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灵帝缘何废史立牧?智圣诸葛亮曾给他差评,或暗藏东汉一个秘密!

汉灵帝缘何废史立牧?智圣诸葛亮曾给他差评,或暗藏东汉一个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88 更新时间:2024/1/22 6:21:09

蜀汉忠武侯诸葛亮正因《(前)出师表》而名垂千古,而汉灵帝刘宏恰因《(前)出师表》而遗臭万年。一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将“后汉倾颓”的原因归责于汉灵帝。特别是实施“废史立牧”,成为压垮汉王朝的第一根稻草。

刘焉提出“废史立牧”建议,在公在于压制刺史、太守等地方高官的权力,以稳固皇帝的权力;在私在于躲避外戚、宦官等朝延权力的争夺,以保全自己的身家。而汉灵帝采纳并实施“废史立牧”,意在巩固皇权,确保东汉家传天下,千秋万代。

汉灵帝之所以会接受太常刘焉的“废史立牧”建议,是因为当时东汉的的时局不容乐观,具体如下。

其一,社会现状。

汉灵帝时期,即建宁元年正月庚子(168年正月二十一日)至中平六年四月丙辰(189年四月二十一日),二十一年时间中,朝延中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出现宦官政治,陷入了宦官、士族以及外戚三方势力的内斗中;皇室里一贯耽于享乐,卖官鬻爵尤其盛行,出现交纳不起高额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地方上向来横征暴敛,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边境处屡屡外族入侵,地方无力抵抗,边疆日益危机严重。特别中平元年二月(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冲击地方政治体系,破坏地方治理秩序,危及东汉的统治地位。黄巾起义虽失败,但黄巾各部此伏彼起,东汉王朝似乎已经陷入了地方农民起义的包围之中。所以,东汉王朝内忧外患,上下离心,汉室大厦即将倾倒。

其二,设牧目的。

汉灵帝时期,甚至整个东汉末年,地方乱象层出不穷,与地方政府无能有莫大的关系:一方面,地方政府与豪强势力相互勾结,任由地方势力发展壮大;再一方面,东汉地方不驻军队,只设“郡兵”或“乡勇”,各郡之间互不相干,太守只在本郡内履职,刺史仅有监察权;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府成为割据势力,汉朝对地方权力采取了分权的方法:只设置郡县二级及在州一级设置刺史,从而导致东汉后期地方政府无法凝聚最大力量,发挥出国家机器的作用。

州牧,原意是在一州里替天子牧民,是地方最高的长官,集行政财政军权于一身的封疆大吏。因此,汉灵帝重置州牧的目的是让州牧能直接干预郡县事务,是皇权向地方的延伸,可以有效地整合地方力量,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从而安定东汉王朝。确保刘氏政权固若金汤。

其三,结果偏移。

汉灵帝重置州牧,旨在抑制刺史、太守的权力,加强州一级的地方权力,使地方能完成自我镇压,以便减弱朝廷的压力。然而,汉灵帝重置州牧后,不仅没将地方权力收至朝延,反在州牧手中集中更多更大的权力。在中枢政权乏力的东汉里,在权威日益下降的皇帝中,拥有地方军政大权的州牧,更加不受朝廷的控制,形成了新的割据力量。汉灵帝时期的第一个州牧,益州牧刘焉,就是一个极为鲜活的例子,刘焉一到益州,一手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收买人心;另一手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并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中断与中央朝廷的联络,使益州处于半独立的状态,不听宣也不听调,保州自守。

灵帝刘宏采纳太常刘焉的“废史立牧”的建议,重新设置州牧,以期能加强中央集权,能巩固汉室皇权,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反削弱中央权力,埋下了群雄割据的种子,变成加速东汉灭亡的催命符。

笔者按:汉灵帝接受刘焉“废史立牧”的建议,旨在通过加强对地方统治,以增强中央集权,保证东汉政权延续。可最终结果却背离汉灵帝的初衷,反变成加速东汉覆灭的一道催化剂。正所谓:天不遂人愿。

更多文章

  • 曹操最聪明的儿子曹冲,为何在13岁时突然病逝?或许和此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最小的儿子曹冲死亡真相,曹操的儿子曹冲是咋死的,历史上曹操的儿子曹冲怎么死的

    然而或许是天妒英才,公元196年出生的曹冲,却在公元208年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年仅十三岁,如果曹冲不早夭,或许三国的历史也会发生改变。《三国志》曾记载曹冲幼年的故事,他不但聪明,而且善良,当时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坏,按照道理管理仓库的官员是要被判以重刑的,吓得兢兢战战的他只能去自首,希望能够博得

  • 古代沿用千年的特色制度,被诸葛亮批没用,冯梦龙道出其中本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制度的本质,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封君封臣制度本质特征

    明代学者冯梦龙,著有一本处世奇书《智囊》,用一个个真实小故事,来启发读者的心智,历来被作为谋士的必备读物。在《智囊》“上智篇”中记载有一段话,说在三国时期有一些蜀国人,批评诸葛亮在赦令上非常吝啬,法令又很严厉。诸葛亮对此回应说,治理天下应该本着至德至公的原则,而不该随意施舍小恩小惠,汉朝的匡衡与吴汉

  • 枭雄曹操,竟也有愧疚终身的人,她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高希希版《新三国》曹操(陈建斌饰演)可就是这么一位雄主,对自己的结发之妻丁夫人却是束手无策。丁夫人可以说是唯一让曹操低声下气的女人,曹操在临终之前,都觉得自己对不起丁夫人,对丁夫人当年的离开表示惋惜。丁夫人曹操的嫡配丁夫人,出身良家,作风正派。婚后几年一直未育,为了保持曹家的香火,曹操就纳刘夫人为妾

  • 历史上汉朝与唐朝如此强大,为何还要用和亲这种手段来巩固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和唐朝谁最厉害,唐朝崇拜汉朝,汉朝和唐朝相距多少年

    在汉唐时期,西北的匈奴或者突厥人势力比较庞大,汉人政权并不是永远都能压制得住北边,所以不论是李世民还是汉武帝,都曾经有派公主下嫁给他们,用和亲来换取和平。因此很多人也无法接受,认为这可能是比较屈辱的一件事情,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和亲的另一个说法就是政治联姻。11与20位和亲是一种外交手段,由于关

  • 如何正确评价曹操,他的身上有哪些功劳,和令人不齿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历史书籍的记载,他在20岁的时候就已经进入朝廷当官,一步一步的让手里的权力增大,他也知道想要赢得周围人的认可必须要赏罚分明,甚至他还提出了很多不错的方针,那就是只要有才华,不看对方的出身,在他的这种倡导下,出现了不少的人才。不光如此,他在文学方面也有着自己的成就,还进行了写作风格的改革,自己也是

  • 古人喜欢狩猎,历朝历代形式不同,汉朝时期是这个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人的狩猎太直接,50个狩猎视频,密林狩猎

    说起古代狩猎活动,现代人最熟悉的莫过于清朝时期一年一度的“木兰秋狝”;它是康熙皇帝在平“三藩之乱”的过程中开创的杰作;主要目的是提醒后世子孙,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练好骑射武功,有资本维护自己的统治;可以看到,十七、十八世纪,国外早已枪炮横行,而清朝的军事演习还是骑马射箭,这些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就已经成为

  • 曹操逃跑经过华容道,诸葛亮也提前知晓,为何派关羽把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走华容道遇到关羽,曹操华容道遇关羽精彩片段,关羽在华容道不放曹操会怎么样

    其实曹操这些逃跑的线路,诸葛亮提前的就已经推测好了,于是他就在路途上派出了很多兵马,不断的对曹军进行追杀。当时到了华容道这个地方,曹营里面的人也就剩二百多个,有一些还是文职的官员,主要的武将也就是两个,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逃跑和不断的追杀,他们已经是非常的疲惫了。再看一下关羽率领的却是500人的精锐之师

  • 为关羽刮骨疗伤,想给曹操动开颅手术,真有这样一位神医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关羽墓前说话,孙权把关羽的头送给曹操,曹操看见关羽人头视频

    在5000年的中华历史当中,有很多的故事都表明我国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领先于全世界各国。因此我国才被称为天下之中心,谓之为中国,那么具体中国有哪些领域是比较领先的呢?除了四大发明之外,其实医疗领域同样是中国比较拿手的,那会西方还处于蛮荒时代,估计连医生都没有。史上第一神医的故事而中国历史上不仅出

  • 刘备杀了袁绍的兄弟,为何在刘被曹操追杀时,袁还会收留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打败袁绍完整视频,曹操袁绍偷新娘子,袁绍和曹操

    自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各地形成大大小小无数割据势力,曹操经过几年精心耕耘,更是势不可挡。建安五年,董承等人谋杀曹操计划泄露,同党全体被诛三族,只有刘备侥幸逃脱。刘备先后投奔了6个人,只有曹操没死,不过他却遭到了曹操的追杀,只因其叛变不仅挑战了曹操的底线,还侮辱了曹操的智商,于是曹操派遣部将前去

  • 作家梁纪委赴宝鸡市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博物馆采风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博物馆馆长,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原文,五丈原诸葛亮庙导游图

    2022年11月8日(下元节),作家梁纪委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博物馆采风学习,深切缅怀这位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博物馆同志予以热情接待,该馆负责宣传同志与梁纪委畅聊至深夜。众所周知,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