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一天食米三四升,司马懿说吃得太少了,那么汉代人吃什么?

诸葛亮一天食米三四升,司马懿说吃得太少了,那么汉代人吃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528 更新时间:2024/1/25 11:32:45

《三国演义》:诸葛亮北伐,与司马懿对垒于五丈原。为诱使司马懿出战,诸葛亮派使者送了一套女人衣服给他。司马懿看了不仅不生气,还很关心地询问了使者诸葛亮一天的饮食起居和工作情况。

使者说:“丞相工作废寝忘食,天天996,军中罚20军棍以上的事情都要管。”“每天还吃得很少,不到几升。”司马懿环顾左右道:“孔明吃得少,睡得晚,这样干工作怎么可能长久呢?”

汉代一升相当于现在200毫升,3、4升米大概就是600——800毫升。根据比例,诸葛亮一天吃熟米饭480——640克。按照生米与熟米之比,大约是1:2.3。诸葛亮一天的饭量大概就是生米200——280克,也就是4两左右。

平均下来,每顿也就1两多。根据现代中国人的身体状况,一个努力工作的成年男性一天至少要吃6两米饭,除了主食,还有不少副食、水果等,才能保证必须的消耗补给。在同样物资匮乏的新中国建立之初,根据1955年的定量标准。

脑力劳动者大米定量为每天1斤,体力劳动者为2斤。诸葛亮每天4两的标准,对应的是3—6周岁儿童的定量!可怜一个身高1米8的大男人,不仅要操劳国家大事,还要率军出征,事无巨细,这么小的饭量,如此重的脑力劳动,怎么可能支撑长久呢?

然而,现在有很多人却经常以此为例,用不会管理、“不懂授权”来拿丞相说事。说什么公司小组做事情得罪了客户,作为部门副总要有胸怀,准许下级有容错空间,保证积极性。认为孔明就是因为太谨慎、太事必躬亲,才使得蜀国后期只能是“廖化当先锋。”

事实上,这也是你只能当公司副总,别人能当一国丞相的原因。往往一个人的眼光和思想境界决定了他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又决定了人的一生。为什么敬爱的总理受全国人民爱戴,也是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事必躬亲。

新中国建立之初,他经常一天只睡3、4个小时,短的只有2个小时。以至于外国首相向总理提出了:“为世界人民多睡2个小时”的意见。他的回答却是:“我做不到。”因为国事太纷繁,其他人根本无法代劳。

根据办公记录,即使是1974年被确诊为癌症后,每天工作时间也在18个小时以上。为调查北京市民乘车难的问题,他百忙之中夜乘公交车,通过深入调研,为缓解北京市公共汽车拥挤的问题获得了一手资料。

你说他作为一国总理,为什么不安排一个交通局长去做调研,而要事必躬亲呢?去世之后,导致了人才凋零吗?说他工作忙碌到“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就是说吃一顿饭、洗一次头发也要中断几次接待来访者。

按照副总的逻辑,安排一个工作人员或者部门领导处理不就行了吗?何苦亲历亲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恐怕以诸葛亮的智慧不会不懂吧?古往今来,越是有能力的人就越是孤独而不被理解,哪怕他确实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绩和回报。

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环境,就不要随意吐槽、恶意歪曲。因为普通人永远无法理解成功者背后的付出是成百上千倍,他们也无法想象要做成一件事情有多难。可能在我们眼里的孔明是过犹不及,但是在他的眼里可能就是无奈之举。

嘴巴里说的,行为上做的,往往代表着心中所想。同样一段典故,有的人看到的是“鞠躬尽瘁、负重前行”,有的人居然得出的是“司马懿是高情商。”的结论。试问,在网络上大放厥词的人,在生活中,你愿意你的下一代和谁做朋友。

在工作中,你又希望谁是你背靠背迎接困难的同事。事后诸葛亮听使者回报后,叹道:“还是仲达懂我啊!”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都会有相同体会,哪怕分属不同部门、身处不同阵营,即使不了解一个人的具体工作。

但只要通过细节观察,我们也经常会为同样努力的一个陌生人“兔死狐悲”的来一句:“你的苦,我也懂”。为什么?因为只有用心工作过的人,才能了解其中的苦衷。至于网络上别有用心的言论,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黄博士手握一手烂牌,但靠着心中之勇,脑中之智,在自己的人生中开辟出星光大道。比起泛滥社交网络的“全力做好”,不如别人“随便一搞”的“鸡汤”,他的经历,才是奋斗者的真实人生,是年轻人的时代榜样。

这样接地气的真实经历,才能让网络回归原本的:大家交流知识、碰撞智慧的正常环境。而不是相互吐槽,聚集恶意的污浊池塘。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你可以像“日结临时工”一样往大街上一躺,也可以在“丧文化”中继续糊弄自己的道路,但那片星辰大海,总须翻山越岭,才有机会到达。

顺便查阅了一下《食货志》。汉代人主食的大米包括:粟、麦、稻;肉类有:马、牛、羊、猪、犬、鸡,即“六畜”;蔬菜是:冬苋菜、韭菜、藠头、油菜、萝卜、小白菜;至于做法已经有了蒸煮烤煎(当然,是没有防油的干水煎)。

调料也有:盐、醋、酱、糖和葱姜蒜。至于西红柿、土豆、青椒、红薯、洋葱、辣椒、玉米、胡萝卜等等统统都没有,那是到了唐代才传入中土。那时的普通人还是比较惨的,一天只吃两餐,只有贵族和有钱人才一日三餐。

此外,根据吕思勉《秦汉史》的记录,当时只有贵族和老人才能吃肉。汉代的肉,是妥妥的奢侈品和孝顺品。古代行军打仗为便于保存,主要食用肉脯,也就是腊肉。而所谓的泡菜和酱汤,却是汉代普通人家的家常便饭,可怜的活在汉朝的韩国人……

更多文章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就有奥特曼出来闹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视频解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今天多少年,千古帝王之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军王翦之子王贲率师灭齐为郡,天下一并于秦。始皇帝大喜,令天下大庆。同时诏令各地官吏,广征神异祥瑞之事,上奏朝廷。 这时候,临兆郡守来报,临洮出现了12个身高5丈以上的巨人,大脚丫子有六尺长,都穿着从来没见过的外国衣服。始皇大悦,以为喜瑞,遂收天下兵器,铸了十

  • 曹操杀死吕布后,为何不霸占貂蝉?因为此人在其中搞鬼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和貂蝉亲吻戏,貂蝉被曹操用了吗,貂蝉曹操许褚

    脏唐乱汉在史书中叫了几百年,也不是没有原因,汉朝末年,群雄争霸,北方最大的实力就是曹操,曹操这人十分好色,无论是打败哪一个敌人,他的妻子妾室,一定会成为曹操的妃子,曹操打败袁绍,想要占据甄宓,结果被自己儿子捷足先登,和关羽抢女人,还抢了张绣的婶子,这些事情,都是曹操做出来的,但是曹操打败吕布后,却并

  • 刘邦有很多女人,而项羽却只有一个,英雄和枭雄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晚年谈项羽不过乌江,周老师讲项羽和刘邦,陈胜吴广和刘邦项羽

    好一个《美人吟》。的确,自古美女爱英雄,自古以来,美女很多,而要成为英雄却极难,从民意上来讲,说刘邦是英雄,并不为人所接受,但要说项羽是英雄,相比大家都是心悦诚服的。枭雄与英雄的爱情观会有怎样的区别呢?请看下文。汉末人常说:“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好像说的刘邦有秦始皇横扫六合的武功一样,从历

  • 三国真正的六大顶尖谋士,诸葛亮,司马懿,周瑜都不能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和诸葛亮周瑜,周瑜诸葛亮司马懿谁最厉害,司马懿遇上周瑜谁厉害

    第六名:法正。三国里刘备集团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他本是刘璋的部下,后来劝说刘璋投降刘备,转投刘备的麾下。刘备入主益州之后急需收拢人心,全靠法正出谋划策。汉中之战,乃是法正第一个献策力劝刘备进攻汉中,结果一举攻克汉中。并且献计声东击西,一举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助老将黄忠一战成名。法正去世后,刘备伤心不已

  • 郭嘉说“孙策必死于匹夫”是神预言?看看三国高手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一直担心自己如果全力和袁绍火并,无力防守许都,背后的孙策会趁机来偷袭自己。犹豫不决之间,郭嘉献计说,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没多久,孙策果然死于匹夫之手,曹操惊奇不已。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总结一下三国战斗力爆表的那些英雄的死因,不难发现,三国中几乎所

  • 袁绍一生都在打胜仗,为何最后输给曹操?只因他让给曹操一份大礼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袁绍与曹操什么关系,曹操和袁绍大战完整版,曹操投奔袁绍

    由于受《三国演义》电视剧的影响,大部分人对于袁绍的印象都停留在了官渡之战:少谋,无断,听不进忠言,一个失败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纵观袁绍的一生其实都在打胜仗,可唯独官渡大败于曹操,隔了两年病死了,就好像一个人打架,赢了99次,可却在第100次被人意外的打残了一样,结果前程尽毁。袁绍虽然顶着四世三公的

  • 秦始皇的佩剑都有什么?又有什么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鹿卢剑是是历史上历代秦王的佩剑,其意义深远,象征着王权。还有其他的名字:“背手剑”、“秦王剑”、“宇宙锋”。剑长四尺多,锋利无比。当年白起自杀用的便是这把“宇宙锋”。白起死后,又被送还给秦王。荆轲刺秦,当年斩断荆轲大腿的剑也是“宇宙锋”。此外,大臣匡洪跟随秦始皇征战多年,功绩卓越,秦始皇便把这把剑上

  • 曹操权力这么大,为什么最后没有称帝?不想还是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曹操不愿意称帝,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为何曹操不称帝

    据史料记载,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在称帝一事上,并没有曹操什么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后不久,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十个月后,他的儿子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从

  • 三国里面,他是比诸葛亮还聪明的人,活得最潇洒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谁比诸葛亮聪明,郭嘉聪明还是诸葛亮聪明,诸葛亮有多聪明

    当年长坂坡,赵云单枪匹马斩曹操大将小将共50余人。救下刘禅,很多人以为这家伙是个智障一般的人物。但是你仔细思考一下,并非如此。刘备绝对的老谋深算,看似简单可亲的人,情商智商都在线,要说他是历史上的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一点不为过。一个草根出身的皇氏之后,也能够侃侃而谈,编的像模像样,自己屡战屡败,却招

  • 秦始皇为何要把亲生母亲囚禁,她做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对母亲的态度,秦始皇母亲赵姬吻戏,秦始皇囚禁赵姬

    话说赵姬本是商人吕不韦的歌姬,当时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后改名为子楚)在赵国做人质,商人都有一颗精明的投资头脑,投资一位未来的君王获得的利益是巨大的,在一系列的谋划之后,吕不韦成功走到了异人身边。在一次宴席中,异人对赵姬一见钟情,两人走到了一起。赵姬生下一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而吕不韦则做了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