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历史同样如此,中国上下五千年,更是出现了无数的奇葩人和奇葩事儿。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个这样奇葩的故事——清太祖努尔哈赤通过一封劝降信,竟然把敌人的主将变成了自己的孙女女婿,不仅白白占了人家的便宜,而且还占领了战略地位相当重要的抚顺城。
这个让努尔哈赤通过一封信就劝降了的明朝将领,名叫李永芳。
李永芳,辽东铁岭人,在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部落时,他在明朝的东北重镇——抚顺,担任游击将军,从三品,是一个中级军官。
一次,努尔哈赤在攻击乌喇部落时,乌喇部落的重要人物——贝勒布占泰,逃跑到了叶赫部落。
由于叶赫部落和乌喇部落关系较好,故而在努尔哈赤带兵前去要人时,叶赫部落无论如何也都不肯交出。
最终,努尔哈赤选择了进攻叶赫部落。
而叶赫部落在受到攻击后,在第一时间向明朝边防军队发出了求救信,请求明军前来救援。
很快,明朝使者就出现在了努尔哈赤的军营中,让努尔哈赤本分一点儿,不要到处惹是生非。
当时,努尔哈赤的实力,还不足于和强大的明朝对着干。
所以,几天后,努尔哈赤主动撤了兵,而且还特意写了一封解释信,亲自跑到抚顺城外,交给了抚顺城的游击将军李永芳。
自此以后,努尔哈赤就算和抚顺游击将军李永芳认识了。
六年后,已经统一了女真部落并且建立了后金政权的努尔哈赤,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和明军较量的实力。
所以,在天命三年,他第一次带兵包围了明朝的军事重镇——抚顺城。
为了能够兵不血刃地拿下抚顺城,努尔哈赤早就写好了一封劝降信,让人交给了抚顺城的游击将军李永芳。
信的内容大致如下:
我们这次来,不是主动惹事的,是因为当年明军出兵干预了我和叶赫部落之间的纠纷,我们今天才过来讨个说法的(给自己找了一个不错的出兵理由,因为自古以来,出师无名的军队,对自己和对方都没法解释)。
在含蓄地表露出自己的来意之后,努尔哈赤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你李永芳只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和我们这些久经沙场的骑兵交手,绝对不会有取胜的可能!
你李永芳是一个聪明的将军,而且还应该是一个识时务的人,抚顺城位于两军交战的最前沿,如今我方有数万人马,而你们只有区区几千人,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
如果你主动投降,我不仅保证不杀你城内的任何一个人,而且还会给你高官厚禄——你现在在明朝只不过是一个多的不能再多的小小游击将军,而到了我们这边,则可以和一等大臣同堂为官。
况且,现在我们这里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稍稍有些本事的人,在我们这里都会给安排一个不错的工作,就更别说你这样的高级军事人才了,我绝对不会亏待与你的。
如果你投降,除了高官厚禄,我还会把自己家的姑娘嫁给你,让你成为我们家族的人,让你放心办事。
当然,如果你执意要抵抗到底,那刀剑无眼,满天飞的弓箭更是不认人,死于乱兵之中那可就不要怪我。
另外,攻破城池之后,你们城中的数万军民能否保得住,那可真难说。
再说了,你就是为明朝战死了,又能够得到什么呢?
最后,努尔哈赤还表示,今天我并不是吓唬你,我是真打算要动手了,之前那些和我作对的那些部落的下场,想必你也一定都听说了。
好了,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还嫌说得少),你自己仔细斟酌一下吧,究竟是进行毫无意义的抵抗,还是为大家都某一条生路?
经过片刻思量,李永芳的内心开始有些摇摆——虽然他来到城楼之上,表示出了投降的意思,但却并未撤掉城墙上那些箭在弦上的士兵。
见此,努尔哈赤决定给李永芳吃一颗定心丸——当即,他下令攻城。
不多时,后金士兵就通过云梯爬上了城墙,守备王命印等人被杀死。
看到努尔哈赤手下士兵的战斗力,李永芳彻底失去了骨气和抵抗的勇气,主动下城投降了努尔哈赤。
对于已经归属自己的将领和城池,努尔哈赤自然是不会毁灭他们。
因为,努尔哈赤有着自己的考虑——李永芳是第一个归顺自己的明军将领,抚顺城是第一个归顺自己的明朝重要城镇,他们今后的命运如何,将会在明朝人眼中成为典范。
也就是说,努尔哈赤把李永芳和抚顺城,都当成了诱导明朝人的引子。
所以,努尔哈赤信守承诺,不仅没有杀害抚顺城的任何一个军民,而且还封赏李永芳为三等副将,官职比当初高了一级——从二品武官。
更重要的是,努尔哈赤还真的把自己家的一个姑娘——第七子、贝勒阿巴泰的一个女儿,嫁给了李永芳(以上第七子贝勒阿巴泰女妻焉)。
就这样,努尔哈赤通过一封劝降信,和简短的军事较量,就把敌人变成了自家的亲戚。
此事,自然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的一件奇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