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降将吴三桂差点把康熙打得要亡国,为何后来一败涂地?

明朝降将吴三桂差点把康熙打得要亡国,为何后来一败涂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121 更新时间:2024/1/17 2:58:30

成为清朝的藩王后却又背叛清朝发动了三藩之乱,整个叛乱席卷大半个清朝,持续8年之久,最后以失败告终。吴三桂这一系列反复无常的举动,让后世一些认为他“不忠”,更有一些人把“汉奸”的名声安在了他的头上。

吴三桂的最后失败主要归咎于他做了三件事情

其一,“一怒为红颜”,选择投靠清军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之上。当这个噩耗传到吴三桂这里时,他当时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当时他面临着三个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可以左右当时混乱的局势。

第一个选择是继续打着大明王朝的旗号同大顺以及大清等势力进行斗争,与后来的南明势力遥相呼应。

第二个选择是归顺如日冲天的大顺政权,辅助李自成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第三个选择是投入清军的怀抱,并引清军入关,成为清朝入关的功臣。

当时李自成拿下北京城后,明朝有很多大臣都选择归顺了大顺政权,李自成对于镇守边关的大将吴三桂还是很看重的,他一边派出明朝归顺的大臣去劝说吴三桂前来投靠,一边把吴三桂写家老小扣做人质,一门心思要吴三桂前来相助。

吴三桂在通过与李自成派来的人商谈过后,已经决定归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随后他率领部队前往北京的路上赶,但走到半路的时候,吴三桂收到了一个坏消息,从北京逃出来的人告诉他,他的父亲被李自成爱将刘宗敏严刑拷打,爱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给霸占了。

听到这个让他火冒三丈的消息后,吴三桂是久久不能平复心中的怒气。李自成答应要好好保护他家人的承诺竟成了水中花、镜中月。于是吴三桂觉得改变主意,联合清军攻打李自成,这就有了——“一怒为红颜”的典故。

其二,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目的是为了打击李自成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联合清军攻打李自成。在清军入关前,吴三桂与清军达成协议,事成之后,黄河以北地区划给清军。但清军入关后,局势并不是吴三桂可掌控的了。

清军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多尔衮把年幼的清朝顺治皇帝带到了北京并扎下了根,后来多尔衮并没有遵守当初的承诺,而是让吴三桂彻底的变为了清廷中的一员,还把他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

镇守云南的吴三桂拥兵自重,他在暗地里偷偷的训练了十万精兵,以图他日能反清复明。但康熙帝比他的手段更加狠辣,一系列的削藩政策,让吴三桂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准备。被逼无奈的他,只能联合耿精忠尚可喜两个藩王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

其三,杀掉了不该杀的人

吴三桂在投降清军后,为了邀功也可以说是明志,他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把南明永历皇帝给杀了。按照现在我们的看法来说,他为了荣华富贵,而用南明皇帝的人头向清廷邀功。

但他的这一举动彻底的堵死了他和明朝忠臣之间的某些联系,同样这个举动也让清廷对他又增加了一些防范之心,因为他对旧主心狠手辣,他日也会对清朝如此。果不其然,吴三桂反反复复的态度让他投降清廷后又反出了清朝。

吴三桂在扯起“反清复明”的大旗时,已注定了他最终的结局

公元1673年11月,吴三桂在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后,提出了“兴明讨虏”的口号,正式起兵反清,并自任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虽然吴三桂起兵造反后,前期形式非常的好,但到了后期就乏力了,其原因主要是在吴三桂起兵造反之处,其他藩镇也纷纷效仿,形成了人多势众的局面。

吴三桂在前期由自己统帅的10万精兵强将,发展到后来的40万军队,虽然名义上来说他的军队又扩大了,但是管理上就困难起来了,这些军队前来依附他,主要是觉得有油水可捞,有利可图,到了后期清廷也看出了这一点,通过离间和招抚等手段,让这些投靠吴三桂的军队顿时成了他的定时炸弹。

最为重要的一点,吴三桂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去发动叛乱的,在一个杀死明朝皇帝之人的嘴里提出这样一个口号,是无法让人信服的。也就是说吴三桂的部队是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他们都不知道为谁而战,军心不稳迟早要完蛋。

结语:吴三桂在历史性的时刻,没能忍气吞声,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最后只能让胜利的成果拱手让人,还成为一个两头不讨好之人,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真是可悲可叹!

更多文章

  • 雍正在位十三年,暴毙身亡,乾隆一道圣旨疑似揭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历朝历代的皇帝去世,死因大都会被记载于档案中,后由史官编纂,例如努尔哈赤死于“毒疽”,行军过程中拯救不及时;皇太极脑溢血,一样在军旅中暴毙;康熙积劳成疾,偶尔咯血。但是《清世宗实录》中仅写了胤禛去世时间,却没有生的什么病。其次,雍正之死非常“急”:十三年八月二十日身体感觉不舒服,但是坚持处理政

  • 雍正不想搭理妃子都会用一个理由,皇后都不例外,你们看明白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后宫中那些女人总是会用很多种理由找雍正,想要雍正陪她们。比如说齐妃,但是她不会察言观色,雍正是不想跟她待在一起的,所以雍正就想走,齐飞就问雍正去哪里,他说去批奏折。雍正不想搭理妃子都会用一个理由,皇后都不例外,不想搭理她的时候就说去批奏折,你们看明白了吗。其实他对很多的妃子都是这样的,因为这些女人

  • 明朝第二任皇帝的朱允炆,最终的结果却是下落不明,让人非常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按理说身为一个皇帝,最终的结果在历史当中都会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朱允炆却拥有着这样的结局,也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不过在了解到了他所经历的事情,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他会下落不明了,因为他在继位以后,虽然说也得到了很多的权利,身边也有很多的人支持,但他却急于的想要让自己的权利巩固,所以相继的废除了很多的藩王

  • 叶澜依伺候皇上为啥要拿项链?雍正知道真相得斩了她,这招太狠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甄嬛传》是2012年播出的一部电视剧,虽然距离开播时间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这部电视剧的热度却始终不减,其中的很多人物以及故事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围绕在雍正皇帝身边的嫔妃们,为了争宠使出了各种手段,甚至不惜去残害别人,甄嬛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之下渐渐成长改变,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变成了一个善于谋

  • 雍正王朝:为什么十三阿哥的朝服和其他阿哥的样式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简单来说,作为皇子,除了及特殊情况外,只有可能被封为四个爵位从低到高依次是固山贝子,多罗贝勒,多罗郡王,和硕亲王,也就是皇子最低也得是固山贝子。再说一下不同爵位,朝服应该如何区分。首先是“补子”有严格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亲王,郡王可以穿龙袍,而贝勒和贝子只能穿蟒袍。亲王补服,绣五爪金龙四团,前胸后背

  • 雍正王朝:雍正上台以后,除了老十以外,为何只有老十三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到底有几个善终了呢?我们下面将一一探讨!九子夺嫡胜出者:皇四子胤禛,年号雍正清朝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争夺帝位就是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了。那就是太子党、四爷党以及八爷党。三股势力明争暗斗,不可谓不激烈!最后以隆科多宣布康熙遗旨,皇四子胤禛继位而落下帷幕!虽然其他皇子多有怀疑或者不服。但大局已定,再闹腾也

  • 雍正王朝:邬思道退隐要八千两银子,历史上真的有人像他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继位后,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在背地里秘密杀人,邬思道曾给十三爷说,让他坚决辞掉铁帽子王的赏赐,告诉他原来在雍王府秘密替胤禛办事的人都被处决了,这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邬思道早就看透这一点,如果不走,可能他就是下一个年羹尧。邬思道最后为什么能够功成身退,以得善终呢?除了给雍正说出自己的“三不用”

  • 与康熙、乾隆相比,为什么雍正在位时间那么短,只有13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是雍正继位时已是中年,年逾四十(而康熙继位时仅8岁,乾隆也只有25岁);二是雍正过于勤奋,结果把自己的累垮了。雍正继位晚就不多说了,但其终年58岁,在当时虽然不算早逝,但以其帝王的生活待遇及与其父其子的寿考相比,就未免寿短了些。二,雍正帝过于勤政,清皇帝勤政,以雍正帝更甚,毕竟他那个时候设立了军机

  • 雍正赏乾隆一块肉,乾隆想都没想就吃了,不久后就被立为皇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在位期间,一共有97个皇孙,这样庞大的数量也很难让康熙每个都注意到,但是乾隆却在这么多皇孙里脱颖而出,这是为何呢?在乾隆12岁的时候,是第一次见到他的皇帝爷爷康熙,大部分孙子见到康熙都十分慌张,只有乾隆不紧张,并且举止十分得体,行礼如仪,这让康熙对他印象也是十分好,觉得他很有大家风范,于是康熙在

  • 雍正王朝:为什么没有索俄图、明珠这2个人物?其实很正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时间入手。时间线索《雍正王朝》的主要剧情是从雍正夺嫡登基之后开始描写,发生在康熙晚期。在历史上,索额图早已于康熙四十二年被处死。而明珠也早已经失势,在康熙四十七年病故,他们二人世算是康熙朝中前期的重臣。忠于原著在二月河的原著中故事设定在康熙四十六年春天,地点在扬州,第一个登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