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后宫妃嫔的等级如何划分?她们收入如何计算?发钱还是发物?

清朝后宫妃嫔的等级如何划分?她们收入如何计算?发钱还是发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53 更新时间:2024/2/7 22:52:09

清朝妃嫔等级共分八级,等级高低与娘家出身还有生育的皇子有关

其实清朝入关前后宫妃嫔等级并不复杂,没有这么多称号,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后宫妃嫔统称格格或者福晋,只有嫡妻被称为大福晋。到了皇太极时期后宫制度开始完善,皇太极把福晋定为高级别的妃嫔,格格则属于低级别的妃嫔。

清朝入关之后到了康熙中后期,清朝的后宫制度才逐渐稳定成形,康熙效仿明朝的后宫制度,后宫妃嫔被分为八级,分别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其中皇后名额一人、皇贵妃名额一人、贵妃名额两人、妃名额四人、嫔名额六人,其余的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具体名额限制。当这些后妃去世或者犯错被降级,其他后妃才能递补晋升。

除了这八级之外,其实清朝宫廷中还有一个很尴尬的级别,那就是官女子,答应以上级别的都属于是宫廷女主,她们白天要在宫廷中干杂活,晚上还要被皇帝宠幸。不过官女子通常都是犯了错的妃嫔被贬下去的,名义上还是皇帝的女人,实际上她们也很难再被宠幸了,因此通常也不把官女子列入后宫妃嫔等级之中。

在中国古代的礼法中,男人是一夫一妻制,但是不限制纳妾人数,可是在家庭中妾也分三六九等,通常古代男人的嫡妻被称为正房,偏房贵妾地位略高,然后还有通房小妾,最次的就是外室。按照礼法嫡妻和贵妾的名字都是能写进家谱,死后可以进入家族祠堂享受子孙祭拜的,通房小妾和外室除非生育了儿子,否则她们的名字都没资格被写入家谱,死后更不能进入家族祠堂接受后世子孙祭拜。

皇帝也是男人,自然也要遵从这些礼法规矩,只不过皇帝后宫妃嫔太多,所以要制定名号来明确她们的身份等级。皇后对应的就是普通人家的嫡妻,皇贵妃、贵妃、妃以及嫔这四个级别对应的就是普通人家的偏房贵妾,因为皇帝在册封她们的时候,是给她们颁布册宝的,皇贵妃和贵妃这两级别册封时用的是金册,妃在册封时用的是镀金银册,嫔在册封时用的是银册,在册封之后她们会获得朝服朝冠,无论是否生育皇子,她们的姓名都会被写进皇室的族谱《玉牒》之中,死后也会享受后世皇帝的祭拜。

其中皇贵妃是最为特殊的一个级别,清朝的宫廷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皇后在世时皇帝不立皇贵妃,这就是因为皇贵妃在后宫的权力非常大,是仅次于皇后的副后一般存在,对皇后的地位威胁比较大,正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皇帝为了避免后宫争风吃醋,因此皇后在世时通常不会选择册立皇贵妃,通常皇后在世时后宫妃嫔止步于贵妃级别,一般都是某位贵妃深受皇帝宠爱,在临死时皇帝为了让她高兴,才会册封她为皇贵妃。

比如雍正时期的敦肃皇贵妃年氏就是如此,年氏深受雍正喜爱,但是雍正的皇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在世,年氏只被封为贵妃,后来年氏病危,雍正才破例在皇后乌拉那拉氏在世时册封年氏为皇贵妃,不过年氏很快就去世了,死后被雍正追谥为敦肃皇贵妃。

因此皇贵妃是清朝后宫中比较特殊的级别存才,这个级别只授予受皇帝宠爱的贵妃将死之时才会晋封,或者是后宫中没有皇后时才会册立。就像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一样,当时康熙前两任皇后都早逝,康熙觉得自己克妻,于是不再立皇后,只封佟佳氏为皇贵妃,让她以皇贵妃身份行使皇后权力统摄后宫,直到佟佳氏临死时康熙才正式晋升她为皇后,并在死后追封她为孝懿皇后。

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就相当于普通人家的通房小妾了,属于贱妾的类别,她们被册封时没有金银册宝,也不发朝服朝冠,只有生育了皇子之后,她们的名字才会被写入《玉牒》之中。当然,生育皇子之后,她们通常也会被皇帝晋升到妃嫔这个级别,那么自然也会被录入《玉牒》中。

清朝的后宫妃嫔有了身份等级划分,那么就得有晋升标准,生育皇子就是她们的主要晋升业绩,除了生育皇子之外,她们的娘家的家族地位高低也决定了她们在后宫中晋升的标准。

在清朝后宫妃嫔大多是由八旗秀女选入后宫,而八旗秀女也是规矩的,清朝的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是指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由皇帝亲自统领的三旗,而在后宫中想晋升为贵妃的标准就是必须由上三旗出身的女子才能晋升,当然,皇帝如果宠爱哪个女人想晋升她为贵妃,是可以给她的家族抬籍,抬入上三旗从而晋升。

还有能影响妃嫔晋升的因素就是她们的娘家族人身份地位,如果妃嫔的娘家出身贵族,那么她们入宫的起点也很高,就像康熙的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她是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的妹妹,也是康熙的亲舅舅大学士佟国纲女儿,家族出身比较显赫,入宫之后就享受妃级待遇,不久又晋升为贵妃。而雍正皇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由于她的家族出身低微,入宫时都没有名分,直到生育了雍正才被册封为嫔,后来又熬了很多年才晋升为德妃,直到雍正继位后,她去世时才被雍正追尊为孝恭仁皇后。

所以就看娘家出身,如果娘家出身地位比较高,那么入宫之后的起点都会比较高,如果娘家出身低微比较低,那别人的起点可能就是她的终点了。

除了拼家族出身,也拼生育的皇子能力,像康熙的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和良妃卫氏就是因为儿子太优秀了,所以才获得了较高的身份。

章佳氏的儿子是皇十三子胤祥,卫氏的儿子是皇八子胤禩,当初胤祥和胤禩都十分勤奋好学,在一废太子之前二人都深受康熙喜爱,因此一直没有名分的章佳氏在早逝后被康熙追封为敏妃,雍正继位之后由于十分喜爱和信任胤祥,于是又追封章佳氏为敬敏皇贵妃。而卫氏则是由于儿子胤禩最初很受康熙喜爱,在胤禩大婚后康熙特意晋升卫氏为良妃。

因此清朝后宫的妃嫔等级高低与她们的娘家出身和所生育的皇子质量有一定的关系,毕竟家族出身是门槛,生育皇子是业绩。

后宫妃嫔等级高低决定了她们的收入高低

清朝后宫妃嫔的等级高低不同,也决定了她们的收入高低不同,有身份等级差别,也就决定了她们的工资、服饰、伙食标准、服务人员数量、居住环境、仪仗规模等都会有差别。

在基本工资这方面,皇后每年大约1000两银子,皇贵妃每年800两银子,贵妃每年600两银子,妃每年300两银子,嫔每年200两银子,贵人每年100两银子,常在每年50两银子,答应每年30两银子。

在服务待遇方面,皇后身边有七品首领大太监1名、普通太监12名、宫女10名;皇贵妃和贵妃有八品首领太监2名、普通太监12名、宫女8名;妃和嫔的太监数量与皇贵妃、贵妃相同,但宫女少了两名;贵人有普通太监和宫女各4名,常在有普通太监和宫女各3名,答应有普通太监1名、宫女2名。

当然,妃嫔的收入不是固定的,上面说的只是基本工资,如果像重大的节日、妃嫔过生日以及生育皇子时,皇帝都会有额外的金钱赏赐,有的是直接赏赐金钱,有的是赏赐宝物,至于赏赐的多少全都得看皇帝的心情了。

清朝的内务府档案曾经记载了乾隆皇帝的婉嫔陈氏过生日时的奖赏,乾隆二十年(1755年)时,由于当年乾隆连续对新疆用兵,军费开支比较大,陈氏过40岁生日时,乾隆是一分钱都没赏赐给她。

到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时,新疆的问题彻底被平定,乾隆的心情非常愉悦,这一年陈氏过45岁生日,乾隆直接赏赐给她300两银子,这可是她的嫔级年收入还多了不少。此后陈氏过生日每年都会获得200两银子的赏赐,所以从内务府的档案记载来看,也能看出妃嫔的绩效奖金并不固定,完全看皇帝老公的心情给。

在收入这方面如果熬到皇帝的母辈,那就算是熬出来了,清朝的皇太后是后宫中收入最高的女人,每年收入是2000两白银外加20两黄金,赶上皇太后寿辰时,皇帝给的钱会更多。毕竟古人是以孝治天下,可以饿着媳妇儿,但是不能让老妈受委屈。

除了皇帝的亲妈待遇会获得很大提升之外,皇帝的庶母待遇也会很不错,凡是熬到“太”字辈的先皇妃嫔都会比现任皇帝的后宫妃嫔收入高得多,毕竟这些人家工龄长,收入高也是正常的嘛。

而且新皇帝登基时都会给先皇的妃嫔提升身份,比如嘉庆皇帝去世后,他的儿子道光皇帝就尊嘉庆的如妃为皇考如贵妃,尊嘉庆的安常在为皇考安嫔,现任皇帝继位给先皇妃嫔提升等级地位也是清朝宫廷的惯例,这个规矩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这些后宫妃嫔的收入待遇其实非常高,看一看当时清朝社会的普通人年收入就知道她们的收入有多高了。据范文澜先生在所著的《中国通史》中引用的清朝档案记载,在乾隆时期一个普通地主家的长工每年收入是2500个铜钱,大概相当于2.5两银子。

看看这个收入,即便是最低级的答应年收入也是普通长工的十倍还多,而且后宫妃嫔常年居于深宫,吃穿住行基本不用花销,挣的钱都是干攒下来的,所以这收入在当时绝对是金领中的金领。

写在最后

其实清朝妃嫔的居所也是有讲究的,她们都住在乾清宫两侧的东西六宫,东六宫包括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六宫包括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祥宫、长春宫、咸福宫。

紫禁城的隆宗门外坐落着一组以慈宁宫为主体的建筑群,皇帝去世后,他生前的妃嫔有儿子的可以离开皇宫由儿子养老送终,没有生育儿子的,就要搬到这里的慈宁宫、寿康宫、宁寿宫、寿安宫居住,由继任皇帝给她们养老送终。

因此入了宫成了妃嫔在清朝来说算是很不错了,虽然身份等级森严,但是总的来说入了宫廷成了皇帝的妃嫔,那就等于这些女孩混到了铁饭碗,成了紫禁城里的打工人,她们收入超高,有晋升空间,还包吃包住,养老和医疗各方面都有了保障,每天的工作就是白天摸鱼,晚上就是等着皇帝宠幸,简直比现代的职场女性幸福多了,算是现代宅女梦寐以求的工作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一品官员,享受什么待遇?封妻荫子、年薪百万、退休保留全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封建时代,皇族地位最高,官员次之。皇族掌天下,官员治天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成就彼此。历朝历代,无论是明君也好,还是昏君也罢,都离不开官员这个集体。王朝能否兴盛,大多数取决于官员的质量,官员质量高则国盛,反之官员质量低则国衰。官员的重要性,对皇族,乃至对整个天下而言不言而喻——他们几乎能决定一个王朝

  • 张无忌后来被朱元璋所杀,三个细节给出解释,“观音奴”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无忌最后被谁所杀,观音婢,朱元璋斩杀无忌

    张无忌又道:“武林传言之中,尚有两句话道:‘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屠龙刀与倚天剑中所藏的秘密,除兵书外,尚有一部武功秘籍。我体会这几句话的真意,兵书是驱赶鞑子之用,但若有人一。手掌大权,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间百姓受其荼毒,那么终有一位英雄手执倚天长剑,来取暴君首级。统领百万雄兵之人纵然权倾天下

  • 英明的皇帝康熙犯下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暴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平定旧金山时,康熙率领的清军屠杀平民。从很多史书上的记载来看,是非常触目惊心的。当时连累了四川、江西人民。大屠杀之后,很多史书都记载这些省份的人口大幅度减少,可见当时的大屠杀是多么惨烈。作为国家的主人,应该像爱孩子一样爱人民。虽然在战争中总是少不了牺牲,但是那些无辜的人不应该被这么肆无忌惮的杀害

  • 声音日历 | 宋代太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让世界听见太原声音随着社会的发展,宋代太原的工商业也逐步繁荣起来。太原城区西南的米市街、南市街、柴市巷、菜市街、麻市街是当时的米、柴、菜和日用品市场;帽儿巷、靴巷、剪子巷、帘子巷、毡房巷、酱园巷等是工商业集中的地方。手工业、陶瓷、冶炼业尤其发达,制造的铜镜作为贡品上贡。设在孟家井、冶峪的官窑生产的“

  • 史上大贪官无数,为何和珅是个异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末年赵国国相郭开,逼走廉颇、谗杀李牧,被称为史上卖国求荣第一大贪官。同时,较为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南宋的秦桧,被树为历史上卖国求荣的大贪官的反面典型。还有东汉的梁冀、南朝的祖珽、唐朝武周时期的来俊臣、北宋的高俅、明朝的严嵩父子和刘瑾等,至于清朝的大贪官更是不胜枚举,甚至富可敌国的大贪官也不在少数。▲

  • 如果说史上最失败的大贪官是和珅,那么史上最成功的大贪官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他是中国史上最著名的贪官。可他费尽心机贪了那么多,结果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都便宜了嘉庆。所以,他死的时候,十分的不甘心,并写下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对于和珅的这句诗,虽然史上并无统一解释或者说没有足够说服人的解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

  •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的重要人物!后人追思他的纪念地就在龙潭公园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袁崇焕的个人简介,广西藤县袁崇焕故里,悲袁崇焕全文

    龙潭公园袁督师庙龙潭湖位于东城区东南部,明代嘉靖年间建造北京外城城墙时,为烧制城砖而在该处大量取土,从而形成大片洼地,之后逐渐发展成一片很大的水域,该区域西部是排污水的龙须沟。1952年时,因地制宜疏通了3个相连的人工湖面,注入清水,将12公里长、1公里至3公里宽的狭长水面与龙须沟相连,因其形似一条

  • 徐志摩陆小曼在梁启超和林徽因约会的地方举行婚礼,证婚人斥责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揭秘系列6】据说,1922年徐志摩回国后,就迫不及待地想去“雪池斋”找林徽因。而林长民却在“雪池斋”的中堂挂了一副诗联:长者有女十八岁,高知行游欧游学。君颜心慧梁氏子,许诺嫁不聘。徐志摩见状叹了口气,但还是没有放弃。雪池斋雪池胡同2号当得知林徽因经常在周日去北海快学堂跟梁思成学习

  • 影视精品《雍正王朝》:差点错过播出,多亏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王朝影视剧简介,雍正王朝50集版央视频道播放,搜狐网高清电视剧雍正王朝

    除了要价过高,还有一个原因:因为《雍正王朝》恰逢1998年的某些现实,政治取向有点难以把握,敏感点太多。相关人员生怕不让播,又怕播到一半就死了。当时地方电视台没有这样的资金实力,即使有,也不敢冒连中视都不愿意冒的风险。他们兜兜转转,又来到了杨伟光先生面前。幸运的是胡枚和《雍正王朝》。杨伟光先生是中国

  •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是如何对待24岁皇后嫂子的?种种行为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匡胤与赵光义简介,赵匡胤被赵光义害死的原因,赵光义和赵匡胤之间的关系如何

    毕竟野史里,赵光义曾经觊觎过孟昶的贵妃花蕊夫人,频繁临幸南唐后主李煜的小周后。赵匡胤先后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位是孝惠贺皇后,贺皇后比赵匡胤小两岁,两人算是青梅竹马,婚后夫妻恩爱,只是贺皇后在958年去世,时年三十岁,彼时赵匡胤还只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后来赵匡胤又迎娶孝明王皇后做继室,赵匡胤做皇帝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