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隆科多是雍正登基的第一功臣,为什么还沦为阶下囚?其中大有深意

隆科多是雍正登基的第一功臣,为什么还沦为阶下囚?其中大有深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168 更新时间:2024/2/3 22:22:14

他究竟做了什么,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呢?其实背后大有深意。

隆科多是典型的“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一直到他被下狱的那一刻他才明白,康熙雍正爷俩,他一个都玩不过。

早在雍正还没有登基的时候,隆科多就被康熙选中,成为辅佐下一任帝的大臣,只不过在用他之前,康熙还需要再确认几件事。

朝中的九子夺嫡愈演愈烈,康熙被折磨的身心俱疲,此时康熙的心中已经有了储君人选,当然了,退一万步讲,不管将来继承大统的是哪位皇子,他都要挑出几个辅政大臣。

这天,康熙突然召见隆科多,并且下了一道旨意:隆科多得到朝廷赏识,这才位列内阁,现在不但不知恩图报,还私自勾结八阿哥,祸乱朝政,命现在即刻自裁。

隆科多一听顿时吓得跪到了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唉声高喊冤枉。

此时的隆科多手握重兵,是诸位皇子争夺的对象,不过隆科多心中也非常清楚,现在局势微妙,在夺嫡之战没分出胜负之前,想要保命就不要站队。

他并没有明白康熙此举的意图,不过紧接着,康熙又下了一道旨意:

隆科多忠诚勤慎,人才难得,晋封为上书房大臣、太子太保,赐爵一等功。

两道旨意念完,隆科多的心情跌宕起伏,他总算是明白了康熙的意图,原来这是皇上在敲打他呢!

他赶紧领旨谢恩,随后康熙又赏赐给他一样东西,他掀开盖布一看,是一把宝刀,隆科多的心情再次跌入了谷底,当即就腿一软跪在了地上。

按理来说皇帝赏赐宝刀意义非凡,甚至很多老臣拿着先帝赏赐的宝刀有“清君侧”的权力,那么为什么隆科多吓得腿软了呢?

其实这把刀原来就是他的,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被他当掉了,现在皇上赎回来又赐给他,他顿时明白:

连当了一把刀这点小事皇上都知道,说明他每天的行踪皇上都了如指掌,从今天开始不要妄想耍什么把戏。

隆科多立马康熙表明了忠心:“奴才今生今世,就是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皇上的恩德”

至此,康熙总算是为儿子挑出了一个忠心的大臣。

在九子夺嫡之战中,隆科多辅佐雍正击败其余的皇子,又扶持他坐上皇位,更是亲自坐镇,让他坐稳了皇位。

在隆科多这些年的辅佐中,雍正对他的感激更是胜过信赖,那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才会让结局有了这么大的反转呢?

雍正靠着他的辅佐登基,在朝臣面前只叫他“舅舅”,给他的权力更是没有上限,然而仅仅过了5年,他就成了被人人唾弃的阶下囚。

其实在这一切的背后,还隐藏的不为人知的深意。

雍正坐上皇帝宝座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册封拥戴他的功臣,而他要册封的第一个人,毫无疑问就是隆科多。

隆科多不但加授礼部尚书,他的长子还可以承袭一等公爵位,次子更是被晋升为銮仪使,说白了就是皇家的亲卫。

这些职位都不是单纯的立了功就能得到的,足以可见在雍正的心里,隆科多除了是忠心耿耿的顾命大臣,更是他可以信任的亲人。

不过光是这些还不够,新帝继位一般都要大力选拔一些官吏,这些官吏会直接影响将来朝堂的运作。

而这么重要的事,雍正竟然就放心全权交给了隆科多,甚至还允许他挑选什么官员都不用奏请,直接决定就可以了。

此时的隆科多俨然已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儿子们也跟着水涨船高,在朝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然而这样的风光仅仅过了三年,隆科多就被撤掉了步军统领的职务。

隆科多的次子虽然当上了銮仪使,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平常品行恶劣,没少做欺压百姓的事情。

雍正知道后很生气,直接罢免了他的官职,并且责令隆科多要多加管束。

其实此时皇上已经开始有了打压隆科多的意思,可惜隆科多却并不明白,根本没想过要暂避锋芒,没几天,隆科多又上书弹劾官员,谁知这一次雍正并没有纵容他,而是大发雷霆。

然而隆科多依旧认定自己是辅佐皇上登基的大功臣,就算是演给天下臣民看的,皇上也会对他纵容下去。

其实这个时候他的想法并没有错,雍正明明知道隆科多恃宠而骄,但却并没有对他多加责备,甚至说过最重的话也不过是“千万不要自取灭亡”。

他仗着皇上对他的纵容,在朝中行事更是肆无忌惮了,雍正四年,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隆科多在朝中索取贿赂一事败露。

朝廷在调查的时候发现,这件事还牵扯了众多的官员,他们结党营私,官官相护,早已在朝中扎下了盘根错节的势力。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尽管这样,雍正依旧没有处决隆科多,只是罢免了他的尚书职务,派他去边疆处理事务。

此时除了朝堂动荡之外,邻国沙俄还在周边进攻抢地盘,不过那时恰逢大清实力强盛,沙俄吃了不少亏,只能试着来找大清谈判。

而雍正也明白,现在和谈就是最简单的解决方式,于是他派出了隆科多去参与谈判,毕竟虽然他没有了尚书的职位,但整个皇城军队的调遣权还是握在他的手中。

然而,就在隆科多即将把沙俄赶出大清国土的关键时刻,雍正却突然下了一道让人惊讶的旨意。

雍正的一道圣旨,让大清损失了大片的国土,然而他此举的目的,竟然只是为了铲除隆科多。

隆科多究竟做了什么,要让雍正耗费这么大的代价都要除掉他呢?

大清在与沙俄谈判的过程中,隆科多也拿出了绝对强势的态度,沙俄被逼得节节退让,不仅没讨到什么便宜,甚至之前沙俄占领的一部分领土都被他被要了回来。

眼看着整个谈判已经进入了关键的节点,雍正却突然下诏让隆科多回京。

更重要的是,隆科多不是被召回京城的,而是被押回去的,因为雍正查出了一件让他非常震怒的事情:隆科多私藏玉碟。

玉碟相当于皇室的一个宗谱,里面不但记录皇室一些子孙的出身情况,还记录了他们的身体状况、死亡时间等。

这么重要的东西,一直都有专门掌管的官员来处理,其他人是不能私自看的,而隆科多却私藏玉碟,这在皇上眼里看来,那就是谋逆的大罪。

因此他不敢再让隆科多去跟沙俄谈判,即使现在表面上看来他的确占了先机,但是谁也说不准他是否另有阴谋。

虽然这一切都看起来非常合理,但是人们却忽略了其中隐藏的深意。

雍正并不是突发奇想去查隆科多的,而是有预谋的,原本朝中还有克制隆科多的人,那就是年羹

然而年羹尧倒台后,隆科多就没有了最大的威胁,他在朝中结党营私、收受贿赂的事情,雍正之前未必不知情。

只不过光是这点小罪根本无法扳倒他,于是雍正就开始有意地去放纵隆科多,只有他犯了更大的错,才能一击将他击溃。

而想要对他彻查,那必须是在没有任何阻碍的前提下才能完成,于是雍正就故技重施,像当初查年羹尧那样,使了一招调虎离山计,让隆科多出去跟沙俄谈判。

原本他是想收集一些结党营私的罪证,谁知道意外发现了他私藏玉碟。

隆科多被关进了畅春园,他的两个儿子一个被撤职,一个被流放,而隆科多也在第二年就死在了牢中。

不得不说,他结党营私是真,与沙俄据理力争也是真,他虽恃宠生娇却没有谋逆的野心,而最终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实在令人惋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拉着华妃的手,温柔地说出这7个字,女人都会瞬间被沦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华妃也算是一个可怜的痴情人,她有家室傍身,不需要靠争宠获得什么利益,所以她只是真心爱慕着雍正,才会这么善妒,才会处处打压新晋的妃子,以此来保证自己的恩宠,所以在甄嬛来了之后,华妃就针对上了甄嬛。因为甄嬛的纯元脸和她的真性情,雍正对她爱不释手,也让华妃更加的憎恨甄嬛了。多年夫妻,雍正也很了解华妃的性情

  •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境遇如何?没钱买房屡遭打压,鞠躬尽瘁含恨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近代之衰落,自晚清始。随着清朝统治日益腐败,封建社会逐渐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国迎来了百年的衰落期。但在这百年之间,也曾出现了所谓的“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以封建地主的身份对当时的时局做出不小贡献。但这之中,为人诟病的不少,尤其是李鸿章,“东方俾斯麦”是他,丧权辱

  • 民国农村奇闻:剃头匠结婚半年后搬家,20年后才发现是被老婆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故事发生在清朝光绪年间,但案子真相大白的时候,已经是民国时期了,这是一起被拖延了二十年的凶杀案。这件案子奇就奇在,最开始时人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一起凶杀案。而当事人之所以暴露同样也是因为一个巧合。故事发生在豫北农村和山西晋中,过程并不太曲折,可作案者手法比较奇特,甚至是让人意想不到。我们来简单说一下这起

  • 晚清第一硬汉左宗棠之死:天降大雨,慈禧悲痛,遗言令人潸然泪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那个倍受欺负的时间里,很多人都无奈地低下了自己的头颅,不得不找寻两全中庸之法。但这并不代表着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性子,其中当然也有不少硬骨头的武将,坚定自己的想法就是要跟列强决一死战,表现出了自己的英勇。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晚清名将左宗棠。对于这个名字很多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提起晚清的那段历史

  • 清朝如何防止杀手,趁妃子侍寝时混入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的妃子能进御书房吗,清朝的妃子被打入冷宫有多惨,清朝的妃子被抬进宫

    后宫里的嫔妃如此之多,皇帝每天都可以换人侍寝,这是多少男性朋友都想要的生活呀!不过每个朝代就一个皇帝,这种金字塔尖般的位置,不是什么人想要就能得来的。你没做皇帝的命,就过好自己的平民生活吧!几乎每一部清宫剧里都有这样的情节,皇帝翻到哪位小主的牌子,这位小主就会被脱光了裹在被子里抬进皇帝的寝宫,结束后

  • 洪秀全和他的拜上帝会、太平天国真的很玄幻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在14年的时间里,打下了清朝半壁江山,富庶的江南地区许多地方都被太平军占领。1853年,定都南京后,还发行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个纲领性文件,可以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可是,它最终还是失败了。这种失败从它酝酿之日起,就已注定。一 落榜之后的激愤造反洪秀全出身不

  • 承德市境内,有八个“拨子村”,这里曾经是清朝的兵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四拨子村近况,承德市文物简介,西拨子营房

    清政府在东陵设两大风水禁区从康熙朝开始,东陵就以昌瑞山为中心设置了“前圈”和“后龙”两大风水禁区,到了雍正、乾隆年间,“后龙”禁区的范围逐渐扩大,和今天的滦平县、承德县相接壤。这里面不允许樵采放牧,只有部分驻军。其实清朝东陵的管理区有点像俄罗斯套娃,最核心的墓区是“小娃”,外围风水禁区是“大娃”。像

  • 周朝及其始祖稷的名字中隐藏的历史秘密:当时中国尚未充分农业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通过甲骨文研究,我发现,不仅作为朝代名称的“夏、商、周”,和作为其始祖名称的“禹、契、稷”,都有独立含义,而且夏和禹之间、商和契之间、周和稷在含义上存在惊人的对应关系,犹如中国古人名和字的对应。李大钊的原名叫李耆年,字寿昌。这是他家乡私塾先生给起的,是希望他能够健康长寿。耆(qí )指60岁以上的老

  • 礼仪之大,故称夏:夏朝的起源与建立 | 夏(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从夏始祖鲧,到成功治水的大禹,再到雄主启,三代人披荆斩棘,奠定了大夏王朝的基业。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尧舜之时,洪水肆虐,四岳向帝尧推荐鲧,来治理水患。起初帝尧不许,认为鲧不守族规,好自作主张,一旦将权力交给他,会坏了大事。可见在帝尧并不喜欢鲧,在尧眼里,鲧属于不听话的臣子。但众大臣

  • 夏朝如何兴起为何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这就不得不从夏朝的建立者大禹说起了。夏朝的建立者是治水有功的大禹。禹之前有尧、舜两位帝王。相传尧帝在位之时,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洪水滔天,波涛汹涌,侵扰百姓。尧帝就派大禹的父亲鲧去治水。鲧筑坝拦水,花费整整九年时间,非但没有治理好水患,反而因溃坝而使灾情更重。顺帝继位后,以治水失败的理由将鲧流放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