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九子夺嫡”中率先出局的废太子,他是如何躲过雍正即位后的清算

“九子夺嫡”中率先出局的废太子,他是如何躲过雍正即位后的清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168 更新时间:2024/4/9 8:33:40

要说中国古代历史上,关于皇位争夺最激烈的一场争夺战,当属大清朝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要理清这个所谓的“九子夺嫡”,那就首先要从康熙说起。大家都知道,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长达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他励精图治,首先铲除了鳌拜贼党,控制了朝政大权。之后便是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同时消灭了盘踞在台湾的明郑政权,统一了中国,被世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虽说康熙文武双全、能力也非常强,但最终躲不过老去的命运。此时的大清帝国,总得有一位皇帝来代替康熙执掌天下。到了康熙晚年的时候,由于康熙帝久久不确定将皇位传给哪一位皇子?于是其膝下的诸多皇子,在明里或者是暗中纷纷较劲,其目的都是看中了皇帝的宝座。其中,皇位的争夺战总共有九名皇子参与,这便是历史“九子夺嫡”的来由。

先来看这“九龙夺嫡”中的候选人,分别是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胤禵。而这九位皇子,在争夺皇位的时候,先后历经数次事宜,又分为三个小团体。

第一个小团体:八爷党

在八爷党中,有大阿哥胤禔,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在这其中,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是紧紧围绕在八阿哥的身边,算是八阿哥的死忠,为其办事也是丝毫不马虎,说干就干。大阿哥胤禔的情况稍有不同,他乃康熙的皇长子,原本是自己想当皇帝的。但后来在康熙面前说错了一句话,因此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格,从此便追随八阿哥胤禩,成为了“八爷党”的一员。

第二个小团体:太子党

当时的太子是二阿哥胤礽,他的母亲乃他是清朝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他的母亲乃康熙钟爱的皇后赫舍里,其老丈人则是康熙重臣索额图。而他之所以被册封为太子,主要原因就是康熙非常宠爱他的母亲。爱屋及乌,在其母亲难产去世后,康熙便十分溺爱胤礽,专门找了最有名望的学者来教导他的学业。不管是内政还是外事方面,康熙都是不遗余力地去栽培他。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不管是在宫内还是在宫外,其势力也都是非常强的。最得力的助手便是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

第三个小团体:四爷党

这个小团体的成立,是建立在太子再次被废的基础上。当得知太子再次被废,原本的太子党成员四阿哥胤禛便拉着十三阿哥胤祥另起炉灶,成立了“四爷党”,而其手下最著名的党羽便是年羹

“九子夺嫡”最终以康熙敲定了胤禛即皇帝位而结束。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继位后没几年,他便举起手中的屠刀,毫不客气的向自己的兄弟,曾经的夺嫡对手挥去。主要政敌八阿哥和九阿哥,先是被削宗籍,接下来便是圈禁,并且分别给他们改名为“阿其那”和“塞思黑”。至于他的一母同胞的兄弟皇十四子胤祯,雍正先是派他去守陵,再后来也将其圈禁起来。

但有一个皇子,雍正则是大方对待,并且礼遇有加,这便是曾经的废太子胤礽。那么,是什么因素造就了雍正对自己兄弟不同的处理方式呢?

八爷党一伙,从开始之初便是和雍正对着干,即使是雍正继位后,这一党的人也时不时地在暗地里给雍正使绊子,所以雍正在稳固自己的统治后,自然便腾出手来,新账旧账一起算,这才料理了八爷党。而至于这个废太子,雍正之所以对他礼遇有加,首先第一个原因便是在最早期的时候,雍正便依附于太子集团。而且,那时候太子也是备受康熙的宠爱,再加上他对雍正也很好,并无什么过分之处,所以雍正对这位大哥也抱着一种感恩之心。

其次,太子第二次被废之后,便一直被康熙囚禁起来,再加上其党羽也早已被康熙帝处理的差不多了,在朝中已没有多大势力。从政治角度而言,前朝的一个废太子已对新皇帝造不成任何的威胁。自然而然,雍正也就没有必要对其赶尽杀绝。

1724年,废太子胤礽病逝于禁锢地紫禁城咸安宫,终年51岁。在其死后,雍正帝亲自前往哭祭,并追封他为和硕理亲王。对于胤礽的家室,雍正帝也是厚待于他们,虽说并没重用,但是也做到了“丰其衣食,以终余年”。

参考资料:《皇清通志纲要》,《清史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吴三桂的另一张面孔:他曾深爱着大明王朝,只是恼怒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三桂能打败李自成吗,陈圆圆爱李自成还是吴三桂,吴三桂李自成大战山海关

    对于清初的“三藩”,后世最为痛恨的恐怕就是平西王吴三桂了。因为在世人眼中,正是因为吴三桂投降清王朝的这个举动,才最终“引狼入室”,改写了历史。其实,在吴三桂投降清王朝的时候,大明王朝已经灭亡,崇祯皇帝也早就在煤山上吊自杀。他本想为明王朝尽职尽责,完成自己最后的历史使命。但不曾想,最后却因为个人情感而

  • 乾隆无比痛恨贪官,为何身边养着和珅?原来另有打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与和珅真实关系,乾隆纪晓岚和珅三人在春缘楼对诗,乾隆当店小二试探和珅

    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对于不杀贪官这个举动都无法理解,难道和珅还能抓着了乾隆的把柄不可?非也非也。深挖之下,竟然出现几个令人咋舌的原因!1、和珅实质上是乾隆的私人小金库。乾隆上任之后,对其亲爹所打下来的江山用之无度,富不过三代,皇帝也是,国库没有了,就得有借口建立一个自己的私人金库,而和珅就是乾

  • 清史探秘:他冒死投奔努尔哈赤,为清朝缔造出一支强大的炮兵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十大顶级部队,努尔哈赤真实照片,清朝最勇猛的部队

    不管是在各种清代史料中,还是相关影视剧中,都把清朝中前期的骑兵,描绘的很是神勇,仿佛无坚不摧、所向披靡。其实,在清王朝建国过程中和后来的统一战争中,枪炮都是不得不说的利器,尤其是炮兵部队,为清王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这些事情却因为史书缺少记载和影视剧的疏忽,很少被世人所知。今

  • 多尔衮有才又得宠,努尔哈赤为何不传位于他?其中原因好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努尔哈赤真的传位给多尔衮吗,努尔哈赤多尔衮,努尔哈赤多尔衮是一个人吗

    在努尔哈赤的16个阿哥中,褚英、代善、莽古尔泰、德格类,阿济格、皇太极、多尔衮这些人都比较有希望继承皇位。褚英是老大,打起仗来非常拼命,按道理说他应该继承大位。可是这位老兄却脾气不好,经常惹怒父亲与兄弟,甚至还说登上大位后还要大开杀戒。再后来,大阿哥褚英还暗中辱骂父亲,因此他后来被努尔哈赤囚禁起来,

  • 郭沫若曾做过一件事,招来整个民国作家的声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于作家郭沫若的资料,民国作家经典语录,民国作家互怼

    郭沫若文才很好,经常将自己自诩为歌德,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歌,他写的诗歌现在读来虽然显得粗陋不堪,但是放在当时那个白话刚刚推行的年代,却是有着深远的意义,尤其是他写的《女神》,现在读来也不落伍,充满奇幻色彩,让人感觉眼前一新。中国人常常说文品既人品,一个人在写作时经常无意中表现出他内心真实的情感,但是这

  • 乾隆南巡扬州,下令:男子退入村内,不禁妇女,原因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南巡安徽,乾隆南巡图落款真迹,徐杨的乾隆南巡图

    然而,也正是因为乾隆在统治晚期,骄奢淫逸,不思进取,引发了官员腐化、民不聊生等一系列问题,清朝实际上在他统治期间,就开始走向了下坡路。由于统治时间长达六十年,活了将近80多岁,乾隆一生中,有着无数的事迹,以至于他的知名度,比起治国理政比他出色的祖父康熙皇帝,都要大一些。这其中,乾隆的风流史,更是流传

  • 雍正是累死的还是病死的?去世三天后他的儿子乾隆就道出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为什么传位乾隆,乾隆是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雍正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

    雍正死的非常的急促,甚至根本事先没有任何的预兆,在张廷玉的随笔中可以看到:张廷玉刚刚就寝,就听到要宣召他觐见。而雍正的另一个宠臣鄂尔泰也是如此,为了快点感到,骑着驴子一路疾驰,两个大腿之间磨得全是血,也不知道。从上面两个人记录可以看出来,雍正的驾崩事前没有任何预兆,所以说,雍正当时的身体应该还是比较

  • 清史探秘:他是多尔衮的亲弟弟,14岁从军,36岁得天花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多尔衮哪年去世,清朝多尔衮死因,多尔衮有几个兄弟姐妹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一生共生育了三个孩子,分别是:阿济格、睿亲王多尔衮和豫亲王多铎。在前面的文章中,对于阿济格和多尔衮两人的故事,我们已经有了详细的讲解。今天,我们来走进多尔衮的同胞弟弟——豫亲王多铎。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因为年龄较小的缘故,在努尔哈赤在位期间,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皇太

  • 广西深山里藏着一座古宅,屋主是清朝大官,有三件宝物镇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大官古宅图片,广西隐世千年古村,广东深山发现神秘古宅

    有多大呢?据史料记载,这古宅的主人姓仇,名海忠,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人氏,幼年丧父,靠母亲为大户人家浆洗衣物为生。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就是聪明!到了道光十六年,仇海忠因有战功,被道光帝封为武德骑尉,官居正五品。当年孝庄皇太后曾说过一句戏谑之语,说在这皇城根下,四五品的小官比永定河里的王八还要多!是的,

  • 清史探秘:他是乾隆朝的户部尚书,竟因一事而被罚去看守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户部清史司主事几品,溯影追踪皇陵旧照里的清史,乾隆皇帝棺椁顶门原因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主人公不是一般人物——他的父亲傅恒,不仅是乾隆皇帝原配皇后孝贤纯皇后的亲弟弟,而且因为战功卓著、智勇双全,而被乾隆皇帝宠信长达三十余年。他就是傅恒的四子——福长安。因为父亲和姑姑的缘故,福长安也早早进入皇宫当了差。最初,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廷侍卫。数年之后,他就被提拔为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