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王去世后,为何由周公辅佐成王,而不是姜子牙?

武王去世后,为何由周公辅佐成王,而不是姜子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742 更新时间:2024/2/26 21:56:54

灭商后的第三年,周武王由于积劳成疾、溘然长逝。临终时,他让其四弟周公旦即周公,辅佐他的儿子姬诵,即称为"周公辅成王",而当时姜子牙作为牧野之战的总指挥,其才能也不在周公之下,为什么周武王不让姜子牙辅佐成王呢?

首先,周武王担心姜太公的权势给周朝带来威胁。由于姜太公在伐商纣的功劳最高,周武王将其分封于齐国。姜太公在齐地以法制国,将齐地打造成鱼米粮仓,周朝屏障。如果让姜太公也辅佐成王,姜太公的威望肯定是要比周公旦高,周武王担心死后,周室没有能制衡姜太公的人,所以只能让姜太公远离朝廷,给封个好地方以慰其功。

其次,西周的宗法制度严格。西周建国以宗法制度为国家核心制度,对于血缘关系非常重视。姜太公是军师也是周成王外公,属于功臣也属于外戚,在宗法制度中是排后的。而且周公还不是单纯辅政,在当时人眼里以王相看,比如《尚书·康诰》记载:"王若曰:小子封,朕其弟"。那么这个辅佐成王的人自然就是周公了。

再次,周公本身所具有不同的特点。周公旦善理政务及治民,仅从《逸周书》所记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所定殷旧地新政规定看,周公日确实为内政管理高手,那一套详细严宻的监督控制新规,把顽民地区的管理系统网格化,宻不透风。周公旦的方法与周武王也是一致的,是要重用自己的亲人,而姜子牙则是重用贤人。

再就是,周公周文王姬昌还在世时,周公非常孝顺,忠厚仁爱,胜过其他兄弟。姬发即位,姬旦也经常佐助辅弼,处理很多政务,奠定了周朝基业。在当时周公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非常得周武王的赏识。

综上,不管是从为商朝的未来考虑的角度,还是从周公本身所拥有的特质来说,周武王选择周公旦辅佐成王都是他当时必然的选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女娲想杀纣王被金光所阻,金光从何而来?是哪路神仙在守卫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首诗是纣王在女娲像前题写的,当时的情形是丞相商容为了讨纣王欢心,就建议纣王外出郊游,顺便可以祭拜一下女娲娘娘。他对纣王说,马上就是女娲的寿辰,所以纣王应该去郊外祭拜一下这位在神仙界德高望重的女神。纣王作为一国之君,每天为国事忙得不可开交,对上天的事不见得会那么熟悉,更不见得就知道女娲的背景与个人资

  • 西晋文艺世俗精神的成因是非正义性政权的建立和分封制的内在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怎么评价西晋的分封制,晋武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魏晋乱世的特点

    “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天未启时”云云,明白道出司马氏以晋代魏不合天时,“智竞”、“力争”揭示司马氏代晋前的种种阴谋。初唐史臣洞察了司马氏提倡“以孝治天下”的真实动机。既然“以孝治天下”主要是掩耳盗铃之举,就很难发挥淳化世风、巩固统治的作用,反而在社会上滋生“贪鄙、淫僻”的风气。一、非正义

  • 为一件古老兵器,探求上古时代上党部族,展示商代对此战略要地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上党位于“太行之巅”,古人也以“太行歧路羊肠曲,上党云山马儿尖”来形容其交通不便。虽然,上党地区的交通不便,但由于上党“盘踞太行之上,居天下之脊,当河朔之喉”,“肘京洛而履京浦,倚太原而跨河朔”,所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历史上,为了争夺上党的控制权展开的大规模战役不计其数,其中最为著名的有

  • 古代商朝的防御体系是怎样的?对皇城的保护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老涵商朝无论夏氏是否堕落到了谢氏的程度,商氏只是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个宣传者,还是周氏和后来的自旋医生编造了整个故事,都可能永远不得而知。然而,看来,桀的行为很可能激怒了夏族国家和其他民族,他们欢迎另一种选择.在这种选择下,他们可以享受更大的自由或至少更少的负担,并成为早期的支持者,可能会获得更大

  • 秦国一统天下除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之外,这个因素起了很大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一统天下谁功劳最大,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秦国一统天下完整版

    [var1][var1]它就是盛行于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简言之就是远交近攻。从地理位置上看,秦位于函谷关以西,又被称为关西。而其余六国均位于函谷关以东,又称为关东诸国。秦国使用计谋拉拢一些国家来打另外一些国家的策略叫做连横,而其余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的策略就是合纵。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合纵连横的代

  • 屈原跳的是什么江在哪个省?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屈原跳的是什么江[var1]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但他也是因爱国而死。公元278年,楚国君主听信佞臣谗言,导致国破人亡,屈原满怀羞愧之心投江。这条江叫汨罗江,发源于黄龙山,上古时期罗国倚江而建,故名为汨罗江。[var1]汨罗江在哪个省汨罗江所属湖南省岳阳市,汨罗江口汇入洞庭湖。汨罗江

  • 被秦王李世民亲自灭掉的四大反王,皆非等闲之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怎么收服各路反王,隋末李世民剿灭了多少反王,唐王李世民怎么夺得政权

    [var1] 刘武周 在河南,有个叫王世充的“反王”,他原是一个博览群书、通读经典的大知识分子,不过他不是中原人,血管里流淌的是西域胡人的血。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后,其国号是“郑”; [var1] 王世充 在河北,有个叫窦建德的“反王”,此人是位农民大哥,看起来忠厚慷慨、生活简朴,最爱行侠仗义。他当过隋

  • 赵、魏、韩“三家分晋”后,晋国的国君到哪里去了,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就是这么强大的晋国,最后的下场却和周朝有些类似,国君被诸侯不断架空,最后终于爆发了“三家分晋”,以至于晋国从历史上彻底消失,那么晋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晋国国君下场又如何呢?[var1] 六强变四强 到了公元前497年,经过晋国内部的一系列动乱之后,其实当时的晋国国君实权已经

  • 赢驷:差点被割鼻子的秦君,杀商鞅,第一位秦王,与张仪相知退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仪是怎么评价商鞅的,嬴驷为什么临死后悔杀商鞅,历史上嬴驷真的看望过商鞅吗

    但商鞅的结局却是惨烈的,他因为推进变法而得罪了多数人的利益,最终被秦国的一位君主车裂而死,而这个君主却在杀了商鞅后仍然采用商鞅的变法内容,并且内修政治、外拓宽疆土,最后使秦走向真正的强国之路,这个君主就是秦国惠文王嬴驷。[var1] ?年轻太子多叛逆,只身犯法难逃罚 嬴驷是秦国的公子,是大名鼎鼎的秦

  • 赢稷: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国君之一,组织了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秦惠文王赢驷去世以后,秦武王赢荡即位。秦武王是一个好武之人,从小的时候就酷爱武力,而且崇信武士。在武士的激烈下,前往周天子的地方举鼎,但是没有想到却因为伤到了胫骨,气绝身亡,秦国内部发生冲突。[var1] 秦昭襄王赢稷是秦惠文王赢驷和芈八子的儿子,秦惠文王赢驷还在世的时候,朝中就因为立长(秦武王赢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