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禹九鼎真的存在吗?如果不是神话,后来千钧九鼎怎么不见了?

夏禹九鼎真的存在吗?如果不是神话,后来千钧九鼎怎么不见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16 更新时间:2024/1/27 9:14:06

大禹在涂山大会,受到各方部落首领的一致好评,人们自愿为他贡献了许多当时很珍贵的青铜。大禹仿照轩辕黄帝,铸成九鼎,上面刻画各州风土人情,记载物产人口,是为夏禹九鼎。秦朝之前,夏、商、周三代无不将之视为“一统”象征,可秦之后再也不见踪影。那么这九尊千钧重鼎,不可能被偷盗的情况下,怎们会不翼而飞了呢?

现在有两种说法:夏禹九鼎根本就不存在;九鼎实际上是一尊大鼎,只是象征九州天下,所以命名为九鼎。这种说法听起来可信,可联系史料记载和当时的风俗人情,就可辨别真伪。

《史记.赵世家》记载:“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秦武王曾经前往周王室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举鼎。面对一尊代表雍州的龙文赤鼎,难以按耐激动地心情。秦武王决定要携此鼎归秦,可是在举鼎之时,力不能支,血崩而死。当时的说法是九鼎千钧之重,折合到斤是30000斤。秦汉时期,一斤折合250克左右,就是相当于现在15000市斤。当然这是夸大的说法,用九鼎的神秘增加周王室的权威,但九鼎重量绝对超过现在的一千市斤。

而且《史记.封禅书》有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为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就是说大禹铸造九鼎,也有祭祀各族鬼神的用途。这就完全否定了九鼎是一尊鼎的说法,当时各部族只是松散联盟。大禹不可能只铸造一鼎,忽视其他部族的感受。那么重到无法偷窃的九鼎,为什么在后世记载寥寥,更是不见踪影了呢?

一、问鼎太过频繁,周王室为了保存颜面,沉九鼎于泗水

这一说法,更多出自《史记》和班固所著的《汉书》。史记对于九鼎记载有两种:举鼎而死的秦武王弟弟,秦昭襄王记恨旧仇,抢九鼎回秦;周王室衰微,覆灭之日,九鼎突然消失了。第一种说法更加可信,第二种的神秘说法是太史公为《封禅书》增加神秘色彩的刻意之作。

班固对于两种说法,采取了中和的解释。说周王室经历楚庄王为代表的多次“问鼎”行动,沉九鼎于泗水。之后秦始皇即位后,派出过许多人打捞,但九鼎已经不见踪影了。既肯定《封禅书》中王权的神秘,又将九鼎和秦扯上了关系。

这种说法是相当不合理的,周武王灭商之后,曾向世人展示“九鼎”。之后周公建造都城洛邑,当时条件下,是花了大力气才把九鼎迁到洛邑的。而周显王时期,周王室只剩下洛邑为中心的弹丸之地了,不说有没有人力迁移九鼎。就算迁移,也不可能沉没到齐国境内的泗水,毕竟洛邑离黄河要近得多。

二、九鼎归秦,之后被溶解制作十二金人

九鼎作为当时天下九州的象征,秦昭襄王兵临洛邑,没有留下九鼎的理由。九鼎也不会因为周王室衰弱,自己消失不见。再加上先君秦武王举鼎而死,秦昭襄王正好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携带九鼎归秦。

那为什么秦代史料,对于九鼎几乎没有记载呢?这要联系九鼎的实际用途,夏禹、殷商的部族制度和周代分封制度,都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各地部族、封国有很大自主权。用人们信赖的“鬼神”约束是很好的方法,而九鼎就是最尊贵的祭祀用品,所以作为维系统治天下的象征,九鼎至关重要。

可始皇帝历时十年,横扫天下之后,采取的是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等举措,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要的是一个帝国,不是服从领导的“九州”。

《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廷宫中”。据说,秦始皇收集天下金属,铸造金人十二座,这就是秦帝国新的象征。郡县制下的各地,不再像“九鼎”一样独立记载人口物产,而是像金人一样拱卫大秦帝国。

三、项羽灭秦之后,焚毁阿房宫,九鼎也在熊熊大火中泯灭

这种说法是最没有依据的,现在项羽是否真的将阿房宫,整座焚毁都在考证。更不用说“九鼎”,这些当时分外珍稀的金属,会被随意摒弃了。

“九鼎”原貌已经无法考察,千钧之重多有夸大,但唐代武则天建立“武周”前,仿制过“九鼎”。每尊鼎重一千两百石,加上配套的所有制品,一共消耗铜金属五十多万斤。由此来看,九鼎除了九座大鼎,还有为数众多的祭祀配套用品。

如果项羽等人,见到“九鼎”这种几十万斤重的金属,不会轻易舍弃的。当时许多人武器相当简陋,如果溶解所有金属,可制作木柄长枪几万柄,断断没有轻易舍弃的道理。

综合起来看,“九鼎”不可能因周王室衰微,自己消失,最可能被秦昭襄王携带回国。秦始皇一统之后,舍弃分封制,行郡县制。“九鼎”的合法性已经不复存在,“十二金人”成为了高度中央集权的秦帝国象征。九鼎及其配套祭祀用品,重达几十万斤。在当时生产水平下,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青铜溶解工艺又很简单,“九鼎”自此泯灭于时代变迁。

由于秦代维持时间过于短暂,加上竹简记载、保存成本相当高。所以失去了象征“九州”意义的九鼎,鲜有记载。《史记》编撰时,年代过于久远,史料严重不足,所以太史公在《封禅书》中为其赋予了:周衰亡,九鼎失的神秘面纱。事实也是如此,伴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失去了象征意义的九鼎注定存在不久。

参考资料:

《史记.封禅书》、《左传》、《战国策》、《越绝书》、《汉书》

本文系头条号据实论史原创首发,欢迎关注,了解更多历史趣闻~

更多文章

  • 武王伐纣是正面对抗?专家公布武王卑劣的手段,却被孟子洗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王是怎么伐纣的,武王伐纣重点,武王伐纣是什么样的历史事件

    当时的商朝是中原的统治者,他的实力要比周国强很多,在后来的战争中,虽然周国一直战败,但却号令天下的诸侯一起攻打纣王,最后导致商王朝灭亡。在历史记载中,武王伐纣的时候并没有真刀真枪的和纣王干,而是选择了一些卑鄙的手段,堪称下三烂,而考古专家则指出了其中的真相。第一、偷袭和商王朝相比,周国的军队是远远不

  • 夏朝是否存在,千年来惹人争议,如今专家给出正确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夏朝存在了多少年,夏朝10大美女,孙卫东教授说夏朝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海内外华人都喜欢称自己为华夏儿女,因为我们中华文明绵延上下五千年的时间,对于这个称呼我们是自豪的,因为优秀的文明和深厚的文化。但是,夏朝是真的存在吗,史学家们对此众说纷纭。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夏朝是在历史上存在过的,但不知是以何种形态,比如是单纯以一个部落形式还是

  • 甲骨文中并没有“夏”这个字,难道夏朝真的不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甲骨文夏朝图片,甲骨文夏字怎么写,甲骨文记载了夏朝吗

    就好像在《墨子·明鬼下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那么在甲骨文中有没有关于夏朝的记载呢?其实最早有记录夏朝的文献主要是记录了关于大禹治水的事情。而商朝的甲骨文中,一直到目前我们都没有发现过“夏”字,也没有发现过“冬”字,只发现过春秋二字。根据《尚书-尧典》记载,唐尧时期就曾

  • 陕西挖出一青铜器,铭文内容颠覆历史,专家:我们误解纣王3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杀妲己。——《史记.殷本纪》《史记》用了绝大部分的篇幅,描绘了帝辛的各种不堪,并将帝辛个人问题,归纳为了殷商灭亡的主因。而对真正决定,殷商命运的牧野之战,只是简单地一笔带过了。那

  • 周朝存在800年,但后世王朝不超300年,难道分封制比郡县制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朝实际统治面积,周朝的统治基础,周朝的等级制

    那么,这是不是说明,分封制比郡县制更加先进呢?如果不是,那么究竟哪个制度更先进呢?分封制的幸存者偏差事实上,单就东亚历史而言,分封制的王朝和国家都绝不仅仅只有西周一例而已。春秋时期的主要诸侯国家也是明显的分封制国家,比如晋国、齐国都不例外;西楚霸王项羽成为天下共主之后,不也是采取的分封制吗?甚至连手

  • 他开创了宫女穿开裆裤的先河,发扬了纣王的酒池肉林,不是末代帝王,却胜似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宫女必须穿开裆裤是源于汉朝的汉灵帝。汉汉灵帝确实是个极度追求淫欲的皇帝。灵帝继位之后立宋氏为皇后。宋皇后是扶风平陵人,因为她性情平和,缺乏女人味而得不到灵帝的好感。皇后不能得到灵帝的欢心,他就把眼光放到宫里别的女人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女人的兴趣也就随之增加,“淫乱”的本性渐渐暴露出来。他命

  • 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到底存在过吗?不接受反驳的史诗解读(中2)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夏朝,我国夏朝历史被认可了吗,夏朝真的存在于历史上吗

    言毕,读者朋友说他曾专门研究过夏朝历史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并且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文史君有幸拜读。他对夏朝文化研究之深,令人敬佩。今天,借文史君之手将其发布出来,以供大家赏阅。今天的壶口瀑布在延安市。可是唐朝的瀑布在渭南市,那么四千年前的瀑布又在哪里呢?肯定更在下游。这话的意思是古代的黄河中游地区,黄

  • 夏朝前后还有一个神秘王朝?可惜专家也不能给出确切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朝历史上的神秘王朝,历史上的夏朝存在吗,中国历史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

    对于古代各朝代的研究基本上就是靠流传后世的文字记载以及一些实物,朝代越是久远,这些东西就越是稀少、模糊,一直往前推,索性就没有了,尤其是文字,在那遥远的年代,文字还未成型,单靠那少得可怜的一点实物又难窥其全貌。今天要说的这个朝代比前面说的情形还要复杂,因为它连像样一点的实物也没有。有人会说这不太可能

  • 女娲为何不直接惩罚纣王,原来他还有这样一层身份,女娲惹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纣王和女娲是什么关系,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纣王题诗亵渎女娲原文

    事情是这样的,因为商朝国运衰微,文武百官建议纣王去拜一拜人类的创造者-女娲娘娘,纣王架不过一群人的劝说,只好答应去试一试。到了庙里,他环顾四周,被出水芙蓉般美艳的女蜗给迷住了,便当众做淫诗一首,当着文物百官的面。大声的朗读出来,女娲当然是有感应的,她看到纣王对自己如此不敬,当时便发怒,并下定决定要让

  • 周公东征历时三年,平定三监之乱,为西周巩固奠定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周初年周公制定了什么制度,周公东征小说,中国历史故事连环画周公东征

    战争背景牧野之战周灭商后,为了统治商朝的遗民,周武王把商王朝直接控制的领地分为四个区:原殷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为豳,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又名禄父)掌管。同时将朝歌以东地区(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为卫,封给武王的弟弟管叔姬鲜掌管;朝歌以西地区(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为鄘,封给武王的弟弟蔡叔姬度掌管;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