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收复台湾,郑成功说:“被逼的 ”

如何收复台湾,郑成功说:“被逼的 ”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37 更新时间:2024/2/8 7:52:39

1661年年初,郑成功面对这样的问题很惆怅。荷兰人占据了美丽的宝岛38年,让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郑成功责无旁贷。

但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国民的支持,国际的影响,军队的素质,甚至海军的建设,每一环都会影响战争的成败。

形势逼得郑成功主动收复台湾,不管他愿意不愿意,这是唯一出路。

当时的郑成功正处于内外交困的人生低谷期。1659年,他和张煌言约定攻取南京,抵抗强大的清朝,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在南京城下他们遭遇重大挫折,非但没能割据江南,反而损兵折将,郑成功带领十万大军北伐,回来的不足五万,于是他们只好退回厦门,休养生息。

可厦门周围的地盘都被清军占据,他们断绝了内外的一切交流,粮食,武器,布匹……这是要让郑成功穷死,饿死。直到郑成功坚持不下去了,就是清军攻城之日。

怎样才能打破清军的围剿呢?厦门三面被包围,怎么出去呢?咦?东方的海上不是有块现成的地盘吗?

对了,就是台湾,只要收复台湾,就能打破清朝的贸易封锁,走出去,就是海阔天空。

对郑成功本人而言,也有收复台湾的动力,依靠父亲的家底抗清多年,但成就基本不大。别说开拓进取了,能保住厦门就不错了,说出来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如今又被清军封锁,郑成功陷入了人生低谷。

首先就是来自部下的质疑,你不是有能耐吗,拿着父亲的资源,打着爱国的大旗,怎么带着我们混成这样?你到底行不行啊?然后是自己威望的损失。

郑成功用来凝聚人心的口号是“反清”和“爱国”。可在失败面前。一切都成了镜花水月,口号又不能当饭吃。

再说了,没有足够的功勋,郑成功凭什么在将军的位置上继续坐下去?他最大的功勋是什么?驱除外夷,收复失地!

这时收复台湾就是最好的选择,用军事的胜利让部下闭嘴,证明自己没问题,用爱国的行动让民众拥护,证明跟着他没错。

就这样,38年都没有收复的台湾成了郑成功眼中的一块肥肉。

当时的台湾只有20万人口,人丁稀少,土地荒芜,化落后,台湾的军队还是很简陋,不堪一击,只要郑成功想打,就一定能胜利。

但真正决定台湾命运的,是荷兰。

17世纪的荷兰的地位是“世界警察”,他们的海军和船队遍布世界。

他们在台湾建立东印度公司,扶持土著领袖,在他们之间吹嘘自己的文化优越性,什么造船技术好,军队强大,文明素质高,关键还有钱。于是原住民领袖们纷纷开始主动学习荷兰语言,生活方式,如此一来,荷兰的地位便固若金汤了。

郑成功想收复台湾,斌就来了,他曾经是郑成功父亲的下属,当年去台湾做生意回福建,在途中被海盗打劫,把全部财产上交才捡回来一条命,逃回台湾。

当时台湾是荷兰人的天下,何斌人也精,他自己学习荷兰语,信荷兰的宗教,为荷兰人跑腿。

被荷兰人任命为通事,但有意思的是,他表面上为荷兰人做事,背后却是郑成功的卧底。

以后的日子里,何斌在台湾不断搜罗新情报,直到三年后才被荷兰人发觉,他才回到郑成功身边。此时何斌带来了秘密情报,那就是鹿耳门水道的详情描述。水文,气候,地形,礁石,甚至连荷兰炮台都一清二楚。

此时的郑成功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于正战争,不管荷兰会不会干预,他都只能一条道走下去。

先做了,再善后。

1661年3月,郑成功在金门“祭天”“礼地”“祭江”,正式势师出征台湾。

他率领25000名将士,300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东挺进。按照何斌的情报,从鹿耳门突破,一路登陆禾寮港,迫降赤崁城,围困台湾。

最终在1662年2月1日,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交出所有城堡,武器和物资,并率领900名荷兰军民撤离了台湾。

计划中与荷兰打国战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因为荷兰人眼中,认为台湾的分量远远不够。他们主要想抢西班牙的殖民地,小小台湾没必要和郑成功死磕,只好拉到吧。

分离38年的台湾再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清朝想困死义军的幻想破灭,郑成功的地位再也没有人能挑战。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足半年就暴毙而亡,他弟弟郑袭妄图夺走“延平郡”的爵位,自己占据台湾为王,后来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带领15000人赶到台湾杀了郑袭,维护了郑氏家族代代相传的荣光。

不论日后台湾归属明郑还是清朝,或者是日本,台南延平郡王祠400年香火不断。全世界的华人无论身在何方,只要提起“郑成功”三个字,都会竖起大母指称赞:“是中国的英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雍正杀了儿子弘时,历史上真是吗?还原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一是雍正根本没杀。雍正朝发生过一件大事情,叫曾静反清,在那时可是轰动全国。而雍正对此的处理方式有些特别,是挑选供词,结合曾静的忏悔书,编写《大义觉迷录》,进行一一反驳,分发天下,这是天下人必读之书,只不过乾隆将他列为了禁书,因为表达过于直接,有损清王朝统治。曾静说过雍正谋父、弑兄、屠弟、逼母、贪财、

  • 《显微镜下的大明》:数学天才在明朝,如何凭一己之力伸张正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一个数学天才学霸名叫:帅嘉谟,有一天无聊想找点习题做一做,发现了自己县里的很复杂的税粮账册,本想练练应用题,结果发现了一个重大税收错误,县里老百姓冤枉税持续交了200年,帅嘉谟耿直的以理科生的思维向上级反映企图纠正,没想到牵扯到了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引发了暴乱,自己也被流放但是却被老百姓誉为“

  • 雍正为何厌烦跟皇后一起吃饭,原来是因皇后这个坏习惯!看完傻眼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雍正是真爱纯元的,从心里就想将她看作自己最重要的然,但是正是因为皇上的这种的在意,看在宜修眼里更加的刺眼,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的宜修是深爱着皇上的,但没想到却得到的是独守空房不说,而且还要眼看着自己的亲姐姐跟自己的丈夫秀恩爱,那个时候的她高不容易熬到了自己生下了儿子,眼看着自己的要熬出头了

  • 在清朝,为什么大臣见到皇上自称“臣”,而有的自称“奴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上朝谁第一个发言,称臣的奴才,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臣

    到了清朝,皇权达到空前的集中,这时候的大臣就可以说完全是皇帝的打工仔,别管汉臣还是满臣,别管称臣还是称奴才,其实都是奴才。两者又有一些区别,比如称臣的多是汉臣,称奴才的多是满臣。这是跟清朝的体制有关系,清朝是辽东发家的,带着一些奴隶制的残余,比如八旗兵制就是奴隶制,清兵分成八旗,旗有旗主,人生下来,

  • 雍正死后,乾隆当了皇帝,他唯一的弟弟如何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皇子的储位之争应该算是最激烈的了。康熙帝有24个皇子,有9位皇子都觊觎皇位,爆发了著名的“九子夺嫡”。许多皇子都死在了这次夺嫡之争中,可见在最高权力面前,亲情真是经不起考验。康熙死后,十分不起眼的雍正夺得帝位。雍正一即位,就立刻开始打击自己的亲兄弟。他的诸位兄弟不是被关进宗人府幽禁

  • 闯王李自成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是因为一个属下做的一件小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攻克北京后,驻守大明边疆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成为了明朝最后的支柱。可山海关位于边疆,北有虎视眈眈的满清政权,南有刚刚占领北京的闯王,吴三桂陷入了两难的死地。得知清军进兵消息的李自成并没有急于派遣大军前往山海关,他认为吴三桂作为抗清多年的明将,不可能降于曾经的死敌。李自成正是想利用清军的这次进攻,成功把

  • 活动预告|解析蔡京人格形象的文学意义——《蔡京沉浮》分享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蔡京沉浮》作者陈歆耕充分吸收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将蔡京置于北宋晚期皇权更迭、朋党之争的复杂政治生态中,还原蔡京这一历史人物丰富多元人格元素的本来面貌。3月18日(本周六)下午18:30,《蔡京沉浮》作者陈歆耕做客上海三联书店(朝阳大悦城店)与广大读者面对面交流,为你讲述这位中国历史上罕见而奇特的人物

  • 建立金朝和清朝,盛极一时的女真人,后裔是东北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隋唐时被称为黑水靺鞨,到了辽朝时被称为女真或者女直。女真也被分为生女真和熟女真,生女真跟外界的交往不多,保持着比较原始的捕鱼狩猎生活;而熟女真已经跟外界有了比较多的交流,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势,开始形成封建文明了,所以叫做熟女真。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

  • 雍正王朝,雍正登基后遇难题,为何不找邬思道的原因,谁看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邬思道个人简介,邬思道墓,老梁故事汇讲邬思道

    邬先生是雍正在潜邸的老人,为雍正登基立下汗马功劳,本应受到重奖,但皇权是唯一的,即便是功臣,也不允许沾上皇权的一点光,邬先生以前帮助雍正,是在帮助他夺权,而雍正当上了皇帝他再在这里帮忙,就等于是在帮助他分权,无论邬先生有多少神谋鬼算,也没有皇权的分量大!你只能说皇帝做错事,却不能说皇帝遇到难事,如果

  • 商丘古城应天书院 北宋最高学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追溯历史,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北宋时就有四大书院:商丘的应天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嵩山的嵩阳书院。应天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后晋时期。后晋末年,战乱纷起,五代十国,交相争替。作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原,官学遭受破坏程度和全国其他地方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