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商人出身的薛宝钗,为何要在贾府打造完美人设?

红楼梦:商人出身的薛宝钗,为何要在贾府打造完美人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98 更新时间:2024/2/7 0:58:51

本来宝钗来贾府只是走亲戚,住几天就回去了,不会带给别人困扰。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宝钗来了以后,就没有离开过。宝钗艳冠群芳,温柔敦厚,随分从时,是个标准的封建淑女,她来了贾府以后,让黛玉很不自在,处处被比下去,黛玉心里难免会不舒服,对宝钗有些敌意。奇怪的是博学多才的宝钗已经得到了很多好评,把黛玉比下去了,却还要在贾府努力打造完美人设。

商人出身的薛宝钗,为何要在贾府打造完美人设?

一、努力融入贾府这个贵族圈子。

很多人不理解,宝钗努力融入贾府这个贵族圈子的做法。觉得以宝钗的博学多才,德言工容,即便是参加选妃也是十分出色的,没有必要为了融入贾府这个贵族圈子打造所谓的完美人设。

事实上却很有必要,薛家虽然很有钱,如果不是娶了王家的女儿,很难与贵族沾边,更不要说薛家的女儿嫁入侯门公府。商人在当时的阶层里排在最末位,商人的女儿在婚恋市场上也会遭到贵族的歧视。

薛姨妈从送女儿进京待选上路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想办法让宝钗落选。毕竟内务府选秀不是当皇帝的嫔妃,而是要入宫做宫女,薛姨妈自然不愿意女儿入宫。想要落选,薛家有的是办法,宝钗吃的冷香丸就可以大做文章。

既然宝钗入宫待选落选已成定局,那么宝钗在贾府就想要打造完美人设,努力融入贾府这个贵族圈子,得到贾母王夫人的认可,为金玉良缘造势。

二、为了完成金玉良缘。

宝钗为了所谓的金玉良缘,可谓煞费苦心,努力打造自己的完美人设。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宝钗难得表现出真实可爱的一面,在花园里扑蝶,不曾想却不小心偷听了小红和坠儿的谈话,为了打造自己的完美人设,宝钗不惜用“金蝉脱壳”的计策让自己脱身,让毫不知情的黛玉背了黑锅。

其实,以宝钗的身份,她完全可以不用顾忌丫头小红和坠儿的感受,但宝钗不想有不利于自己的议论出现,即便是无关痛痒的小丫头,她也不忘记打造自己的完美人设,不让自己的形象受损。何况小红还是管家林之孝家的女儿,又是宝玉屋里的丫头,宝钗更不想这些丫头因丑事败露对自己生出仇恨。

再加上宝钗想要打造完美人设,完成薛家的金玉良缘,给府里的人留下好印象,上至贾母和王夫人,下到丫头婆子,她都一一的保护着自己的好形象,努力打造完美人设。

宝钗进贾府后,为了金玉良缘,不仅努力打造完美人设,还在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去梨香院探望时,费尽心思的念通灵宝玉上刻的八个字引起宝玉的关注,从而引出金玉良缘。

曹雪芹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写了宝钗的内心活动,虽然十分含蓄,但以宝钗的聪慧和悟性,早已明白通灵宝玉上面的八个字与自己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儿。奇怪的是宝钗偏偏念了两遍,无非就是提醒同样聪慧的丫头莺儿,果然宝钗念了两遍之后,善解人意的莺儿就开始多嘴,说出了宝钗心里想说却不便说出口的话。这一段描写,通过莺儿之口,也第一次提出了金玉良缘的说法。

从中可以看出,宝钗打造完美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金玉良缘,如果第八回借莺儿之后提出金玉良缘还不算明显,那么端午节之后元妃赐礼就非常明白地指出了这一点。第一,元妃在端午节后赐礼有些耐人寻味,有赐婚的意思,第二,书中明白写宝钗有意疏远宝玉,却将元妃赏赐的红麝串戴在手腕上出入人前。曹雪芹估计是怕读者看不明白,特意在回目中加了一个羞字,写出了宝钗此时的真实内心。

那个时候未出阁的少女是不能做主自己的婚姻大事的,前面虽然有母亲薛姨妈张罗,姨妈王夫人的喜欢,但薛宝钗自己也没有闲着,她努力打造自己的完美人设,想要得到贾母的喜欢和认可。

有读者不认可这一点,甚至认为宝钗从未喜欢过宝玉,压根就看不上宝玉。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宝钗对宝玉是有感情的,虽然宝玉不喜欢走经济仕途,但宝玉对女孩尊重细心,处处照顾,这一点是其他贵族公子没有的。

宝钗或许开始不喜欢宝玉,只是碍于礼教观念和家族的使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四大家族相互联姻的金玉良缘,并为金玉良缘开始打造自己完美的人设。但从宝钗后面的表现来看,她对宝玉虽然谈不上爱,喜欢却是真的。为了完成金玉良缘,宝钗打造自己的完美人设,也是可以解释得通。

可见,宝钗从进入贾府的那一刻起,为了融入贾府这个贵族圈子,为了完成金玉良缘,一直在努力地打造完美的人设。宝钗是封建礼教下标准的淑女,她不像黛玉那样活得真实,她身上有家族的使命,有振兴薛家的重任,所以即便是有厚厚的枷锁,她也只能戴上面具,努力地打造自己完美的人设,为自己的婚姻加分,完成薛家的金玉良缘。

我是萧梦,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

参考著作: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红楼梦》脂汇本

更多文章

  • 雷暴雨过后,考古队持枪进入康熙地宫,回来后要求永久关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墓地宫打开了吗,康熙地宫被谁盗的,康熙墓被盗过吗

    清皇陵是清朝历代统治者去世后的安身之所,比较著名的有清东陵、孝陵、裕陵、景陵、菩陀峪定东陵,其中景陵是康熙皇帝陵寝,裕陵是乾隆皇帝陵寝,定东陵是慈禧太后陵寝。清皇陵不仅是帝王陵,更是一座大宝库。古时候讲究事死如事生,王室皇家更是如此,陵寝中堆放大量金银宝物作陪葬,以期去世后也能享受生前的一切,尤其是

  • 和珅妻妾成群,为何只爱这个女人?只因为她有这个绝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的第一个老婆就是冯霁雯。当时和珅还没有现在这么厉害,他当时就是一个比较寒酸的读书人。而冯霁雯却是当朝宰相的孙女,冯霁雯没有介意和坤的身份,义无反顾的嫁给了他,并且在之后还认真的对待他,因为冯霁雯对和珅的好已经烙在和珅的心里了,所以和珅就非常感激冯霁雯。和珅为了能够考取功名,所以就发奋的学习,因为

  • 清朝灭亡后,漂亮的格格们今何在?其后人都成了大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的最后一位格格,清朝格格旗装走秀,清朝格格的等级是怎么划分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朝的光盛世在历史的发展中也不过一个小片段,今天昌盛的国家,明天可能就沦为战俘,今天和睦的家庭,明日可能就流于战乱。在漫长的历史文明中,有一个朝代曾经存活了二百七十六年之久,在这期间传了十位帝王,却在一夕之间覆灭,从此成为过去。没错,就是清朝。小编今天啊,就和各位讲清朝

  •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训斥罢黜佟国维 提拔隆科多为顾命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以佟国维为党羽的势力太大,威胁到王朝稳定。要想知道这里面的细枝末节,我们必须要知道佟国维有什么背景?为什么会让康熙如此忌惮?1、佟国维的父亲佟图赖,又名佟图奈(1606年 - 1658年),镶黄旗汉军,封一等公,正蓝旗汉军旗主,为康熙帝外公。2、佟国维的姐姐孝康章皇后佟佳氏(1640年12月31日

  • 明清奇案:道光六年,“刘文魁聚众强抢奸污妇女案”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清道光六年二月初,吉林省某镇刘家寨的村民于太病故,遗下年仅二十五岁的妻子钟氏。可怜钟氏,才二十五岁就守了寡,这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呀?好巧不巧,同属刘家寨的刘文魁,年逾三十,尚未娶妻,他早就觊觎钟氏姿色,于是在福薄命短的丁太入土一月之后,携带礼品来到于家,面见于太的老爹于功佩,希望于大叔成全一桩好事

  • 和珅死前冒着杀头的罪名,做了一件大好事,让后人受益无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在进乾隆刚刚驾崩15天后,和珅就被抄家赐死,这位主宰乾隆一朝20余年的帝国宰相,被抄出八亿两之多的白银,他的财富坐实了贪污之名。和珅在乾隆的庇护之下,贪污纳贿亦因为野心膨胀屠害过忠良,他的下场皆是作茧自缚。但是细究史料我们发现,和珅却也是个贫困起家,满腹学识的才子,他生前就曾

  • 此人说自己“刀枪不入”,袁世凯听后笑了,拔出枪对他迎头就是一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清政府饱受列强的侵略,义和团当时又和洋人作对,慈禧太后高兴,便在背后极力的支持着义和团,义和团当时本来就够猖狂的了,慈禧太后在这时候跳出来支持他们,他们便更加的不守规矩了,清政府也看出了他们的这种不良风气。慈禧太后便派袁世凯处理这件事情,某天,在北京一个官员的带领下袁世凯见到了北京一个拳团的大

  • 清朝这位军机大臣死得真窝囊,在马桶上边吃边拉,把自己给拉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进入近代之后,虽说天朝上国之名是日益幻灭,但是皇家和权贵的风光并未减缩,直到步入二十世纪,由义和团运动引起的八国联军侵华战败慈禧太后慌忙逃离北京城,才算翻了个篇。而此时的军机大臣,共有六位。礼亲王世铎作为其名义上的首领却手中并无实权,其中实际意义上的统领为一直深受慈禧太后信任的荣禄。而其余四位,分别

  • 曾国藩一生信奉的十大处世哲学,学会三条就能受益终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对洋人的坚船利炮、千里镜、自鸣钟等机器非常佩服。三十年前惨败给洋人教训,让他记忆犹新。经过十多年的戎马倥惚,他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与洋人相争,不在于一时一事的输赢,而在于长远的胜负。中国目前不如洋人,一旦开仗,只有失败。要靠“打脱牙和血吞”的精神,奋发才能图强。2、每逢大事有静气曾国藩年轻时遇事

  • 1949年蒋介石败走之际,把3名女性添进撤退名单,她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之际,派军机频繁空运高官显贵离开大陆,他在名单当中,特意添加了三个女人。这三名女人,之所以引起蒋介石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她们的丈夫都是国军较为倚重且又有代表性的将领,他们三位分别是已经“捐躯”,已经被俘和正在打仗。老蒋总在梦想着领兵“反攻故土”,不想让跟随他的将士们寒了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