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言乾隆两次去平江寻找生父,是真的吗?乾隆真是汉人吗?

传言乾隆两次去平江寻找生父,是真的吗?乾隆真是汉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38 更新时间:2024/1/5 14:48:12

章是绝对劲爆,可问题是这是真的吗?乾隆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呢?这桩悬疑了几百年的历史谜案,真的能在岳阳平江就此终结吗?

传言乾隆两下江南,平江寻父

乾隆身世:小说中乾隆的身世是汉人,不是金庸先生虚构

对于乾隆的身世,流传最广的说法,是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版本。说乾隆其实是汉人,他和天地会总舵主陈家洛是兄弟,父亲是浙江海宁陈家的陈阁老。而且据金庸先生说,这个说法不是他杜撰的,在他的老家浙江海宁,民间一直流传着这个故事。

据说,清朝时期的海宁有个名门望族,人称海宁陈家。到康熙年间更出了一个大人物,人称陈阁老。这陈阁老当的是京官,经常跟阿哥们混在一块,尤其是跟四阿哥,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关系不错,两家经常走动,故事就是从这两家的关系开始的。

话说康熙50年,陈家和雍亲府同时生孩子了。陈家生的是儿子,雍亲王府生的是格格。雍亲王府的老婆,就派人到陈家来道喜了。说两个孩子有缘,一块出生,抱到王府一块热闹热闹吧。

陈阁老一看亲王有请,就让奶妈抱着孩子去了。可没想到,当晚回来的时候,儿子居然就成了闺女,给掉了包。而这个被调了包的孩子正是后来的乾隆。那么这个故事究竟又是真是假的?多年来啊,这个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那么,岳阳平江的发现,和这个故事有什么关系呢?

‍书剑恩仇录中的乾隆和陈家洛是兄弟

乾隆庵:乾隆生父为避祸,出家乾隆庵

在岳阳市平江县板江乡,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名叫乾隆庵。据文章所说,这个乾隆庵就是乾隆是汉人的有力证据。那么,乾隆庵是怎么跟乾隆挂上钩了呢?这里面的故事还得接着海宁陈家往下说。

据说当年发现孩子被调包,陈阁老吓得不仅没敢声张,而且很快打了报告,告老还乡,回了海宁。这也就是乾隆六下江南,其中几次住在海宁陈家的原因,他是回乡省亲。但是,在岳阳平江的版本里,陈阁老回到海宁后不久,雍正就继位了。

此时,陈阁老知道自己很危险,因为他知道雍正不可告人的秘密,不能在老家呆了。于是,陈阁老就跑到平江县的一座寺庙里面当了和尚,隐名避世。只不过他没有想到,乾隆依然放不下亲情,两度寻亲,找到了这个寺庙,而这座寺庙因而就被后人称为了乾隆庵。

雍正即位后,陈阁老就吓得隐名避世

陈阁老避世:在乾隆庵发现了很多陈阁老避世于此的证据

在乾隆古寺门前的台阶上,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碑文,

“乾隆庵原名青顶山,乃明末清初修建,当时神像林立栩栩如生,来往香客络绎不绝。清雍正期间,八叉皈依佛命,隐名修行此地。乾隆皇寻父。至此亲书联:云佛祖镇天宫万国九州皆礼拜,圣王登宝殿五湖四海尽来朝”。

碑文虽然清楚地描述了乾隆曾到次寻父,并且写下对联的信息,并说这个八叉和尚就是陈阁老。但是,两个问题。第一,石碑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最后一次重修寺庙时刻的,并不是古时碑,谁能确定所刻写的这些内容就是真实存在的;第二,即便碑文所记录的是真实的,可碑文并没说八叉和尚就是陈阁老,那么,陈阁老就是乾隆的生父的结论,是从而来的呢?

对于这两个问题,有关专家发现寺庙的门口有一些老榆树,通过观察,这些榆树大概有五六百年到三千年的历史。所以,教授认为,虽然乾隆庵是九十年代重修的,但是这座乾隆庵是原来的古庙应该不会错。但是,除此之外,寺庙里再也没有其他有价值的线索了。

文章中还透露一个信息,说在当地找到了一座,极有可能是乾隆生父的墓葬。在离乾隆庵不到两百米的山涧边,有座带有明显的佛教特色的古墓,据说这就是八叉和尚墓。可是很奇怪,这座墓的碑文却写着:“开山祖师维清老和尚之墓,雍正九年”。

碑文上说,这个墓的主人是维清老和尚,专家却说这是八叉和尚墓,这是为什么呢?专家推断维清和尚就是八叉和尚有两个证据,墓碑的文字:

“鸟宿池边树,顺宿横宿,飞锡处不令半个人知”。

传说中陈阁老隐居避世的乾隆庵

专家认为,“不令半个人知”这六个字表示的,就是隐居避世,而谁要避世呢?据他了解,在当地所有民间传说当中,需要避世隐居的只有八叉和尚,这是其一。但是对于这个证据,我却认为有点站不住脚。为什么呢?

咱们知道但凡出家人,有很多是看破红尘、避世隐居,或者是迫于生计。而其中最隐晦的就是避世,外人不知道原因,那是再正常不过了。说想避世的就是八叉和尚,非常牵强。历史是严谨的,光凭这个推断,就说八叉和尚是乾隆皇帝的生父,显然可信度不高。

有关专家还有第二个证据。当地民间有这么个传说。清雍正年间,有一位远道而来的老者来到了青顶山,并在这里出家修行,他就是被后人称为开山祖师的八叉老和尚。后来有一年,四处寻找生父的乾隆,顺着父亲留下的蛛丝马迹也来到了清顶山。

当时他见到了一位老和尚,就问大师法号,家在何处,有无子女。老和尚用手拉着自己的耳朵说,

“我东边的耳朵差,名字叫八叉,万里无浪,有子在金华”。

同时,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竟然将自己的鞋子倒着穿在了脚上。乾隆没有找到线索,就只好回去了。

可是不久之后,乾隆却又马不停蹄再次赶到了青顶山,这是为什么呢?专家是这么解释的。老和尚说的第一句,“东边耳朵差”,耳朵旁边加一个东字,不就是个陈吗?名字叫“八叉”,八字下面一个叉,不就是个父吗?“万里水无浪”,什么意思?水有万里之宽,那不就是海吗?大海无浪就是安宁,也就是海宁。“有子在金华”,金华和京华那是谐音。这句话就是说儿子在京城。倒穿鞋子,那不就是鞋子倒了,当地方言就是孩子到了。那么,这个老和尚不是陈阁老还能是谁?

传说不是历史,乾隆身世之谜终究还是个谜

结论:历史是严谨的,故事就是故事,终究不是历史

那么,乾隆二上青顶山见到了生父吗?据民间传说,当乾隆第二次来到青顶山的时候,那位自称八叉的和尚已经悄然离开了。乾隆束手无措之下写了一副对联,便下山回去了,之后再也没来青顶山了。

这就是所谓平江有关乾隆寻父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大呢?虽然,中国民间讲故事的本领,确实是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咱们必须得说,虽然故事有细节,而且充满智慧,甚至还有貌似真实的证据,但是故事终究只是故事,为什么这么说呀?

在维清老和尚的墓碑上,清楚地刻有雍正九年的字样,这四个字说明早在乾隆登基之前,维清和尚就已经去世了。如果维清和尚真是陈阁老,那么乾隆还没有登基,他就已经死了。那么,后面的传说说乾隆皇帝来找父亲,那就不现实了。

还有乾隆庵门口的对联,从内容来看,他在上联称呼自己是“圣王”。乾隆皇帝既然是微服寻父,那在对联上称自己为“圣王”就不对了,他难道不怕人家会发现他是皇帝,所以这是第二个疑点。

所以,乾隆的身世确实存在着诸多的谜团。但是就因为一些民间传说,因为一些似是而非的物证,由此就说乾隆是汉人,这有些过于武断,甚至只能说的是一些个人的臆想。毕竟传说固然美妙,但历史终归是需要真凭实据的。

更多文章

  • 优抚汉官,皇太极推开大清国门的明智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太极的儿子列表,皇太极死后哲哲为什么没殉葬,皇太极能镇住多尔衮吗

    作者:杨新刚自努尔哈赤基本统治辽东以来,辖区内女真族为主的总人口不过区区五六十万人,其中参与征战者多不过二十万人,那后金凭借什么才能够经营好他们夺取的“地盘”?军队战斗能力强悍自不必说,但是常年的争战,严重摧毁了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能够管家治国的女真族政务人才少之又少,能够纵横捭阖的谋略家更是凤毛麟

  • 乾隆评价他“开国诸王战功之最”,杀汉人数百万,现在被捧为情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评价诸王武功,乾隆王朝历史功过,乾隆战绩排行

    爱新觉罗·多铎,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弟,多尔衮的亲弟弟。在现在很多清宫剧里面,多铎被浓墨重彩地塑造成了一位英勇善战、有情有义的热血男儿,比如在《孝庄秘史》、《山河恋·美人无泪》等电视剧里面,多铎完全就是一个“情种”、“情圣”、“英雄”的形象。▲ 《孝庄秘史》中的多铎可历史上的多铎,

  • 东北是满族的私地吗? 为什么清朝一直禁止汉人去那里,直到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满清入关之后,就把这个广袤的地方当成了私地,很多人就连边儿都摸不到,虽然有很多边远地方尚待开发,清朝却把大量的满族人口内迁,同时禁止汉人到东北去进行开发,当时的那里更是成了千里无人烟的地方,只有犯人流放宁古塔才可能进去到那里,这也为沙俄帝国入侵东北地区提供了契机。进入到19世纪,黄河下游广大地区

  • “天地会”确实存在,其流亡的成员还曾建立国家,今还有人说汉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天地会历史简介,福建天地会总部遗址,天地会还存在吗

    天地会的创立确实和金庸小说中中说的差不多,确实和满清入关有很大的关系。满清刚入关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就疯狂的打压汉族,当时发生了很多的惨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天地会出现了,当时口号就是把满清赶出关外,这个组织前期的种种行为也确实和口号一样,一直在和清王朝做着斗争,但是,在斗争的过程中,

  • 乾隆刁难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电视剧中,刘墉智勇双全,足智多谋,是乾隆跟前颇受宠信的一代能臣,百姓们感念刘墉的功劳,纷纷亲切地称呼他为“刘罗锅”。不过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跟前办事,那就是将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稍有不慎就是砍头的大罪。据说,有一次乾隆想试探刘墉是否有真才实学,于是就问他: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而刘墉的答案可谓

  • 清朝皇室后人在这里居住,每天行跪拜礼,说着百年前的清朝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皇室行礼,清朝皇室是什么样子的,清朝皇室关系图解

    据说在清西陵的周围,有很多村庄,这些村庄里有很多人都是当年帮助清朝看守陵墓的人,其中的一个小村子,里面村民的生活很是奇怪,和我们现在的生活完全不一样,这些人大多是年龄比较大的人,而且似乎也不想走出村子,他们说的话呢,还是几百年前清朝人说话的口音,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清朝时期北京话的口音村中人也十

  • 清朝被黑的最惨的大将:现实很勇猛,电视剧中却变成无能胆小之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四大名将实力排名,清朝老兵,老梁说清朝真实历史

    自古以来,诸侯,藩王都是皇帝的心头大患。皇帝需要他们来帮忙稳定守住国家,但是又担心他们权力过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年少的康熙也十分清楚这一点,他决定快刀斩乱麻,十分坚定果断地撤藩。就康熙的才智和胆识来说,再加上康熙一生的功绩,就够人们谈论上好一阵了,因此现代影视剧有许多讲康熙

  • 乾隆当年有十七位儿子,为何最后把皇位传给庶出的嘉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庆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宰相刘罗锅乾隆传位给嘉庆,乾隆嘉庆

    乾隆皇帝的立太子之路,简单说就是四个字:“立谁谁死!”嫡长子永琏,看名字就能知道他对这个孩子有多深的期望吧——琏是古代宗庙中盛黍稷的器皿。乾隆本来秘密把他立为太子,结果,9岁,永琏感染伤寒病逝了。接下来,孝贤皇后又给他生了一个永琮。这个名字还是能看出来有多爱——古代一种玉器,外边八角,中间圆形,常用

  • 康熙遗产800万,雍正遗产6000万,乾隆遗产:留了1个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继位以后,历史上出现了康雍乾盛世。(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康熙帝名叫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的第四任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时间共计61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对康熙帝而言,他执政初期的形势却不大乐观,先有权臣鳌拜虎视眈眈,后有三藩和噶尔丹暗中蓄力,康熙帝唯一能做的,就是

  • 重温《孝庄秘史》:那件“被扯烂”的衣服,已说明皇太极不爱孝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皇太极爱玉儿吗?曾几何时,我以为是爱的。无论是永福宫外,他满心期待地问玉儿“嫁给我,有没有觉得委屈?”还是得知玉儿与多尔衮之间的往事时,他黯然神伤地感叹“我渴望着全部的你,你的人,你的心。可是你的心,很久很久之前就给了别人”。亦或者是为了引玉儿吃醋、嫉妒,他不顾众议地娶了玉儿的亲姐姐海兰珠,并给了海