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人为何最害怕发配宁古塔,宁愿杀死妻女,然后自杀,也不愿去

清朝人为何最害怕发配宁古塔,宁愿杀死妻女,然后自杀,也不愿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56 更新时间:2024/4/7 8:42:28

中国古代的刑罚往往比较残忍,像车裂、腰斩、凌迟等,都是令人死不如死的刑罚,到了清朝已经文明了许多,死刑一般都是开刀问斩、一杯毒酒、三尺白绫,而那些罪行没有到死刑的犯人,很多人会被流放到边境苦寒之地,这是历朝历代的惯例。

以前的朝廷喜欢将犯人流放到东南、西南的一些不毛之地,而清朝时南方不少地方已经开发得很好了,于是清朝皇帝只得另外选一个地方,就是宁古塔,这才有了清宫戏中的那句“发配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这并非是电视剧杜撰。

宁古塔并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牡丹江下辖市宁安,宁安的满语就叫宁古塔,是清朝统治东北边疆的重镇,也是满洲人先祖的故乡,算是满人的关外龙兴之地,这里冰封雪地,寸草不生,豺狼横行,是一个真正的不毛之地,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就成了清廷流放犯人的接受地。

清廷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作为流放之地,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流放犯人就是为了让他们吃苦,必须受尽折磨,宁古塔环境恶劣,气候酷寒,一般人根本受不了,是流放之地的最佳选择;其二,这里作为满人先祖的龙兴之地,自然需要有人去建设,而这些犯人是免费的劳动力,死了也不可惜。

而清朝皇帝所说的“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是说犯人举家流放到宁古塔后,全部给镇守边疆的军人当奴隶。男的日夜耕作,女的则难免被披甲人侵占侮辱,而且她们生育的后代,生子代代为奴,生女世世为娼,基本是再无出头之日。所以,当时的官员和文人,听到“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后,往往选择杀死妻子儿女,然后自杀,来结束这悲惨的命运。

当然,也有坚强活下来的,比如抗清名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文人金圣叹家属,著名诗人吴兆骞,思想家吕留良家属等,这些人在躲过豺狼威胁,完成苦役之余,还传播了中原文化,使得这里的农业耕作、商业文化都得到了发展,留下不少历史文化。

发配宁古塔这样的事情几乎贯穿了整个清朝,直到清朝灭亡还有人被流放宁古塔,宁古塔承载了三百多年的历史,成为流人断魂的墓志和思归的梦乡,是很多清朝罪犯妻离子散、痛苦呻吟的见证之地,也是清朝人最害怕去的地方。

更多文章

  • 清朝“海圻号”环球航行,回来已时过境迁,竟然已经是民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海圻归来,海圻舰和吉野舰谁最强,海圻岛东南遗迹

    甲午战争后的清朝政府开始重视海军的发展,清政府开始大量采购军舰,其中以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的海天号和海圻号巡洋舰最为亮眼。清政府为海圻号巡洋舰举行了盛大的接风仪式,仪式过后,清政府将士程璧光率领300多名大清海军将士,从上海起航穿过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这是清朝海军第一次

  • 乾隆还给英国下圣旨,内容可真的是够大手笔,什么原因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巅峰时刻,也有没落的时候。唐朝是一个繁华的时代,国家相比较于其他它国家来说,几乎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相提并论的。清朝末年却是一个衰落的时代,谁都没有想到当初的盛世竟然回没落到这么一个地步。清朝之所以能够走到那么一个地步,当然和国家的管理者实施的国家政策也是分不开的。乾隆在当时

  • 曾国藩手握重兵,他为何不敢起兵造反?他根本没有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曾国藩会起兵自立吗,为什么曾国藩手握重兵却不称帝,曾国藩手握30万大军

    太平天国爆发后,曾国藩组建了湘军,这一时期的曾国藩达到了顶峰。在当时的曾国藩,他身兼数职,手握重权。同时曾国藩此时已经是权倾朝野的人物,他的门生遍布全国。更厉害的是,曾国藩在清朝的军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清朝的军队中,为数不多的总督中,有二分之一都来自于湘军,这些人都让曾国藩的门生。1864年7

  • 清朝最后的格格,活到2004年去世,临终前说了溥仪不敢说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溥仪去世前的奇怪现象,清朝皇帝溥仪死于哪一年,溥仪宣布大清灭亡后发生了什么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最为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这个朝代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在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朝代都留下了未解之谜,可是清朝的不解之谜是非常的少,因为很多疑问都可以从末代皇帝溥仪身上得知。末代皇帝溥仪活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不仅仅是溥仪,很多清朝的皇室都活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包括历史上最后

  • 清朝灭亡后,宫女都去哪了?为何没人愿意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就让大家不解了,能够成为宫女的女人,在样貌上肯定是不输给平常人的。而且她们长期在宫里,没有什么生活开销,所以肯定也有不少的积蓄,像这种有颜值又有积蓄的女人,在那时肯定应该最受欢迎,但事实并非如此。本来在古时候的皇宫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宫女的替换。这是为了保证年龄足够年轻,也能够拥有充足的活力来

  • 清朝军服上的“兵”和“勇”,都是朝廷正规军,一字之差有差异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严格的官员等级制度,从官府的颜色、图案,管帽的式样、官靴的款式等等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尤其到了大清朝以后,满族入关,更是让满人有了优越感,在官场当中,满族官员的职位总是略高一些的,看官服、官靴等都可以一目了然的分辨清楚。众所众知,在清朝时期,八旗子弟是高贵的身份象征,与印度“种

  • 清朝时平民没钱娶媳妇,就靠这个办法繁衍后代,真是有辱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两千多年时间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王朝,并且每一个王朝几乎都经历过巅峰,但最终都无一例外地走向腐败,走向灭亡,清朝也难逃这个真香定律。只不过清朝后期的衰弱是历史当中最为严重的,当时的整个朝廷都腐败不堪,甚至可以说是烂入骨髓。清朝立国之根本,靠的便是满族八旗兵横扫整个中原,可是到了清朝后期,八旗子弟们开

  • 一部清朝史料的发现,颠覆了康熙的形象,专家:真是个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有多尊崇康熙,康熙暴君,清朝康熙银锭照片

    康熙皇帝是我们非常熟知的一位皇帝,作为清朝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康熙的功绩是非常多的,从8岁登基之后,康熙就开始建功立业。康熙在历史上一直是很正面的存在,现如今的影视作品中,对康熙的形象依然如此。早些年间,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播出让人们对康熙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剧中康熙皇帝智斗鳌拜,同时平定三藩,重用

  • 清朝一僧人不喝酒不吃肉,被斩首的时候砍了七刀才毙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的奇人被斩首,清朝电视剧斩首,清朝著名的僧人

    古代的人被斩首肯定是受到了刑罚,如果斩首的时候这个人不死,恐怕没有人会信。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清朝时期,浙江吴兴县人朱翊清写了一本《埋忧集》,这本书中记载的全是奇人逸事。这本书都是根据真实事件进行记载的。书中记载了清朝的一位高僧,与朱翊是同乡。一位高僧被记载在古籍中是很正常的,可是能够记载在《埋忧集》

  • 清朝就能造机枪了?捷克式是无稽之谈,但造加特林机枪没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二战加特林机枪,清朝加特林,加特林机枪声音铃声

    清军早在鸦片战争前便大量使用火器作战,只是其技术性能不佳而已。在随后镇压太平天国战争中,清军中的湘军、淮军开始大量采购西式火器进行作战,战争还没有结束,敏锐意识到西式火器强大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便开始创建中国的近代兵器工业。自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洋务运动进入高潮,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