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的另一张面孔:他曾深爱着大明王朝,只是恼怒李自成

吴三桂的另一张面孔:他曾深爱着大明王朝,只是恼怒李自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31 更新时间:2024/1/23 13:24:06

对于清初的“三藩”,后世最为痛恨的恐怕就是平西王吴三桂了。

因为在世人眼中,正是因为吴三桂投降清王朝的这个举动,才最终“引狼入室”,改写了历史。

其实,在吴三桂投降清王朝的时候,大明王朝已经灭亡,崇祯皇帝也早就在煤山上吊自杀。

他本想为明王朝尽职尽责,完成自己最后的历史使命。

但不曾想,最后却因为个人情感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最终,他成了历史的罪人,背上了万世骂名。

吴三桂,字长伯,江南高邮人,祖籍辽东。

他的父亲吴襄,在明朝崇祯初年的时候,出任锦州总兵,成为了当地的最高武官。

都说“虎父无犬子”,成年后的吴三桂,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不仅考中了武举人,而且还被朝廷任命为都督指挥。和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武官(三桂以武举承父荫,初授都督指挥)。

后来,吴三桂接替了父亲的位子,担任锦州总兵。

随后,就爆发了著名的松山之战——清军集中自己的精锐兵力,成功拿下了军事重镇松山,明军统帅洪承畴投降。

而主将吴三桂,见势不妙,则趁夜逃走,并没有随统帅投降清军。

不久,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也投降了清军,并且派人送来一封劝降信。

对于舅舅的来信,吴三桂很是气愤,因为他没有想到身为军事统帅的舅舅和洪承畴,竟然这么没有骨气,轻易就投降了他人。

所以,对于舅舅的这封劝降信,吴三桂采取了冷处理——不予理睬(三桂,祖大寿甥也,大寿既降,令张存仁书招三桂,不报)。

然而,就在明王朝为满八旗的不断袭扰而感到焦头烂额的时候,西北地区又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自成起义。

对于明王朝来说,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而且,相对于清军而言,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对明王朝的威胁却更为直接——他们一路攻城略地,很快就占领了陕西、山西大片土地,眼看着就要攻进了河北。

一旦起义军进入河北地界,那么就意味着明王朝离灭亡不远了。

所以,崇祯皇帝赶紧给在辽东地区手握重兵的吴三桂下了一道圣旨——先封他为“平西伯”,然后让他提兵入关,快马加鞭进京护驾(庄烈帝封三桂平西伯,徵三桂入卫)。

“平西伯”,这是吴三桂生平以来,第一次获得的爵位,封号的意思是让他平定西方的叛乱。

然而,就在吴三桂率领几十万大军,日夜兼程向京城进发的时候。在半路上他却得知京城已经沦陷,崇祯皇帝也已经在煤山上吊自杀。

大明王朝,已经灭亡。

但在吴三桂看来,自己还是崇祯皇帝所封的“平西伯”,自己要为崇祯皇帝尽忠尽责,死而后已。

面对强大的起义军,吴三桂决定避其锋芒,先返回自己的根据地——山海关,在那里为大明王朝保存最后的实力,然后再慢慢想办法对付李自成。

在回去的路上,吴三桂顺便还击败了李自成的部下唐通、白广恩,收编了他们手中的八千人马,唐通、白广恩只带领少数人马逃亡(三桂击破之,降其兵八千,引兵还保山海关)。

吴三桂到达山海关后,却得知了一个让他极其震惊的消息——自己在京城的父亲吴襄,被李自成抓了起来,当做了人质。

不久后,作为手下败将的唐通,再次来到了吴三桂的面前。

当然,这次他不是来打仗的,而是奉李自成的命令,来招降吴三桂的——看到吴三桂战斗力如此厉害,李自成也想把吴三桂收为己有,为自己来效力。

唐通此来,不仅带来了吴三桂父亲吴襄的一封书信,还带来了李自成所赏赐的四万两白银,作为犒军之用。

此时,吴三桂心中很是清楚——如果自己投降李自成,那自己的父亲就能够保全性命;如果自己拒绝投降李自成,那么自己很可能今生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权衡再三,吴三桂最终决定为了自己的父亲,投降李自成——毕竟,大明王朝的皇帝已经死去,都城也已经成为了李自成的囊中之物,继续抵抗下去,也没有了什么意义。

然而,就在吴三桂把山海关交给唐通、行走了几百里的时候,却再次得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自己在京城的小妾陈氏,被李自成的部将刘宗敏给抢了去。

而在吴三桂眼中,小妾陈氏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一切。

一怒之下,性情中人吴三桂,忘记了自己的父亲,当即决定和李自成翻脸——既然他如此不在乎自己,连自己在京城的家都保护不好,那自己也没必要为他卖命。

于是,冲冠一怒的吴三桂,率领自己的大队人马返回了山海关,消灭掉了李自成派去守关的两万人马(三桂引兵西,至滦州,闻其妾陈为自成将刘宗敏掠去,怒,还击破自成所遣守关将)。

李自成在得知吴三桂反水之后,没有检讨自己的不足,而是决定用拳头去教训一下不识时务的吴三桂。

所以,李自成亲率二十万大军,向山海关进发。

吴三桂虽然有不少部队,但他明白,如果想要长久和李自成作战,自己这些力量还是不够的。

毕竟,李自成现在的地盘,远远大于自己的地盘。

为今之计,吴三桂便想寻求外援。

思来想去,关内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李自成占领,自己能够寻求的外援,也就只有自己之前的敌人——清军。

所以,为了解决眼前的危机,吴三桂也顾不上之前的恩恩怨怨了,当即给当时清王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写了一封书信,讲明了自己现在的危机,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只要你们帮助我打败李自成,我什么都听你们的。

多尔衮见有利可图,当即就答应了吴三桂的请求,率军到达了山海关,并帮助吴三桂击败了李自成。

正是因为如此,清军才会顺利入关,实现了他们几十年都没有实现的愿望。

当然,吴三桂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先投降李自成,后又投降多尔衮,没有和大明王朝的这些敌人们血战到底,终究还是不对的。

在那个“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时代,吴三桂自然会遭到世人的口诛笔伐。

参考史料:《清史稿·吴三桂传》

更多文章

  • 乾隆无比痛恨贪官,为何身边养着和珅?原来另有打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与和珅真实关系,乾隆纪晓岚和珅三人在春缘楼对诗,乾隆当店小二试探和珅

    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对于不杀贪官这个举动都无法理解,难道和珅还能抓着了乾隆的把柄不可?非也非也。深挖之下,竟然出现几个令人咋舌的原因!1、和珅实质上是乾隆的私人小金库。乾隆上任之后,对其亲爹所打下来的江山用之无度,富不过三代,皇帝也是,国库没有了,就得有借口建立一个自己的私人金库,而和珅就是乾

  • 清史探秘:他冒死投奔努尔哈赤,为清朝缔造出一支强大的炮兵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十大顶级部队,努尔哈赤真实照片,清朝最勇猛的部队

    不管是在各种清代史料中,还是相关影视剧中,都把清朝中前期的骑兵,描绘的很是神勇,仿佛无坚不摧、所向披靡。其实,在清王朝建国过程中和后来的统一战争中,枪炮都是不得不说的利器,尤其是炮兵部队,为清王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这些事情却因为史书缺少记载和影视剧的疏忽,很少被世人所知。今

  • 多尔衮有才又得宠,努尔哈赤为何不传位于他?其中原因好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努尔哈赤真的传位给多尔衮吗,努尔哈赤多尔衮,努尔哈赤多尔衮是一个人吗

    在努尔哈赤的16个阿哥中,褚英、代善、莽古尔泰、德格类,阿济格、皇太极、多尔衮这些人都比较有希望继承皇位。褚英是老大,打起仗来非常拼命,按道理说他应该继承大位。可是这位老兄却脾气不好,经常惹怒父亲与兄弟,甚至还说登上大位后还要大开杀戒。再后来,大阿哥褚英还暗中辱骂父亲,因此他后来被努尔哈赤囚禁起来,

  • 郭沫若曾做过一件事,招来整个民国作家的声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于作家郭沫若的资料,民国作家经典语录,民国作家互怼

    郭沫若文才很好,经常将自己自诩为歌德,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歌,他写的诗歌现在读来虽然显得粗陋不堪,但是放在当时那个白话刚刚推行的年代,却是有着深远的意义,尤其是他写的《女神》,现在读来也不落伍,充满奇幻色彩,让人感觉眼前一新。中国人常常说文品既人品,一个人在写作时经常无意中表现出他内心真实的情感,但是这

  • 乾隆南巡扬州,下令:男子退入村内,不禁妇女,原因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南巡安徽,乾隆南巡图落款真迹,徐杨的乾隆南巡图

    然而,也正是因为乾隆在统治晚期,骄奢淫逸,不思进取,引发了官员腐化、民不聊生等一系列问题,清朝实际上在他统治期间,就开始走向了下坡路。由于统治时间长达六十年,活了将近80多岁,乾隆一生中,有着无数的事迹,以至于他的知名度,比起治国理政比他出色的祖父康熙皇帝,都要大一些。这其中,乾隆的风流史,更是流传

  • 雍正是累死的还是病死的?去世三天后他的儿子乾隆就道出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为什么传位乾隆,乾隆是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雍正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

    雍正死的非常的急促,甚至根本事先没有任何的预兆,在张廷玉的随笔中可以看到:张廷玉刚刚就寝,就听到要宣召他觐见。而雍正的另一个宠臣鄂尔泰也是如此,为了快点感到,骑着驴子一路疾驰,两个大腿之间磨得全是血,也不知道。从上面两个人记录可以看出来,雍正的驾崩事前没有任何预兆,所以说,雍正当时的身体应该还是比较

  • 清史探秘:他是多尔衮的亲弟弟,14岁从军,36岁得天花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多尔衮哪年去世,清朝多尔衮死因,多尔衮有几个兄弟姐妹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一生共生育了三个孩子,分别是:阿济格、睿亲王多尔衮和豫亲王多铎。在前面的文章中,对于阿济格和多尔衮两人的故事,我们已经有了详细的讲解。今天,我们来走进多尔衮的同胞弟弟——豫亲王多铎。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因为年龄较小的缘故,在努尔哈赤在位期间,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皇太

  • 广西深山里藏着一座古宅,屋主是清朝大官,有三件宝物镇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大官古宅图片,广西隐世千年古村,广东深山发现神秘古宅

    有多大呢?据史料记载,这古宅的主人姓仇,名海忠,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人氏,幼年丧父,靠母亲为大户人家浆洗衣物为生。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就是聪明!到了道光十六年,仇海忠因有战功,被道光帝封为武德骑尉,官居正五品。当年孝庄皇太后曾说过一句戏谑之语,说在这皇城根下,四五品的小官比永定河里的王八还要多!是的,

  • 清史探秘:他是乾隆朝的户部尚书,竟因一事而被罚去看守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户部清史司主事几品,溯影追踪皇陵旧照里的清史,乾隆皇帝棺椁顶门原因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主人公不是一般人物——他的父亲傅恒,不仅是乾隆皇帝原配皇后孝贤纯皇后的亲弟弟,而且因为战功卓著、智勇双全,而被乾隆皇帝宠信长达三十余年。他就是傅恒的四子——福长安。因为父亲和姑姑的缘故,福长安也早早进入皇宫当了差。最初,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廷侍卫。数年之后,他就被提拔为正红

  • 清朝在英国有块领土,天天升起三角龙旗,最近却被人一把火烧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与英国同时期对比,清朝火炮vs英国火炮,英国清朝水兵墓地

    据《最后的龙旗》一书记载,溥仪有个英国老师叫庄士敦,此人出生于苏格兰,所以特别有情调,本科主修历史和英国文学,然后研究生期间又专心研究起了法理学,可谓博学多才。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他跑到中国,先去了香港,后来又去了威海卫,反正哪里的英国人多就去哪里。在此期间,他认识了李鸿章的次子李经迈。据史料记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