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第一美女甄宓,被曹丕赐死,下葬时为何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三国第一美女甄宓,被曹丕赐死,下葬时为何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56 更新时间:2024/1/25 7:43:30

曹丕率先进入袁府,看到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年轻女子紧紧依偎在一个老妇人身旁。

女子低着头,颈后的皮肤如玉一般洁白,让曹丕对女子的长相充满了好奇。他命令女子抬头,亲自为女子擦脸,看到的是一张美得让人惊心动魄的脸。

曹丕沦陷在了女子的美貌中,对其情根深种。

女子叫甄宓。老妇人是甄宓的婆婆刘氏,刘氏原本以为性命不保,看懂了曹丕投向甄宓的目光后,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告诉儿媳:“ 我们不会被杀了”

刘氏为儿媳整理头发,擦干泪痕,想让曹丕看到一个更加美丽的甄宓,曹丕越喜欢甄宓,袁家老小越安全。

被甄宓迷得神魂颠倒的曹丕迫不及待地找到了父亲曹操,请曹操同意他和甄宓的婚事。

曹操向来是个不把伦理秩序放在眼中的人,他自己尤其喜欢寡妇,是个出了名的人妻控。儿子娶个二婚女,也没什么大不了,他同意了曹丕的请求。

17岁的曹丕娶了21岁的甄宓。

甄宓并不仅仅只有美貌,出生世家望族的甄宓知礼仪,懂诗书,也有一颗善良的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加上自然灾害不断,很多百姓饥寒交迫,甄家储藏着大量粮食,用来换了不少金银珠宝。

13岁的甄宓见状,曾劝母亲:“乱世求宝,并非善策,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就是所谓的因财丧身。现在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家里的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

家人听从了她的话,把粮食拿出来救济百姓。

甄家能在乱世中安稳地如同一座孤岛,大概也是因为懂得积德。

甄宓长得极美,又有品德,一直名声在外,袁绍听闻了甄宓的贤良淑德,上门为自己的次子袁熙提亲。

袁家是豪门大族,号称四世三公,甄宓嫁得不错,只是袁家最终败给了曹家,甄宓也成了曹丕的女人。

除了接受命运,别无选择。袁家的老弱妇孺还指望着甄宓,再加之曹丕对甄宓万般宠爱,甄宓很快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没有谁离不开谁。

甄宓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是按照古代封建伦理道德打造的模范妻子。

她嫁给曹丕后不善妒,时常劝曹丕多纳妾,对婆婆孝顺,对情敌友善。

甄宓为曹丕生了一儿一女,地位看似很牢固,然而危机却逐渐逼近。

对曹丕来说,甄宓带给他的新鲜感在逐渐流逝,再加之甄宓总是劝曹丕要和弟弟曹植处好关系,不免让曹丕觉得甄宓胳膊往外拐。

因为曹操长期不确立接班人,热门人选曹丕和曹植各自拉拢了一帮亲信,双方各种明争暗斗就没消停过。

曹操是个大文学家,因此最开始偏爱更有文学天赋的曹植,曹丕惶恐不安,想尽办法要比过弟弟;曹植年轻气盛,一度因为父亲的偏爱而行事嚣张。

两人表面上兄友弟恭,实际上恨不得能早点抓到对方的把柄,才能把对方踩在脚下。

袁家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袁绍的几个儿子不和,常年忙着搞内斗,曾经身为袁家儿媳的甄宓目睹了这一切,自然不希望曹家兄弟重蹈覆辙,然而她的好心却被曹丕误解了,总怀疑甄宓和弟弟之间有些什么。

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才子,坊间都在传曹植暗恋嫂子,也许不是空穴来风。

曹丕厌恶弟弟,表面却不动声色,在争嗣大战胜出之前,他必须要隐藏自己的所有情绪。

曹丕靠着稳重的性格,最终赢得了曹操的青睐,相比之下,曹植有些过于轻浮任性了,动不动就喝得大醉,当一个天性烂漫的文学家可,当心有城府的政治家是不适合的。

曹操虽然有所偏爱,但也明白家业该托付给谁。

220年,继承了魏王之位的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

曹丕成了皇帝,甄宓却无福分享这份荣耀。

她和丈夫分居已久,曹丕带着美人们住在洛阳,甄宓却留在了邺城,饱尝独守空房之苦。

甄宓曾因为思念丈夫写下了一首《塘上行》,让人快马加鞭送给曹丕。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损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甄宓告诉曹丕,是因为别人的诽谤,才导致夫妻分离。她很想念他,想到夜夜睡不着觉。

甄宓不敢指责曹丕好色,不敢指责曹丕冷漠,却说曹丕定然也在思念着她,她想要借此唤回丈夫对她的爱,却没想到还是搞砸了。

当男人不爱女人了,无论女人做什么都是错的,甄宓虽然句句没有指责曹丕,仍然触及到了曹丕敏感的心灵,怎么看怎么都觉得甄宓写的诗是在骂自己薄情寡义。

他是什么样的人,他自己能不清楚吗?

根据《资治通鉴》,《魏略》记载,曹丕的新欢郭女王不断在曹丕耳边说甄宓的坏话,曹丕越发厌恶甄宓,甚至不愿给结发妻子一条活路。

昔日的恩爱不过是过眼云烟,在曹丕的心里泛不起任何波澜,再想到甄宓,只剩厌恶。

曹丕称帝第二年,下令赐死了38岁的甄宓,为了防止甄宓死后在阴间告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做了坏事,又怕老天惩罚,曹丕就算当个坏人也不坦荡。

得到曹丕宠爱的郭女王也未能善终,她只当了四年皇后,40岁的曹丕就英年早逝了。

继位的曹叡是甄宓的儿子,从李夫人口中得知了甄宓死时的惨状,曹叡痛哭流涕,要为母亲报仇。

曹叡赐死了郭女王。

郭女王生前曾质问曹叡:“ 先帝自己要杀你母亲,你又为何来责问我?”

她说得没错,说到底曹丕才是杀了甄宓的凶手,郭女王是看到了曹丕对甄宓的嫌弃后,才能落井下石,当了一回帮凶。

郭女王和甄宓一样,曾从曹丕那里得到了一切,到最后都失去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被逼退位百官叫好,唯有一人痛哭,一年后才发现他的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被谁逼退位,武则天为什么要被逼退位,中国通史纪录片武则天退位

    姚崇为武则天退位泣别 姚崇出身名门,父亲是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他本人则文武双全,弓马娴熟。起初他凭借武则天长子李弘挽郎的身份步入仕途,后来又靠自己的本事考上了正式编制,被授为濮州司仓参军,累迁至夏官郎中。公元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忙,姚崇却有条不紊地将军机事务处理得

  • 吕雉、武则天、孝庄、慈禧相比之下谁更狠?谁的政治手腕最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姬版吕雉,武则天和吕雉谁厉害,神话吕雉结局

    吕雉:西汉时期的吕雉,她是汉高祖的皇后,是汉朝第一位女皇后。她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个非常聪明、能干的女,她在夺嫡争位中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手段,成功地让自己的儿子刘盈成为了汉朝的皇帝。吕雉在夺嫡争位的过程中,使用了各种手段,如通过婚姻联姻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通过阴谋诡计来削弱对手的实力。但是,相比于后来

  •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生活有多惨?任凭太监欺负,竟不敢吱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何逃往四川,唐玄宗安史之乱故事100字,安史之乱期间唐玄宗掌握多少兵力

    之后的他一直沉迷于他开创的盛世之中,甚至因为杨玉环喜欢吃荔枝,当时的交通可没有今天这样发达。他不顾舆论的压力,做出了劳命丧财的事情,下令快马加鞭将茘枝送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茘枝来”。也正是因为他对贵妃的宠爱,不理朝政,任用奸臣李林甫和杨国忠。最终在755年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

  • 正史记载,唐朝人砸毁了狄仁杰的祠堂,老百姓为什么讨厌狄仁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只有当他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才能回顾他的一生,才能对他做出更中肯的评价。比如每一位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在生前,其实在世上都有很多的见解和看法。那么他们死后,每个人都可以判断他们个人的身世是怎样的,而他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社会环境和我们不同,评价他们的时候有

  • 朱元璋万万不会想到,一时心软,六百年后差点让中国遭受亡国之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的脾气为啥那么刚烈,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电视剧,朱元璋女儿

    明太祖朱元璋无疑是历史上最为优秀的皇帝之一,朱元璋从一介布衣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这一切都是非常不易的。小时候的朱元璋吃了上顿没下顿,过着苦难的生活,到了之后朱元璋选择了乞讨,后来到了皇觉寺中当和尚。也就是在皇觉寺中,朱元璋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此时的朱元璋受老乡汤和、常遇春的影响,选择了加入红巾军

  • 赵匡胤想一统江南被长江挡住,一个钓鱼人让他轻松渡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每到改朝换代之际,长江作为军事天险的重要性就会显露无疑。奔涌咆哮的长江水,挡住了曹操大军下江南的铁骑,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西晋被北方游牧部族灭亡之后,长江再度挺身而出,挡住游牧部族的大军,使得代表中华传统文化正朔的东晋得以幸存。靖康之变后金国灭掉北宋,长江再次被推上历史前沿,庇护南宋得以在江南不绝

  • 一口气看懂隋朝历史!隋朝为何二世而亡?真的是杨广的错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的历史,还得从南北朝中期的时候开始说起。话说南北朝中期的时候,北方由北魏统治,南方则是由南梁政权统治。当时北魏已经建立了很多年,内部的民族问题和土地兼并问题都很严重,所以就开始爆发起义。在这个起义的过程当中,有个叫杨忠的普通士兵,逐渐开始崛起,成为了一个将军。再后来,北魏彻底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

  • 皇帝给太子请老师,老师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4个字让他笑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非常重视儿子的教育。(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公元1355年,朱元璋继承了自己死去的岳父之职,也就是红巾军的首领郭子兴。继承首领之位的朱元璋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此时,朱元璋就很重视自己身边的文臣谋士,朱元璋身边的武将很多,但是文臣却只有朱升和李善长等寥寥数人,通过朱升的推荐,朱元璋知道了刘伯

  • 为何西晋如此混乱,司马家三取代的国家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土崩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晋司马家族列表,西晋司马氏王朝,西晋后有姓司马的名人吗

    不过,后来士绅们发现了这个制度的漏洞,于是开始钻空子使坏。官员不想上进,反而开始堕落腐败。上位者确实过着奢华的生活,但下位者的生活却很悲惨。将军事权力移交给宗王是一个政策错误。曹魏被打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氏族太弱了。于是司马炎吸取了教训,认为国王应该肆意加冕,军权也应该分给每个国王。司马炎时期,因为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不学赵匡义饮酒放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649年)少年从军,善骑射。他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和战略家。李世民18岁时,率军征战。他打败了薛仁杲、王世冲、窦建德、刘黑塔等,他打倒了大唐。秦王,开文学馆。秦王府里有一群文臣武将,都是他一手安排的,各行其是。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登上了上帝的宝座,天下所有的军事大权都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