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为历史上的雄主:朱棣万胜李世民,堪称真正的千古一帝

同为历史上的雄主:朱棣万胜李世民,堪称真正的千古一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341 更新时间:2024/2/25 8:03:05

轮功绩始皇帝大于朱元璋大于李世民,然后大于朱棣,轮个人能力朱元璋第一没意见吧,毕竟开局一个碗,始皇帝轮个人能力还真比不过朱元璋,始皇帝第2,朱棣第三,毕竟朱棣造反打天下成功了,李世民第四,为啥说李世民个人能力比不过朱棣,朱棣开局800人打一个国家,而李世民开局乱世,造反压力小点!

未必就是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未必,首先,朱高炽就否定了朱棣的做法,朱棣在位南征北战,朱高炽才上台就撤回了前线的士兵,另外明朝百姓过的很苦,和清朝比有过之无不及,国富不一定民强,民强不一定国富,宋朝国富民不强,明朝国不富,骂强,当我们一直骂宋朝的时候,宋朝人民生活水平是整个封建社会中最好的,当我们感叹明朝不应该没的时候,明朝生活水平在封建王朝也差不多是最差的

因为明朝养活着藩王,宗室,别看清朝也养活着八旗子弟,但那个时候红薯已经到中国了,中国不缺粮食,所以养的起八旗子弟,哪怕到清末,国库也有个几亿两,人家不缺钱,明朝不缺钱吗?缺到死

并且各位是不是对千古一帝有误解?千古一帝就类似于秦始皇对中国贡献巨大的皇帝,并不是随随便便一个皇帝就能称千古一帝。有这些帝王我觉得可以给千古一帝称号;秦朝开国君主秦始皇,汉朝汉高祖刘邦,汉朝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隋朝随文帝杨坚,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宋朝宋太祖赵匡胤,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明朝明成祖朱棣,清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帝)

丰功伟绩与得位不正是两码事吧

说什么朱棣不如李世民,李世民又不是像老朱那样孤身一人打的天下,李世民可是背靠李阀,特别是太子要说比李世民差多少谁信,只不过李世民玄武门之更变狠一筹而已,历史当然由胜利者书写而已,哪个唐初哪个史官活的不耐烦敢给被灭门的李建成写丰功伟绩那不是作死吗

李世民杀兄逼父,朱棣杀侄子,谁也别说谁。但是单论正正统性,李世民绝对比朱棣更正统,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也是正儿八经当过一段时间太子的,然后接受了老爹的退位。朱元璋把江山交给建文,那么正统就在建文,但是建文并没有将正统交给朱棣啊,朱棣篡位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他也是篡位。

只能说朱允炆运气不好碰上了这么个彪悍的四叔,自己又太善良太过软弱,万般不由人,一切都是命。也别纠结朱标登基的话朱棣能怎么怎么着,朱标早就死了,想多少都不算事。平头百姓家的还能为二亩地争个没完没了,更何况是皇家,到了这种地位不争不抢不杀人能成功吗?

身处这种环境压根就不能讲仁义论叔侄。再说了朱棣登基又不是白食俸禄,即没醉心于练字也没沉醉于干木匠,不是干实事吗,再说了,朱棣可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少有的好男人,和徐皇后的感情值得让人称赞。话不多说,下面通过五个维度进行全面分析

出生李世民胜

李世民开局就是巅峰,皇帝里面真没有对手,二十一岁就天下无敌了,朱元璋用了十五年,铁木真单是一统蒙古就用了十四年,拿啥比?李世民同名能力虽然强,但他不是合格的统帅,这点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只有从小兵走上来的人才能知道兵要的东西以及收军心。向李世民这样的开局,就同兵的人,根本就在一些程度上没法理解或者说尊重士兵因此他绝对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但他领兵能力确实不差,而且李世民拿的是他老爹的遗产,又不是他的,要不是他爹装疯卖傻不断的做出假象给自己表哥看,李家早被灭门了,某种意义上李渊的政治能力,领兵能力和对人的眼界是真的厉害,要不然他就根本就活不过杨广的时期。

个人武力朱棣胜

都说朱棣不能打,或者说至少不如洪武朝的能打,我替他说两句。朱棣最被人低估的就是靖难之战的难度,开局八百亲卫,北平三府,面对辽宁,山西,山东,三面包围。面对50万明军,这可不比明末的菜鸡卫所兵,是王朝开局中规中矩的中央军,素质较高,比如夹河之战中,中央军在军阵被燕军多次打穿且主将被斩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维持军阵不散,这是什么素质?

个人武力的话,李世民还真不一定干得过铁木真成吉思汗或者朱元璋甚至朱棣,这三个人都是从一点一点打上来的,亲手砍人,李世民是开局是领兵打仗,杀的人真未必有他俩多,就个人武力上你如果说领兵能力,那他肯定是能排前几,如果说李世民他兄弟几个中个人武力排第一的话,是李元吉第一,史书说是这兄弟会用马槊,李世民在历史上有这个,只不过李世民领兵能力较强,只能这么说,但个人鼓励的话,他应该是跟他那个哥哥差不了多少的

军事才能朱棣胜

论文治,武功综合算李世民更全面,但是单论军事能力,朱棣还真在李世民之上,李世民打天下是乱世,朱棣可是在大一统时期以北平一地对抗中央,而且是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初期,朱棣对于骑兵长途奔袭、穿插迂回用的炉火纯青,几千骑兵对抗十几万大军都敢主动突袭,单论指挥骑兵,中国的皇帝里还真几个比他出色的

他是真靠运气,至少在玄武门政变的时候,不确定性太多,他如果他哥哥弟弟带了一把刀,或者穿了铠甲,或提前知道了,然后李世民直接完蛋,要知道在没有装备的情况下,李元吉,李建成兄弟俩在穿常服的情况下,李元吉都差点拿弓弦勒死李世民,这是差点翻车,如果有了装备,那是不是直接反转?

李景隆多次跟随徐达北征,白沟河之战也是堂堂之阵。瞿能父子平鲁月帖木儿之战立首功,一举生擒鲁月帖木儿。辽东杨文,南征北战平定苗蛮洞蛮,又出海成功镇压倭寇。朱棣有蒙古骑兵,那郭英和俞通渊也有,这俩人能征善战斩将夺旗就不说了。

传言只会守城的耿炳文在蓝玉捕鱼儿海之战中当先锋。平安,盛庸,徐辉祖,这就不说了,看过明事的都知道。就这么个阵容,朱棣愣是给打赢了,绕过济南,绕过徐州,运动战歼敌,灵壁之战,打崩中央军后勤,最后一举歼灭。这种军事素质,别说在帝王圈里,就是放在古代所有名将里,那也是超一流的存在。

夺嫡篡位世民胜

人类发展历史证明,人类政权的建立与维护往往都是依靠于暴力和武装,因此,人类政权的合法性最稳固最坚强的支撑就是武力,说白了,谁的人多力量大谁就代表了正义,谁就有政权合法性。

朱棣是靠自己超强的军事能力采取武力对抗的方式夺取的政权,我们不能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儿子就定性他为篡位,天下为天下人的天下,唯有能有德才取之。

李世民就不一样了,他是用最不光彩的暗杀手段把政治能力远强于他辅助李渊确立唐在隋末大乱局的政治优势地位并一举统一全国的太子李建成(魏征是所谓贞观之治最为重要的大臣,但他原是李建成的办公室主任协助李建成工作)。

而李世民的军事能力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大部分是吹出来特别是司马光吹出来的,李当太子突厥就到长安示威,如果他有书里写的军事能力为嘛不用武力解决呢?反而是渭桥独骑向突厥示弱?李世民才是篡位者,他的政权缺乏合法性。朱棣是夺位者,他用最为合法的手段夺取了政权。

朱棣对篡位这个很敏感,所以他的军事行动叫做奉天靖难,所以他连建文帝都黑掉了,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仿佛他是从太祖高皇帝那直接继位的一样,这点他比不上李世民,但是也可能是他害怕自己的亲戚、子孙学李二的子孙那样代代父子兄弟相残。另外朱棣最初庙号是太宗,谥文皇帝,也和李世民一样。成祖这个庙号是嘉靖给改的。

心狠手辣朱棣胜

李世民本人连自己儿子都管不住,他对自己熬的压太狠了直接把自己儿子压成变态加同性恋,本来他的长子也是个不错的皇帝,就因为这些活的太长,还不断的将压力压给自己儿子愣是把人压出问题了这也是为数不多几个把儿子压出同性恋加变态。

朱允炆是自己的侄子,是正统继位。朱棣说是奉天靖难,但在那个君让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的时代,在大部分人眼中他其实就是造反、就是弑君。大部分人只不过是接受了既定事实,但在他们心里谁又知道他们怎么认为的。朱棣知道这个事实,所以他怕。

李世民有着开国的辉煌战功又是嫡出,李渊没有他这个好儿子都不知道唐能立国多久,所以登基后也不避讳玄武门的事情,认为自己是匡扶社稷而已。朱棣这么避讳完全因为这皇位就是自己抢来的,建文帝是朱元璋亲封的皇太孙,指定并且已经登基了的正统皇权继承人,礼法和正统上朱棣根本没有夺嫡的可能性(不是嫡出的),这才造成他如此避讳篡位的事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探究宋朝时期美食文化的发展和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文丨铭叔论典编辑丨铭叔论典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美食文化的国家,而宋朝时期的美食文化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宋朝时期,烹调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食材的多样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宴席文化也开始兴盛起来。同时,美食文化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表现。这些美食文化的发展对于后世的美食文化产生了深

  • 秦王孙异人为什么姓孙?原来嬴异人并非姓孙,只是一种王室称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王孙异人简介,历代秦王的名字,嬴异人为什么姓孙

    [var1]秦王孙异人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他姓孙,实际上并非如此。秦王孙异人的全名为嬴异人,秦王孙不过是对出身秦国王室儿孙的一种称呼。嬴异人在赵国做质子时,安国君还没有登上王位,在秦国也只是太子,当时的秦王是秦昭襄王,也就是说秦昭襄王是嬴异人的爷爷,按照辈分来算所以才称呼异人为秦王孙,不仅是嬴异人

  • 丰臣秀吉为什么发动战争攻打大明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丰臣秀吉作为日本战国三杰,几人都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天花板级人物,他们的存在才有机会让日本结束战乱,大致上走向了统一。这三人之所以能成为日本战国时期顶尖人物,主要是他们都有超人的能力,让他们在乱世中保持极大的竞争力,最终创下一世霸业。那么,这三人中启承上启下的人物是谁?我觉得当属丰臣

  • 兵圣吴起的黑白往事:从儒门弃徒到一代名将,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吴起者,卫人也,仕于鲁”,吴起这个人是卫国人,却在鲁国当官,而他的妻子又是齐国的人。这就是矛盾的根源!当时,齐国正在攻打鲁国,吴起就知道自己一飞冲天的机会来了,本来鲁人都准备推他当将军了,可是好事多磨,鲁人对他又起了疑心,因为他妻子是齐国人。[var1]吴起自己就不是鲁国的人,鲁国国君用他的时候难

  • 张献忠死后,有李定国率军抗清,李自成死后,谁挑大梁抗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张献忠战死之后,其余部由其四个义子孙可望及李定国等人,继续统领,坚持抗清斗争,其中,军事才能突出的李定国,一直坚持了十七年,后来,李定国不幸病死。而孙可望则投降了清军,当了可耻的叛徒,后来被清军借狩猎的机会,将其射死。那么,闯王李自成战死之后,他的部队,由谁统领?是谁挑起了大梁?李自成在山海关被吴三

  • 【增强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物篇——陆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康县岸门口镇)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

  • 秦穆公——比秦始皇更厉害的秦国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穆公和秦始皇的辈分,秦穆公和秦始皇差了几代人,秦始皇和秦孝公秦穆公的关系

    毕竟秦始皇的种种事迹为历史留下了五彩斑斓的一笔,反而秦穆公在历史上所留下的内容多多少少显得有一些苍白。[var1]对于秦穆公,大家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秦穆公和宋襄公一样妇人之仁,之所以能够成就春秋时期的一番伟业,只是秦穆公运气好了罢了。毕竟当时秦穆公既没有好时机也没有好位置,但是好在秦穆公爱惜

  • 衡水出土一明代石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碑文上刻记的“董仲舒下帷授徒”清晰可辨。故城县委宣传部 供图中新网衡水3月17日电(崔志平 赵栋)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文物管理所17日透露,该县房庄镇榆林村出土一通明代石碑,佐证了汉代大儒董仲舒“下帷授徒”的相关情况。据介绍,此碑立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有409年历史。碑体长230

  • 为何说宋襄公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他太过讲道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他率领了齐国的人马攻打到楚国去的时候,有些楚国的大臣们就决定要让公子昭继位了,也就是齐孝公。齐的实力本来是很大的,这时候宋帮助公子昭继位,他们也会得到不少的好处,宋在诸侯间的地位也变高了。襄公并不满足于他现在的地位,当初他号召诸侯的时候竟然只有几个小国听从了他的号召,这让他觉得很恼火,

  • 水浒传中,宋江为何不自立为王,执意招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自始至终他最大的志向是要报效国家。他读过很多诗书,他想有所成就,有所发展。不过宋徽宗时期,确实是奸臣当道。他虽然不服,但对皇上也没有怨言。.晁盖死后,给宋江设置了重重障碍。他不想让宋江坐上梁山第一的位置,他的考量很多。梁山人很多,真正武功高强,勇猛智谋的人并不多。朝廷中有许多才华横溢的将军。他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