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八虎骑: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真,曹休,夏侯尚,曹洪,曹纯。下面分析一下这几人的主要战绩,看哪五位武艺最高。
在三国二十四名将中“黄许孙太两夏侯”中,夏侯惇与夏侯渊榜上有名。夏侯惇是名将夏侯婴之后,其武艺也是不辱祖上的威名。在曹操早期争霸天下时,夏侯惇多次作为第一猛将冲锋陷阵。如在荥阳之战时,夏侯惇就曾一马当先,大战吕布。虽然数合后不敌而退,但是曹军遭到埋伏,整体势气低落,不是吕布的对手也是情有可原。其后,夏侯惇便开始了开挂般的战绩,堪称八虎骑第一战力。
1,濮阳之战,夏侯惇截住张辽厮杀,结果“惹得吕布性起”,亲自出马,夏侯惇与乐进败走。
2,西寨之战,曹操与高顺军开战,吕布又赶来厮杀。曹军面面相觑之时,夏侯惇截住吕布,两军混战,大雨如注,各自收兵。
3,徐州之战,夏侯惇率军援救刘备,与高顺大战“四五十回合”,高顺败走。不想被曹性用冷箭射中一眼,夏侯惇大叫一声,吞下眼球,拍马斩杀曹性。
4,下邳之战,夏侯惇引诱关羽,在关羽奋力战退许褚,徐晃二将后。夏侯惇翻身杀回去,成功将关羽拦截。
5,黄河渡口之战,夏侯惇拦截过关斩将的关羽,陆续斗十多回合,最终被张辽劝阻。
6,博望坡之战,夏侯惇击败诈败的赵云,不想中了诸葛亮火攻之计,被李典救出。
可能是博望坡之战,夏侯惇轻敌自负,结果被打得大败,日后夏侯惇便退居幕后,多做押运粮草的工作了。
再看二十四名将中的夏侯渊,也是曹魏宿将。夏侯渊虽然在早期夏侯惇没受伤时,只作为副将身份登场,但在日后却因高超的武艺逐渐成为镇守边关的重将。其主要战绩如下:
1,禳山之战时,夏侯渊斩杀龚都后,被张飞“奋力”杀退。
2,汉中之战,夏侯渊“战不三合”斩杀昌奇。
3,汉中之战,夏侯渊与杨任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最后用拖刀计取胜。
4,汉中之战,夏侯渊与张郃,徐晃,许褚四将轮番大战庞德,数合后诈败而退。
5,定军山之战,夏侯渊一合生擒蜀军陈式。
6,定军山之战,与老将黄忠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
夏侯渊生性刚强,曹操曾写信告诫他不要逞匹夫之勇。西凉之战时,夏侯渊还曾与马超厮杀,但从马超能忽略夏侯渊直奔曹操来看,夏侯渊与超一流战力还有一定差距。不过从汉中之战对战庞德的出场顺序来看,应该是强于张郃,为一流强列猛将。
除去两位夏侯将军来看,八虎骑就要数曹仁,曹洪二将毕竟勇猛了。曹仁曾大战江东蒋钦,丁奉等人,杀进杀出被曹军称为“天人”。曹洪在渭水之战,为了救曹操,还曾力战马超“四五十回合”,堪称爆发界的小强。但从蒋钦后期被老年受伤关羽“三合”而败来看,曹仁的战力最多也就是二流前列水平,应低于乐进,凌统等辈。而从张郃,于禁等人对战马超的战绩来看,曹洪至少也要属于一流水平。
至于第五位就毕竟难以选择了,因为曹纯,曹真,曹休,夏侯尚四人在演义中很少出手,基本可以忽略其战力。尤其夏侯尚被老将黄忠“一合”生擒,足见其武力确实上不得台面。
再看三曹中,综合对比之下还是曹休更厉害一些。曹休在铜雀台比箭时,曾一箭射中靶心,被曹操称为“吾家千里驹”。在濡须之战时,见乐进战凌统不下,曹休一发冷箭射中凌统坐骑。不过相比甘宁一箭射中乐进额头,曹休箭法就略逊一筹了。至于曹真与曹纯,基本没有出手记录,可以视为三流水平。
五子良将战力
相比以上诸将,作为外姓最高待遇的五子良将武艺就可圈可点了。徐晃曾力敌许褚“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又在襄樊之战“八十回合”上风关羽,可以说是实力最强的一流猛将之一。张郃,张辽也是三国中的一流名将,张辽战平东吴大将太史慈,张郃勇斗张飞“三五十回合”。乐进虽然不及以上三人,但也能与东吴大将凌统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但从曹操命曹休放冷箭助战来看,乐进应落入下风。
至于最后一名于禁,虽然成名较早,但在徐州之战时,被张飞轻易击败,在渭水之战时,也被马超“八九回合”击败。从李典战赵云“十余回合”后“料敌不过”而走,可以看出于禁就是五人中的最弱者了,最多也就是二流水平。
综上所述,曹魏八虎骑应由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以及曹休出战。其中夏侯惇,夏侯渊,曹洪三人足可匹敌五子良将中的最强三人徐晃,张辽,张郃。而曹仁与乐进相比,其武艺最多持平,或者略有不及。所以说,如果曹休与于禁短兵相接来看,“八虎骑”必定落败。而如果命其余四人与五子良将厮杀,而曹休以弓箭手的方式出战,则曹氏宗族还有胜算。
土山之战时,徐晃与许褚都没有拦截关羽,而盲夏侯翻身将关羽难以突围。再从夏侯惇率军拦截吕布来看,其武艺不在徐晃之下。前文中夏侯渊武艺强于张郃,而曹洪在渭水之战时,对战马超的战绩更是强于张郃。所以说战力最强的三人对战,曹氏宗族不会落入下风。
夏侯惇武艺不弱徐晃,而夏侯惇与曹洪又略强于张辽,张郃,所以说就算曹仁对战乐进有什么劣势,也足以弥补。至于于禁武艺与众人相差毕竟大,再加上西凉之战误杀队友李堪来看,其箭法还不如曹休厉害。所以说曹氏宗族还是很强的,在曹魏之所以位高权重,除了与身份外,其武艺也是不可小觑的!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