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签订渭水之盟李世民带了多少人?他们都是谁?最终结局如何?

揭秘签订渭水之盟李世民带了多少人?他们都是谁?最终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649 更新时间:2024/1/19 20:03:24

公元626年八月,突厥攻到距离长安仅仅40里的泾阳,现今陕西泾阳县,京师震动。不仅朝廷,而且民间也是人心惶惶!

李世民刚刚在,626年六月,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两个,仅仅两月时间,突厥就聚集大军,进攻大唐,而且打到了京师长安附近,突厥对于大唐的内部情况应该了如指掌。

消息怎么传到突厥的?是一次正常的打草谷行动?假如是正常的打草谷,那么突厥不可能长驱直入,打到京师长安的!另一种结论,就是突厥想入主中原!

此时的长安,兵力很少,长安戒严,突厥大军二十万陈兵于渭水之滨。

突厥派遣使者入朝,被李世民扣押,不让长安的消息泄露,经过商讨后,决定使用疑兵之计,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记载:“上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立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突厥上》记载:“太宗与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驰六骑幸渭水之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

从以上史书可以看出,李世民六骑和突厥签订的盟约,旧唐书只提到了三位大臣,高士廉、房玄龄,以及周绍范;而资治通鉴只有高士廉和房玄龄。

那么跟随李世民签订盟约的,其余几人都是谁?他们最终结局如何呢?

先看看史书提到的几人?然后再介绍其余人!

第一位李世民,不用过多介绍。

第二位高士廉

他出身渤海高氏,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他还是李世民皇后长孙氏的舅舅。

高士廉在隋末被贬到南方边境交趾,成为太守丘和的司法书佐,在武德五年,跟随丘和归顺唐朝。

参加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继位后,爵封许国公。

李世民指使高士廉编纂《氏族志》,贞观十三年,改封申国公,尚书右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图形凌烟阁。

贞观二十一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善终的凌烟阁功臣。

第三位房玄龄

和杜如晦合称“房谋杜断”,为李世民登基出谋划策。

房玄龄出身清河房氏,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在李渊入关后,于渭北投靠李世民,后任职秦王府记室参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

房玄龄积极为李世民引荐人才,杜如晦就是房玄龄引荐的,还有薛收、李大亮等。

参与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执政二十年,最终封梁国公,李世民还把高阳公主尚给次子房遗爱,可惜家族最终牵连谋反案!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去世,享年七十岁,图形于凌烟阁。

说到这里,其余跟随李世民签订盟约的人,都是从出土墓志铭中,得知他们曾经跟随李世民签订渭水之盟的!

第四位周绍范

史书中的周范,其实就是周绍范。

周绍范,字孝范,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县人。

隋朝武卫大将军周法尚之子。

他和高士廉一样,同样是在丘和麾下,当时任职交趾郡司仓书佐,后归顺唐朝。

武德五年,进入秦王府,任职右库直,护卫李世民身侧。这个职位很多人做过,因为是王爷的亲卫,所以升职是最快的!

参与玄武门之变,封宜春县公。

曾出使突厥,因为父亲在隋朝被追赠谯国公,后降爵一等,袭爵谯郡公。

周绍范最后官居左屯卫大将军,李世民外出时,他和房玄龄共同执掌中枢,可见他绝对是李世民的心腹,渭水之盟李世民让他随行并不令人意外。

贞观七年去世于左屯卫军中,时年四十六岁。

唐初被李世民尚公主的都是亲信大臣,周绍范的儿子周道务娶临川公主,这应该是下嫁,可见周绍范受信任的程度非常高,程咬金、房玄龄都是尚公主。

第五位李孟尝

《李孟常墓志铭》中记载:“上将言飞,英谟远振。击单于之戮,髓名王之骨。岂止渭桥下拜,燕山纪功而已。”可见他参与了渭水之盟的签订工作。

李孟尝,字待宾,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

出身赵郡李氏,曾祖父李静,为北齐颍川太守。祖父李专,赵州主簿。其父李拔时,已经家势破落,成为饥民。

隋末李孟尝加入王君廓的队伍,成为了盗贼,后辗转投降唐朝。

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是玄武门之变九将之一,后又破东突厥有功,由武水县开国公,迁汉东郡开国公。

唐高宗李治年间,最终官职右威卫大将军,乾封元年,666年,暴卒于长安静安坊府第,享年七十四岁,善终的大将军。

第六位安元寿

安元寿家族世代为武威郡豪门望族,家族是西域安息王子后代,从北魏开始,家族世代居住于武威,故尔有天下安氏出武威的说法。

安元寿的父辈,安兴贵和弟弟安休仁,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西凉政权为大唐统一做出了贡献!

李渊评定武德十六功臣,其中有安兴贵两兄弟,非常牛,一门两国公。

安元寿,出生于607年,年纪轻轻就晓勇异常,玄武门之变前夕,加入了李世民的秦王府,当时年仅十六岁,担任秦王府的右库直,护卫李世民身侧。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政变时,安元寿宿卫嘉酞门,虽然没有在玄武门那边,但是也有从功,事后被李世民任命为千牛备身。

武德九年,在便桥签订白马之盟盟约时,安元寿作为仅有的一个近身保镖,护卫在李世民身侧。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安元寿跟随程咬金,参加平息贺鲁反叛,累迁右武卫义仁府折冲都尉、右骁卫郎将、左监门卫中郎将。唐高宗封禅时,恩宠有加,不仅是李治的保镖,而且安元寿亲自在坛上供奉,后来安元寿又历任云麾将军、右骁卫将军、威卫将军。永隆年间,任夏州群牧使。安元寿于永谆二年(公元683年)卒,陪葬昭陵。享年七十七岁。

综上所述:除了李世民,跟随李世民签订盟约的五人,活的岁数都是七十岁以上,都是长寿之人,而且最终结局都是善终的忠臣良将!

参考文献:

《旧唐书》

《资治通鉴》

《唐故左屯卫大将军周孝范碑铭》

《大唐故右威卫大将军上柱国汉东郡开国公李公碑铭》

《大唐故右威卫将军上柱国安府君墓志铭并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有个祖先连皇帝都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真正的祖先,诸葛亮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诸葛亮是哪里人的祖先

    皇帝给了诸葛丰实权,就相当于拿着尚方宝剑,可以现场执法。这对很多tan官污吏来说很可怕,因为干了坏事,还没来得及动用关系,可能就被诸葛丰现场执法弄死了。渐渐地,guan场上就流行了这么一句话:间何阔,逢诸葛!这句话的意思是:咱们几个tan官为什么这么久不能见面,原因是“遇到了诸葛丰”。老百姓对诸葛丰

  • 武则天的丈夫与情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治薨时, 武则天还未满60岁, 其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在她晚年、尤其是登基称帝后, 她凭借地位和权势, 在宫中养了大量的男宠或面首;在这些男人中, 比较有影响力及名气的, 其实也并不多~~有史可查的也就是4个人吧;这4个人也确实堪当“武则天情夫”这个称谓: 一是出身底层、身材魁梧的“药贩子”薛怀义

  • 民国军阀走马观花,为什么桂系能屹立多年不倒?“李白”有何能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军阀走马观花,为什么只有桂系能屹立多年不倒?身为新桂系灵魂人物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到底有何能耐?众所周知,蒋介石是个权力至上的人,抗战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抗战结束后不顾人民意愿悍然发动内战,一心独揽大权,将包括我党在内的所有威胁因素全都扼杀在摇篮中。但相当意外的是,就是这样一个醉

  • 杨玉环为安禄山进行洗三礼,为何唐玄宗不仅支持,还不怒反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安禄山故穿女子服跳舞斗扬玉环一乐作为胡人的安禄山虽相貌丑陋,但脑子灵活,在第一次进长安接见唐玄宗时,先跪拜杨贵妃后再跪唐玄宗。唐玄宗问其原由时,安禄山以安照胡人习俗,因先拜母再拜父,引得唐玄宗大悦。安禄山趁机让唐玄宗准许认大于十六岁杨玉环为母,天宝十年正月初一是安禄山的生日,杨玉环按照汉人习俗为安禄

  • 朱序:改变淝水之战结局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序是什么,朱序之死视频,淝水之战朱序的结局

    当时前秦皇帝苻坚率领举国兵力,号称八十万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奔赴安徽淝水一带,准备与东晋决一死战。其实,当时苻坚率领的是二十万大军,诈称八十万,但即便是二十万,也远远多于东晋的兵力。不过,东晋依然以少胜多,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在东晋取胜的背后,有一个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堪称改变了淝水之战的结局,这

  • 苏轼很有情怀的一首词,百读不厌,千年来抚慰了无数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总体而言文化是比较开放的,苏东坡在这个时代也可以说是独领风骚的。特别是作为读书人来说,苏东坡前期是比较顺利地。大多数中国古代文人,尤其是读书人最高的理想就是能够一举高中,然后在仕途中实现自己最美好的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伟大理想。仅管从孔孟之道中庸之处来说,这种想法是非常理想主义的,但是却并不妨碍这种

  • 武则天VS英女王:由两位女强人的铁腕人生,看女性的生存环境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英女王的一生算是女性权利的巅峰,不论从政治成就还是家庭完整度以及作为女性所完成的角色,女王都算是人中龙凤。有三儿一女的她,走过的人生之路,比世界上99%的女性都要厉害。这不禁让我想起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女王--武则天,拥有四儿一女的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女王,那她们有什么相似及不同之处呢?从中是否

  • 解析名人作品:苏轼的词,百读不厌,千年来抚慰了无数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这种介绍方式能够让人更充分的去了解苏东坡这个人,一定程度上确实让很多人对苏东坡有了更加好奇的一种了解的情绪。但是在他的介绍当中,很多人认为他对于苏东坡的一些解读并不一定是非常详细的。一、解析名人作品真正在解析苏东坡的时候,当然还需要更加全面的去看他的作品。但是在董宇辉个人的一些解释注解当中,也不能看

  • 李世民病危时贬名将,告诫李治:死后将他召回,他必忠心辅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朝中有一人可堪大用,但是李世民担心李治初生牛犊,降不住他,毕竟此人在战场上征战多年,气魄和能力都非一般人能相提并论的,此人正是李世勣。李世勣本来姓徐,唐高祖李渊说徐世????是“纯臣”,赐他姓李。先封曹国公,后封英国公。贞观年间,曾参与平定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的战役。武德八年(625年)突厥进

  • 李世民一生四次认怂,一次比一次彰显他的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但李世民的一生也有认怂的时候,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影响英雄气概反而彰显了他的伟大!第一次:浅水原之败武德元年(618年)六月,陇西割据军阀薛举率十万大军入侵安定郡,李渊派李世民率十万兵马迎战,双方在浅水原一带展开激战。当时薛举军团将唐军主力围困在高墌城内。薛举麾下秦军骁勇善战,尤其是骑兵,更是剽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