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回到秦朝去破案: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大商人吕不韦的私生子?

回到秦朝去破案: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大商人吕不韦的私生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050 更新时间:2024/2/8 7:58:23

[var1]

太史公的自相矛盾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千百年来成为历史学上一桩聚讼纷纭的公案,历史学家们为此一直争论到今天。考察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桩疑案起源于《史记》——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叙述秦始皇的身世说:

秦始皇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秦始皇的父亲姓嬴名异,被称作子异。嬴异是秦国的第三十三代国王,庄襄王是他死后的谥号,司马迁在这里用的是追述的笔法,所以这样称呼他。这段记载说,秦始皇是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在赵国做人质的时候,在吕不韦家见到赵姬,一见钟情娶以为妻,生下了嬴政。出生的时间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二五九年)正月,出生地是邯郸。

然而,《史记·吕不韦列传》里又是另外一个说法了: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子楚,是子异的字号。这段纪事说,吕不韦与绝色善舞的邯郸美人赵姬同居,知道赵姬怀了孕。就在这期间,子异到吕不韦家做客宴饮,见到赵姬而一见钟情,起身敬酒,请求吕不韦将赵姬送与自己。吕不韦开始非常生气,后来考虑到自己已经为子异的政治前途投入了全部财产,为了[钓奇]获取投资的成功,他不得不顺水推舟,将赵姬送与子异。赵姬隐瞒了自己已经怀孕的事情,嫁与子异,如期生下了儿子嬴政。于是,子异立赵姬为自己的夫人。

这段纪事,生动详细,通过讲述一段历史故事,明言嬴政实际上是吕不韦的儿子。

同一《史记》,在不同的篇章当中,对于同一事情有不同的记载,这就是秦始皇出生之谜这桩历史疑案的由来。

[var1]

嫌疑人吕不韦

在案件的侦破中,刑警侦探们为了判断事件的真相,常常使用一个有效的方法,叫做排除法。在种种疑迹当中,逐一排除假象,最后剩下来的,应当就是最接近真相的事情了。在秦始皇生父是谁这桩疑案中,可能是秦始皇生父的嫌疑人只有两位,如果我们排除了其中假的一位,剩下的就可能是真了。基于这个道理,我们不妨使用排除法来侦查本案。

吕不韦,卫国大商人。大约是在公元前二六二年,也就是秦昭王四十五年的这一年,吕不韦为生意上的事情来到邯郸,偶然结识了子异。子异的身世处境,立刻引起了他的兴趣。史书记载了吕不韦初次见到子异时的感慨。这个感慨只有一句话,就是“奇货可居”。奇货,稀少珍奇的货物;可居,可以进货囤积。奇货可居,就是现在投资购进稀缺的商品,留待将来高价出售。

在邯郸初见子异时,他不露声色,先做调查,搜集各种信息,经过仔细研究,再三计算核实以后,制定出一个大胆的投资计划,决定将自己的全部资产,投资到子异的升值空间中去。

由于事关重大,吕不韦专程回到老家,就拟定的计划征求父亲的意见。在《战国策·秦策》里,留下了吕不韦与父亲谈话的片段。这段谈话的大意是这样的,吕不韦问父亲说:[投资农业,耕种收获,可以获得几倍的利润?]父亲答道:[十倍。]吕不韦又问道:[投资商业,买卖珠宝,可以获得几倍的利润?]父亲答道:[一百倍。]吕不韦再问道:[经营政治,拥立国君,可以获得几倍的利润?]父亲答道:[无数。]

以上就是吕不韦投资子异的过程,通过这次审查,吕不韦之所以为子异“破家”,也就是倾其所有的财产投资于子异的动机,应当是很清楚了。从本质上讲,吕不韦是追求利益的商人。对于吕不韦来说,最高的利益就是资助子异登上王位,然后由成为秦王的子异给予自己最大的回报。吕不韦的这种行为动机,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是致力于助选而不是追求自己当选。

子异在吕不韦眼中的价值

吕不韦的投资动机明了以后,我们进而审查他的投资买点,看看他究竟看中了子异的什么,他为什么敢于为子异下如此大的赌注。

子异是秦国第三十二代王、秦孝文王嬴柱的儿子。吕不韦见到子异的时候,他的祖父秦昭王嬴则还在位,他的父亲嬴柱是王太子,被称为安国君。安国君嬴柱妻妾众多,子女也多,光他的儿子就有二十多个,子异是其中之一,排行夹在当中,被称为中子。俗话说,皇帝重长子,百姓爱么儿。子异两头不沾,二十几个儿子排排座,不管从哪一头数起,都轮不到他有好果子吃。

子异的母亲叫做夏姬,是安国君众多妻妾中的一位,生下子异以后不受宠爱,郁郁寡欢于深宫后院。夏姬被冷遇,子异也跟着母亲受白眼儿。正因为这样,中子子异,既得不到父亲的喜爱,也没有继承王位的希望,后来就被打发离开秦国,到赵国去做质子。质子,就是人质。战国时代,各国之间结盟订约以后,往往互相交换王室子弟做人质,被称作质子。关于子异在邯郸的处境,《史记.吕不韦列传》里这样写道:[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说子异归国无望,前途渺茫,手头拮据,车马破旧,居处寒伧,真可谓孤零零一落魄王孙,穷困潦倒于异国他乡。

这样的一个人质,在吕不韦眼中有什么价值呢?吕不韦是第一流的商人,他以商人精明的眼光,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潜在的价值。在这个商机的捕捉当中,血统──子异身上纯正的秦王血统,正是他的投资点。王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位儿子,纯粹以数字计算,他继承王位的可能性为二十几分之一,如今被打发到外国,希望更是渺小。可以说,除非有特别的机遇,子异是没有即位的可能的。吕不韦不愧是国际大商人,他在各国间往来经商,也密切关注各国政局。他不但长于发现有投资价值的商品,而且对于实现商品价值的机遇,也是有火眼金睛的,这个机遇就在于华阳夫人没有自己的儿子。

[var1]

吕不韦的真正动机

吕不韦的算计是,安国君即将即位,安国君即位以后,他的继承人就是王太子。安国君年近四十,尽管有二十多个儿子,继承人──也就是未来的王太子是谁,却还没有确定。安国君的继承人迟迟没有决定,是因为他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是他的正室,他与华阳夫人之间,并没有子女。

华阳夫人是宣太后的表侄孙女,秦昭王的表侄女,安国君的表妹,她与安国君的婚姻是亲上加亲的政治婚姻,而安排这桩婚事的人,当是宣太后和华阳君。正是由于这桩亲上加亲的政治婚姻的缘故,华阳夫人在安国君的继承人问题上有决定性的发言权。安国君的继承人,不得不在他已有的儿子当中选择,二十多位儿子当中,究竟选谁呢?在安国君的二十多位儿子当中选继承人,直接牵连到这二十多位儿子的母亲们,也就是安国君众多妻妾的利益。

在这种情形之下,当红受宠的正夫人──华阳夫人和她身后的芈氏家族的意向,将是一语定乾坤。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华阳夫人在安国君的继承人问题上有决定性的发言权的理由。吕不韦所看中的实现子异潜在价值的机遇,就在这里——作为子异,需要一位在安国君身边为自己说话的“母亲”;作为华阳夫人,需要一位忠于自己的“儿子”;作为安国君,需要华阳夫人家族帮助自己稳定政局。于是,买卖顺利成交。

合作的三方,分别是吕不韦、子异和华阳夫人。吕不韦是这次合作的策划者和经纪人,他在这次合作中成功地将互惠互补、双赢共利的商业原则运用于政治,通过连环套式的投资计划,促成了子异与华阳夫人连手出击,在王太子继承人的争夺中胜出,为最终取得秦国政权奠定了基础。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来复杂而富有戏剧性,实质上是芈氏外戚与嬴姓王子子异之间缔结同盟的政治交易过程。在这次政治交易中,子异的王室血统,是整个事情的关键,是连接吕不韦和华阳夫人的价值所在。

在吕不韦看来,子异这个“奇货”的价值,在于他的王室血脉。秦王室血统的纯正问题,对由商界投身政界、投入了全部资产的吕不韦来说,是关系他身家性命的死活问题,绝对不可以有稍许疏忽。从这个角度上看,吕不韦必须确保奇货价值的真实可靠,他没有在王室血统上作案的动机。

在华阳夫人看来,买下吕不韦所推荐的奇货,也在子异的王室血统。子异血统的纯正问题,同样也是关系到华阳夫人和芈氏家族政治前途的死活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华阳夫人和芈氏家族在有关子异血统的任何问题上,必将严格地监督甄别,不可以容许任何疏漏,留下任何可能被质疑的余地。在华阳夫人和芈氏家族的监管之下,在有关秦王血统的任何问题上,吕不韦只有小心唯恐不及的谨慎,不敢有稍许的疏忽。

从而,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初步的审查意见:对于谁是秦始皇的生父这样一桩历史学的疑案,如果从当事人的动机来考察的话,吕不韦没有作案的动机;另一方面,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考察的话,华阳夫人和芈氏家族也不允许任何人在这个问题上作假。从而,这个历史上流传的故事,这桩历史学上的疑案,在当时的历史中既没有作案的动机,更没有作案的历史条件。

[var1]

医学鉴定与取证

怀孕的性别鉴定,是近代才出现的科学技术。赵姬怀孕,是不知道男女的。吕不韦献不知生男还是生女的孕妇予子异,寄望以此作为子异的后嗣,一旦即位后可以获取有利于自己的政治利益,这件事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风险。作为吕不韦这样算计精明的商人,用心周到的政治家,会不会去干这种肯定有大害,而几乎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性的傻事情?

《史记·吕不韦列传》说,赵姬与子异同居以后,[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大期],就是妇女足月分娩的日期。唐代的大学者孔颖达给《左传·僖公十七年》作注疏说:[十月而产,妇人大期。]这句话的意思说,怀孕十个月生产,就是妇人的大期。孔颖达说得非常正确,就是所谓十月怀胎嘛。按照这种正常的理解,赵姬与子异同居十个月以后,生下了嬴政,因为毫无问题,所以子异认可了自己的长子,册立赵姬为自己的夫人。

反之,如果赵姬先已经怀孕,月经不来,得在一个月以后。在没有科学检测手段的古代,吕不韦确实知道赵姬已经怀孕,怕要在两个月以后,当第二次月经不来的时候。赵姬怀孕两个月以后才被献给子异,嬴政就不会在[大期]的十个月后出产,而是应当在赵姬与子异同居八个月后早产。

子异和吕不韦开始合作,他继承王位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以后,他对自己的继承人的血统问题,特别是在女方不是秦国人、出生地是在外国的情况下,怕是比谁都在意而费心的。所以说,赵姬一旦早产,子异必然生疑。子异一旦生疑,就不会认可嬴政为自己的嫡长子,也不会立赵姬为自己的夫人了。

退一步说,即使子异因为知识不足而没有产生怀疑,子异身边至少有一个人一定会怀疑。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子异的医生──秦国使馆的医官。

战国时代,中国的医学已经有相当的进步,对于妇人从怀孕到出生的生理,胎儿从一月到十月的状况,已经相当清楚。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书《胎产书》,对这些都有具体的记载。

另外,以古代献姬的惯例而言,吕不韦献赵姬给子异,是要[谨室]的。[谨室],就是需要将所献之女单独居处,确认她没有身孕,然后才能送出去。经过[谨室]的赵姬到子异府邸以后,医官号脉,老妈子查月经,验明有无身孕的方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如何隐瞒得过去?赵姬进入子异府邸成为子异的妻妾,工作人员要做登记;有孕以后,更是要做纪录的。子异正式成为太子继承人以后,这些记录都得送到咸阳宫廷存档备案。

讲到这里,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的历史疑案,我们可以做最后的结论了:《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都是根据秦政府的正式档案文书写成,是可信的记载。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何执着于长生,其身上发生过两件怪事, 可能与之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长生之谜,youtube评论秦始皇长生,秦始皇为什么相信长生不老

    而不仅是在古代神话故事当中,就连我们有过历史记录的秦始皇身上也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事件发生过,号称为始皇帝的秦始皇,在他年老之时便就有着两件非常怪异的事件,而秦始皇在第5次出巡之中神秘死亡,也是否和这两个未知的事件有所关联呢?这我们也只是猜测而已,也并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我们也不曾知晓,而今天我们就来看

  • 从春秋战国到秦朝,人们的餐桌上都能见到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政治经济文化总结,战国时期大臣拿的东西,秦朝标志性东西

    [var1]屈原写到:稻粢穱麦,挐黄粱些。大苦咸酸,辛甘行些。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胹鄨炮羔,有柘浆些。鹄酸臇凫,煎鸿鸧些。露鸡臛蠵,历而不爽些。粔籹蜜饵,有餭些。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归反故室,敬而无妨些。——《楚辞·招魂》看了这些美味佳肴,

  • 除刘邦和朱元璋外,还有另外一位农民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一位也是出身农民的皇帝。 他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世居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 虽然刘秀出身皇族,但由于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这些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而那些庶子更是没有爵位,逐渐沦为平民。我们都知道刘备是

  • 秦朝末年,各地诸侯纷纷起兵造反,自立为王,其中魏国的魏豹也自封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天,魏豹的丈母娘魏媪找来了一位在当地非常有名的女相士许负,来给女儿薄姬,也就是魏豹的夫人摸骨算命。许负摸完簿姬的面孔后,吓的连忙跪地叩拜:“夫人可是大富大贵之人啊,日后必生天子,母仪天下啊!”魏豹一听,顿时心花怒放,他心想,我老婆必生天子,那我肯定是皇帝了。恰巧当时正处于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本

  • 陕西一处乱坟岗,经过专家考察认证,竟然发现是秦始皇女儿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想长生不老永远活在世上,享受他辛辛苦苦一辈子打下来的江山,那么他的那些成年和未成年的子女何尝不想?可是他的子女们到底活了多久?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只有一些只言片语可推断一二。公元前210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去世,他在临死之前留下一道遗诏,里面写的是让公子扶苏即位。然而,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却篡改了

  • 通过地图了解秦灭六国的战争:结束550年的乱世,秦朝足够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朝灭六国简介,秦灭六国及秦朝的建立,秦朝统一六国的背景

    前247年,庄襄王去世,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由于嬴政年幼,秦国大权掌握在了吕不韦的手中。此时的秦朝,已经是战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经过吕不韦灭东周后,秦国已经深入了中原地区。而东方六国,依然处于内斗之中,没有对秦国形成威胁。因此,秦统一天下的局势已经确定,就等嬴政亲政了,这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

  • 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谜底,因为一桩恐怖意外,在清朝初年已经揭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墓七十二疑冢的故事也并非罗贯中凭空想象,早在南宋时,这个传说已经甚嚣尘上,当时的参知政事俞应符,就此写诗评论道: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直到清朝初年,这个千古之谜,因为一桩恐怖的意外,才似乎有了答案。清朝时的许城,即为现在的河南许昌,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洛

  • 统一六国的秦朝为什么会在短短15年就快速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有人说秦朝“苛政猛于虎”是秦朝灭亡的原因?可是从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在这样的“苛政”下不但没有亡国,反而越来越勇,卷天下,吞八荒,完成国家统一;有人说秦朝穷兵黩武,不知体恤民力,是秦国灭亡的原因,但与孝公之后的秦国也不相符?那到底什么是秦朝二世而斩的原因呢?其实,秦国从一个王国变成了秦朝这

  • 齐、魏、秦三国精兵开始最强的不是秦国,为何秦国能够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秦与三国魏哪个厉害,齐魏打秦国视频,战国时期的秦国到底有多彪悍

    [var1] 这三个强国都有自己的鼎盛时期。其中,秦国的霸主地位时间更久。这三个国家的兵力也各有特点,古代称之为:齐之技击、魏之武卒和秦之锐士。 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荀子,就对这三种精兵有一个准确的概括: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意思是齐国打不过魏国,魏国又打不

  • 汉朝官员被判腰斩,数万百姓为他求情,汉宣帝为何依然将他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错杀的大臣名单,昭宣帝简历,宣帝刘询为什么杀霍光

    这可是汉昭帝丧事中最有油水的肥差,能摊上这个工作,那绝对是一个很值得庆幸的事情。而这回杜建也按照以往的例子,想要在修建陵墓的流程中,打算层层盘剥,把银子装进自己的腰包。 但是没想到,就在杜建打算美滋滋地刮刮油水的时候,却忽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这人通过杜建的熟人劝告杜建,在修建汉昭帝陵墓这样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