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桧的曾孙秦钜,拉着两个儿子跳入烈火,以身许国

秦桧的曾孙秦钜,拉着两个儿子跳入烈火,以身许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846 更新时间:2024/2/11 7:53:25

最近因为电影《满江红》,秦桧的恶名再次被人提及。

杭州西湖的岳飞墓前,双手被绑、遭人唾说的秦桧夫妇像,更是有名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来描述这一现象。

因为电影,一些秦姓朋友感觉抬不起头来,因为“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其实大可不必,秦桧是秦桧,与姓不姓秦,甚至即便是他的子孙后代也没有关系,因为这在1000年前就有的观点。

据正史记载,秦桧活了六十五岁,有一独子秦熺,秦熺有三子绵延兴旺……

但所谓的秦熺只是秦桧的养子,也就是说秦桧并无后代,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即便姓秦,与秦桧根本无关系。

当然,我国古代过继制度盛行,养子的地位也是被认可的。即便如此,秦桧的后代也并非个个败类。

秦桧养子秦熺有个儿子叫秦钜(生年无记载~1221年),他竟然是南宋的抗金名将。

宋宁宗时,秦钜任蕲州通判。说来,秦钜这个位置就受到了秦桧的不利影响,本来他可以升到更高的位置,就因为他是奸臣的后代,一至于此。

南宋嘉定十年(1217),金兵再度南侵,宋宁宗召集群臣商讨抗金对策。老臣赵放提议秦钜领兵抗敌,说:“秦钜武兼备,报国心切,可当大任。”他的提议立即遭到众人反对。

一位大臣说:“

秦钜是大奸臣秦桧的曾孙,其祖恶贯天下,万人唾说,用此人,必然要贻害国家。”

赵放反驳说:“

秦钜虽是秦桧后人,但人各有志,不能以先人的好坏来判断后人。”

宋宁宗对两位大臣的意见都未采纳,而是以折中办法封秦钜为蕲州通判兼领守备事务。

嘉定十四年,金军南侵,进攻蕲州。秦钜率众英勇抗敌,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秦钜叱曰:“

我为国死,汝辈可自求生

。”

掣衣就焚而死。秦钜的两个儿子从父偕死。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为他在蕲州城建了庙,皇帝还亲自为其庙赐额,御题“

褒忠”二字,后人堂号咏烈堂。

我们看到,秦桧的后代也并不都是奸臣。

更难得的是,我们看到,在1000年前,已经有人指出:“

秦钜虽是秦桧后人,但人各有志,不能以先人的好坏来判断后人。”

可惜,1000年后的今天,仍然有人在搞株连。2022年的5月,河北承德高新区以“未经研究审核,擅自发布相关涉疫政策,法律政策依据不足”为由,将引发争议的“

三代以内旁系亲属不得参军、不得入党、不得报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等”的文件“予以撤销”,“对此造成的影响向社会公开致歉”,但网友依然不依不饶,并坚定地认为,

除了“肆意妄为”已经无法形容这一文件的荒诞

父母犯过罪,和子女后代有什么关系?

或许借着《满江红》的热映,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下,动不动就用影响三代吓唬人,结果“没有下一代了,我们就是最后一代”。这怎么能行?

秦钜虽是秦桧后人,但人各有志,不能以先人的好坏来判断后人。

难道说我们真的连1000年前的古人都不如?

更多文章

  • 刘备亲率大军伐吴,为何大败而归?诸葛亮道破玄机:原是少了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为什么大军伐吴,刘备东征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刘备和诸葛亮谈伐吴原因

    《三国志》记载,刘备想要伐吴的时候,孙权曾遣使求和,却没有得到刘备的同意。这一场战场打响之后,吴军也一直处于下风。可是到了次年,情况则发生了扭转,“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xiāo)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意思是说,陆逊(陆逊原名

  • 朱元璋爱了她一生,立她的儿子为太子 孙子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的朱元璋最爱谁,朱元璋共有几个太子和女儿,朱元璋和太子对话视频

    大多数皇帝则是后宫佳丽三千朝秦暮楚,不能一心一意一双人。而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却是诸多皇帝中的一股清流,他与自己的发妻马皇后恩爱一生,眼里心里只有她一人,后宫三千粉黛如同虚设。马皇后去世,帝恸哭,悲伤不能自已,朱元璋在之后的有生之年里不再立后。在他内心里,只把马皇后生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家人,太子之位也是

  • 历史上项羽举鼎是真的吗?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当时的计量单位和现在不同,但这个重量也不容小觑,项羽当真有那么大的力量,能够举起那么重的大鼎吗?历史上项羽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称项羽“力能扛鼎”,宿迁民间也流传着“霸王举鼎”的传说:项羽为了联络桓楚抗秦,举起了四位壮汉合力都不能举起的千斤之鼎。

  • 聊聊宋代货币:不仅有纸币,连茶叶、香料也可以充当货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近几年中国人的钱包恐怕是大幅度“缩水”了。所谓的缩水,指的是我们对钞票的使用和存放的行为大幅度减少。随着这些年电子货币在国人经济生活中的普及,我们对纸币的依赖逐步降低。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纸质货币会退出市场,不再是金融流通领域的价值符号,而成为博物馆中的藏品。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宋朝初期,时称“

  • 王岩叟的所作所为,因何让好友司马光捏了一把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光的优缺点,司马光个人经历,如何评价司马光的行为

    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高滔滔驾崩后,当了八年孙子的宋哲宗终于得以亲政。宰相刘挚与尚书右丞苏辙因遭谗臣疯狂诋毁,主动上书请求避位。重臣王岩叟劝谏宋哲宗:“陛下亲政以来,排斥奸邪,整顿朝纲,正本清源,真可谓新朝新气象!希望陛下勿忘‘挚与辙之功居多!’臣恳请朝廷严查恶意诋毁二位大臣者有何险恶用心,‘重惜腹心之

  • 这就是宋江拥兵几十万,不归顺朝庭,也没办法建立一个王朝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这群人在一起的最根本的原因只是为了活下去,没有什么比较强的政治目的,可以说是危害一方的势力。梁山的存在不是为百姓做事,只是为了饮酒作乐,还时不时出现抢劫百姓的事件,尤其是矮脚虎还经常出现抢强民女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梁山那个地方是不足起义的,梁山那种地方虽然说易守难攻,但是没有群众,没有物资的补给。

  • 赵匡胤真的是被弟弟赵光义杀死的么?一个老和尚道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匡胤晚年能制衡赵光义吗,赵匡胤和赵光义是兄弟吗,赵匡胤与赵光义相差多少岁

    先说赵匡胤在50岁那年突然暴毙。正儿八经的宋史上也没有记载宋太祖的死因。并不是说五十岁这个年纪太小,毕竟古代人寿命的确没有现代人长,但是赵匡胤可是一个武将出身身体应该不会太差更何况暴毙之前他还正常上朝处理政务。正准备大展宏图呢。最主要的是还没有安排下一任继承人就去世了。所以他的死亡不得不值得考证。历

  • 一个比嬴政杨广评价还惨的君王,让中国疆域翻一番,却被唾骂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最霸气的隋皇帝,杨广简介,武则天和杨广啥关系

    关于纣王的狠毒很多书中都有记载,说他发明了炮烙等等不人道酷刑,而且还有大家都知道的,他连自己的叔叔都没放过,挖了人家的心,应该说是非常冷酷残忍。甚至也因为形容他的无德,产生了几条中华成语,比如酒池肉林等。纣王本名帝辛,是帝乙的嫡长子,继承人。据史实记载,帝辛年轻的时候是非常有才能的人,他聪明机智,能

  • 宋江招降炮手凌振过程中,彭玘劝凌振加入梁山,效果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彭玘劝降凌振,宋江收凌振,宋江招安后108将的下场

    宋江便同满寨头领下第二关迎接。见了凌振,连忙亲解其缚,便埋怨众人道:“我叫你们礼请统领上山,如何恁的无礼?”凌振拜谢不杀之恩。宋江便与他把盏已了,自执其手,相请上山。到大寨,见了彭玘已做了头领,凌振闭口无言。彭玘劝道:“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与国家出力。既然我等到此,只得从命。”

  • 都说宋朝美食很多,那么宋朝大臣宴席上的饮食到底有多讲究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宋朝非常注重文化的发展和各行各业的规矩。在宋朝宴会上,其实吃饭不是最重要的,环境的舒适度才是最重要的。从每道菜的名称,菜品的选择,菜品的搭配,到位置的摆放,都花了不少功夫,而对于一些级别不同的大臣来说,有些菜只能远观不能摸。所以宋代也有一种“观食”的礼仪,只能欣赏,不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