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文帝下落解密(十和尚头子姚广孝)

建文帝下落解密(十和尚头子姚广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898 更新时间:2024/1/26 3:10:47

1402年10月,姚广孝作为和尚头子开始正式上任:

11月,朱棣命令礼部清理僧、道度牒。

1403年1月,礼部请循例三年一给、僧道度牒。

1403年7月,给僧度牒352张。

明朝的度牒制度试行于1372年,洪武五年,定于1391年,洪武24年。也就是说之前1394年,1397年朱元璋颁发过两次,1400年,建帝颁发过一次。1403年11月朱棣让礼部清理僧道度牒清理的是那些人很清楚了吧。

明代由僧录司、道录司掌颁,洪武五年(1372)始行,二十四年定制,三年一颁牒,令僧、道赴京考试颁给,不通经典者黜之。“在中央,设僧录司,掌天下僧教之事”,“在地方上,府设僧纲司,掌本府僧教之事。

姚广孝本人就是1373年在苏州觉林寺入册,领的明朝度牒。

明朝道士的度牒

翻译一下:

翻译内容

这里面有几个信息比较重要:

1.这个道士是先做了12年(弘治五年——正德二年)道士,然后才有了度牒,因为朱元璋规定颁发度牒要考试的,所以可以先当和尚道士学习再考试,通过了由朝廷认证,给予度牒。

2.没有度牒不能剃度。也就是说和尚道士在学习期间穿着打扮和正式的和尚道士不一样。

3.有详细的户籍登记和保荐人。

4.负责度牒颁发的部门是礼部。

结合这几个信息可以推断:

溥洽为建文帝剃度的时候,没有现成的度牒,也无法伪造,因为和尚考试由僧录司负责,但是度牒是礼部颁发,所以溥洽和尚没有现成的度牒马上给建文帝。

没有度牒那溥洽和尚只能派有度牒的和尚带着建文帝一伙以师傅带徒弟的身份出发去杭州,因为到了外地寺庙挂单,寺院肯定要登记身份的,然后汇报给当地的僧纲司。这个环节就导致有了其他知情人,可能还不止一个,因为当时跟随建文帝的还有太子朱文奎和其他心腹,不可能全部走一起,那样目标太大,只能分开跑,然后定好一个地点汇合。这些人里面就有后来1406年举报溥洽的那个自首者。

当其中一人乘乱带着建文帝逃出南京,一路上可以在任寺院挂单,因为他有度牒,随身带两三个徒弟,不会引起怀疑,而且他还是溥洽的心腹、僧录司的人。打个比方,部长的司机带了几个随从到基层视察,下面的人除了好好接待还能干啥。就算你发现了一个没有度牒但是已经剃度了的和尚,还能逼着要一张度牒不成?你要这么严谨做事,那下次你们庙里和尚考试,还要不要过了。

当然,如果说建文帝提前做好了度牒,或者由手下的翰林学士刻个礼部的大印,自己整一些度牒不来,那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可能性很小,因为建文帝是准备和京城共存亡的,逃跑只是临时起意,所以才会很慌乱,而且根据逃出去的结果看,他也的确没有任何具体计划。

不论建文帝是以正式的和尚身份还是临时的和尚身份出逃,根据当时明朝僧道的管理制度,都会留下记录,所以1403年11月,朱棣让礼部清理僧道,之前的10月,姚广孝已经是僧录司最高领导,那自然主要由他负责清理了。在这个过程中,他就有了所有关于度牒发放的记录。半年后,1403年7月,朱棣的朝廷颁发了352张度牒,因为颁发前要考试,相信朱允炆不会傻到来南京考试的。为什么要来南京考试,因为这是朱元璋规定:洪武十五年(1382)四月,僧录司成立,考试行童改由僧录司负责,“能通经典者具申礼部,类奏出给(度牒)”

也就是说1403年7月以后,如果朱允炆是以正式和尚身份出现在某个寺庙,那他必须有度牒,有度牒僧道司和礼部就会有记录,也就是姚广孝会有记录。如果他是以临时和尚身份住在某个或者某几个寺庙,那他就得有保荐人和户籍地址的登记。总之不管身份,都会有破绽在,有破绽就给了搞秘密工作的姚广孝突破口。

既然1403年9月、10月,朱棣就迫不及待的两次派太监下西洋,证明在杭州湾一带发现过建文帝的踪迹,把这些情况一汇总,不难发现当时建文帝是以和尚的身份出逃的。为了验证情报或者寻找更多情报,姚广孝在1404年6月还特意以赈灾、省亲之名去了一趟苏州,然后姚广孝再根据掌握的关于全国和尚的资料,以及情报系统的信息,分析查找,自然就查到了溥洽和尚。

同时,建文帝也感觉到了追捕的压力,所以只能派出更多人制造他逃往其他地方的迹象。朱棣和姚广孝为了万无一失,1405年6月,派出姚广孝的徒弟郑和从苏州出发下西洋。在姚广孝的步步紧追之下,建文帝身边的亲信越来越少了,他的处境也就越来越难,只能在杭州、苏州之间到处躲藏,居无定所。

补充两个资料:

一.1403年,郑和自己出资刊印了《佛说摩利支天经》,姚广孝为其撰写题记。在题记当中,姚广孝称郑和是“菩萨戒弟子郑和法名福吉祥”,也有说是“福善”。这证明:

1,郑和此时已经皈依了佛教;

2,郑和与姚广孝的关系非同一般。

二.根据姚广孝的后人在《姚氏族谱》里面记载,1409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时候,姚广孝也曾跟随

姚广孝下西洋

经过这诸多史料和对当时的历史环境的分析,我得出的结论是:

1402年10月以后,姚广孝是负责秘密追捕朱允炆的第一负责人,郑和作为他的徒弟,亲身参与其中,并且负责在海外追捕的这一条线索。而国内的这一条线索由姚广孝亲自负责,胡灐只是一个烟雾弹,或者说是一个备选。

1402年6月——1406年之间,朱允炆藏在杭州、苏州的寺庙间,释放了自己逃往海外的烟雾弹,从而使朱棣姚广孝连续3次派遣宦官去海外寻找他的踪迹,以分散自己面临追捕的压力。但是随着1406年溥洽被抓,以及之前剃度为僧时由于他爷爷朱元璋对和尚的严格管理,从而留下了诸多破绽,比如户籍、保荐人、度牒等等,从而被身为僧录司头子和情报头子的姚广孝找到了破绽,从而找到了他。

身为朱棣的头号心腹,姚广孝为什么会从一个追捕者变成一个监护者呢?明天继续

更多文章

  • 乾隆最爱的女人死后,他另立新皇后,却和另一个妃子睡了20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最宠爱的五个女人,乾隆最喜欢的妃子是哪一个,乾隆最爱的几个妃子

    文/菲哥读历史有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有无数歌颂爱情的诗词,因为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珍贵的一种感情。不管你是尊贵的皇帝还是普通的百姓,你都脱离不了爱情这个魔咒。帝王的身边从来不缺美丽女子,那么皇帝会有什么爱情故事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下,乾隆的故事。乾隆一共娶过三个女人做皇后,第一个皇后是孝

  • 广西传奇58:两广“一文鸡”的生意,和南宋青楼营生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上联:讲东讲西讲古仔下联:写南写北写传奇横批:威叔执笔前言“老板,果支雪条几钱啊?”(老板,这支冰棍多少钱啊?)“一蚊鸡!”这几天,南方热得要命,人们都喜欢买根雪糕来吃。在广东和广西的一些说白话的地区,有时候会在商店听到老板和顾客这样的对话。这“一蚊鸡”按照翻译,理解为“一块钱”,而按正确来讲,应该

  • 慈禧一生喜欢照相,这几张照片反映出历史上最真实的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慈禧真实照片,慈禧生前叫慈禧吗,慈禧后人讲述慈禧生前故事

    当时宫内宫外的人都对慈禧说,再精湛的画技都不能把老佛爷的形象画得传神,老佛爷的威武福相不见得有人能画得出来,但是照相是最好的,照得跟真人一样。就这样,当时的照相机为慈禧保留了最真实的画面。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张照片是慈禧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后面挂着的丹凤写着“大清国当今圣母皇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 建文帝下落解密(六:朱棣残暴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建文,建文四年朱棣攻破应天府,朱棣为何夺取建文江山

    1402年6月13日建文帝的落脚点从上图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明朝南京城是宫城—皇城—京城—外廓四层结构。朱棣从金川门进城以后,已经分配诸将守卫南京皇城、京城和外廓的各个城门。宫中火起,整个南京宫城乱成一团,朱棣救火成功后宣布建文帝已经烧死了,当然他心里面肯定知道建文帝没有死。但是13日到17日的那

  • 乾隆死前给和珅留下一遗旨,可以保命,但嘉庆杀他时打开后却傻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许多人就会提出一个疑问,就是和珅贪污了这么多钱,难道乾隆不把他绳之与法吗?还是乾隆糊涂,不知道和珅贪了那么多钱。其实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和珅的性格,和珅是一个非常会讨巧,很会说话的人,放到现在也就是很会来事。可以说和珅最大的本事就是对乾隆阿谀奉承,不断的拍马屁。有一次皇太后生病了,和珅哭得比所有人都

  • 建立了西夏的党项人,被蒙古灭国后,是否被灭族?还有后裔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夏党项,蒙古为什么拼死也要灭了西夏,西夏党项民族文化图片

    当西夏灭亡时,怀着复仇心理的蒙古大军对西夏进行了灭绝性的摧毁。自此以后,曾经盛极一时的党项族不再以一个民族实体出现。党项族真的被蒙古大军屠灭殆尽了吗?其实不然,西夏的党项人在西夏灭国后,被各民族分解、同化,以至“党项族”这个概念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在的56个民族中就没有了这个民族。不一般的党项人

  • 和珅请纪晓岚吃饭,说“侍郎是狗”,纪晓岚迅速回应打脸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和珅说纪晓岚侍郎是狗,和珅和纪晓岚在监狱里互相气对方,和珅和纪晓岚在牢中斗嘴

    一日,和珅请一大桌子人吃饭,好多人都到齐了,然后就差了纪晓岚,他们都很着急,都在吵闹着说这个纪大烟袋怎么还不来啊,于是呢,几个人商量着就准备等纪晓岚来了,治一治他。正在这个时候,纪晓岚踏门而入,然后说让众位大人久等了。于是,和珅和一个御史大人就准备开始了,和珅刚才已经悄悄的让下人牵到门口一条狗,然后

  • 张献忠真的嗜杀成瘾?一口黑锅背了数百年,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传闻中的张献忠杀人如麻嗜血成性,史书记载当时的四川人险些被他屠杀殆尽,整片川地都是尸横遍野生灵涂炭的惨状,但为何这般冷血无情之人,却深受百姓爱戴,多地都在为他建碑立庙歌颂其英雄事迹,甚至在他身死之后所留部下依旧对他忠心耿耿,13年来誓死遵从遗志北上抗清不敢有一丝懈怠,关于他的生平,后人对其众说纷纭,

  • 年羹尧到死想不通,苏培盛为何要给他搬凳子,这招太“阴损”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培盛个人简介,年羹尧让苏培盛夹菜,康熙王朝苏培盛

    我们都知道很早年羹尧的势力就很大了,从雍正还是王爷的时候起,那个时候华妃非常的得宠的,但是后来怀孕后皇上就开始犯难了,因为他忌惮年羹尧的势力,是不可能让华妃生下孩子的,所以才会借端妃之手给华妃喝下堕胎药,后来更是为了以防万一而专门赐欢宜香给华妃,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华妃怀孕。苏培盛看到他如此嚣张就没有再

  • 清朝的提督和总督官职有多大,放到现在是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前两个是文职,后一个是武职,这三个职位是总督大于巡抚,大于提督巡抚是明清时期一个省地方的最高长官,官至二品,地位相当与一个省的省委书记,权力相当于今天的省长,负责掌管地方的,行政、军事还有司法的,巡抚只能负责一个省,总督可以负责多省的事物,但有些总督只负责一个省提督是一个地方的武职的名称,放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