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国是关系户,楚国爱加盟,秦国经理太能干

战国七雄是七家公司?燕国是关系户,楚国爱加盟,秦国经理太能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75 更新时间:2024/1/18 21:37:16

战国时代激烈的国与国、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各个诸侯国如同现今社会的各个公司,精彩刺激。

如果把周比作一个政府,战国七雄比作七家公司,各个公司又是如何兴衰的呢?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以现代公司角度来看列国兴衰,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津城沐雨制作表1供大家对照:

[var1]

韩公司(韩国)

韩公司原本是实力雄厚的晋公司的一个分公司,最后韩公司跟另外两家分公司赵公司(赵国)和魏(魏国)公司一同瓜分了总公司的财产和市场,韩公司正式成为新的独立公司。

韩公司刚刚成立,发现市场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周围的传统老公司实力都比自己强,唯有隔壁的郑公司(郑国)经常内斗不止、撤换董事长,这些年一直没有大的发展,甚至走下坡路。

于是,韩公司不断的对郑公司发起攻势,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最后终于把郑公司打垮,成功吞并了有几百年品牌的郑公司。

[var1]

韩公司成功吞并郑公司后,志气大增,招才纳贤,锐意改革,成功聘用职场精英申不害为总经理,改革制度,研制新产品,企图吞并下一家公司宋公司(宋国)。

眼看着邻居强大,不断抢占市场,原来的兄弟公司魏公司那是又嫉妒又担心,于是乎,趁韩公司进军宋市场,派遣职场高手庞涓亲自上阵进军韩公司老巢,企图让韩公司把吃下的市场份额再吐出来。

虽然都是从晋公司分裂出来,但韩公司哪是老大哥的对手?最终败下阵来,本就资本不足市场小的韩公司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了扩张雄心,韩公司由盛转衰。

战国后期,在西部实力强大的秦公司(秦国)步步紧逼下,不断丢失市场份额,成为城市一线公司中第一个被秦公司吞并的公司。

[var1]

燕公司(燕国)

要说燕公司,那可是老资格了,人家可是第一批创建的老公司,八百年的品牌啊!而且创始人还是政府关系户。

怎可奈,公司选址不好,属于城市的边缘地带,人口稀少,市场有限,再加上没有市中心那样竞争激烈,一切按部就班,不紧不慢的发展着。

公司成立几百年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崛起的齐公司看到市区油水不够分,索性到边缘市场分杯羹,趁着燕公司董事长之争(燕国子之之乱)大举进攻燕公司的乡下市场。

面对实力强大的齐公司,一直在乡下发展的燕公司哪是对手?眼看着就要被齐公司吞并。

就在这时,市区的几家公司眼看着齐公司四处扩张越做越大,严重威胁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几家公司开始暗中支持燕公司抵抗齐公司,齐公司看到市区的主市场周围的几家公司虎视眈眈,赶紧在乡下收割一波回到城里。

燕公司经过这次遭遇险些破产,好在新上任的董事长燕昭王是个雄心勃勃的人,决定招才纳贤,振兴燕公司,为此还专门建立黄金台。

一时间,前来面试的精英们蜂拥而至,燕昭王最后看上能力突出的乐毅,任用他为燕公司总经理。

[var1]

乐毅果然不负众望,大力改革,公司日益壮大。看到齐公司四处树敌,燕公司联合韩赵魏秦,开始向齐公司的本土市场发起进攻。齐国虽然很强大,但也经不住各公司的群殴啊!在几大公司的联合打击下,齐公司终于不支,最后只剩下两个小门店莒和即墨,濒临破产。

齐公司估计怎么也想不到吧,正是这个曾经被他挤的差点破产的乡下燕公司,如今却要吞并他。

正在齐公司就要绝望之时,燕公司的董事长去世,新任董事长燕惠王,因和总经理乐毅有矛盾,让能力平平的骑劫代替乐毅的位置。

趁着燕公司人力大调整,齐公司抓住时机发起反攻,在公司老员工的支持下,成功夺回曾经的市场,燕公司被迫重新回到农村市场,从此再也没有实力向市中心市场进军,最后被强大起来的秦公司吞并。

魏公司(魏国)

魏公司和韩公司、赵公司一样,都是从总公司晋公司分出来的。公司独立初期,董事长魏文侯很有雄心,大力招揽各路人才,重用李悝等人,改革公司制度,研究新产品,魏公司凭借着强大的实力、过硬的产品质量四处扩张,抢占市场。

魏国打造的新产品魏武卒,更是碾压其他老牌公司传统产品,魏公司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公司,称霸天下,占据城市最为中心的地带。

[var1]

都说富不过三代,作为家族企业的魏公司也一样,在第三代魏惠王时期,志大才疏的魏惠王,没有前两代董事长慧眼识珠的能力,一直得不到升迁重用的商鞅,最终跳槽到秦公司;市场拓展高手孙膑,也被庞涓挤跑。

孙膑的跳槽让魏公司损失惨重,几次试图占领新市场均遭失败;商鞅在秦公司的变法最终让秦公司强大起来,成为魏公司最强劲的对手,在秦的一步步鲸吞蚕食下,魏公司最终被秦公司吞并。

在竞争激烈的战国时期人才非常重要,魏公司培育了很多人才,但却没有重用他们,致使这些人才跳槽到敌对公司。对人才的不重视是魏公司走向灭亡的最主要原因。

[var1]

赵公司

赵公司也是从晋公司独立出来的一家公司,一开始只是跟随老大哥魏公司东征西讨,吃些大哥剩下的残羹剩饭,简直就是老大哥的一个小跟屁虫。

赵公司董事长能力一般,公司产品向里竞争不过一线的老大哥;向外又不符合农村市场口味,还不如戎狄的手工小作坊;夹在中间的中山公司(中山国)也时常在自己的地盘分得一杯羹。

直到赵武灵王即董事长位,赵公司才迎来志向高远的掌舵者。董事长赵雍看到公司危机四伏,很大原因是传统的产品长衣大褂已经不适合时代,短衣胡服更符合大众口味,于是乾坤独断,也不顾老员工的反对,执意生产新产品,胡服骑射轰轰烈烈的自上而下开展开来。

[var1]

新产品果然有竞争力,赵公司凭借品质过硬的“胡服骑射”,吞并中山公司,城市边缘和乡间的戎狄小作坊也先后被赵公司吞并,一时间赵公司市场份额大增,疯狂扩张了三倍,成为战国后期唯一可以和秦公司单独抗衡的大公司。

只可惜,自赵武灵王后,赵公司董事长一代不如一代,赵国虽然产品质量上乘,但是公司组织结构不占优势,产品又过于单一(胡服骑射主要侧重军事上的改革),而且经济来源不稳定,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

赵公司董事长还听信谗言,两次中秦公司的反间计,在长平蛋糕争夺战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丧失大量市场份额;在最后关头,赵公司更是再中反间计,自斩大将李牧,赵公司彻底被秦公司吞并。

赵公司的破产,跟赵公司后期董事长自断臂膀有很大关系。

[var1]

楚公司

楚公司和燕公司一样,都是第一批创建的公司,不同的是,燕公司一开始就是政府扶持项目,而楚公司属于自己创业,由小作坊做起来。楚国经过几百年不断扩张吞并,成为所有公司中占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

在进入战国时代后,各公司都先后进行了改制,实行工薪制。但是楚国仍然是贵族加盟制度,很多产品利润不是直接属于公司,而是属于各个门店(很多贵族都有自己的领地和私兵,为己而战,非为国),这直接造成公司总部实力有限,难以调动一切资源与其他公司竞争市场。

再加上战国后期楚公司董事长能力平平,在与秦公司竞争中,楚公司的市场份额逐渐被秦公司占领,最后被秦公司吞并。

可惜了,八百年的老品牌!

[var1]

齐公司

如果说晋燕郑鲁等公司是政府的关系户,那么齐公司就是为政府做过贡献的红色资本家。政府为了回报齐公司,把东海之滨这块好地盘划给了齐国。

凭借着滨海新区的优势,齐公司不断崛起,吞并周边小公司,最终占据整个滨海新区市场,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公司之一。

只可惜,入赘的陈田家族不断壮大,在齐公司的股份占比越来越大,再加上田氏一族人才辈出又很会笼络人心,最终江山易主,原本姓姜的齐公司成为田氏当家。

[var1]

田氏代齐后,也出现了齐威王等能力还不错的董事长,凭借着占据滨海新区的优势,不断强大起来,和西城区的秦公司一度并称东西两帝。但是齐闵王后期,齐公司把韩赵魏秦楚燕等公司全部得罪,最终遭到几家公司的联合打击(五国伐齐),齐公司大量市场沦陷,仅仅剩下莒和即墨两个小门店苦苦支撑。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燕、秦、楚、三晋合谋,各出锐师以伐,败我济西。王解而却。燕将乐毅遂入临淄,尽取齐之宝藏器。湣王出亡…

好在,即墨店长田单还算有一定能力,趁着燕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换人之际,把不懂市场经验的骑劫打的大败,成功恢复市场。经过这次较量,齐国元气大伤,再难以恢复大公司的地位。

齐公司在齐王建当董事长时,关起门来不问窗外事,坐视其他公司被秦公司一个个吞并,最后只能接受秦公司的招降,把整个滨海新区市场拱手相让,齐公司正式被秦公司吞并。

[var1]

秦公司

秦公司和楚公司的起步有点儿类似,秦人本来是政府的一个小小弼马温,后来政府搬家秦人做了很多贡献,政府就把原来的政府驻地划给了秦人。名义上划给秦人,但那片土地早就被西戎抢占,到处是钉子户,秦人为了公司发展,不断和这些钉子户斗争,扩大规模,拓展市场。

秦人由一个小作坊,慢慢成为西部一个强大的大公司,西部农村地带市场被秦公司占领,当秦公司也想进城发展时,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城市大公司的对手,被魏公司接连暴揍,不但没有进军城市市场,就连城乡结合部的市场还被魏公司占领(战国初期,秦人失去河西地区)。

公司生死存亡之际,秦孝公成为秦公司新任董事长,为了振兴秦公司,秦孝公在城市里发求贤令,企图网罗天下英才进秦公司效力,振兴公司。

正在这时,踌躇满志的商鞅在实力强大的魏公司里已经当了数年的小职员,人才济济的大公司难有升迁机会,看到秦孝公的求贤令后,决定到乡下秦公司试试。

[var1]

商鞅辞职后进入秦公司,秦孝公一想,商鞅原本是世界第一强公司的员工,能来到自己的小公司实在是难得,赶紧安排面试。经过面谈才发现,大公司出来的员工就是不一样,原来自己所任用的能人在商鞅这里简直就是乡巴佬。

秦孝公当即决定任命商鞅为秦公司总经理,有着董事长的全力支持,商鞅终于可以一展才华,对公司的人才结构、经营方式进行了大力改革,研究新产品,制定赏罚分明的制度。一时间,秦公司上下充满了活力,干劲十足,力争升职加薪。

经过几年的发展,秦公司实力大增,开始重新向城市进军。新研制的产品果然质量上乘,逼迫魏公司产品下架,成功夺回城乡结合部,打开了进军城市的钥匙。

最难得的是,秦公司历任董事长都很贤明,重用贤才当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秦公司蒸蒸日上,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南灭巴蜀,获得利润丰厚的成都门店,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向东鲸吞蚕食原先城市里的大公司市场。

[var1]

战国末期,各公司被秦公司挤的濒临破产,董事长嬴政继位后,经过几年的稳定和积蓄,开始吞并各大公司,短短十年,秦公司就先后灭掉了山东六大公司,成功垄断市场。

至此,天下英才尽聚秦公司,没有了其他公司的竞争,一切都是秦公司说了算,那些销售经理(口舌论辩之士)失去用武之地,财富的多少回归于生产者(耕战之人)。

秦公司垄断市场,一切利润都是自己的,再也不用为了跟其他公司竞争而精打细算。于是,阿房宫、骊山陵开始大规模修建起来,修驰道、建长城,垄断市场的秦公司开始奢侈起来,也不再重视产品质量是否影响广大群众的日常消费。

于是乎,秦公司看似赚钱更容易了,实则暗潮涌动,一些个人小作坊开始偷偷生产更加适合普通老百姓的产品,他们越做越大,逐渐吞噬着大秦公司的市场。

当第一家小作坊公开叫板时(陈胜吴广起义),其他小作坊也蜂拥而起,各种小公司小作坊遍布全国各地,他们比秦公司的产品更加符合老百姓需求,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秦公司的产品在各地下架。

秦公司想要挽回局面,派遣章邯亲自去各地驱逐正在崛起的小公司,怎奈太多,根本忙不过来。最主要的是,秦公司的董事长秦二世胡亥是个对产品一窍不通的领导者,而且总经理还是个太监(赵高),只懂得中饱私囊,哪知道如何运营?

最终,一度垄断市场的大秦公司轰然倒塌,就这样倒闭了!

[var1]

结语

我们发现,以公司角度来看战国七雄,韩国开局太小打不开市场,关系户燕国更像传统的老企业步履蹒跚,赵国产品质量很好但是过于单一,楚国是门店加盟制度规模大却难以团结,齐国后期缺乏竞争合作不思进取,秦国董事长有志向、总经理也很能干,是最具活力的公司,只可惜垄断后过度榨取利润造成公司倒闭。

从列国兴衰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一个公司,一个人,只有心存危机意识,不断创新,才会不断进步,保持着活力和竞争力。如果不居安思危,沉迷于眼前的安乐窝,终将会走向衰亡,正如战国末期的齐国、统一后的秦国。

居安思危,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潮流所抛弃,才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变化的现在。从战国七雄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放到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适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从中学到生存的智慧。

[var1]

【本文由津城沐雨原创,严禁洗稿抄袭,侵权必究】

参考文献:

《史记》,

《左传》,

《东周列国志》。

更多文章

  • 天下第一藩:记大明秦王家族传承世系及历代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代晋王藩世系,秦王朱樉世系,周藩世系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朱元璋下旨封建诸王,另外四位嫡子中:次子朱樉封秦王,第三子朱棡封晋王,第四子朱棣封燕王,第五子朱橚封吴王。然而明太祖希望诸王“藩屏王室”的愿望最终落空,在他驾崩后,燕王朱棣即起兵造反,最终实现了以小宗入继大宗的逆袭。那么问题来了,燕藩只是太祖第四子,伦序在其之上的秦藩和

  • 中国第一刺客,一人一剑夺回四百里土地,荆轲努力效仿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十大刺客榜荆轲,四大刺客荆轲之首,刺客荆轲

    主笔:闲乐生在中学语文课本《鲁人曹沫》中,记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刺客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到底有何历史背景呢?请听我细细道来。[var1]春秋初年,齐桓公尊王制鲁,取得了春秋霸主之位,然而他第一次举行盟会,就遭到冷遇,中原八个大国,只到了一半,特别是宋国国君宋桓公,竟然会开到一半就跑了,齐桓公自觉颜面

  • 他被相士尊为祖师爷,曾说孔子像丧家之犬,还说出赵国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孔子丧家之犬记录,孔子当年有多惨如丧家之犬,孔子为什么形容丧家之犬

    梦见了什么呢?梦见自己被天帝召见,还射杀了一头熊,一头罴,还梦见一个小孩子被天帝赐给了一条翟犬。[var1]醒了以后,赵鞅很奇怪,但不知道这个梦是什么意思。一天,有个人突然出现赵鞅身边,跟他说,熊罴是范氏和中行氏,你的孩子将得到代国,说完就不见了。可是,自己虽然孩子不少,但是到底谁有福分得到代国呢?

  • 宋襄公杀了鄫国国君祭神,却为何认为自己一点不残暴反而很仁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襄公仁义小故事,鄫国和曾国,宋襄公杀君祭鬼

    主笔:闲乐生齐国霸业衰弱后,实力二流的宋国竟爆发了野心,宋国国君宋襄公觉得自己在中原诸侯间本就爵位最尊(公爵),在齐桓公组织之华夏联盟中,也向以老二自居,如今老大退居二线,其他小弟又畏畏缩缩,老二不站出来代理老大继承霸业怎么行?当然,光是安定齐国社稷这一项仁义功名,就想称霸于诸侯,显然是不够的,宋襄

  • 中国历史之春秋列国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列国有哪些国家,评书春秋列国500回,春秋战国国家的历史

    [var1]各国可以分为几类:一、周的宗室,如鲁、卫、燕、郑、曹、蔡等国;二、周的功臣,如齐、秦等国;三、前代的后裔,如宋、陈等国;四、被中原诸侯国视为蛮夷的国家,如楚、吴、越等国。其中,按规模来说,晋、楚、齐、秦都是春秋的大国,其他小国主要分布在这四国之间,成为大国争霸博弈的棋子。吴、越两国稍晚兴

  • 三星堆和《山海经》有何关联?看这些对比,才知《山海经》的神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山海经中山海经,山海经与三星堆的关系,三星堆文化和山海经有何关系

    [var1]这个文化的历史甚至比我们夏朝的出现还要早,距今已有5000多年。可惜的是,有如此灿烂的文化,却一直没有任何记载,只有神话故事中可以隐约发现。那是不是神话故事中,有很多记载都是和古蜀文化有关呢?我国神话故事最多的一本书就是《山海经》了,里面的记载是不是可以发现一些古蜀文化的影子呢?三星堆的

  • 春秋战国时期曹沫专诸聂政荆轲四大刺客,谁的武功更高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四大刺客聂政,刺客曹沫,曹沫对春秋刺客的评价

    [var1]曹沫鲁国人,因为武勇被鲁庄公任命为将军,结果跟齐国打了三仗都败了,鲁庄公怕了,就想献给齐桓公土地求和保平安,双方在现在的东阿地区会盟。鲁庄公和齐桓公在台子上正签合同呢,曹沫提着一把匕首上去把齐桓公劫持了,匕首是短剑一种,长一尺八寸。春秋战国时期一尺大概现在23厘米,一尺八寸就是41厘米,

  • 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大传奇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时期十大刺客,战国刺客故事全集,春秋战国四大刺客历史

    [var1]一、专诸(春秋时期吴国人)雇主:吴国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刺杀对象:王位竞争者吴王僚刺杀过程:利用公子光宴请王僚之际,创造性的把匕首藏在鱼腹中,佯装为王僚献菜。然后突然撕开鱼腹,拿出匕首刺向王僚!王僚当场毙命。遗憾的是,专诸当即也被侍卫杀死。为感念专诸,吴王阖闾加封专诸之子为上卿。[

  • 赵魏韩三国初期可以一致对外,后面为什么会翻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晋国的赵魏韩三家,联手灭掉了原本的国君,新成立了三个诸侯国。齐国的田氏灭掉了其他贵族,以及国君姜氏,成为了齐国的新国君。虽然都发生了剧变,但晋国和齐国的台本为什么不一样呢?根据传统史书的说法,原本晋国也会走向齐国的道路,那就是决出唯一的胜者。赵氏家主找到魏氏家主,希望两家联合灭韩,魏氏家主拒绝了他。

  • 为何陆逊坚持北伐,最后都没有能够让魏国臣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陆逊北伐简介,陆逊北伐很厉害吗,陆逊北伐次次失败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就是有一段段的历史故事衔接而成的。只要我们细细地去品味,就能够发现期间的精彩璀璨之处。同时更吸引我们的就是历史当中的不解之谜,那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在我国三国期间发生的一些故事。比如说陆逊北伐,但是最后都没能够让魏国投降。这期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曲折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