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难六国公与靖难之役有什么关联?他们的生命轨迹有何不同?

靖难六国公与靖难之役有什么关联?他们的生命轨迹有何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532 更新时间:2024/1/21 14:14:26

说到靖难六国公,就不得不说明朝早期发生的重要事件——靖难之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靖难之役又有人称之为靖难之变,在性质上并非王超的更迭而是皇亲内部的斗争,这次残酷的皇位之争,直接影响着大明王朝的历史走向,对于后世影响深远。通过四年残酷的骨肉相残之争,朱棣顺利的登上了皇位,成为一代君王明成祖。而其侄朱允炆的下落也最终成为难解的历史之谜。

而我们称之为“靖难六国公”分别包括: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成国公:朱能、淇国公:丘福、荣国公:张玉、泾国公:陈亨六人。

一、李景隆。明朝大将,小字九江,据说景隆二字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赐,可见,少年李景隆就深得朱元璋的赏识。被一同赐名的还有李景隆的两个弟弟。洪武十九年即1386年,李景隆就袭爵曹国公,建文帝登基又称为新帝身边值得托福的重臣。靖难之役爆发,熟读兵法的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讨伐燕王朱棣不臣之心,可惜战局连连失败,心高气傲的李景隆终究没能抵挡住老谋深算朱棣的进攻,最终李景隆下令打开城门,由此李景隆因开城迎降有功,不但没有受到责罚,反倒成为洪武朝班列之首,赐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永乐二年即1404年,被后人成为“草包将军”的李景隆遭到群臣弹劾,李景隆被削爵圈禁。

二、徐辉祖,原名徐允恭,为避建文帝朱允炆的讳,明太祖朱元璋亲自赐名为朱辉祖,徐辉祖即是曾追随朱元璋逐鹿中原,定鼎天下的徐达之子,洪武十八年,徐达去世,徐辉祖承袭爵位,建文初年就已加封为太子太傅。在建文一朝可见其地位之显赫。由于出身将门之后,在朱棣起兵之时,自然被朝廷委以重任,但兵败如山倒,大厦将倾也未徐辉祖一人可以阻挡的,1404年,朱棣大军达到南京城下,同为将臣的李景隆开门投降,但徐辉祖依然不屈,被关入狱,朱棣亲自询问,他依旧一言不发。显示出将门之后,忠臣之节,永乐看无果就让其回到私宅,永乐五年徐辉祖逝世。明神宗即位后,命人录建文忠臣,追赠太师,谥忠贞。

三、朱能,生于1370年卒于1406年,终年37岁。明成祖朱棣曾评价朱能为:辅吾成大业者,能也。1394年,涉世未深的朱能就承袭父职,担任中护卫副千户一职。由于工作勤勤恳恳得到时为燕王朱棣的赏识,靖难之役爆发后,又被朱棣委以重任,夺取北平九门,为朱棣在战争初期就争取到了主动权,此后朱能率军越战越勇,并且在一次战役中,拼死保护朱棣。朱棣登基后,由于护主有功,且战功卓著,被授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获赐铁券,食禄二千二百石。1406年明成祖朱棣讨伐安南,任命朱能为争夷将军,行至广西,朱能就病逝。死后追封东平王,谥武烈。

四、丘福,是永乐年间的重要武将之一,靖难之役爆发后,曾经与朱能一同夺取北平九门,该人有勇无谋,为人耿介,与朱高煦交好,靖难之役结束后,明成祖朱棣大封功臣,以安将心,丘福被赐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淇国公,食禄二千五百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后出塞征伐失败,丘福的爵位被废,全家勒令迁徙海南。

五、张玉,曾经在元朝就出仕为官,后被加封进爵的人。元朝兵败如山倒,而昏聩无能的元顺帝本来就志不在安邦治国,所以,元顺帝的出逃,就连朱元璋也感到意外,张玉曾随元顺帝逃出关外,1385年又归附明朝,由于骁勇善战,深得朱棣的重视,靖难之役爆发后即被委以重任,1401年,在一次战役中,因为保护朱棣,张玉战死,此后张玉被追封荣国公,谥忠显。

六、陈亨,也曾在元朝为官,扬州万户。在靖难之役中战死。死后被追封泾国公,谥襄敏。

以上六位皆因一场叔侄的皇位之争而将命运联系在一起,同时六人的生命轨迹也各有不同,纵观六人在靖难之役的前后发展,似乎善终的并不多,在岁月慢慢封尘的今天依然可以感受到那段战火纷飞,骨肉相残沧桑岁月所给我们世人带来的警醒。皇位与权力让人丧失了理智,在帝制的中国,如果想做一个忠臣,必然会选择站队,有时候一次站队的选择,就等于一个个体命运的选择,这种抉择甚至关乎于一个家族的未来。

标签: 靖难六国公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询还经常赏赐霍光,真的是因为信任霍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 前太子刘据之孙,在位25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前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被人构陷,恐惧之下起兵谋反,失败后被杀。襁褓中的刘询被下狱,直到四岁刘彻大赦天下才被放出,后被祖母史家收养,十七岁之前一直养在民间。幸运继位汉武帝去世后,汉武帝少子刘弗陵继位,根据武

  • 宋明两代没有藩镇割据,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宋明两代没有藩镇割据,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安史之乱后,唐朝进入长达150年的藩镇割据时代,直至最后被藩镇灭亡。这也是创下了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纪录,其他大一统王朝即使有藩镇或军阀割据,也往往出现在王朝的末期,极少有像唐朝这样的。正所谓物极必反,唐之后的宋、明两个汉家王朝,事实

  • 李氏宗室反对武则天称帝,为什么都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唐朝,历史解密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她的称帝之路走的并不顺畅,反对的人与势力非常多,尤其是李氏宗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面对武则天一步步窃取李唐天下,李氏宗室显然是坐不住的,虽然他们都与皇位无缘,但毕竟是老祖宗创下的基业,一旦改成武氏江山,他们的利益自然也受损失,说的更严重一

  • 陈桥兵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如何评价此次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960年1月31日,赵匡胤发动了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一次兵变,史称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960年正月初一(1

  • 三国时期的汉中之战维持了多久?都有哪些武将参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当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仅次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交战双方是曹操和刘备,双方目的都是为了争夺汉中。这场战役,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开始打,一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

  • 古代花卉入食是如何发展的?宋代花卉入食有哪些种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代,花卉,历史解密

    以花入食,古人也会“噬花”。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于古人来说是一件大事,饮品有酒也有茶,而食的花样就特别多了,普通农作物制成的菜肴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作为神农后人,老百姓对于吃都保有极大的热情,只要是可以能吃的东西都会被放在餐桌上。花卉种植早在千年之前就已出现

  • 历史上靖难之役之后明朝是怎么强化集权统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靖难之役之后明朝是怎么强化集权统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q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为了更有效率地处理国务,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初一,朱棣令解缙、黄淮入直文渊阁,预机务。随后扩充内阁至七人。从此内阁开始在明朝政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清朝仍沿用此

  • 九子夺嫡的漏网之鱼,允祹是靠什么平安终老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想知道九子夺嫡的漏网之鱼,允祹是靠什么平安终老的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十二子允祹因出生较晚其母地位不高,幼年由苏麻喇姑抚养,养成了与世无争的性格,顺利的躲过了九子夺嫡事件,成功的活到了79岁,是康熙最长寿的儿子允祹一生较为平淡,但是他有个贯穿一生命运的爱好,他狂热的喜欢

  • 除了重文轻武外,北宋始终难以同北方王朝抗衡的原因还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历史解密

    北宋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军事异常孱弱,但它在文化方面却十分昌盛,从经济的发达程度上来看,宋朝有着繁荣的商业以及发达的农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的北宋王朝,自诞生之日起,便不得不面对来自北方的强大压力。以至于,北宋王朝最终彻底的灭亡于北方的女真人手中。当我们在回顾这段历史

  • 出身卑微的刘备是怎么成为一方霸主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有很多小人物的发家史,他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百姓变成了手握重权的将军,甚至万人之上的君王。这些人的故事让人羡慕,但却很少有人去了解他们是如何达成成就的。刘备就是一个典型的从小人物变成大人物的例子,那么刘备是怎么成为一方霸主的呢?在我看来,刘备的势力之所以会有之后的规模,要得益于成都。相信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