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这颗头骨在博望镇朱岗村的博望侯墓里挖了出来,后来就丢在了当地考古研究所的仓库里,也不知怎地,拿个叫“洛阳眼”的仪器测量了以下年份,定在约公元前160年,就经过几番讨论之后,认定这颗头骨或许是张骞的。推断的理由还一本正经的说是因为头骨颜色是黑褐色,下颚残留饥渴白色的牙齿,因为张骞出使过西域,常年吃奶类品,所以导致他的头骨是黑褐色的吗?
先不说这个仪器是否准确的问题,但这硬要往张骞头上扣,有点说不过去吧,
吃奶制品会导致骨头的颜色变黑?这是个什么逻辑,谁能解释一下,百度查了一下去世后骨头颜色跟什么有关,显示癌症患者的骨头颜色是粉红色的,服用大量抗生素的骨头是黑色的,患有绝症的肥胖患者的骨头是红色的,患有绝症偏瘦的人骨头是浅绿色的,中毒或者吸毒死亡的人骨头是黑色的,正常的人的骨头颜色是深白色的,但就是没听说过吃奶制品骨头会变成黑褐色的。
其次,张骞生活的时代,是只有张骞一个活人吗?凭什么就推断这个头骨是张骞的呢?毕竟曹操小时候的墓都能挖到,也就不足为奇了。我这让我想起以前讨论诸葛躬耕地问题的时候,明代叶县出土了块上面刻了诸葛两个字的碑,就牵强附会说这是诸葛亮爸爸的墓,诸葛亮叔叔的墓,反正全天下带诸葛两个字的就是诸葛亮的亲戚,生拉硬拽编凑史料,说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姐弟在叶县平顶山住过,后来搬去了南阳卧龙岗。要多可笑有多可笑,像这么以讹传讹,说不定再过个几百年,这块头骨还真就成了张骞的头骨了,然后以后的南阳当地人,又在网上跟别人骂战,说我们这里有张骞头骨作证,张骞死后埋在了我们这里。
最后,主流的张骞墓所在地的说法是在陕西省的固城县西三千米的博望镇,这保不齐是为了争张骞墓出的新策略,如法炮制的小心思,玩的还挺顺的。有趣,着实有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