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诸侯争天下的社会,陶谦慧肯很难把徐州让给玄德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与陶谦的豪爽相比,玄德显得有些犹豫。
刘备之所以第一次拒绝为徐州牧,是因为当时陶谦身体还不错。如果他接受了陶谦的让步,他就有点谦让了。如今陶谦将死,形式自然不同。这个时候,徐州刘备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再拒绝放弃。于是陶谦派人召见玄德,再次提出让他做徐州牧,但这次刘备又拒绝了陶谦。
其实,陶谦白给了刘备一个徐州,玄德可以说是捡了个大便宜。但是,仔细看看当时的情况,就知道徐州其实是个烫手山芋。首先,徐州的地理位置就比较尴尬了。可谓当时地处“四大战国”,英雄云集。占据徐州很难,想要向外发展。东南、西北、北方各有敌人。其次,徐州势力得罪了当时的大人物曹操。曹操与陶谦的恩怨并没有因为陶谦的死而结束。曹操击溃了陶谦的军队,屠杀了许多徐州人,为父报仇。刘备接手徐州后,势必会公然敌视曹操,所以接手徐州的事情刘备不得不慎重考虑。
除了上述分析之外,玄德之所以多次拒绝陶谦对徐州的提议,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试探徐州人民对他的态度。我们知道,刘备本来就是一个“外人”,是陶谦救兵时请来的客人。刘备想要稳住徐州牧,唯有陶谦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他还要试探一下,陶谦的部下是否真的支持他做徐州君。如果只是陶谦的一厢情愿,玄德绝对不敢当徐州牧师。
后来,徐州人到刘备官邸上访,甚至说:“如果刘士军不领导本县,我们就不能安居乐业!”这样一来,玄德才能够安心接受陶谦的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