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比妲己还要放荡,还和自己哥哥有关系,为什么还会被后世爱戴?

比妲己还要放荡,还和自己哥哥有关系,为什么还会被后世爱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522 更新时间:2024/2/7 3:59:33

之后,两个人有一天偶遇,就互相探讨如何治理自己的领土。姜太公则是觉得应该任人唯贤。可是周公旦却对这样的想法不置可否,觉得应该是任人唯亲。姜太公就说周公旦这样的做法,会让鲁国及早地衰败下去。可是周公旦却说,虽然鲁国可能会衰败,但是齐国可能是会易主。

转瞬间,300多年之后,这两位上古的传说人物早已化作黄土。这时候齐国的君王是齐僖公,在他的治理下,齐国的实力强大,并且多次帮助其他国处理相互的争端,让此时的齐国有了一点霸主的样子。可是这并没有让齐僖公开心。

为什么让齐僖公忧愁呢?主要就是因为他的女儿。他有两个美丽动人的女儿,一开始他想把其中的大女儿嫁到郑国,许配给郑国的世子,两个人的家世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绝对是郎才女貌的一段佳缘,可是没成想,郑国的那位世子却不同意这门婚事。

这个大女儿就是我们后世叫做文姜的姑娘,而在《东周列国志》的记载中,把她描述的美丽动人,而在教育上更是博古通今,出口成章。毕竟这本书籍算是小说类的,不能作为正史看待,可是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之可能带有夸张成分,但总体肯定不会差到那里,文姜也是姜太公的第十二代孙。

但是文姜却和他一个大两岁的哥哥,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加上文姜妖艳动人,也不在乎礼仪,最终两个人发生了关系。

而文姜和她哥哥这个事情,也在《史记》《左传》等正史当中有记载,可见这件事情并不是虚传。所以齐僖公忧愁,毕竟自己的儿女发生这样的丑事,而且女儿还未出嫁,家丑不可外扬啊。现在郑国不要自己的女儿,他就想把女儿嫁到鲁国,让鲁国的国君娶了。齐僖公也是极为疼爱这个女儿,所以也不在乎礼仪,就亲自护送到鲁国。而要娶文姜的鲁国国君鲁桓公,也用了最高的规格来接待送亲队伍。

在娶了文姜后,鲁桓公夫妻两人的婚后生活相敬如宾,感情融洽。在鲁桓公六年,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就出生了。鲁桓公更是给这个儿子的出生的仪式照着太子的规格办,因为这个儿子和鲁桓公是同一天的生日,所以就取名为“同”。

虽然夫妻二人生活甜蜜,宛如一对神仙眷侣,可是噩梦却开始了。在鲁桓公执掌鲁国的第十八年,鲁桓公亲自去了齐国拜访,去见见文姜的哥哥,自己的大舅哥。此时文姜已经嫁到鲁国十五年了,但是一想起那位哥哥,她还是泛起了别样的心思,于是就要求一同前往。

有大臣劝谏鲁桓公不要带妻子一同前往,可是鲁桓公一意孤行。两人到达齐国后,也见到了文姜的哥哥,此时已经是齐国的国君了,也就是齐襄公。齐襄公的威严的装扮,让文姜更加的喜爱。

从此以后,兄妹二人天天饮酒作乐,竟然无视鲁桓公。此时的鲁桓公是多么的痛苦,贵为一位诸侯王,却成为了一个爱情的苦情汉。忍无可忍的鲁桓公,生气地说他和文姜的儿子太子同不是亲生的,是文姜和齐襄公的。

文姜看丈夫这么说,就害怕地告诉了哥哥齐襄公。听到此事的齐襄公大怒,于是就摆下鸿门宴,鲁桓公心里苦,几杯酒下肚就醉了。于是齐襄公就让彭生把鲁桓公放到马车上,然后在车上找机会刺杀他。

齐国先祖姜太公就说过,鲁国用人唯亲迟早让鲁国羸弱。不过,就算羸弱,毕竟是自己的一国之主,不明不白地死在齐国,也不能就此善罢甘休。最后齐襄公为了平息鲁国的怒火,就杀了彭生来给鲁国一个交代。

这干涉兄妹二人的鲁桓公不在了,两个人也就可以更加的肆无忌惮了。然后两人都在两国的边境处修建了行宫,更加方便两人的相处了。

在鲁桓公死后,一直到齐襄公也离世,相聚八年时间,而《春秋》中记载,在这期间,兄妹二人有多达五次的相会,那会儿交通不便,能一起跑到边境相会,确实很不容易。

文姜这么放浪形骸,前无古人,后可能会有来者。哪怕是以前的褒姒也只爱了周幽王一人而已,妲己一辈子也只有纣王。文姜兄妹二人,本来就是有违伦理,最后还不惜弑夫,前两位和她比起来,都可以称作圣人了。

但是,历史上,对于褒姒和妲己的评价,都恨不得用最恶毒的词汇,可是对文姜都是大肆赞扬。文姜这个名字就是后人对她的称呼,“文“”更是死后的谥号,而谥号更是对一个人最简洁的最终评价。在《谥法》中说:“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所以给她“文”的评价那是相当高了。

为什么那些记载历史的人会给文姜如此高的评价呢?因为鲁桓公死的时候,太子同还年幼,十二岁就继位成为鲁庄公。可是因为年幼,还无法亲政,文姜这个母亲就垂帘听政,帮助儿子治理国家。

在《春秋》中记载,文姜在鲁庄公十五年的时候,再次去往齐国。这时候齐国的国君已经是后来的春秋五霸齐桓公。文姜去往齐国,就是为了鲁国的长治久安考虑。此时,正是齐国开称霸之旅的第一年,足以看出文姜深谋远虑的眼光。

而且在下一年,文姜又去了莒国。虽然莒国是一个面积很小的诸侯国,可是他却是在齐鲁之间,和鲁国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文姜这么做,完全是在为儿子的江山安全打基础。

不仅在对外方面颇有建树,在帮助儿子治理内部,也是成绩斐然。虽然鲁国不强大,但是在这期间也没有什么大的隐患出现,更没有受到其他诸侯国的侵扰。

到了鲁庄公二十二年,已经50多岁的文姜离开人世。儿子也已经34岁了,正值壮年,可以很好的治理鲁国,文姜也可以安心的离开了。

而在《春秋》中,把文姜的去世写为“夫人姜氏薨”。而在我国古代的礼制上,只有那些诸侯包括他们的母亲或者夫人离世,才可以用“薨”。而之后那些诸侯王的正妻才可以称呼为“夫人”。这就可以看出来鲁国人是多么尊敬文姜,更是把文姜尊为国母。

不论文姜在私生活方面如何的不好,可是她的贡献都是无法磨灭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各种史料中,都对她有如此高的评价,也就仅仅在《烈女传》的类似文献中没有好的评价或记载。而古人对于国家有重大贡献的都会有很高的评价,而褒姒和妲己没有如此的评价,恰恰就是因为他们成了亡国之祸。

更多文章

  • 秦朝政治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在秦朝的政治上做了什么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统一之后秦始皇做了什么,秦朝统一后的三个政治制度,秦朝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的影响

    到今天对秦朝的评价仍然褒贬不一。有人说,秦始皇极其奢侈,从不爱惜自己的子民,秦朝制度弊大于利,导致后世的衰落。还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秦朝的建立是华夏文明的另一个源头。其实双方都有一些道理。秦朝爱自己的人民吗?似乎是不喜欢的,不仅在成为王朝之后,而且在当诸侯的时候也是这样。商鞅变法给秦国整体带来

  • 实行领主制的西方封建王朝,和秦始皇建立的封建王朝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封建领主制,西欧封建领主制的影响,西欧封建领主和骑士的区别与联系

    关于封建一词,出自《诗·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封建一词流传至今,延伸出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封邦建国,另一种是指君主专制集权下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但大学之前的学生时期学习的主要是我们国内的封建制度,这就导致了我们对于封建社会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一方面,今天我们

  • 关羽败走麦城后,为什么死活不肯投降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败走麦城的真正原因,关羽败走麦城完整版视频,关羽败走麦城100字

    面对曹孙两方势力的夹击,关羽直接从优势转为劣势,最终败走麦城,被吴军所擒。荆州之战爆发的突然,结束的也很突然,开始和结束都在一瞬间,快到刘备还没有来得及支援,还没有来得及部署兵力接应关羽,出乎刘备的意料,也出乎曹操的意料。刘备没想到的是,关羽会如此迅速落败,曹操没想到的是,孙权竟然敢擅杀关羽。孙权杀

  • 刘备一生犯下的两大败笔:轻信了一个小人,认错了一个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的一生有两个败笔,张松献图助刘备取西川,刘备白帝城托孤

    刘备出身平凡,尽管少有大志,但是却一生多舛,哪怕是年过四十依然没有实现他所渴望的成功,甚至于还在拖家带口地寄人篱下,所以他会在酒席上突然就泪下如雨,说“如今连年虚度,大腿上又一次长出了肥肉”,这是一个从小就立下大志,尽管一直努力却多次失败,但永不放弃的人。这样的人自然能够有很大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 汉有吕后唐有武则天,前任皆二世而亡,高度相似的真相太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吕后简历,武则天和吕后谁狠毒,武则天和吕后的下场

    中国历史上历经了数10个朝代,这些真正可以做到大一统的人都是佼佼者,因为历史往往崇尚时势造英雄一说,所以时运一词也经常被用起。不过开国主要是打天下,打天下顺利才能得天下,但得到天下之后,各朝的剧本就大不相同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吧。汉唐盛世尽管中国古代的封建

  • 奸雄曹操缘何至死不肯称帝?其实他给儿子曹丕安排了一步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临死时为何还要试探曹丕,曹丕不称帝知乎,曹操最后怎么杀的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正月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室丞相、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的魏王曹操,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去世了,时年66岁。这位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强人,就这么突然地离去了,天下因他而三分,但是三国的时代里却已经没有了他的身影。《三国志 武帝纪》: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曹操的意外离世,在魏国内部

  • 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其实一切早就有迹可循,曹操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当年为什么要杀华佗,曹操杀华佗的读后感,华佗真的是曹操杀的吗

    他所发明的“麻沸散”,将麻醉药的历史提升到了两千多年前。但是这位数一数二的大医生最后却惨遭曹操的猜忌,最后被下狱拷打而死,实在是一大憾事。医见百态《后汉书·华佗传》中对于华佗的行医有着比较详尽的记载,通过华佗本人的行医记录,可以看出三国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民间百态。比如陈登。陈登是三国时期

  • 河南安阳将为曹操修建博物馆,让人尴尬的是,馆内仅有3件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阳曹操墓全景,河南安阳曹操墓文物,安阳曹操墓文物遗址

    我们将时间回溯至2008年,2008年12月12日至2009年12月下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北12公里处这座曹魏大墓进行了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两座墓葬,编号为m1、m2,至2009年底权威文物专家的一致认定,西高穴村以北这座曹魏大墓就是魏武王曹操高陵。不过这两座墓由于经过多次

  • 蜀汉帝国暗藏一个神秘家族?曾力助诸葛亮北伐,刘备夫人是其族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死后诸葛亮活了多久,刘备家族,诸葛亮张飞刘备阵容

    说起刘备的夫人,多数人印象深刻的是才捷刚猛的孙夫人,再就是甘、麋二位夫人,而吴夫人虽然贵为蜀汉皇后、皇太后,其知名度和存在感似乎并不如刘备的前三位夫人。不仅如此,吴夫人的家族成员吴壹、吴班亦是身后殊荣但表现似乎也都不甚亮眼。吴氏家族虽非益州本土人士,但却与两任益州统治者皆为婚亲(笔者按:吴夫人曾先嫁

  • 曹操当年杀华佗真的是因为多疑吗?终于明白,曹操才是最睿智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当年为什么要杀华佗,曹操杀华佗的读后感,曹操错杀华佗完整版

    华佗当年的手术工具能出土就能明白是否用斧头开颅的,也许是演义中的作者写华佗治曹操时添加的场景和词句好描述,毕竟作者是写书,这场景只有曹操和华佗二人知道,其它人可以说是添油加醋的,但是,华佗一定是位仁心仁术医德医术高尚的圣人!此举是一大错,惋惜华佗,对曹操不再过多评价。王朝兴亡,制度不改,终是害苦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