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和狄仁杰到底是什么关系?君臣之情只是表象,4个字说明一切

武则天和狄仁杰到底是什么关系?君臣之情只是表象,4个字说明一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555 更新时间:2024/1/29 22:59:21

自古以来,君臣关系都极为多变,妥善地处理好了君臣关系便能加官进爵,处理不了就有可能招来杀生之祸甚至是株连九族,古人常言伴君如伴虎,往往很多时候并非一句空话,古时臣子被君所杀之人不在少数,则天大圣武则天,虽是一介女流之辈,但她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其手段才略可见非凡一般,能够辅佐这样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皇帝,翻阅典籍来看,也只有寥寥几人而已,除了武则天的心腹上官婉儿之外,还有一个她及其器重的朝中重臣,这个人就是一代明相狄仁杰

狄仁杰的智慧从来都是出类拔萃的,正是有了这样的明君和贤臣,才造就了神龙时代的繁华与后来的开元盛世,武则天和狄仁杰两人都是老乡,狄仁杰出身在如今的山西太原,武则天则出身在山西文水,在武则天刚刚称帝登基的那段时间里,身边虽然有众多的文武百官,但是可用之人和可信之人并无多少,她虽然登上了这梦寐以求的皇位,但身居高位的武则天却并没有感到多快乐,反倒是愈发的孤独和落寞起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这么一个人走进了她的视野,狄仁杰在前朝任职大理寺丞时,处理了一件当时涉及上万人的案件,在处理这个案件的时候,他秉公执法的将这起案件解决掉,这件牵扯上万人的案件,别说放在古代了,就算是在现代也是极为棘手的,但狄仁杰却能一丝不苟的将这起案件破获,而且做到没有一个冤枉之人。

我们尚且可以看得出他明察秋毫的聪慧,也正是因为他的公正廉明,才使得狄仁杰在后面的仕途上步步高升。而在此案件之后,狄仁杰一时名声大噪,深受百姓们的爱戴。

公元前690年武则天称帝,很久之前就关注到狄仁杰的武则天,先后提升了狄仁杰的官职,从洛州司马升任地官侍郎,从地方侍郎官拜当朝宰相,可以看出对狄仁杰的重视和认可。之后发生了一件事,让狄仁杰留下了忠臣义士之名,而且还有了再造唐室之功而名垂千史,并且让武则天更加重视于他。

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实行酷吏政治,让很多在朝的王公大臣都百般惧怕,从未有人敢对其有反对之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武则天登基到执政,没有一个人敢对武则天说真话,一代女皇想必落寞就是因为此吧。可在这些人中总有一个不随波逐流的人。

公元698年,武则天想要千代地稳固自己的江山,于是想要把江山留给武家后人,当时朝堂之中的文武百官大多数都是极为惧怕武则天的,除了当朝的李氏宗亲之外,只有以狄仁杰为首的大臣敢直言进谏冒死劝谏武则天,而在武则天直言劝谏武则天之前,狄仁杰因为受到政治仇敌的陷害,被人弹劾被贬官职。

倘若换别人,为了自己的仕途绝不会站出来,就算不为自己的仕途着想,也会为自己的性命想,当时劝谏武则天的人不在少数,而那些劝谏武则天的大臣和李氏宗亲大都被武则天下令铲除,虽然之前遭人诬陷被贬官职,但此时的狄仁杰又直言不讳,不畏皇权的站了出来,我们

不得不佩服狄仁杰的勇气和护卫唐朝宗室的忠心

。最终在他从容地劝说下,让武则天放弃了立武家人为后的想法。

狄仁杰这一做法不仅让李家保住了江山,而且还为日后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在这件力劝太子风波之后,武则天对于狄仁杰敢于直言进谏的勇气更是愈加的认同和赏识,这种喜欢和认同并非是男女之间的认同和喜欢,而是一个帝王对于臣子的欣赏。

武则天和狄仁杰不仅是老乡还是同岁,两个同龄人交流还是会有更多话题,武则天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她能够把所想的所说的只有狄仁杰一人,而狄仁杰也能够一言便知其意,而武则天也是想要维持君臣礼仪的同时还可以推心置腹,想要倾诉衷肠却又害怕受人把柄,久而久之对于这样的君臣感情,武则天可以说是又喜欢又忌惮,这种矛盾的心理直到狄仁杰去世之后才表现出来,

一句“朝堂空矣”在文武百官面前道出,足以看出她心中的落寞和心酸,亦可看出武则天对狄仁杰的感情。

而武则天和狄仁杰的感情真的只有君臣那么简单吗,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并非只有君臣那么简单,他们之间的关系多种,既是君臣又是朋友,后世常言武则天和狄仁杰有暧昧关系。

在登上皇位的武则天虽然贵为女帝,却连一个同她讲真心话的都没有,而狄仁杰的存在使得这种情况逐渐不同,武则天对于狄仁杰的感情也仅仅是互诉衷肠而已,再者就是君臣之间的感情而已,而在狄仁杰的角度来看,武则天对狄仁杰有知遇之恩,虽是有些许过错却是知人善用。

虽然严刑酷吏但也是为了整治那些贪官腐败,他们两人之间是君圣臣贤的感情,亦是惺惺相惜的知己之情,更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同乡之情,这两人也正因为有了种种的感情叠加,所以导致后世之人的妄加揣测和流言蜚语。而后世之人除了揣测二人之间的关系外,还会评价到底是武则天成就了狄仁杰,还是狄仁杰辅佐武则天,成就了大唐盛世,其实

不如说两个人是相辅相成,成就了巍巍大唐,

所以说,对于武则天和狄仁杰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这4个字,足以说明一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京发掘太监墓,提到神秘国家,郑和船队或早于哥伦布到达美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郑和的墓在印度,郑和墓发现了吗,郑和时代的墓在哪里

    祖堂山的太监古墓其实就是洪保墓。洪保除了是太监的身份外,还是明代的航海家兼外交家。有人说,同时拥有这两个身份的不是郑和吗?的确如此。事实上,洪保和郑和都是伟大的航海家,两个人的人生轨迹颇为相似。他们都是云南人,都是从小进入皇宫,都因为建立军功而被皇帝授予官职。而在航海事业上,洪保就是郑和的助手,在下

  • 北宋宰相找了两个暖脚丫鬟,其中一个因紧张尿床,后来竟成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元符年间,哲宗挑选女子分赐诸王,韦氏也在武官李从约的推荐下进入了端王赵佶府中。宋哲宗病逝后,端王赵佶继位,是为宋徽宗。当时在端王府时,韦氏与另一名侍女乔氏义结金兰,相约日后若有一人富贵,一定不能忘记对方。乔氏后来受宠,被封为贵妃,而她也遵守之前的承诺,向宋徽宗推荐了韦氏。不久之后,韦氏也被临幸,并在

  • 抄和珅家时什么也没搜到,嘉庆知道后只说2字,便挖出数亿两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但就在乾隆死后,嘉庆马上就下令抄了和珅的家,可是士兵们在抄了很久之后却空手而归,嘉庆知道后说出2个字,最后果然发现和珅几亿两的家产。▲太上皇驾崩后,嘉庆马上下令抄了和珅的家。(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和珅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著名官员,曾担任过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务,非常受乾隆赏识。嘉庆四年(1

  • 张献忠战死之后,他的部下和四个义子,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张献忠在四川凤凰坡战死之后,他的四个义子,去向如何?都是什么结局呢?张献忠死前,曾明确对部下及四个义子说过,我死之后,你们应该归顺明朝,不要降清,千万不要做不义的事。有史料记载,张献忠的原话为:明朝三百年正统,天意必不绝亡,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李定国等人坚决主张联合南明政权,一起抗清,然而,义

  • 吃生鱼片起源于日本?福建一个“千年古县”,在宋朝时便达到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的印象当中,宁化县人民有着勤劳、吃苦的品性,作为福建省最大的烟草种植基地,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以种植烟草为主业,种烟的周期从冬季的播种到夏季的烤烟,周期较长、期间还要除草、浇水等等工序,每个工序都是艰苦的一个过程。俗话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烟草人民大部分还是要靠天吃饭,遇上恶劣的天气以及

  • 皇太极突然改国号,改了一个无迹可寻的“清”,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官员至于元明清,已经不按上面的规则定国号了,元朝则是《易经》“大哉乾元”取了一个全新的国号大元,明朝有明教的说法,也有日月的意思,至于清朝,“清”这个国号则来源不明,众说纷纭,毕竟皇太极之前已经有国号“后金”了,突然改国号,还改了一个无迹可寻的“清”,那么这个“清”到底有和含义?努尔哈赤建立的国

  • 朱元璋请回答:乞丐为什么能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乞丐为什么能当皇帝?朱元璋从乞丐和尚一跃而为明朝开国皇帝,自称帝之日起,他就必须好好回答这道论述题。他一开始想找个名人联个宗,谎称自己是朱熹的后代。可是这个谎也太经不起推敲了,不但不能给自己增光,反而会暴露自己的心虚。为这个问题苦恼许久之后,朱元璋突然脑筋急转:自己的出身利用好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 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华夏大地上到底出现了多少部分派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我国同日本打了十四年的战争。当时我们国家有多少军队?为什么这场战争这么困难,据统计,在战争中期,我军、海、空军合二为一,总人数超过200万人,但当时派系太多,中央军队只有40多万人。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中央军队。北伐和中原战争后,中国军阀虽然很少能威胁到中央的权威,但仍有一大批独立的军队。

  • 湖州宋韵文化日历 | 3月17日:南宋龙泉窑青釉瓜棱壁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二 〇 二 三 癸 卯 年3月17日农历二月廿六 星期五 ▲ 南宋龙泉窑青釉瓜棱壁瓶出土于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银子桥村凡石桥宋元聚落遗址。收藏单位: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日历版权归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所有。

  • 乾隆在路边吃西瓜,边吃边夸赞瓜农,刚走出400米却下令: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帝王,在封建社会,地位是最为尊崇的的,同时帝王的心意是不允许他人任意揣测的,俗话说,帝王的心是最难猜策的,还有一句话就是君子一怒浮尸百万,说起来帝王我们最常听说的就是乾隆了,因为很多电视节目和影视作品都喜欢从乾隆入手,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不过前段时间十分热播的一个剧《延禧攻略》也是讲他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