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延和陈式违令战败,诸葛亮为何杀陈式,而不杀魏延?

魏延和陈式违令战败,诸葛亮为何杀陈式,而不杀魏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39 更新时间:2024/1/22 17:06:19

在这期间,魏延和陈式不听命令,擅自进兵,邓芝苦劝,两人就是不听,陈式说,丞相如果多谋,也不会丢失街亭了;魏延说,如果丞相听我的,兵出子午谷,别说长安,就是洛阳也占了。结果,魏延和陈式擅自进兵遭到惨败。

诸葛亮要斩陈式,陈式说,是魏延让我进兵的,诸葛亮说,是魏延救了你,你反而攀他,随即下令将陈式斩首。

这一段正史没有记载,但是,在演义中非常有意思。

《三国演义》一百回:芝曰:“丞相计无不中,谋无不成,汝安敢违令?”式笑曰:“丞相若果多谋,不致街亭之失!”魏延想起孔明向日不听其计,亦笑曰:“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有何益耶?既令进兵,今又教休进。何其号令不明!”式曰:“吾自有五千兵,径出箕谷,先到祁山下寨,看丞相羞也不羞!”芝再三阻当,式只不听,径自引五千兵出箕谷去了。邓芝只得飞报孔明。

魏延和陈式都对诸葛亮的这一军事行动有意见,尽管邓芝反复强调诸葛亮的命令,苦苦劝谏,但是,魏延和陈式就是不听,公然违反了诸葛亮的将令,这是非常大胆的行为。

但是,魏延和陈式最终兵败,损失惨重,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诸葛亮惩罚了陈式,却放了魏延一马,还为魏延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对严格执法的诸葛亮来说,是非常罕见的。

《三国演义》一百回:却说孔明大驱士马,复出祁山。劳军已毕,魏延、陈式、杜琼张嶷入帐拜伏请罪。孔明曰:“是谁失陷了军来?”延曰:“陈式不听号令,潜入谷口,以此大败。”式曰:“此事魏延教我行来。”孔明曰:“他倒救你,你反攀他!将令已违,不必巧说!”即叱武士推出陈式斩之。须臾,悬首于帐前,以示诸将。此时孔明不杀魏延,欲留之以为后用也。

诸葛亮为什么不杀魏延,只杀陈式?这里面,诸葛亮其实考虑的很清楚。

两个人不听命令,导致兵败,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给三军将士一个交代,因此,需要有人负责,承担责任,于是,陈式就成了替罪羊。

按理说,魏延和陈式,都要斩首,但是,留下魏延,诸葛亮给魏延一个台阶下,是有原因的。

因为魏延智勇双全,是和魏国张郃一样厉害的大将,诸葛亮留着魏延,还用得着他,杀了魏延,反而对自己不利,将会导致自己无将可用。北伐艰巨,诸葛亮不会自己砍自己的胳膊。

诸葛亮深思熟虑之后,权衡利弊,最终舍车保帅,丢弃了陈式,保了魏延。其实,诸葛亮和魏延心里都明白,心照不宣。

可惜,诸葛亮死后,魏延被杨仪诬陷造反,被马岱斩杀,蜀汉还是损失了一位栋梁之才,自毁长城。

更多文章

  • 秃发鲜卑当时的确是晋国的一大威胁 自东汉以来,一直为汉朝头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汉末年鲜卑势力范围,秃发傉檀简介,秃发姓氏现在还有吗

    自东汉以来,一直为汉朝头疼的匈奴问题突然得到了彻底的解决,除了汉光武帝对匈奴一直采取怀柔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那年在匈奴领地发生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这场大旱持续一年多,赤地千里,草木尽枯,匈奴赖以生存的草原变成了焦土。无法生存的匈奴只得离开那里,一部分匈奴南迁归附了汉朝,另一部分西去,给欧洲人带去了

  • 赵云的战斗力,在三国算什么水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事情,这个事情非常的经典,也就是我们经常会提起来的赵云只身一人救主的故事,这个故事里留言,他的战斗力就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描述,在万千丛之中,这个人凭借着自己的一匹战马和自己的一杆武器,竟然是非常迅速的就进入了人堆之中,这样的一个战斗力,估计在三国之中也就只有你不能够做到了,就算是关

  • 回到秦朝去破案: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大商人吕不韦的私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私生子,穿越成秦始皇私生子的小说名字,吕不韦和秦始皇是父子关系吗

    [var1]太史公的自相矛盾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千百年来成为历史学上一桩聚讼纷纭的公案,历史学家们为此一直争论到今天。考察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桩疑案起源于《史记》——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叙述秦始皇的身世说:秦始皇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

  • 秦始皇为何执着于长生,其身上发生过两件怪事, 可能与之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长生之谜,youtube评论秦始皇长生,秦始皇为什么相信长生不老

    而不仅是在古代神话故事当中,就连我们有过历史记录的秦始皇身上也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事件发生过,号称为始皇帝的秦始皇,在他年老之时便就有着两件非常怪异的事件,而秦始皇在第5次出巡之中神秘死亡,也是否和这两个未知的事件有所关联呢?这我们也只是猜测而已,也并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我们也不曾知晓,而今天我们就来看

  • 从春秋战国到秦朝,人们的餐桌上都能见到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政治经济文化总结,战国时期大臣拿的东西,秦朝标志性东西

    [var1]屈原写到:稻粢穱麦,挐黄粱些。大苦咸酸,辛甘行些。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胹鄨炮羔,有柘浆些。鹄酸臇凫,煎鸿鸧些。露鸡臛蠵,历而不爽些。粔籹蜜饵,有餭些。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归反故室,敬而无妨些。——《楚辞·招魂》看了这些美味佳肴,

  • 除刘邦和朱元璋外,还有另外一位农民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一位也是出身农民的皇帝。 他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世居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 虽然刘秀出身皇族,但由于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这些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而那些庶子更是没有爵位,逐渐沦为平民。我们都知道刘备是

  • 秦朝末年,各地诸侯纷纷起兵造反,自立为王,其中魏国的魏豹也自封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天,魏豹的丈母娘魏媪找来了一位在当地非常有名的女相士许负,来给女儿薄姬,也就是魏豹的夫人摸骨算命。许负摸完簿姬的面孔后,吓的连忙跪地叩拜:“夫人可是大富大贵之人啊,日后必生天子,母仪天下啊!”魏豹一听,顿时心花怒放,他心想,我老婆必生天子,那我肯定是皇帝了。恰巧当时正处于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本

  • 陕西一处乱坟岗,经过专家考察认证,竟然发现是秦始皇女儿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想长生不老永远活在世上,享受他辛辛苦苦一辈子打下来的江山,那么他的那些成年和未成年的子女何尝不想?可是他的子女们到底活了多久?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只有一些只言片语可推断一二。公元前210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去世,他在临死之前留下一道遗诏,里面写的是让公子扶苏即位。然而,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却篡改了

  • 通过地图了解秦灭六国的战争:结束550年的乱世,秦朝足够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朝灭六国简介,秦灭六国及秦朝的建立,秦朝统一六国的背景

    前247年,庄襄王去世,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由于嬴政年幼,秦国大权掌握在了吕不韦的手中。此时的秦朝,已经是战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经过吕不韦灭东周后,秦国已经深入了中原地区。而东方六国,依然处于内斗之中,没有对秦国形成威胁。因此,秦统一天下的局势已经确定,就等嬴政亲政了,这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

  • 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谜底,因为一桩恐怖意外,在清朝初年已经揭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墓七十二疑冢的故事也并非罗贯中凭空想象,早在南宋时,这个传说已经甚嚣尘上,当时的参知政事俞应符,就此写诗评论道: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直到清朝初年,这个千古之谜,因为一桩恐怖的意外,才似乎有了答案。清朝时的许城,即为现在的河南许昌,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