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长坂坡,赵云单枪匹马斩曹操大将小将共50余人。救下刘禅,很多人以为这家伙是个智障一般的人物。但是你仔细思考一下,并非如此。刘备绝对的老谋深算,看似简单可亲的人,情商智商都在线,要说他是历史上的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一点不为过。
一个草根出身的皇氏之后,也能够侃侃而谈,编的像模像样,自己屡战屡败,却招揽了一大群能征善战的骁勇之将。假仁假义依旧可以三分天下。白帝城托孤,点了诸葛亮:吾之子不可用,尔可取而代之。开什么玩笑,他这样做,当然知道诸葛亮就算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了。而作为刘备后人的刘禅,也并不简单,只是他们存在的世道和背景不一样。要说他是三国最大的受益人,我感觉无可厚非。
为啥这么说呢?首先,从生活上而言:作为皇帝而言,已经忍万人之上的至高存在,已经没有什么上升空间了,吃喝玩乐,轻轻松松的过着享受的一生,似乎是所有人的梦中生活。而他一开始就已经做到了,蜀国虽然不大,但是锦衣玉食和三宫六院已经足够他的生活。就算你再次征战沙场,统一了三国,最后不还是为了能够享受生活。所以,生活上的高人他做到了。其次从事业上来说:他个人虽然能力不强,但是好在有着诸葛亮辅佐。个人能力强并不一定是优点,各位其主的谋士,也不过是一枚强有力的棋子。诸葛亮就算能力再强,几十年尽力辅佐,恪尽职守,最后不也落得吐血而死?而蜀国内部明争暗斗,刘禅干脆做了甩手掌柜,大小适宜全部交给诸葛亮,自己吃喝玩乐,好不快活。要说他聪明在哪?就在于他选人方面,刘禅交权的人都还可以,直到蜀国灭亡,蜀国政权依旧没有造反的现象,在常年征战的时代,政权还是比较稳固的。
而他的事业,轻轻松松不费力,靠别人搞定了。自己还是享受。再次:要说他胆小也好,要说他有远见也罢。面对数倍于自己强大的魏国,自己区区90万人口的蜀国难以抗衡,早晚会被兼并,还费那个劲干嘛。没必要造成更大的伤亡。最终,诸葛亮匡扶汉室,鞠躬尽瘁,用尽心力延迟蜀汉灭亡,但最终依旧不能挽回大局。既然诸葛亮都做不到,刘禅又何德何能?还不如开开心心过完这辈子,乐不思蜀又如何?如果装傻可以免死,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这么选吧。试问历史上被废除的君主,有几个有刘禅这样的待遇?
最后:刘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利益最大化,也为自己的后代争取了一个美好的人生,此生也算无憾了。用大智若愚来形容刘禅,我感觉最合适不过了。一无是处,却拥有了完美的人生,在乎后人怎么说,还不如过好自己的一辈子。(仅观三国演义有感而发,纯属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