蜷缩的痛苦之状来看,还是将尸骨复原之后右腿明显比左腿短的情形,都可以证明万历皇帝生前患有严重的足疾,不能走路的那种。”可见万历皇帝当年确实患有严重的腿疾,毕竟他是皇帝,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天下苍生,宁愿被误解也不愿出现在世人眼前,这或许才是他真正不上朝的原因吧。可他不知道,这一误会就是几百年,而且背上了亡国的罪名。
后来世人将明朝的灭亡也归于万历一个人,其实也是片面的,也许当时整个封建王朝气数已尽,又刚好万历不上朝出现的这么及时,所以这个锅就只能他来背。其实他还是比较倒霉的,不但腿疾被人误以为沉迷酒色,而且在他执政期间,发生的灾荒也是最多的,48年的时间中仅水灾和旱灾就达4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