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穆公——比秦始皇更厉害的秦国君主

秦穆公——比秦始皇更厉害的秦国君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88 更新时间:2024/1/19 12:21:28

毕竟秦始皇的种种事迹为历史留下了五彩斑斓的一笔,反而秦穆公在历史上所留下的内容多多少少显得有一些苍白。

[var1]

对于秦穆公,大家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秦穆公和宋襄公一样妇人之仁,之所以能够成就春秋时期的一番伟业,只是秦穆公运气好了罢了。

毕竟当时秦穆公既没有好时机也没有好位置,但是好在秦穆公爱惜人才,对内倡导教化,对外开拓土地,称霸西戎,

为秦国未来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可以说秦穆公是比秦始皇还要厉害的秦国君主。

说到这里,大家的内心一定会不禁反问道,秦穆公为何能够和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相提并论呢?难道他真的比秦始皇很厉害呢?

秦始皇和秦穆公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呢?

[var1]

秦穆公

秦穆公,他的身份充满了多样性,他是秦德公少子,他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典型代表,他更是秦国的第九位国君。

那是在秦穆公元前659年的时候,秦穆公正式继位,成为秦国国君。

秦穆公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充满了坎坷与艰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完成了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称霸春秋,为后来秦孝公收复重要失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实,对于秦穆公称霸天下与秦始皇称霸天下并不是一个概念,秦始皇可谓是收复六国,称霸天下,而秦穆公则是成功收复了西戎,消灭了晋国,成为一方的霸主罢了。

因此,秦始皇与秦穆公称霸天下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区域大小的限制。

虽说秦穆公成为一方霸主看似容易。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为了能够称霸天下他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var1]

为了称霸天下他首先确定了收复的国家,在经过再三地考虑之后,秦穆公便决定攻小国西戎,毕竟这个国家的实力在当时并不是非常强大,收复起来并不是非常困难,能够在保存一定实力的情况,就将其收复。

当然除了西戎不够强大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秦穆公一开始想要收复的国家并不是西戎,而是晋国,

但是无可奈何地是他们双方之间的差距过大,要知道当时的秦国只是西部边陲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就连当时实力微弱的周国都不将其放在眼里,在这种情况下,有心无力的秦穆公从长远出发,决定先攻打西戎。

当然在攻打西戎的同时,对于收复晋国的行动与计划始终没有松懈,秦穆公凭借着自身远见的目光为后续收复晋国做出了铺垫。

在秦穆公的心中他非常清楚秦国的位置,为了保全实力他便选择收敛锋芒,与晋国合作

甚至为了表达诚意特地向晋献公求亲,娶了他的女儿,在有了这层关系的加持之后,秦国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力量也得到了强化,甚至在晋献公离开人世之后,对晋国的王位继承之事都所有插手,为后续侵占晋国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var1]

而在完成对西戎的收复之后,秦穆公所要收复的第二个地区便就是晋国,对于这个国家的收复与之前的西戎相比较而言,

就没有那么轻松容易,即便在前期秦穆公做出了很多准备工作,但是他在收复的过程中历经三次失败,每一次失败都会让秦国的军队深受打击,损失不少的兵马粮草。

虽说多次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好在秦穆公此人非常惜才,对于贤能之人更是非常器重,在这种以真心换真心的情况下,秦穆公收获了不少有才之人,其中孟明视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而此人在消灭晋国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为秦穆公成功收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时,秦穆公将败于晋国的所有责任都归咎于自己的身上,只是为了不让身边的孟明视有心结,而孟明视也被秦穆公的这种行为深深的打动,

于是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帮助秦穆公顺利收复晋国。

于是,孟明视便开始了苦心钻研部署之道,在君臣的默契配合之下,秦国顺利收复了晋国,就这样,在通过不断地努力之后,秦穆公称霸的时代正式开

[var1]

除此之外,秦穆公的身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闪光点,那就是知错能改。

对于每个一人而言,没有人是完美的,能够一直不犯错,但是只能够及时改正,承认错误,那便是值得让人去赞扬的。

当时的秦穆公野心勃勃,一心想要问鼎中原,但是奈何半路总是会杀出个程咬金这个程咬金便是晋文公,他总是会想法设法的拦住秦穆公向东前进的道路,因此,问鼎中原一事始终一拖再拖。

直到晋文公离开人世,秦穆公不顾身边贤能之人的劝谏,便火急火燎的派出大军向东面的函谷关进发,虽说当时晋国的国君离开人世,但是国家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因此,这一次向东进发让秦穆公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一次的代价对于秦穆公而言也许是终身难忘的,所有的士兵几乎全部命丧黄泉。在当时的制度规定中,一般战败,尤其是在这种近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主帅如果回国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会被杀。

[var1]

但秦国的主帅并没有选择逃跑,反而选择回到秦国,而爱惜人才的秦穆公也没有选择惩罚他们,反而将所有的过错都归结在自己的身上,亲自穿着素服外出到郊区迎接。

虽说这一次的战况不容乐观,但是秦穆公知错就改,及时反思,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为下一次的攻打做足了准备。

除此之外,秦穆公在位期间,可谓是广纳贤士,大胆任用他国的人才,对他们给予信任,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为先河,对秦国的发展和古代西部民族的融合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区别明显,联系密切

不可否认,秦穆公的身上的确有很多闪光点。

但是他又有什么样的能力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甚至他的能力比秦始皇更胜一筹呢?

他们二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与区别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秦始皇与秦穆公之间的联系,从秦始皇和秦穆公的称谓上来看,他们二人都是秦国的一代君主。

[var1]

从他们的性格来看,虽说略有不同,但是他们二人却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点,那就是同有一颗称霸之心,虽说称霸的区域不同,但是他们的这种精神与抱负却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秦始皇和秦穆公之间还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后代非常懦弱,秦穆公的儿子秦康工毫无抱负,整日沉迷于玩乐之中无法自拔。

尤其是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昏君,他的存在成为了秦国灭亡的直接原因。

虽说秦穆公与秦始皇之间的联系颇多,但是他们之间也有很多不同点,正是这样的不同点,让秦始皇与秦穆公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先,秦穆公与秦始皇虽说都身为秦国的一代君主,但是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秦穆公是公,而是秦始皇则是皇。

[var1]

两人的名称之所以会出现变化,其原因非常简单,在秦穆公时期,秦国的实力微弱,地位与其他几个国家而言比较低下,

随时都有被其他大国吞并侵占的危险,因此这对于当时心怀抱负的秦穆公而言可谓是寸步难行。

反观秦始皇时期的历史背景,当时的秦国在历经秦穆公的不断努力,秦孝公的变法革新以及代代君王的付出与铺垫之后,此时此刻的秦国实力已经非常强大,再加上秦始皇心有抱负

因此,在统一天下之后,他认为自己能够统一六国,可谓功过三皇五帝,因此,他便将自己称之为皇。

就这样,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造就了两位历史地位截然不同的君主。

两人的不同不仅仅体现在地位上,两人在治理国家时所持有的工作态度也是大有不同,在秦穆公治理国家的时候,他所实施的政策以仁政为主,对待百姓子民充满耐心,对待臣子更是给予全部的信任,愿意同甘共苦。

[var1]

但是到了秦始皇时期,秦始皇的统治方式与秦穆公可谓是大有不同。

在统一六国之初他选择以暴制暴,国家倡导严苛的法学实施残暴且极端的法律制度,毫无人性可言。

对待身边的臣子更是充满了猜忌,最终导致秦国内部人心惶惶,很多有才之人都付出了生命。

仅仅凭借这一点,秦始皇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因此,对于秦穆公比秦始皇更厉害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全无道理的,毕竟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秦始皇时期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之前帝王的铺垫,秦始皇成为一代帝王便也是水到渠成,

反而秦穆公能够在国家处于劣势地位时期,没有消极与懈怠,不断争斗,顺利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为秦国后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更多文章

  • 衡水出土一明代石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碑文上刻记的“董仲舒下帷授徒”清晰可辨。故城县委宣传部 供图中新网衡水3月17日电(崔志平 赵栋)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文物管理所17日透露,该县房庄镇榆林村出土一通明代石碑,佐证了汉代大儒董仲舒“下帷授徒”的相关情况。据介绍,此碑立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有409年历史。碑体长230

  • 为何说宋襄公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他太过讲道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他率领了齐国的人马攻打到楚国去的时候,有些楚国的大臣们就决定要让公子昭继位了,也就是齐孝公。齐的实力本来是很大的,这时候宋帮助公子昭继位,他们也会得到不少的好处,宋在诸侯间的地位也变高了。襄公并不满足于他现在的地位,当初他号召诸侯的时候竟然只有几个小国听从了他的号召,这让他觉得很恼火,

  • 水浒传中,宋江为何不自立为王,执意招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自始至终他最大的志向是要报效国家。他读过很多诗书,他想有所成就,有所发展。不过宋徽宗时期,确实是奸臣当道。他虽然不服,但对皇上也没有怨言。.晁盖死后,给宋江设置了重重障碍。他不想让宋江坐上梁山第一的位置,他的考量很多。梁山人很多,真正武功高强,勇猛智谋的人并不多。朝廷中有许多才华横溢的将军。他根

  • 宋辽之战,宋朝仗打赢了,宋真宗为什么还有签澶渊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澶渊咋读,澶渊之战电视剧全集,澶渊之战简介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大宋经过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个朝代,就到了宋真宗赵恒年间。宋太祖赵匡胤无疑是很厉害的开国皇帝,已经为大宋打下了半壁江山,可惜去世早了一点,等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也有太祖锋芒,次年亲征太原,灭了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后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

  • 作为战国中的“土豪”,宋国为何先被灭?只想一心赚钱,有错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时期宋国在哪,重生战国宋国国君,宋国真的打败了齐国吗

    宋国是西周春秋战国历经三个时期的国家,最终亡于战国争雄,被齐、楚、魏三国联手吞并。宋国公元前1040年立国,公元前286年灭亡,国祚754年。一般来说国家被灭都是因为国内民生凋敝,外有强敌窥伺。而宋国则稍有不同,国外确实是虎狼在侧,但民生凋敝之说则是无稽之谈,因为宋国其实国力不弱,尤其是在经济方面颇

  • 岳飞北伐气势如虹,赵构为何叫停,难道是因为害怕徽钦二帝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134年(绍兴四年)春,岳家军从湖北武汉渡江开始北伐。他们奋勇冲杀,一举击败金与伪齐联军,收复大量失地。赵构还挺高兴,岳飞被认命为靖远军节度使。1136年(绍兴六年)岳家军再次北伐,占伊阳、洛阳,后因孤军作战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飞在这次北伐中壮志未酬,写下《满江红》。1140年(绍兴十年),金兀术南

  • 宋江临死前为何要毒死李逵,这背后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江为啥要毒死李逵,宋江是什么时候杀的李逵,宋江毒死李逵片段新版

    在平定方腊的时候,“赤须龙”费保曾与李俊说过一句话,“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是这句话唤醒了李俊的梦境,他在回北京的路上说,突然看到了光明,最后离开。一个真的和宋江一起去参加皇帝的庆功宴的兄弟,只有27个人。当你不知道怎么喝的时候,宋江心里是何感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上有无数的例

  • 他战功赫赫,手中握有秦国几乎全部军队,只用一招便平安终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比白起,岳飞幸运,他战功赫赫,手中握有秦国几乎全部军队,只用一招便平安终老,他就是王翦。王将军是战国时代不可多得的将才,对秦国的统一大业,可以说做了历史性的贡献。当年白起刚刚去世,秦国军队被空前统一的赵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军中急需一名将才来统领军队,鼓舞士气。[va

  • 赵构为什么宁愿杀岳飞降金,也不愿奋力一搏?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传国152年,历九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高宗赵构忍辱负重,功高盖世,为中华文明延续立下不朽的功勋。而在国力孱弱,立足未稳的建国初期,穷兵黩武,不听号令的岳飞严重危害到国家根本,不杀则有亡国之危。杀,是国家稳定的需要。媾和金国也是国家生存仔需要。杀岳飞后南宋152年的传承,证明了高宗赵

  • 尽孝与事业,真是人生两难全吗,看包拯是如何做到两不误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尽孝与事业,真就两难全吗?究竟是人心的自私自利,还是“崇高的理想”盖过了尽孝的亲情,人生究竟是事业优先,还是尽孝优先呢?这些疑惑,北宋名臣包拯会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告诉你答案。科举重要,还是尽孝重要?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谁不想科举高中,光宗耀祖呢?但是,当参加科举与孝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