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卫所体制瓦解,招兵制应运而生,戚家军得以成功组建

明代卫所体制瓦解,招兵制应运而生,戚家军得以成功组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68 更新时间:2024/2/11 20:12:25

从古代社会发展到现在,战争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各朝的军队实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战斗手段也得到了新的突破。

到了明代,朝廷非重视发展军力,并在军力、物力、财力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求发展军力,以维护中原的稳定。明代初期所处的大环境,使其必须重视军事实力,这是为了巩固明朝的地位。

明代初期,由于农民起义的影响,仍有一些叛乱分子企图夺取中原政权。加之东南沿海一带的海盗频繁入侵,给当地居民带来许多麻烦,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的稳定发展。

与此同时,被明朝统治击败的蒙元势力,尽管退守蒙古大草原,却始终没有放弃中原,只是在积蓄力量,伺机东山再起。各方面的危机使统治者认识到加强军队力量和加强边境防御的重要性。

所以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明朝实行了卫所制度,军队的子孙后代都要参军。同时,还设立了军屯制,以保证在初期物资匮乏的条件下,能够以自给自足的形式来维持军费。

朱元璋所推行的政策,在明代前期,确实有很大的成效,对巩固边疆、扩充军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卫所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了,征兵制度应运而生,戚家军也随之诞生,被誉为明代最具传奇色彩的军队。

一、卫所体制的瓦解

1、军队自给自足制度

明代虽已进入封建社会的晚期,但仍以农业为主,以小农经济为主,商业发展受到诸多制约。

但是在明朝前期,百废待兴,大片的土地被废弃,再加上战争的影响,很多地方的人口都很少,不能再耕种了。

如此一来,不仅会影响到农业的产量,还会让朝廷的税收减少。朱元璋为了维持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断鼓励百姓开荒,把百姓迁往偏僻之地,进行荒地的开发,提高农税,提高国库的收入。

朱元璋是个穷人家的孩子,他总是能站在平民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朱元璋想建立一个能容纳人民财富的国家,把更多的钱留给人民,所以他不断地减少赋税。

但是现在的内忧外患,急需一支强大的军队,朱元璋就在这一时期,设立了卫所制度,并实施了兵营制度。

训练完毕后,士兵们会继续种田,收割的粮食会按比例上缴朝廷,剩下的则作为日常开销,让军队能够自给自足,减轻民众的负担。

2、卫所制度的瓦解

朱元璋的这个主意不错,而且对明朝前期的军事力量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由于土地合并问题越来越严重,即使是军方也不例外。

许多士兵被迫当上了军官的佃农,为军官们提供粮食和生活。如此一来,明王朝的军事实力就会大打折扣,卫所制度对明朝的社会也就失去了作用,必须进行改革。

二、戚家军之失败

1、征兵制度的产生

由于明代卫所制度的影响,军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弱妇孺,所以军力大不如前,卫所体制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

这时,戚继光现身,他对卫所体制下组建的军队并不满意,他希望能够组建一支由自己挑选出来的强大军队,所以才有了征兵制,戚家军就是由此而来。

戚家军成立之后,四处征战,为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曾经在东南沿海横行霸道的海盗,被戚家军打得节节败退,戚继光不但在挑选将士上有过人之处,在战术上也颇有心得。

他们的阵型千奇百怪,他们的指挥效率极高,也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戚继光是明朝最优秀的将军,他研究出来的战术和新的武器,都是非常先进的,能够增强他的实力,让他在战场上占据绝对的上风。

2、戚家兵败

戚家军的所披靡让敌人心惊胆战,一支精锐的军队,最终却是全军覆没。

这是因为,军队要想长期发展,最起码的军饷都要有保证,而且明王朝的财政情况并不好,所以戚家军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办法及时领取军饷。

后来敌人用军费把戚家军骗到了一个地方,然后残忍地杀死了他们,一支强大的军队就此覆灭。

自那以后,明朝的军力就一直在衰退,没有了戚家军这样的强悍军队,明朝的发展也就越来越差。

戚继光是明代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他对卫所制度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推行了征兵制度,对沿海的海盗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同时还引进了一些新的武器。

戚继光的军事改革,开创了史无前例的先河,使明朝恢复了安定。然而,因为明朝的财政崩溃,军饷没有按时发放,这支出色的戚家军就这样消失了。

参考献:《明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后宫妃嫔的等级如何划分?她们收入如何计算?发钱还是发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妃嫔等级共分八级,等级高低与娘家出身还有生育的皇子有关 其实清朝入关前后宫妃嫔等级并不复杂,没有这么多称号,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后宫妃嫔统称格格或者福晋,只有嫡妻被称为大福晋。到了皇太极时期后宫制度开始完善,皇太极把福晋定为高级别的妃嫔,格格则属于低级别的妃嫔。清朝入关之后到了康熙中后期,清

  • 清朝一品官员,享受什么待遇?封妻荫子、年薪百万、退休保留全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封建时代,皇族地位最高,官员次之。皇族掌天下,官员治天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成就彼此。历朝历代,无论是明君也好,还是昏君也罢,都离不开官员这个集体。王朝能否兴盛,大多数取决于官员的质量,官员质量高则国盛,反之官员质量低则国衰。官员的重要性,对皇族,乃至对整个天下而言不言而喻——他们几乎能决定一个王朝

  • 张无忌后来被朱元璋所杀,三个细节给出解释,“观音奴”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无忌最后被谁所杀,观音婢,朱元璋斩杀无忌

    张无忌又道:“武林传言之中,尚有两句话道:‘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屠龙刀与倚天剑中所藏的秘密,除兵书外,尚有一部武功秘籍。我体会这几句话的真意,兵书是驱赶鞑子之用,但若有人一。手掌大权,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间百姓受其荼毒,那么终有一位英雄手执倚天长剑,来取暴君首级。统领百万雄兵之人纵然权倾天下

  • 英明的皇帝康熙犯下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暴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平定旧金山时,康熙率领的清军屠杀平民。从很多史书上的记载来看,是非常触目惊心的。当时连累了四川、江西人民。大屠杀之后,很多史书都记载这些省份的人口大幅度减少,可见当时的大屠杀是多么惨烈。作为国家的主人,应该像爱孩子一样爱人民。虽然在战争中总是少不了牺牲,但是那些无辜的人不应该被这么肆无忌惮的杀害

  • 声音日历 | 宋代太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让世界听见太原声音随着社会的发展,宋代太原的工商业也逐步繁荣起来。太原城区西南的米市街、南市街、柴市巷、菜市街、麻市街是当时的米、柴、菜和日用品市场;帽儿巷、靴巷、剪子巷、帘子巷、毡房巷、酱园巷等是工商业集中的地方。手工业、陶瓷、冶炼业尤其发达,制造的铜镜作为贡品上贡。设在孟家井、冶峪的官窑生产的“

  • 史上大贪官无数,为何和珅是个异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末年赵国国相郭开,逼走廉颇、谗杀李牧,被称为史上卖国求荣第一大贪官。同时,较为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南宋的秦桧,被树为历史上卖国求荣的大贪官的反面典型。还有东汉的梁冀、南朝的祖珽、唐朝武周时期的来俊臣、北宋的高俅、明朝的严嵩父子和刘瑾等,至于清朝的大贪官更是不胜枚举,甚至富可敌国的大贪官也不在少数。▲

  • 如果说史上最失败的大贪官是和珅,那么史上最成功的大贪官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他是中国史上最著名的贪官。可他费尽心机贪了那么多,结果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都便宜了嘉庆。所以,他死的时候,十分的不甘心,并写下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对于和珅的这句诗,虽然史上并无统一解释或者说没有足够说服人的解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

  •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的重要人物!后人追思他的纪念地就在龙潭公园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袁崇焕的个人简介,广西藤县袁崇焕故里,悲袁崇焕全文

    龙潭公园袁督师庙龙潭湖位于东城区东南部,明代嘉靖年间建造北京外城城墙时,为烧制城砖而在该处大量取土,从而形成大片洼地,之后逐渐发展成一片很大的水域,该区域西部是排污水的龙须沟。1952年时,因地制宜疏通了3个相连的人工湖面,注入清水,将12公里长、1公里至3公里宽的狭长水面与龙须沟相连,因其形似一条

  • 徐志摩陆小曼在梁启超和林徽因约会的地方举行婚礼,证婚人斥责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揭秘系列6】据说,1922年徐志摩回国后,就迫不及待地想去“雪池斋”找林徽因。而林长民却在“雪池斋”的中堂挂了一副诗联:长者有女十八岁,高知行游欧游学。君颜心慧梁氏子,许诺嫁不聘。徐志摩见状叹了口气,但还是没有放弃。雪池斋雪池胡同2号当得知林徽因经常在周日去北海快学堂跟梁思成学习

  • 影视精品《雍正王朝》:差点错过播出,多亏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王朝影视剧简介,雍正王朝50集版央视频道播放,搜狐网高清电视剧雍正王朝

    除了要价过高,还有一个原因:因为《雍正王朝》恰逢1998年的某些现实,政治取向有点难以把握,敏感点太多。相关人员生怕不让播,又怕播到一半就死了。当时地方电视台没有这样的资金实力,即使有,也不敢冒连中视都不愿意冒的风险。他们兜兜转转,又来到了杨伟光先生面前。幸运的是胡枚和《雍正王朝》。杨伟光先生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