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衡水出土一明代石碑!

衡水出土一明代石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39 更新时间:2024/3/9 10:00:46

上刻记的“董仲舒下帷授徒”清晰可辨。

故城县委宣传部 供图

中新网衡水3月17日电(崔志平 赵栋)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文物管理所17日透露,该县房庄镇榆林村出土一通明代石碑,佐证了汉代大儒董仲舒“下帷授徒”的相关情况。

据介绍,此碑立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有409年历史。碑体长230厘米、宽90厘米、厚30厘米,出土的仅为碑身,已断为两截,右上残缺。碑文计18行,每行53字,末行66字,记载了重修泰宁寺的过程及明代时当地人追记汉代大儒董仲舒“下帷授徒”的相关情况。

石碑出土时的整体情况。故城县委宣传部 供图

故城县文物管理所文史专家姜玉岭说,据史料记载,董仲舒幼时便在董学村(今故城县房庄镇董学村)求学读书,青年时代又在此下帷讲学,传道授业。此碑佐证了到明代时,当地人仍对董仲舒在此读书、授业的历史场景印象深刻,并勒石为铭,为当代董仲舒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非有价值。

出土的石碑为青石材质,碑体厚重。故城县委宣传部 供图

“至于泰宁寺的来历初建时间已不可考,当地村民口口相传以前在村中有过这座寺,此后损毁,这通碑的出土也以实物证明了泰宁寺曾经存在过。”姜玉岭说。

正在辨识碑文。故城县委宣传部 供图

董仲舒,西汉广川(河北景县)人,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大一统”思想的哲学家,其论述促成了中国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文化断代的文明古国

综合自中新网、微故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宋襄公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他太过讲道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他率领了齐国的人马攻打到楚国去的时候,有些楚国的大臣们就决定要让公子昭继位了,也就是齐孝公。齐的实力本来是很大的,这时候宋帮助公子昭继位,他们也会得到不少的好处,宋在诸侯间的地位也变高了。襄公并不满足于他现在的地位,当初他号召诸侯的时候竟然只有几个小国听从了他的号召,这让他觉得很恼火,

  • 水浒传中,宋江为何不自立为王,执意招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自始至终他最大的志向是要报效国家。他读过很多诗书,他想有所成就,有所发展。不过宋徽宗时期,确实是奸臣当道。他虽然不服,但对皇上也没有怨言。.晁盖死后,给宋江设置了重重障碍。他不想让宋江坐上梁山第一的位置,他的考量很多。梁山人很多,真正武功高强,勇猛智谋的人并不多。朝廷中有许多才华横溢的将军。他根

  • 宋辽之战,宋朝仗打赢了,宋真宗为什么还有签澶渊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澶渊咋读,澶渊之战电视剧全集,澶渊之战简介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大宋经过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个朝代,就到了宋真宗赵恒年间。宋太祖赵匡胤无疑是很厉害的开国皇帝,已经为大宋打下了半壁江山,可惜去世早了一点,等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也有太祖锋芒,次年亲征太原,灭了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后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

  • 作为战国中的“土豪”,宋国为何先被灭?只想一心赚钱,有错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时期宋国在哪,重生战国宋国国君,宋国真的打败了齐国吗

    宋国是西周春秋战国历经三个时期的国家,最终亡于战国争雄,被齐、楚、魏三国联手吞并。宋国公元前1040年立国,公元前286年灭亡,国祚754年。一般来说国家被灭都是因为国内民生凋敝,外有强敌窥伺。而宋国则稍有不同,国外确实是虎狼在侧,但民生凋敝之说则是无稽之谈,因为宋国其实国力不弱,尤其是在经济方面颇

  • 岳飞北伐气势如虹,赵构为何叫停,难道是因为害怕徽钦二帝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134年(绍兴四年)春,岳家军从湖北武汉渡江开始北伐。他们奋勇冲杀,一举击败金与伪齐联军,收复大量失地。赵构还挺高兴,岳飞被认命为靖远军节度使。1136年(绍兴六年)岳家军再次北伐,占伊阳、洛阳,后因孤军作战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飞在这次北伐中壮志未酬,写下《满江红》。1140年(绍兴十年),金兀术南

  • 宋江临死前为何要毒死李逵,这背后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江为啥要毒死李逵,宋江是什么时候杀的李逵,宋江毒死李逵片段新版

    在平定方腊的时候,“赤须龙”费保曾与李俊说过一句话,“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是这句话唤醒了李俊的梦境,他在回北京的路上说,突然看到了光明,最后离开。一个真的和宋江一起去参加皇帝的庆功宴的兄弟,只有27个人。当你不知道怎么喝的时候,宋江心里是何感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上有无数的例

  • 他战功赫赫,手中握有秦国几乎全部军队,只用一招便平安终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比白起,岳飞幸运,他战功赫赫,手中握有秦国几乎全部军队,只用一招便平安终老,他就是王翦。王将军是战国时代不可多得的将才,对秦国的统一大业,可以说做了历史性的贡献。当年白起刚刚去世,秦国军队被空前统一的赵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军中急需一名将才来统领军队,鼓舞士气。[va

  • 赵构为什么宁愿杀岳飞降金,也不愿奋力一搏?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传国152年,历九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高宗赵构忍辱负重,功高盖世,为中华文明延续立下不朽的功勋。而在国力孱弱,立足未稳的建国初期,穷兵黩武,不听号令的岳飞严重危害到国家根本,不杀则有亡国之危。杀,是国家稳定的需要。媾和金国也是国家生存仔需要。杀岳飞后南宋152年的传承,证明了高宗赵

  • 尽孝与事业,真是人生两难全吗,看包拯是如何做到两不误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尽孝与事业,真就两难全吗?究竟是人心的自私自利,还是“崇高的理想”盖过了尽孝的亲情,人生究竟是事业优先,还是尽孝优先呢?这些疑惑,北宋名臣包拯会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告诉你答案。科举重要,还是尽孝重要?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谁不想科举高中,光宗耀祖呢?但是,当参加科举与孝尽发

  • 春秋一士大夫的儿子误入歧途,他狠心杀儿子,从此中国多了个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时期杀贤害士,误入歧途成语,成语刀耕火种

    虽然卫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家,却是存在时间最久的周代诸侯国,这也得益于卫武公的励精图治而使其国力鼎盛一时,令它成为了诸侯之首。直到公元前254年,它才被魏国所灭,不过也算是众姬姓诸侯国里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了。卫庄公一共有三个儿子,因为他比较宠爱其中一个小妾,故而“爱屋及乌”地宠溺着和她所生的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